分享

用音乐涵养心灵——音乐欣赏《挪威舞曲》的实例分析

 老林在此 2011-05-21

【摘  要】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教学,是幼儿通过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通过欣赏音乐作品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并丰富音乐的想象力。
【关键词】幼儿   音乐欣赏教学  欣赏能力

        
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教学,是幼儿通过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幼儿是音乐欣赏活动的参与者、表演者,通过欣赏音乐作品,能有效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并能丰富音乐的想象力,同时更强烈地感受到音乐实践过程所带来的快乐。然而,我们知道由于幼儿的知识经验贫乏,欣赏水平较低,音乐欣赏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是比较有难度的领域。为了把音乐欣赏活动变为幼儿喜爱的音乐活动,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水平,笔者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
        
 运用故事,深入浅出,帮助幼儿理解音乐描述的意境
        
故事是把音乐作品介绍给幼儿的最简便的途径,通过语言描述,可以使幼儿联系已有的经验产生新的联想、展开想象,激发幼儿产生对欣赏音乐作品的兴趣。
        
《挪威舞曲》是一首十分优美、形象鲜明的乐曲。全曲ABA三段式结构明显,变化清晰,适合大班幼儿欣赏。活动一开始,我让孩子们听一首音乐,听完后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感觉,你会想到什么?等到幼儿听完音乐,并自由发表看法后,告诉孩子们:老师听完音乐也想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在《挪威舞曲》的音乐声中,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将幼儿带入音乐描绘的意境中。幼儿在故事的引领下完整的欣赏音乐,联想故事情节,一遍音乐欣赏后,鼓励幼儿自由地表现对乐曲的理解。
        1
.巧设提问,引导幼儿理解音乐的变化
        
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语言,对幼儿来说,因生活经验、理解水平所限,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不如成人,在活动中,教师可用这样的提问引导幼儿深入地了解音乐的变化。 
如: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音乐的哪里是鸭妈妈带小鸭走走,游泳,做游戏?音乐的哪里是刮大风?这样一来,整个音乐被赋予了丰富的内容,让孩子们可边听音乐边想象故事,加深了幼儿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也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听音乐,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2
.语言指引,发挥想象,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的变化
        
在分段欣赏过程中,教师以鸭妈妈的口吻分别提示幼儿,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A段和B段的音乐。如:孩子们,快来和妈妈一起游泳、做游戏吧!”“这只小鸭游泳的动作真好看。”“音乐的哪里是刮大风?”“刮大风的时候鸭妈妈是怎样说的?(孩子们,别害怕,快蹲下,一动也不要动,大风就不会把你刮走了。风是怎么刮的?”“刮大风时小鸭子们该怎么做?这样,一群小鸭子鸭妈妈的带领下,尽情地发挥想象,创编出不同的动作来表现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悟

在整个欣赏活动中,教师都是通过鸭妈妈的口吻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并带着孩子用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现每一个乐段的音乐,在音乐的变化中用提示性的语言,提醒孩子们音乐变了,动作也应随之改变。教师在活动中始终是引导者、合作者,这样的身份让幼儿感到亲切,乐于接受。同时,教师以鸭妈妈的身份直接参与其中更能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和欲望,让幼儿乐在其中、陶醉其中。
        
 运用图谱,直观明了,帮助幼儿了解音乐的结构
        
在《挪威舞曲》的欣赏活动中,我们结合乐曲各段的不同特点,如:A段音乐平稳、流畅,我们将它想象成:清晨鸭妈妈带着小鸭们在草地上走走,游泳,做游戏;B段音乐快速、连贯、紧张,恰似狂风大作;而第三段的音乐则是第一段音乐的再现,因此我们仍用A来表示。在教学中,将故事与旋律相结合配上简单的图谱,加深了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开展游戏,增添趣味,迁移幼儿新的经验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最后一个环节——游戏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带上了鸭子的头饰,分别扮演鸭妈妈和鸭宝宝,在《挪威舞曲》的音乐声中,开展游戏,这不仅增添了欣赏活动的趣味性,激发了孩子参与欣赏活动的兴趣,还能巩固幼儿对乐曲的理解,创造性的表现乐曲。让幼儿从中学会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从而逐步获得身心发展的和谐美。
        
每一部欣赏作品都是用声音编织起来的艺术品,让我们带着孩子仔细地聆听,用情感去体验美、创造美,努力实现素质教育的艺术教育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