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用肉眼来鉴别ABCD货之一?

 一指流砂 2011-05-21
第一章:如何用肉眼来鉴别A货


   关于A货、B货、C货如何鉴别的问题,许多书籍、文章都有论述,但其推荐的一些鉴别方法却缺少可操作性,如红外光谱分析法、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法等。


这些仪器设备,作为一个普通的收藏者不用说买不起,就是买得起也很难买得到。而一些“专家”感觉上的鉴别,更是让初学者难以掌握。一般的收藏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那么,针对一个初入此道,手中只有几件简单工具(40倍放大镜、强光手电筒、天平或二碘甲烷、折射仪或一溴奈)的收藏者,应该如何用肉眼来鉴别A货呢?




光線照射圖.jpg




A货的定义为何?


  “珠宝玉石名称”中关于翡翠饰品的优化处理方法,效果及优化处理类别“A货”归属于漂白、漂白后浸蜡的优化类别,还应包括未经任何人为因素(物理、化学)改变翡翠饰品质地和色泽的饰品。

  “A货”为翡翠饰品没有经过任何人为的因素(物理、化学)改变翡翠的质地和色泽。

  国家技术监督局根据目前市场上所售的翡翠饰品,颁发了三类技术标准,即A、B、C货 。此标准并不代表翡翠的等级。


A
货:天然翡翠原料的制成品。其质地及颜色没有经过人为地改造,保持其天然的本质。此类饰品,随着佩戴的时间加长会更加水润光亮。高档的翡翠具有保值和投资性。在出售标志时可不必加注“天然或A货”字样。如标志为“翡翠手镯”,其一定为天然或A货。

翡翠专家摩太《摩太识翠》一书中的定义。 

  翡翠的A货,为纯天然翡翠。只经过传统温和的表面酸或表面墩蜡处理,其翡翠的结构到腐蚀和破坏。A货是指除切磨抛光外,未经过任何人工改善处理的天然翡翠,也就是俗称的真货,即颜色为真,透明度也为真。

  要进行翡翠A、B货的鉴定,首先要弄清楚什么叫翡翠的A、B货,其实目前的国家标准GB/T16552~3-2003并没有关于A、B的描述,所谓的A、B都是商业称呼。

传统上认为所谓的A是指除了切磨和抛光外,没有对翡翠进行外观(颜色、净度等等)、耐久性、或者可用性进行人为改变的品种。

  在80年代初期,注蜡的翡翠一度被划归到B的范围里面,但是,那个时候显然是因为鉴定技术相对落后,红外光谱仪没有被广泛应用到翡翠的鉴定中来,单纯凭借常规小仪器难以区分蜡和环氧树脂。这个过程一直延续到1996年,我们国家的国家标准发布,当时的背景是这样的:搞翡翠加工的人坚持煮蜡是抛光的必要步骤,而红外光谱区分不开是为了抛光而加的蜡还是因为经过了酸洗而加的蜡,所以96年版本的国家标准把注蜡放在了优化的范畴,因为不需要在交易、证书中标注,所以,在商业上就被划归到了A 的范畴。

  随着形势的发展,近年来,包括翡翠在内的多种玉石发现了大量注蜡的现象,大到可以放大镜(10倍)下可以看见气泡,甚至肉眼就能看见,所以,2003年版本的标准又把这种注蜡归到了“处理”的范畴,在商业上就是B的范畴。目前国家标准对于因为加热使得翡翠呈现红色定义为优化,而在商业上,优化的东西就被当作A了。

  所以,目前翡翠A的范畴是:1、除了切磨抛光外,没有经过任何人为处理的翡翠,其中包括为了抛光而必须煮蜡的翡翠。2经过加热使得一些富铁质变红的翡翠。3、经过酸洗,但没有注胶的翡翠,这个酸洗往往是弱酸,如草酸或者杨梅酸,不会对翡翠结构造成破坏。

如何用肉眼来鉴别A货?


  翡翠主要是由硬玉矿物或含硬玉分子较高的其它钠质辉石构成的集合体,同时还伴生少量的其它辉石,闪石,钠长石等矿物。


由晶粒間隙演化而成的綹.jpg


纯天然翡翠绿色多集中在丝状、片状的集合体中,其周围常为浅色、无色或其他颜色的基调,当翡翠中的绿色与其周围的基调颜色能达到一种协调和互为映衬的关系时,颜色质量也被视为上乘。灯光下肉眼观察,质地细腻、颜色柔和、石纹明显;手掂有沉重感,明显区别于其余石质。


r0038876-9.jpg


要仔细观察翡翠的表面特征。用40倍放大境以侧光(斜向照明法)进行观察




A货的表面光洁如镜,有很强的玻璃光泽。就是有些小的沙眼、坑点也是在矿物的晶粒相接处以三角形或多边长条状出现。  

r0038868-5.jpg

有些质地较差的A货,因抛光不良,也会出现一些沟纹,但这些沟纹只是出现在不易抛光的局部,而且边缘没有被溶蚀的痕迹。  ↓  (橘皮纹) “桔皮效应”在翡翠A货中才表现得比较突出,并且凸起与凹陷之间的界线为逐渐平滑过渡,而翡翠B货中由于强酸的浸蚀作用,使得硬玉矿物颗粒的间隙十分明显,表现在凸起与凹陷之间不是平滑过渡,而是有一裂隙隔开,形成穿插于各硬玉矿物颗粒间、犹如蜘蛛网状的裂隙纹路,称之为“酸蚀纹”,这与“桔皮效应”明显不同 这个裂隙明显比地子白很多,泛白色的裂隙是A的重要标志。



r0038870-6.jpg


B货的砂眼坑点多以溶蚀孔洞的形式出现,其特点是,圆、深、黑、边缘钝蚀。 ↓  (网格纹)


r0038886.jpg


另外,B货表面布满线条弯曲不一、纵横交错的网状、树枝状沟纹,如同老化的柏油路面一般。A货表面虽然也能见到细纹,但那是颗粒间的交接细纹。

国家标准检测结论

1、天然翡翠饰品


系指原料经机械的切割、粗磨、细磨、精磨、抛光等工艺流程加工而成,凡高档的翡翠饰品如镯、佩、坠、珠、戒面等,均由物理机械加工过程制作而成,国家标准检测结论一栏名称为“翡翠”,民间俗称“A货”。 

2、漂白翡翠饰品



是一种化学处理方法,目的在于溶解翡翠饰品表面不和谐的杂质(矿物)色调,其溶解只限于表面,以使翡翠饰品表面更加纯洁、美观,漂白是一种传统工艺,国家标准检测结论一栏名称为“翡翠”,民间俗称“A货”。 

3、漂白后浸蜡翡翠饰品


可视为对翡翠饰品表面覆盖及表层中微细裂隙的蜡充填作用,浸蜡可增加翡翠饰品表面的光洁程度,可部分填补因加工过程中形成的粗糙面,尤其是一些雕件的旮角部分,浸蜡可掩盖翡翠饰品涉及表层的原生、次生微细裂隙,使翡翠饰品粗看起来更加悦目,是一种传统工艺,国家标准检测结论一栏名称为“翡翠”,民间俗称“A货”。


如何用声音来鉴别A货

 

翡翠手镯的A、B货鉴别一般以听声音为主。在无裂的情况下将一只手镯用手指吊起,拿起另一只手镯或其他硬物轻轻敲击(一定要轻轻敲击,用力大了一是对手镯有损害,二是声音可能有误),A货声音清脆,悠长有回音,呈金属声;B货声音沉闷、沙哑。
 此挂件为老豆底,质地较差的A货,因抛光不良,也会出现一些沟纹,但这些沟纹只是出现在不易抛光的局部,而且边缘没有被溶蚀的痕迹。


r0038860-1.jpg


r0038864-3.jpg


质地较差的A货,因抛光不良,也会出现一些沟纹,但这些沟纹只是出现在不易抛光的局部,而且边缘没有被溶蚀的痕迹(建议初入门朋友这样的东西少碰为妙,以免错估!)。


r0038866-4.jpg


r0038868-5.jpg


↓ A货表面也能见到细纹,但那是颗粒间的交接细纹。


r0038870-6.jpg


微拍图与天然翡翠无异,颜色自然有过渡,可见粗晶粒


r0038876-9.jpg


翡翠原料或成品鉴定时主要特征介绍

翠性:不论翡翠原料或成品,只要在抛光面上仔细观察,通常可见到花斑一样的变斑晶交织结构。在一块翡翠上可以见到两种形态的硬玉晶体,一种是颗粒稍大的粒状斑晶,另一种是斑晶周围交织在一起的纤维状小晶体。一般情况下同一块翡翠的斑晶颗粒大小均匀。

石花:翡翠中均有细小团块状,透明度微差的白色纤维状晶体交织在一起的石花。这种石花和斑晶的区别是斑晶透明,石花微透明至不透明。

颜色:翡翠的颜色不均,在白色、藕粉色、油青色、豆绿色的底子上伴有浓淡不同的绿色或黑色。就是在绿色的底子上也有浓淡之分。

光泽:翡翠光泽明亮,抛光度好,呈明亮、柔和的强玻璃光泽。

密度和折射率:翡翠的密度大,在三溴甲烷中迅速下沉,而与其相似的软玉、蛇纹石玉、葡萄石、石英岩玉等,均在三溴甲烷中悬浮或漂浮。翡翠的折射率为1.66左右(点测法),而其它相似的玉石均低于1.63。

包裹体:翡翠中的黑色矿物包裹体多受熔融,颗粒边缘呈松散的云雾状,绿色在黑色包裹体周围变深,有"绿随黑走"之说。


托水性强:即在翡翠成品上滴上一滴水,水珠突起较高。

  总之,翡翠主要的识别特征是:颜色不均,绿色走向延长;带油脂的强玻璃泽;变斑晶交织结构;有凉感,在查尔斯镜下颜色不变。

本帖涉及的内容,特别是非仪器鉴定的经验性内容,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公理,而是统计学意义上的个人经验,为了避免您和他人财产受到不必要的损害,请求助专业鉴定机构!

如何“养”翡翠?

 


如果说翡翠要“养”是不是有点新鲜?翡翠虽不是动物、植物,但它确需护养。大家知道翡翠有种,种有“老”有“嫩”,种“老”的其结晶颗粒细小,晶隙细微,种“嫩”的结晶颗粒粗大,晶隙宽大,在晶隙中含有一定的水分。翡翠的生成地,地上地下水源丰富,翠石里自然含有较丰富的水分子,到北方干燥的环境里,不养护失水是自然的事,尤其是那些种粗的翡翠失水就更加容易,失水就使其变得干,干了后就会产生绺和裂,绺裂多了翡翠就会失去其美丽。种“老”的翡翠其晶隙极其细微,这样就能保持其原有的水头,永久不变。翡翠为什么要“养”,原因就在此,因此民仁福的翡翠专家一般会先介绍“种”(即翡翠的质地),也会推荐种老的产品。


如何“养”翡翠饰品呢?是不是把它包装好压箱底即是护养?这不全对,只是一般的保护,保护饰品外形不受外力破坏,而对其内在的失水起不到作用,其实最好的“养护”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就是作为人的装饰物佩挂在身上即可,不论它在人体的哪个部位都有人体温润的小环境。常常佩挂即会补充翠的失水,使其润泽,水头得到改善,一些“棉”“絮”就可以消退变透,这就叫“人养玉”。


归纳护养翡翠饰品有三点:第一是忌硬碰硬,使翡翠饰品受损;第二是切忌高温暴晒,以免翡翠饰品失水失泽,干裂失色;第三是经常佩挂,经常用软布或软刷浸水刷去留在上面的污秽。但愿所有拥有翡翠的人“养”好翡翠,“养”出美丽,丰富我们的生活。

翡翠首饰会变绿 

 


有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下,翡翠上的绿因为没有生命,是不会变化的。但是,翡翠首饰的“绿”在特殊情况下,的确会产生稍微扩大的迹象。


翡翠通常是指达到宝石级的硬玉,其矿物学名称叫钠辉石。纯的钠辉石是无色的,一旦加入铬元素,纯钠辉石会显现出绿色。因此,天然翡翠是否带有绿色,和翡翠形成时内部有无掺入“铬”元素有关。


据专家介绍,“铬”元素越多,翡翠的颜色就越绿。但是翡翠手镯、翡翠项链等翡翠首饰,是对纯天然翡翠石进行加工而成的产品,其内部“铬”的含量已经相对固定了,其绿应该不会有变化。也就是说,即便是其原材料从矿山或河溪中获得,但是经过人工雕凿后,其铬元素的含量已基本固定下来。

   汗水令翡翠的绿改变 


但是翡翠中的铬并不是完全固定不变。人们感觉到绿变“长”,实际上是因为首饰内部的铬有了少量的扩散,产生绿“长”的翡翠首饰主要有翡翠项链、翡翠手镯和翡翠项牌等与皮肤紧密接触的翡翠首饰。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目前比较公认的解释就是,因为人体有一定的温度,加上热时出汗,汗水中的酸碱性成分会通过翡翠首饰的微裂隙中渗入到翡翠内部。而这些成分可能会与铬离子产生化学反应,或者把已经固结在翡翠中的铬离子溶解而产生流动迁移,这样翡翠的绿色就显得变“长”、变“大”了。除了绿色有些改变,首饰的花纹会有些许的变化外,其价值是没有变化的。


缅甸是翡翠王国,全球有95%的翡翠产于缅甸,特别是优质翡翠几乎100%产于该国。另外,据对古代翡翠的同位素研究表明,在美国、俄罗斯、新西兰、奥地利等地都有产出。目前市场上的翡翠基本都产自缅甸,藏于地下几十米甚至几百米,全部靠人工挖掘运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