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一中201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解元(jiè) B.眩晕(yùn) C.书篋(qiè) D.绯红(fē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山中的天气真是变化多端,一会儿风和日丽,一会儿又风雨如晦,令人防不胜防。 B.日本气象厅指出,自3月11日发生大地震后,全国至少有20座火山蠢蠢欲动。 C.海峡两岸通航后,分别近半个世纪的两位老战友重逢了,他们看着对方花白的头发,感慨地说:“曾几何时,我们也风华正茂、沙场拼杀过,可如今我们都老了。” D.历史是可靠、公正的,因为各种对历史的扭曲和误读无论怎样有效,总是面临着一定的极限。瓦釜雷鸣或指鹿为马,往往只能得逞于一时一地。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抬高后的中山桥对于黄河风情线和白塔山周围景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等于给金城重塑了一座地标性建筑。 B.强国博客再次向广大网友征集“保卫汉语”的意见和建议。届时,强国博客傅振国将带着大家的建言参加国家语委会座谈,并将网友的意见和建议装订成册交给教育部领导。 C.金砖各国领导人围绕以“展望未来、共享繁荣”为主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发表了《三亚宣言》。 D.诞生于1981年的《读者》杂志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在创刊30周年大会上,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发表了非常令人振奋的讲话。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夏天,我想青城山应当算作最理想的地方。 ①在我所看见过的山水中,只有这里没有使我失望 ②在那里,我虽然只住过十天,可是它的幽静已拴住了我的心 ③这个绿色会像音乐似的,涤清了心中的万虑 ④到处都是绿,而且都是像嫩柳那么淡,竹叶那么亮,蕉叶那么润,目之所及,那片淡而光润的绿色都在轻轻的颤动,仿佛要流入空中与心中去似的 ⑤它并没有什么奇峰或巨瀑,也没有多少古寺与胜迹,可是,它的那一片绿色已足使我感到这是仙人应住的地方了 A.②①③④⑤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黑莓手机为何遭封杀 马晓伟 所谓黑莓手机(Blackberry),是指由加拿大Reserach In Motion,简称RIM公司推出的一种无线手持邮件解决终端设备。 黑莓手机因其外观使用了标准的QWERTY英文键盘,看起来像是草莓表面的一粒粒种子,所以得名“黑莓”;同时,该设备在后期的产品中,也加入了手机的功能,所以国内普遍称之为“黑莓手机”。 众所周知,黑莓手机是当今世上最时髦的通讯工具之一。就火热程度而言,与苹果iphone不分上下。 黑莓之所以如此广受追捧,在于其卓越的通讯加密功能。作为全球安全系数最高的一款手机,黑莓在智能手机领域,无出其右者。黑莓制造商——加拿大RIM公司,使用内部加密的网络系统,将数据发送至海外服务器,从而完成即时消息传送、电子邮件和网页浏览等服务。这种独特的通信原理,是黑莓与其它手机最大的区别所在。 由此,信息加密技术是黑莓唯吾独有的亮点,也是它最大的卖点。在商界和政坛,它拥有无数忠实用户。在众多国际经济论坛上,来自全球的智慧精英汇聚一堂,他们几乎都是人手一台黑莓。更值一提的是,黑莓还是美国总统奥巴马掌心里的宠儿。 但在2010年下半年,却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沙特、阿联酋、黎巴嫩等国政府下了一道封杀令:严禁国人使用黑莓手机,违者将被处以罚款甚至监禁。紧接着,德国、法国等欧盟国家也宣布了类似公告。一时间,黑莓被卷入了一场“封杀门”。 一部引领风骚、融合世界顶尖科技的手机,为何惨遭封杀?这简直令人不可思议。对此,RIM公司CEO吉姆·巴尔西耶也百思不得其解。他急得团团转,“莫非是公关基础没打好?抑或在市场扩张的过程中,得罪了某些利益集团?还是……”一连串的疑问纠结在他的心头。 为了弄清真相,巴尔西耶不惜重金,派人打通黎巴嫩等国安全部。两天后,终于搞清了个中缘由。原来,由于黑莓手机信息传输的高度保密性,导致政府无法监控用户的行为,从而构成了潜在的国家安全隐忧。从不少破获的国家安全案件可知,黑莓是许多国际间谍、恐怖组织的必备工具,如2008年发生的孟买恐怖袭击中,恐怖分子就是利用黑莓手机策划了此次行动。有鉴于此,各国政府果断下令封杀黑莓手机。 真相终于水落石出。明白原委后,巴尔西耶忿忿不平地怨道:“沉睡的上帝啊,难道优秀也是一种错?”对于这个问题,无需任何辩言,现实已经给出了最好的回答。在残酷的事实面前,巴尔西耶不得不低下了头,思考下一步的应对策略…… “封杀门”事件着实给了RIM公司重重一击,直至目前,其仍苦陷于此,不得自拔。 5、下列关于“黑莓手机”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黑莓手机是当今最时髦、最火热、最先进的一款智能手机。 B.黑莓手机有着卓越的通讯加密功能,它是全球最安全的手机。 C.黑莓手机有一套独特的通信原理,它使用内部加密网络系统,将数据发送至海外服务器,从而完成消息传送、电子邮件等服务。 D.因为它有独特的信息加密技术,连美国总统奥巴马都是它的粉丝。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不管是黑莓手机,还是苹果的iphone,因其卓越的性能受到了人们的热捧。 B.一向以绝佳的保密安全性而著称的黑莓手机,这次恰恰因为国家安全问题面临多国政府的拒用和封杀。 C.沙特、阿联酋、黎巴嫩等国政府封杀黑莓手机,是由于他们国家的恐怖组织利用黑莓手机实施了恐怖活动。 D.黑莓手机实际上是一种无线手持邮件解决终端设备,因后来加入了手机功能,故称为“手机”。 7.下列推断,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黑莓手机遭遇封杀,由此可见保密性过于良好的手机将逐步退出市场,无人敢问津。 B.从黑莓手机的遭遇中,我们认识到国家的利益永远高于商业利益。 C.黑莓手机因其潜在的国家安全隐患,注定这款手机只能成为个别领导人使用的产品,它无法走近大众消费。 D.黑莓手机要想走出困境,最好的办法是利用其先进技术帮助各国政府监控用户的行为。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纪昀,字晓岚,直隶献县人。乾隆十九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再迁左春坊左庶子。京察,授贵州都匀府知府。高宗以昀学问优,加四品衔,留庶子。寻擢翰林院侍读学士。前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得罪,昀为姻家,漏言夺职,戍乌鲁木齐。释还,上幸热河,迎銮密云。试诗,以土尔扈特全部归顺为题,称旨,复授编修。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大学士刘统勋举昀及郎中陆锡熊为总纂。从《永乐大典》中搜辑散逸,尽读诸行省所进书,论次为《提要》上之,擢侍读。上复命辑《简明书目》。坐子汝传积逋被讼,下吏议,上宽之。旋迁翰林院侍读学士。建文渊阁藏书,命充直阁事。累迁兵部侍郎。《四库全书》成,表上。上曰:“表必出昀手!”命加赉。迁左都御史。再迁礼部尚书。复为左都御史。畿辅灾,饥民多就食京师。故事,五城设饭厂,自十月至三月。昀疏请自六月中旬始,厂日煮米三石,十月加煮米二石,仍以三月止,从之。复迁礼部尚书,仍署左都御史。疏请乡会试《春秋》罢胡安国传,以《左传》本事为文,参用《公》、《穀》,从之。嘉庆元年,移兵部尚书。复移左都御史。二年,复迁礼部尚书。疏请妇女遇强暴,虽受污,仍量予旌表。十年,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卒,赐白金五百治丧,谥文达。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寻擢翰林院侍读学士 B.论次为《提要》上之 C.坐子汝传积逋被讼 D.惩明季讲学之习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纪昀“学问渊通”的一组是 ①再迁左春坊左庶子 ③以《左传》本事为文 ⑤撰《四库全书提要》,进退百家 A.①③④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宗因为纪昀学问突出,加授四品官衔,留任庶子的官职。不久破格提升为翰林院侍读学士。 B.纪昀从《永乐大典》中搜集散失的篇章,阅读了各行省所进献的书,评定排列顺序,写成《提要》呈献给皇上。 C.朝廷建造文渊阁收集藏书,命令纪昀管理文渊阁的事务。后来经多次升迁纪昀成为兵部侍郎。 D.纪昀在撰写《四库全书提要》时,没有门户之见,对于南宋后各位大儒,非常苛刻痛加批驳。 四、(23分) 11把第Ⅰ卷(选择题) 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前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得罪,昀为姻家,漏言夺职,戍乌鲁木齐。 (2)故事,五城设饭厂,自十月至三月。昀疏请自六月中旬始,仍以三月止,从之。 12.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日郊外 [宋]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1)这首诗颔联和颈联是用哪些艺术手法描写郊外阳春风物的? (2)尾联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感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3.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一个小题)(5分) 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贾谊《过秦论》) 世间行乐亦如此,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⑵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朗树 蔡勋建 世上有些树没有学名,查不到它的科属和生平资料。朗树就属此类。书上找不到它,朗树是它的音译,可它的确曾经蓬蓬勃勃生长在民间,父老乡亲们都叫它朗树。是说它开朗、明朗,还是硬朗?或许取后者义居多。 祖母还叫它“久经树”、“救命树”。意思很明确,前者是说它经得起折腾,生命力特强,后者说它有恩于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三年困难”时期,它的确救过许多人的命。我想,大概它相当于北方的榆树吧,它的嫩叶和树皮也能食用。 朗树是湘北山中的一种野生树,小树如灌木,一丛丛,密不透风;大树成乔木,一株株,参天蔽日。朗树多枝条,其形状驼背拐脑,弯弯曲曲,疤疤结结,仿佛得过小儿麻痹后遗症。叶互生呈卵形,很浓密,背面不光滑,边缘有锯齿,扎手。小树表皮青色,如未熟的山梨,大树则斑驳陆离,若老人一脸的寿斑。 “大跃进”那时候,生产队办食堂,人人吃钵儿饭,家家不准生火,户户不能冒烟,年幼正长身体的大哥和我饿得肚子贴上脊梁骨。饥不择食。办法总是在人没办法时产生,大哥带我和村里的小伢仔们下田捉泥鳅抓青蛙跑到老远“烧野火”——用一只破瓦罐,在田埂上煮食。祖母则去山里剥来朗树皮,刮去外皮,洗净,切碎,然后用石磨磨成黏糊糊的浆,再做成粑粑,午夜夜深人静时,再偷偷摸摸地生火蒸熟。小时候,我们叫它朗树粑粑。后来很多人发现了这个秘密,纷纷进山剥朗树皮,没有多久,那些朗树竟被剥个精光,像一个个赤身裸体的汉子。说来也怪,那朗树只要还有一丝一缕的皮连着,它都不得死,这也许是它又叫“久经树”的由来。可毕竟打它主意的人太多太多,而且是不停地刀砍斧劈,生剜活剥,真是把它们害得太苦了。 好多年后,我再也没见过朗树。为寻朗树,我曾去过胜峰林场,可惜偌大一个国营林场,如今却很难找到一根朗树。林场几十座山头,几万亩林子,多是从外引进的松、杉、竹和檫树、栎树等一些阔叶树,最终在一老林农的屋后觅到一根朗树。那是一根幸存的老树,年逾百岁。终于没弄清它的学名、科属,年轻的林业科班出生的场长说,这树他认得又不认得,了解得太少,他还得回家翻书,仔细地查查。 朗树越来越稀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的木质不适合做家具,只能当柴火,樵夫们进山一柄斧子一根扦担,出山满满当当两捆柴薪,少不了它厕身其中。这使它们生存下去都难,遑论繁衍。然而,我还是在城里见到了久违的朗树。先是在县书法协会赵主席的家里与它邂逅,它居然作为盆景出现在他的阳台上。赵老利用它虬曲的树干,刻意展示一种丑陋美。这株朗树很小,不足一米高,树根部竖一个写有“无盐”二字的小牌,主人将它比作齐国丑女钟离春。那是个貌丑德懿的女人。它被置于一个高处,很打眼,而且傲视群芳,那些名贵的玫瑰、牡丹、茉莉、月季,一起仰望着它。 再是在河东居民区,我见到一株大朗树,高达二十余米,枝繁叶茂,重重叠叠,密密匝匝。房东牛老倌怪怪的,随子女进城居住二十余年,就守着一棵树。搬家那年,他在乡下屋前屋后的柑橘、石榴树很多,一根也不携带,唯独去后山挖了一根年轻的朗树。如今这朗树高高大大地长在他家院内,牛老倌像保护国家级濒临绝迹的珍贵树种一样,拦腰在树干上钉了一块木牌,上书:救命树。老牛家特级保护珍贵树种。某年某月某日立。他说朗树不但救过许多人的命,也治过很多人的病,遇上长疖生疮、无名肿毒什么的,只要割它一块皮,捣碎嚼烂,往患处一敷,三两天准好。 牛老倌很骨感,面目黧黑,精精瘦瘦。短衣短裤外裸露褐色胳膊,腿上也疤痕累累,像一株朗树。那些如朗树一样的山里汉子,一身朗树结一样多的疤瘤,镰刀斫的,斧头砍的,蚂蟥叮的,蚊虫咬的,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可就是这些满身疖疖疤疤的泥腿杆子养活了成群的子女,改变着世界。感恩,是世俗人生的起码要求,朗树融入进牛老倌生命并成为他的血肉。他念念不忘朗树,他手抚朗树结,说要感恩朗树一辈子,他人在,树便在,人不在,树也要在。我仿佛从牛老倌情有独钟的眼神里感到,朗树成为一种神灵,它的绿色深深蕴涵着神圣、慰藉与希望,远远不止是植物学意义上的一种宗教…… 世上有多少种树,有多少棵树?我不清楚。可我感到有些树长在人的心里。 (《散文海外版》2010年第一期,有删节) 14.文章的第三段在中有什么作用?(6分) 15.“朗树越来越稀少”的原因有哪些?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目的?(6分) 16.作者两次见到生长在家园中的朗树,分别表达了两位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17.联系全文,分析这篇文章的思想主旨。(6分) 六(15分) 18.下面一段话中有不少语病,请找出三处进行修改。(4分) ①面对一些人对西方一些哲学家、经济学家近年来的盲目炒作,②近日,一些学者指出,炒作对我们正确吸收和认识世界的先进思想文化不利。③在日前召开的“西方现代思想丛书与中国”研讨会上,④与会的翻译家和学者关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论文集《自由与秩序》发表意见,⑤并对学术界近年日盛的炒作风提出批评。⑥该书是“西方现代思想丛书”的第11种丛书,⑦该丛书出版以来,在学术界和学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⑴(句子序号) ⑶(句子序号) 19.阅读下面文字,紧扣第一句话,仿照画线的句子,填写出空缺的语句。(6分) 旅途是一幅展开的山水长卷: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① 20.“作业写到很晚,真是杯具!再酱紫,要生餐具了!”“神马都是浮云!”“童鞋都是些菌男霉女,但我肥肠稀饭哦!”近年来,类似的语言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小学生作文中,有人把这种现象叫“网络语‘入侵’作文”。不同的群体对这种现象有不同的看法,并有各自的道理。请选择作文学生、语文教师、语言学家中的二种人物,以他们的身份对这一现象进行简要评论。(5分) ⑴作文学生: ⑵语文老师: ⑶语言专家: 七、(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让岁月的铁手猛然钳中/我被逐出了多梦的年轮/年轻的军团,吹响集结的号角/以青春的名义,踏上六月的征程/ 藏起母亲送我的羽纱/套起父亲曾染血的铁甲/亮出我凝霜的利剑/挥一鞭嘶鸣的战马/以青春的名义,勇敢地向六月进发/ 狼烟已经腾起/洪流冲决了堤坝/雷声与心鼓共鸣/爱与痛聚上了齿牙/弓已张,剑已拔/十年寒林屏息,只待今朝搏杀/莫问我须眉巾帼/且看销烟尽处,是谁血浸黄沙/ 放心吧,我不会战死在六月的堑壕/ 相信吧,我不只为传说中的蟾宫桂花/让我的成人礼,迸溅出涅槃的光华/誓以青春的名义,我一定能够到达! (《以青春的名义——致兰州一中2011届全体同学》) 根据上面的材料,以全诗或以其中一个诗节为内容,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C(A.泞nìng 2.D(A.风雨如晦:指白天刮风下雨,天色暗得象黑夜一样。形容政治黑暗,社会不安。 B蠢蠢欲动: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C曾几何时:指没过多久。D瓦釜雷鸣: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3. B ( A”对于”应改为”对”。 C句式杂糅。 D“非常”放到“振奋”之前) 4. D 二、(9分,每小题3分) 5.A(只是其中之一。) 6.C(文中并未明确说他们国家的恐怖分子利用黑莓手机实施了恐怖活动。) 7.B 三、(9分,每小题3分) 8.C (“逋”是“拖欠”的意思) 9.B(①是纪昀官职的调动 ③是纪昀上疏的内容 ④是纪昀死后皇帝的赏赐) 10.D(文中最后一句,有“门户之见”) 四、(23分) 11.把第Ⅰ卷(选择题) 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前两淮盐运使卢见曾获罪,纪昀和他是亲家,因为提前泄漏机密被被撤职,发配乌鲁木齐戍边。 (2)按照旧例,在京城的五城分设饭厂,自十月到第二年三月。纪昀上疏请求从六月中旬开始,仍然在次年的三月停止,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故事、请、以、止,从,各一分,共五分) 12.(1)①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多角度描写:先从视觉写远山、近水、垂柳等,从听觉写莺语;从触觉写日暖、风来,从嗅觉写草香。 ②由远及近的写法:先写无山,再写近水,再写到身边的细草,层次分明。 ③比喻:莺语、草香都用了比喻,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④运用了倒装、映衬:通过倒装使文章更有情趣,如因“余积雪”更显“山好”,唯“倒垂杨”方显“水生”。“日暖”两句中山与雪、水与柳互相映衬,色彩鲜明,突显了早春的生气勃勃。 (答出其中二条可得满分) (2)此中似有佳句,正欲纵笔撷取时,难觅其踪了,空留下一片茫然,徒增惆怅(或眼前美景、心中感悟一时难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结尾使诗有了未尽之意,给读者留下无限之悬想,使诗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13. 略 五、(22分) 14. 交代了朗树极为普通的外形,着意突出其丑陋的外表;(2分)为了反衬(或对比)出朗树诸多高贵的品格;(3分)承接上文无“学名”、只有俗名,引出下面对朗树内在品格的描述。(1分) 15. ⑴原因:人“斧劈刀砍,生碗活剥”;(1分)树种不名贵,外形丑陋,;(1分)木质不适合做家具(或没有大用途)。(1分) ⑵目的:为了反衬出朗树舍身为人、默默奉献的精神,突出它普通的外表之内蕴含着高贵品质。(2分)也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1分) 16. 赵家盆景着意于朗树的丑陋之美,表达主人公对朗树“邈丑德懿”的敬仰。(2分)牛家视朗树为“救命树”,表达了主人公对朗树治病救命的感恩之情。(2分) 17. 作者通过对家乡朗树“邈丑德懿”的敬仰和赞美,表达了对那些如朗树一样的山里汉子,默默奉献的感恩;(3分)也同时表达了对像朗树一样普普通通、顽强生存、默默奉献的人们的敬仰和感激之情。(3分) 六、(15分) 18.①改为:面对近年来一些人对西方一些哲学家、经济学家的盲目炒作 (各1分,共4分) 19.(1)化用古诗句,如:松间明月,石上清泉。(2)寄情于清风明月的诗境 20.例:⑴作文学生:作文中使用一些网络语言有新鲜感,诙谐风趣,形象生动,也很贴近生活。⑵语文老师:虽然有表现童心童趣的一面,但这些语言不能体现汉语严谨、精炼、凝重、高雅的特点,学生处在语言学习阶段,不严格要求,会使语言运用水平下降。⑶语言专家:在汉语教育中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国家语言文字政策,规范使用语言,同时也想到网络词汇是语言的创新和发展,有生命力的词汇会逐渐进入汉语基本词汇中。 (不同人物的表达能符合身份特点,言之成理,可计2-3分,共5分) 七、(60分) 21.参考高考评分标准(可以根据全诗或诗节多角度立意。如:高考、成人礼、奋斗、成长、自信、成功、勇敢、青春、拼搏……文章最好能体现昂扬的斗志、奋发有为的朝气、敢于拼搏的精神。 附:文言翻译 纪昀,字晓岚,是直隶献县人。乾隆十九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庶吉士一职。后升任为翰林院编修。两次升迁为左春坊左庶子。考察京城官吏,纪昀被授予贵州都匀府知府。高宗因为纪昀学问突出,加授四品官衔,留任庶子的官职。不久被破格擢提升为翰林院侍读学士。前两淮盐运使卢见曾获罪,纪昀和他是亲家,因为提前泄漏机密被被撤职,发配乌鲁木齐戍边。其后被释回京,皇上临幸热河,纪昀在密云迎接皇上的车驾。皇上面试纪昀诗文,用土尔扈特全部归顺作为话题,纪昀的诗作很称皇上的心意,又被重新授予编修一职。乾隆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编修馆,大学士刘统勋推举纪昀和郎中陆锡熊为总编。纪昀从《永乐大典》中搜辑散失的篇章,阅读了各行省所进献的书,评定排列了顺序,并写了《提要》呈献给皇上,并被提拔为侍读。皇上又命令他编修《简明书目》。他因为他的儿子纪汝传累次拖欠官府的赋税被诉讼,交给官吏审议,皇上宽恕了他。不久纪昀升迁为翰林院侍读学士。朝廷建文渊阁收集藏书,命纪昀管理文渊阁的事。纪昀后多次升迁成为兵部侍郎。《四库全书》编成,上表给皇上。皇上说:“表一定是纪昀写的!”命令给他加倍赏赐。升迁左都御史。两次升迁为礼部尚书。后又做了左都御史。京都周围大灾,饥饿的百姓大多到京城要饭。按照旧例,要在京城的五城分设饭厂,自十月到第二年的三月。纪昀上疏请求自六月中旬开始,饭厂每日煮三石米,十月每天再加二石米煮饭,仍然在次年的三月停止,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又升迁为礼部尚书,但是他仍然在左都御史官衙办公。上疏请求乡会试从胡安国写的《春秋》中选题,用《左传》里面的原文作为题目,参考借用《公羊传》、《谷梁传》两部书,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嘉庆元年,调任兵部尚书。又调任左都御史。嘉庆二年,又升任为礼部尚书。上奏章请求说妇女遭遇强暴(抵抗者),即使受污辱,也仍然酌情给予表彰。嘉庆十年,成为协办大学士,加封太子少保。死后卒,朝廷赐给白银五百两治理丧事,谥号文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