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家必读的16部国学经典

 兰黛公主 2011-05-24
 
 
企业家必读的16部国学经典 - Kevin - 创业俱乐部
       《周易》——华人永恒的经典

《周易》有“人更三圣,事历三古”之说,它的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是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位圣人完成的。《周易》被尊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本与源头,塑造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周易》的伟大之处在于,以看似简单的阴阳二卦,揭示宇宙运行之道。在阴阳的交互作用下,乾坤定位,万物化生,宇宙间变化万千错综复杂,都是基于乾坤开合,阴阳运化的结果。在商战激烈的今天,企业家们懂乾坤阴阳之道,把握住《周易》所蕴含的大智慧,不仅能艺术地解决企业决策战略性问题,更是对自己在为人境界上的一种提升。

 

《老子》——历代帝王之术

《老子》亦名《道德经》,是春秋老子(约公元前600年 - 公元前500年)为出关所作,也是老子消隐之前所作的唯一著作,可谓含尽其智慧精华。老子的思想被称为“帝王之术”,其主张是“无为”,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掌握其精粹,即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思想。用于企业领导管理、市场竞争之中,必然使企业在任何情况之下,应对自如,而自己亦可养鸟赏花,怡然自得。

 

《黄帝内经》——养生医国之道

“医家之宗”、中医文化的渊源,迁延数百年而定型成书,至汉兴之际有定本传世。先贤圣哲养生、医疗智慧的结晶,是中医科学的奠基之作,也是中国哲学的经典之一。全书分《素问》、《灵枢》,书中阐述的人体脏腑阴阳气血运行营养的学问、经络腧穴分布循行的机密、四时五脏阴阳的生命结构模型,是企业家们自我养生修身的圣典。其中人与自然、五脏依存整体观念,阴阳理论、五行精气藏气以及运气学说,构成了中国文化精神内核,并为历代政治家推崇。尤以贯穿始终的整体观念所体现出的大智慧,更是值得当今企业领导者们深入其中。

 

《庄子》——源泉与心灵的净土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人,老子思想的最大继承发挥者,其著作《庄子》被放在和《老子》同等位置,尊称《南华经》。庄子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想像力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鲁迅评价:“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同时,庄子哲学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也为企业家们在繁忙之余,提供了一种慰籍心灵的方法。

 

《论语》——华人精神的根基

古语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作为一部“圣人之言,行身之则”的《论语》,详细记录了春秋孔子(公元前551年- 公元前479年)周游列国的思想言行,其大道智慧映入其中。不仅是历代帝王经国治道之本,是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影响最大的一部儒学经典,更是企业管理,塑造优秀企业文化的致胜法宝。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等人生观内容,又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以致日本企业之父涩泽荣一奉其为“工商之本”、“商业圣经”。

 

《大学》——德才双修的智慧

据宋代朱熹考证《大学》“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即为孔子得意弟子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2年)所作。被列为四书之首,作为中国古代的教育理论专著,提出“修己是治人的前提”、“诚意就是不自欺” 、“明确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等观点,以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又使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系统的政治哲学。其中,蕴含的无尽管理哲学和企业文化建设原理,必须深入其中,方知其妙!正如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所说:《大学》道出了学问之最后目的,最大精神。

 

《中庸》——屹立之本

据宋代程颐说:“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即为战国初孔子之孙子思(公元前483年~前402年)所作,儒家及历代帝王最为看重的一部书。《中庸》是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体现了人“内省”和“自省”的智慧。因此,中庸之道既是维系和谐人际关系与团队件建设的一门重要学问,也是作为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学习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孟子》——王者必修之学

亚圣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战国时期邹人。他是继孔子之后,儒家集大成者,同称“孔孟”。其思想是在和帝王指画天下时,迸发出的智慧之火。他认为天道是宇宙最高范畴,以此揭示人世间兴衰存亡、富贵穷达的运行规则,是纯正的王者之学。此外,孟子还非常重视心性修养,从“性善论”出发,认为形成“良知”、“良能”,“操之所存,舍之所亡”的王者风范,及“尽心”、“知性”、“知天”等王者气质,贵在一个“养”字。企业家领导要修身养性,提高自己哲学素养,为自身注入领袖气质,王者风范,必读王者大道大智慧——《孟子》。

 

《孙子兵法》——谋略全书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出身军人世家并助吴灭楚的孙武,在细究老子之道并与实战相结合所作。天下第一奇书,百家兵法之始祖。以人为中心,掌握人性;以水为对象,模拟学习;以中为标准,力求合理。《孙子兵法》分“计篇”、“谋攻篇”等十三篇,内容涉及治军、用兵以及兵家之道等等,精髓集于五事、七计、五间、十二法等内容,以致它成为历代政治家、军事家的枕边书。商业竞争,实质上是人性的较量。当将兵法之道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时,能准确地把握住对手在人性上的弱点,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百战百胜。

 

《史记》——从历史看未来

在遭受宫刑忍受奇耻大辱的汉代笔史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所作《史记》,蕴含了中国政治哲学、管理哲学、做人哲学的原始思想痕迹。《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智慧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探求的天人之际,并非承认天的神秘力量,而是重视天人之间关系的演变,从而了解 “古今之变” 的关键,探求出历史动态发展变化的层面,最终完成“一家之言”。《史记》为企业家归结自己发展历程,把握企业将来前景,提供了一种“史”的宏大思维方法,同时,也是自己处世的一剂良药。

 

《人物志》——求实地用人之道

《人物志》是在三国汉魏交替,建安当朝为官多年的刘邵 (?~公元242年),毕生杰作。中国人才学的第一部著作,公认为名家的作品,曾被历代帝王专于“御用”而“民间不得流传”。融合诸家思想,提出“九征”与“八观”系统的评价人物的方法。即怎样通过接触来识人、怎样通过各种途径更精确地判断人。全书精神是“求名责实,量材授官”。《人物志》可谓解决了当今企业家们用人的问题,它揭示出人性强弱点的深层。书中最为值得推崇的一句话是“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不仅是对企业家们用人之道的精辟见解,也为企业家们本身真性的修养提出了目标。

 

《资治通鉴》——以史通今

《资治通鉴》是宋代名相、大政治家司马光(公元1019年-公元1086年),花了19年的时间编著而成。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其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管理之道、用人之道、发展之道。《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这部著作,作为历代帝王的必修参考书。在今天是企业家和军事家以及一切领导者不得不潜心修习的好材料.

 

《诗经》——培养贵族的经典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儒家经典,是古代政治家外交辞令圣经,也是历代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学习《诗经》成了贵族人士必需的文化素养。其现实主义传统和“赋诗言志”的思想,塑就了中国人追求个性自由和与之相联系的浪漫理想的审美特质。将《诗经》的思想融入商业谈判和生活之中,不仅使企业家们在与人交往时,言辞典雅,发散出浓厚儒商气息,还为企业家们塑造高雅的贵族气质。

 

《心经》——人生智慧的大集合

唐朝玄奘(公元602年~公元664年)所译,佛教经论中文字最为简炼,而内容又极为丰富的一部典藉。在佛教中属于般若系经典,是《大般若经》中最精要部分的内容。全文只二百多字,却以无限清净圆满的般若智慧,通达宇宙人生真相,彻底的解脱人生执著欲望带来的苦苦、坏苦、行苦种种痛苦。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为法改善人类的生命,集合了人生的大智慧,是当今生活在纷扰世界中的企业家们修身养性,提升人生智慧必读之经典。

 

《金刚经》——人生境界的自我超越

唐朝玄奘(公元602年~公元664年)所译,在中国是影响最大的一部佛经,属中观般若学。《金刚经》以显实相为宗。实相即诸法真实相,认为证得实相要离相,不住相;又以无住生心为要领,通达实相自然不能住于某种相,而在日常生活处处离相无住,才能与实相相应,使之成为一部心性之学。是相,即非相,是名相。当人以为得到宇宙真相时,其实并不是真相,真是一种状态,任何用言语表现出来的真,非事物真本性,而是诸人俗性。这就要求人在心性之中,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追寻事物真本性。《金刚经》的智慧,不仅对人修身具有指导意义,对人生的追求也有很大启发。

 

《坛经》——人生智慧的开悟

《坛经》是中国唐代僧人、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公元638年~公元713年),在诵读《金刚经》开悟后所作。《坛经》是中国本土佛教惟一一部称为“经”的典籍,纵观《坛经》的般若思想,是以性空,无所得为基础,开显般若性。一切众生心中具有般若性,只因无明,妄相、执著,而不得显现。在认识到心中具有般若性的前提下,时时保持智慧的朗照。以无相、无住、无念的修证方法,明心见性,成就般若。《坛经》是企业家智慧开悟的必修圣经,也是对建立企业文化,提高内部凝聚力,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10月20日 P.M 14:00 太原 花园国际大酒店2F会议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