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几则教育管理原理

 老何家的 2011-05-25
几则教育管理原理

水桶效应——教育原理之一

水桶效应也叫“木桶理论”或“木桶定律”。是指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也就是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说成为短板效应: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也就是说“决定木桶容量大小的竟然不是其中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其中最短的木板!”

“木桶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给我们的启发是:在追求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促进班级群体的全面发展中,决定班级整体前进的不是那个能力最强、表现最好的学生,而恰恰是那些能力最弱、表现最差的学困生。因为,最短的木板在对最长的木板起着限制和制约作用,决定了整个班级的战斗力,制约着班级的综合实力。所以,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让短板子达到长板子的高度或者让所有的板子维持“足够高”的相等高度,才能完全发挥全班学生的团队作用,充分体现团队精神。 面对我们的国民教育,就是要关注和提高学困生的质量,实现教育整体的全面发展。

“水桶效应”对我们教育思想的启发

一个教师要想让自己的班级成为一个结实耐用的水桶,首先要想方设法提高所有板子(个体学生)的长度(学习水平)。只有让所有的板子(个体学生)都维持“足够高”的高度,才能充分实现班级的学习精神,完全发挥团队在群体学习中的促进作用。在这个把生存竞争提前到学生时期的年代,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学生前期的学习储备与教师引领的重要性。这也就容易出现择班现象,而班主任、科任教师由于家长的信任,要努力达到班级的全面发展。但在这一情况下,只要班级里有一个学生的能力很弱,就足以影响整个班级达到预期目标。而要想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竞争力,并将他们的力量有效地凝聚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和个别辅导。

对学生个别辅导的实质上就是通过培训来增大这一个个“水桶”的容量,增强班级中每个学生的总体实力,也就是更要注重对“短木板”而非优秀学生的教育辅导。

“水桶效应”对教育的负面影响

过分强调水桶效应也是一种教条思想和理想化做法,有可能导致班级管理的失败,甚至出现个别学生人格和人生的失败。因为在教育与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只顾想尽办法提高短板(学困生),会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和成本,结果却收效甚微,想必这就是水桶效应理论的误区。很多事情是不能直接将水桶效应拿来应用的。正所谓人无完人,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可能完美。很多人看到自己的缺点,就认为这是自己的短板,花费大大的精力和时间去改掉或者改善,结果收效甚微,甚至在这种改变中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应该成为谁。因为人的性格有很多特质是根深蒂固的,是一种烙印,是不可能或者不太可能真正改变的。所以,在教育与学习过程中每个个体要头脑清醒,哪些是自己做的到的,哪些是自己做不到的,虽然“万事皆有可能”,但在这些特质上寻求改变,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在人的一生中,与其竭尽全力改变自己的某些所谓的缺点,不如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优点。只要缺点所造成的损失和伤害以及风险是可以控制的,极力发挥优点将是更加行之有效的弥补方法。 我们要坚信,石头就是石头,不管你是尖角的还是圆角的;不管你的棱角被水冲的多么的平和圆,你始终是一块石头,就要努力发挥石头的作用,而不是去和钻石比高低。

“水桶效应”的对待态度

不消极的面对自己的缺点,而要清醒的认识自己,判断自己,了解自己,然后在发现缺点的同时发扬自己的优点,弥补因缺点所带来的不足。改善缺点是盾牌,做好保护自己;发扬优点是利剑,展现自己的长处,实现物尽其才。

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与竞争,必须要做到:

1提高专业技能,使自己具备社会竞争的资本和资格。

2.提高交际能力,使社会能够很好容纳和接受你。

3.有宽广的心胸,多看别人的优点,多检讨自己的缺点。

4.保持足够的谦虚,有坚定的信心。

5.重视、尊重别人,要对别人寄予希望。

6.赏识别人,敢于承担责任。
 

破窗理论----教育原理之二

破窗效应也叫“破窗理论”,说的是一个心理学家做的一个实验:把一辆完好无损的汽车放在一个街区;另一个汽车摘掉牌照,打开顶棚,也放在街区。结果显示过了一星期后,完好无损的汽车,依然完好;而那个打开顶棚的没有牌照的汽车却不翼而飞!后来紧接着心理学家又把那个完好无损的汽车敲碎一快玻璃,惊奇发现不过几个小时,就被偷走了!

心理学上所提出的“破窗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破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修理,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一些不良风气、违规行为就会滋生、蔓延且繁荣。

“破窗效应”对我们的启示

美好的东西任何时候人都会有一种敬畏的心理,虽然会很向往,很渴望得到,但同时也有一种无名的不自觉地要去保护的冲动!且不说美女沦落,有人搭救,是出于对美人的怜爱,人们对那些无论一本新买的书,一盆刚刚冒芽吐蕊的花卉,一件最普通不过的小艺术品,都有种倍加呵护的心理;是自己的会爱不释手,不是自己的会远远的欣赏,但是永远不会去破坏!然而已经被破坏的东西在人们眼里就会大相径庭。如果一本书已经破损不堪,一盆花卉快要凋枯,一件艺术品有了裂痕,你不但不会保护它,你还会不自觉地捎带着也去破坏,或者趁人不在占有它!

其实这一切很好理解,都缘于一个从众心理,还有一个墙倒众人推的心理!

如果你到一个商店去买东西,东西井然有序的排列在柜台上,地板上一尘不染的,幽雅的环境和营业员温柔和蔼的声音,你肯定不会很随便的吐痰,丢纸屑的,你甚至还会不自觉地绅士起来,你还会为你穿着拖鞋,吊个膀子的形象而汗颜!相反的,如果进到一间乱七八糟,一塌糊涂的地方,别说心情跟着会乱糟糟的,就行动也会肆无忌惮了。

“破窗效应”对我们教育思想的启发

校园里也有“破窗现象”:班里新来了一个留级生,由于他的勤奋努力,使得原本想混日子的同学受到震动,学习气氛开始转好,有时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有的同学或许不以为然,但是他的一句话--这个内容要考试--便会立即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留级生的话比老师的话还有效!这说明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破的玻璃,能有效阻止"破窗现象"于萌芽状态。

 

同样的原理,如果一个同学做了错事,在学习中遇到很大的挫折,但自己在这种跌倒了的状态下如果不能随即爬起来,不会自我调整,自我疏导的话,别的同学也会把你归入不会学习、表现不好的差生群。这样的话,你不但得不到同学的帮助,还很有可能被别的同学歧视与疏远,让你在这个群体中永不能翻身!特别是弱势群体(学困生),自己不自强,不自爱,不尊重自己,随意糟蹋自己,那你也很可能一样地被人看不起,因为你本身就已经自己看不起自己了!所以你首先要自己先武装自己,自己先强大起来,虽然不需要那么完美,况且也不可能做到完美,但是最起码不能做一个被苍蝇盯着的一个有缝的蛋吧?!

所以,学困生面对学习道路中太多的不如意,要有抗争意识和进取精神。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是一帆风顺的!季节有春夏秋冬,生活一样有酸甜苦辣,失意的时候,要尽快走出你的沼泽地。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上帝关闭了一扇窗,却为你开了另一扇窗!”所以洗个脸,理理发,昂手挺胸走出去!千万不要等到别人厌恶排挤你,最后踏你一脚的时候!

在教学中逆向应用“破窗效应”的启发

“破窗理论”,也称“破窗谬论”,源于一个叫黑兹利特的学者在一本小册子中的一个譬喻。这位黑兹利特说,假如小孩打破了窗户,必将导致破窗人更换玻璃,这样就会使安装玻璃的人和生产玻璃的人开工,从而推动社会就业。

同样道理,如果在学生的学习中,有同学犯了错误或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并且这种行为具有普遍性的话,通过对这次提前的“破窗行为”的处理,可以对其他有从众心里的学生起到警示作用,还可以帮助学生区分可为与不可为,对班级的团队管理进行导向性的引领。

所以说,有时常识比什么深奥的理论更实在,更容易让人作出正确的判断。俗话说的“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怕就是这层意思。我们的老师在正面应用“破窗理论”时,不妨逆向考虑。因为,打开窗户,呼吸和窗外的学困生同样的空气,跟他们聊聊孩子喜欢的事,学会用他们的语言向他们说说你的观点吧!否则别怪孩子们要打破你的窗子了。

“破窗理论”以外的故事

多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给人偷走了,而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以这项试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18世纪的纽约以脏乱差闻名,环境恶劣,同时犯罪猖獗,地铁的情况尤为严重,是罪恶的延伸地,平均每7个逃票的人中就有一个通缉犯,每20个逃票的人中有一个携带武器者。1994年,新任警察局长布拉顿开始治理纽约。他从地铁的车箱开始治理:车箱干净了,站台跟着也变干净了,站台干净了,阶梯也随之整洁了,随后街道也干净了,然后旁边的街道也干净了,后来整个社区干净了,最后整个纽约变了样,变整洁漂亮了。现在纽约是全美国治理最出色的都市之一,这件事也被称为"纽约引爆点"

哪各位朋友!你说我们的养成教育、环境教育、秩序教育、纪律教育,是不是就是为了维护好那扇玻璃窗户呢?这方面的失误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正在试着打破那扇玻璃窗呢?
 

鸟笼效应---教育原理之三

杨德科

鸟笼效应或说“鸟笼逻辑”来源于一个故事。甲对乙说:“如果我送你一只鸟笼,并且挂在你家中最显眼的地方,我保证你过不了多久就会去买一只鸟回来。”乙不以为然地说:“养只鸟多麻烦啊,我是不会去做这种傻事的。”于是,甲就去买了一只漂亮的鸟笼挂在乙的家中。接下来,只要有人看见那只鸟笼,就会问乙:“你的鸟什么时候死的,为什么死了啊?”不管乙怎么解释,客人还是很奇怪,如果不养鸟,挂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人们开始怀疑乙的脑子是不是出了问题,乙只好去买了一只鸟放进鸟笼里,这样比无休止地向大家解释要简单得多。

所以,受习惯性思维的影响,那个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挂一个漂亮鸟笼的主人,在不长的时间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道理很简单。设想你是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 “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 ”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为了避免此类的谈话一再地打扰你,最后,你不得不在两种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

鸟笼效应对人们生活的启发

 

这种被别人用习惯思维的逻辑推理误解,并且最终屈服于强大的惯性思维的事情,生活中并不少见。一些创新、改革碰到的阻力大多数就是来自于传统和习惯。突破习惯思维,才能获得进步,我们应该少用“鸟笼逻辑”去推断别人,也不要使自己陷于“鸟笼逻辑”中,成为一个墨守成规、顽固不化的人。

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鸟笼效应对教育的的启发

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经常会受鸟笼效应影响处理问题,对学困生总会拿有色眼镜去解读他们:学习态度好了,想他们是不是犯了什么错误让我没发现,他们胆怯了?或者作业没完成,他们怕我批评,在讨好我等,不用积极态度面对学困生的变化,不能用宽容、鼓励的氛围去融合他们向上的、渴望理解的转变,采取惯性思维去对待他们的所作所为,扼杀孩子向上,渴望理解的思想萌芽,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在我们老师所谓的关心和教育下彻底失去信心!!!对优秀学生的学习永远是鼓励、包容、支持的态度。即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和失误也会被看成前进道路中点缀的小浪花,也是美丽和可以理解的。纵容一些学生在良好的成绩中道德素质逐步下降,出现素质教育的残次品,不能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所以,在我们教育教学的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采取最熟悉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因为我们觉得使用自己最了解的方式更容易取得成效。但当我们努力地用熟悉的解决方案去解决问题时,很多根本的问题仍然没法得到改善,甚至更加恶化。

因此,在生活和教育教学工作中,只有培养逻辑思维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才能避免无休止的解释,才能避免教育方式出现偏颇!!

螃蟹效应---教育原理之四

杨德科

“螃蟹效应”也就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说的“螃蟹文化”…… 钓过螃蟹的人或许都知道,当篓子中放了一群螃蟹时,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去的。

    按理说在一个扁平的篮子里螃蟹很容易就能爬出去,可是却没有一只螃蟹爬出篮子。因为一群螃蟹拼命挣扎,想爬出去,但当每一只想爬出去的螃蟹在刚爬到篮子边的时候,其他的会纷纷攀附在它的身上想借助别人快点出去,结果把前面的压了下来,自己也随之掉了下来。或每一只都会挥舞着大钳子把它抓回去,谁也不肯让谁先出去,就这样一只一只的互相的拉扯,甲把上去的乙拉下来,乙又把甲拉下来……如此往复,所以一只也没爬出去,到最后这些螃蟹就不努力往外爬了,然后有新的螃蟹放进来的时候他们也会做同样的动作,这就是环境的残酷。和我们人生活中的有些人一样,在工作中互相牵制,如同毫无上进心的“螃蟹”,看见自己上不去,也不让别人上去,形成现实生活中的“螃蟹效应”或“螃蟹文化”。

    “螃蟹效应”对我们教育管理的启示

当我们师范院校的学生刚从从学校出来的时候对自己将要参与的事业充满了梦想,希望自己有所作为。但是社会上的人却不停的给他们灌输消极的思想:娱乐界风光消遣的生活、权力部门的高高在上和享有的特权、垄断部门的高工资和轻松的工作环境等等,让我们的部分教师不能安心于自己的事业。相反,在具体的工作中不认同其他骨干教师的工作,不承认他们在工作中的努力和付出,也就看不惯先进教师在评优选先时的优先获得。因为他们没有得到的也不希望别人得到,时间久了,慢慢的我们的部分老师也会变成不希望别人爬出去的螃蟹,时时、事事、处处、项项工作拖人后腿,自己也不努力工作……。教育人才倒是不缺,缺的是我们教师团结的人心和认真执著的敬业精神,我们的教育与学校管理应该努力克服“螃蟹效应对青年教师和刚踏上工作岗位教师的负面影响,让他们看到教育工作的崇高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并能够感受到教师地位在社会的逐步提高,感觉到教师待遇的快速提高,安心于自己的岗位,热心于自己的工作,忠心于国家的教育事业。在工作中不羡慕、不认同、不模仿社会不良习气,不受负面现象的影响,争取在自己的工作中取得好成绩。

当然,说永远比做容易。最怕在工作中越来越懒惰,不知道调节情绪和自制,把一堆功课和工作甩到一边,也不知道自己一天到晚都在干吗,除了浪费时间,我们要想办法拿出那么一点敬业精神,为我们号称热爱的职业去努力奋斗!也许我们的工作需要一些劝导和帮助,因为集体里常有一些人,不喜欢看到别人的成就与杰出表现,便天天想尽办法对别人进行破坏与打压。当然,这是社会集体中个别而又正常的现象。面对这些情况,我们一要对他们做一些劝导和帮助,二要自己对自己的工作情绪进行调节和自制,使螃蟹效应对自己的影响降到最低。

“螃蟹效应”在教育以外的故事

有个日本女邮政大臣野田圣子洗厕所的故事:传说她还是大学生的时候去东京帝国酒店当服务员,被分到洗厕所的工作。当她第一次开始工作的时候,顺理成章的呕吐了,但是一位洗厕所的老前辈却从自己洗干净的马桶当中舀起一杯水一饮而尽。野田震惊了,前辈的举动告诉了她一个朴素简单的真理:光洁如新,要点在于新,新则不脏。因为不会有人认为新马桶脏,是可以喝的;反过来讲,只有马桶中的水达到可以喝的程度,才算是把马桶抹得光洁如新了,而这一点已被证明可以办得到。野田决定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向前辈学习。她痛下决心:就算一生洗厕所,也要做一名洗厕所最出色的人。从此,她的工作质量也达到了这位前辈的高水平,当然她也多次喝过厕所水,为了检验自己的自信心,为了证实自己的工作质量,也为了强化自己的敬业心;从此她踏上了成功之路。几十年一瞬而过,如今她已是日本政府的主要官员—邮政大臣。

当看这个故事时,我为他们的认真和敬业触动,说明日本的职业文化是追求极致、注重细节、力求做到最好的敬业精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