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谋圣姜子牙——中国谋略的第一高度

 趋明 2011-05-25

谋圣姜子牙——中国谋略的第一高度

      牧野一战,姜太公居功至伟,这成为他一生的经典之作,也成为世界经典战例。

  实际上,姜太公还应该是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

  西周建国,论功行赏,姜太公自然功劳第一,周武王就把他封在了齐(今山东淄博)地,建都营丘。姜太公成为齐国始祖,被称为“齐太公”。

  实际上,这样的封赏跟流放差不多。其时的齐国,是“负海泻卤,少五谷人民寡”的蛮荒之地。东夷人生活没有保障,社会一片混乱。

  在这里,姜太公显示出自己卓越的治国智慧。他根据当地的情况,充分利用傍海的自然条件,开发渔盐资源,发展工商业,使人民安居乐业。

  “他没有采取镇压的手段强制推行中原文化。”孔令奎先生说,“他采取了四项措施来治理齐地:一是‘因其俗,简其礼’的民族亲和政策,就是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制定适合他们的政治制度,让中原文化和东夷文化慢慢融合。二是根据齐国多山靠海、盛产盐铁独特的地理优势,采取了‘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的便民富民政策,开展了煮盐、冶铁、养殖业,不仅开拓了财源,也促进了农业发展,太公称之为‘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三是尊重人才,重用人才。能者上,庸者下,无论中原人或是东夷人,只要德才兼备,都可以得到提拔和重用,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无论中原人或是东夷人,不管职位高低,犯了法都要受到处罚。四是修筑城池。姜太公带领军民修了一道城池,这城池一方面是军事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让东夷人和中原人尽早融成一个大家庭。”

  由于措施得力,齐国很快富强起来,成为东方的大国,也使周朝在东方的统治得到了巩固。

  牧野之战创中国谋略之先河

  一般认为,姜子牙是中国古代谋略家的鼻祖,这是丝毫也不夸张的。

  有周一代与商纣的决战,既是两个朝代的决战,其实更多的是个人智慧的决战。

  在这场战争中,有着巨大作用的,就是姜尚姜太公。

  其实无论古今中外,战争进行事态的持久与否、胜败如何,决定性的在于战争的准备阶段。

  战争的准备既有物质的准备,也有心理的准备,更有谋划贯穿其中。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战争的最高境界,而要一击决定战争的成败,自然是不得不进行战争、减少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最佳选择。

  在周与商之间,除了战争,没有别的选择,因为矛盾已不可调和,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其实这种对决早在战前已分出胜负,战争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

  这样的战争结局,姜太公功不可没。而姜太公有这样的成就,是与他个人的经历分不开的。

  生逢乱世,遭遇曲折,按传说由祖先的贵族,到后来家道中落,及至姜子牙时沦为贫民。这样的大起大落,往往会对置身其中的人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一蹶不振,从此消沉沉沦下去;一种是绝地反击,成就一番卓绝的事业。姜太公显然是后者。特殊的家庭背景,让姜太公对上下尊卑有着更多的了解,也有着更多的物事体悟,这是他成就自己的根本。

  所以他可以一根直竿钓鱼,可以耐得住性子,可以等机会来临,甚至等到地老天荒。所以姜太公为了维持生计,可以在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卖酒。饱尝民间疾苦的结果,终于使他锤炼成满腹经纶的一代奇才。

  但这样的等待太久太久了,在接近80岁的时候,他才被周文王发现。

  在辅佐周文王期间,姜太公为强周灭商制定了一系列内外政策:对内促进生产发展,为灭商打下了很好的经济基础;对外,表面上恭顺事殷以麻痹纣王,暗中争取邻国,逐步拉拢,瓦解殷商王朝的盟邦,以翦商羽翼,削弱和孤立殷商王朝。

  在姜太公的谋划之下,归附周文王的诸侯国和部落越来越多,周逐步占领大部分殷商王朝的属地,出现“天下三分,其二归周”的局面,为最后消灭纣王创造了条件。周文王死后,武王姬发继位,拜姜尚为国师,尊称师尚父。姜子牙继续辅佐周国朝政。

  周武王九年(前1038年),为了探查诸侯是否会一起东讨殷商,在姜子牙的统率下,周军浩浩荡荡开到孟津,在这里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孟津之誓”,周武王发表了声讨商纣王的檄文,当时有八百诸侯会之于此,显示了武王的声威。虽然当时许多诸侯都说“商纣可伐”,但武王和姜子牙认为时机还不成熟,如果兴师讨伐,一定会遭到顽强抵抗。这次行动,实际是灭商前的一次预演,也是姜太公小试牛刀,但在诸侯国间产生了很大影响,至少说明,当时已有相当多的诸侯听命于周武王。

  武王十一年(前1036年),殷商统治核心发生内讧,大臣比干被杀,箕子被囚为奴,微子启惧祸出逃,太师、少师投降周武王。这时,姜子牙果断建言周武王,讨伐殷商。

  其时,以姜子牙为主帅,统领兵车三百乘,虎贲(猛士)三千名,甲士四万五千人,以“吊民伐罪”为号召,联合诸侯各国出兵进攻朝歌。

  二月甲子(二月初五),周武王率领大军陈师牧野(今河南淇县南),与纣王的17万大军展开决战,结果,殷商大军当天就土崩瓦解,纣王看到大势已去,连夜仓皇逃走,随后于鹿台投火自焚。至此,殷商王朝宣告灭亡。

  牧野之战,实际上是一场智慧与谋略的决战,无论从战略高度或是战术的运用,无论是宏观形势的把握或是战争局部的组织,都显示出姜尚英明超凡的组织指挥能力。

  首先在作战时机的把握上,他选择在纣王麻痹松懈、众叛亲离、极度虚弱之时,增大了胜算的把握;在力量的组织上,以“吊民伐罪”为号召,联合诸侯共同伐商,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在作战指挥上,他利用“致师”(大战前的一种特殊战争方式,就是在战前由进攻一方集中精锐之力量冲入敌方,冲乱对方阵地,显示自己的力量,也是小试对方虚实)的机会,以兵车、猛士从正面突击,而后以甲士猛烈冲杀,结果只此一试,商军阵势大乱,有周大胜。

  《六韬》姜子牙智慧的结晶

  因为战争谋略乃至治国方略的杰出成就,人们称姜子牙为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被世人尊崇为“谋圣”、“武圣”、“中华第一智囊”及兵家鼻祖。

  实际上,姜太公的成就还表现在著作方面,他的著作很多,《六韬》六卷、《阴谋》三卷(一说三十六卷)、《阴符钤录》一卷、《太公兵法》一卷。诸书之中,《六韬》被誉为兵略鼻祖,最为著名。

  从现存的内容看,《六韬》反映的基本上都是姜子牙的军事实践和韬略思想。

  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曾对姜子牙的谋略及其历史地位有一段概括性的评价:“……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涉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

  《六韬》分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篇,每篇又细分数章,一共六十章。

  像《孙子兵法》在西汉之后忽然失踪了一样,《六韬》在秦汉时期为人们所绝口不提,到三国时候,又神秘地冒了出来。《三国志·先主传》注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志意。”

  到了唐朝,长孙无忌撰《隋书·经籍志》,载《太公六韬》五卷,注曰:“周文王师姜望撰。”这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六韬》。此后,唐、宋、明诸史均认为《六韬》为姜尚所撰。

  由此,有专家认为,《六韬》用词浅近,通俗易懂,与《尚书》的语言风格截然不同,不像姜太公那个时代的作品,所以,此书可能是后人伪托之作。

  有清一代,乾隆皇帝广招天下学者编纂《四库全书》,同时编辑《四库全书总目》。在“总目提要”中,编者专门举例证明《六韬》是伪书。

  其实,《六韬》伪托不伪托,并不重要,关键是书中内容确实是姜太公军事思想和谋略的集中体现,这当没有异议。况且,姜太公时尚没有印刷术,传播全靠手抄,就是姜太公亲书的《六韬》,在这样的传播过程中,也难免会增添和删节,加进些个人的东西。

  所以,争论书是不是姜太公亲书,没有多大意义。

  在《六韬》中,我们可以看到姜太公卓绝的见识和非常具有现代意义的思想,直到今天,这些看来都精妙绝伦,成为政治家、谋略家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六韬》中的“文韬”有如下记述:

  文王乃斋三日,乘田车,驾田马,田于渭阳,卒见太公坐茅以渔。

  文王劳而问之曰:“子乐渔耶?”

  太公曰:“臣闻君子乐得其志,小人乐得其事。今吾渔甚有似也,殆非乐也。”

  文王曰:“何谓其有似也?”

  太公曰:“钓有三权:禄等以权,死等以权,官等以权。夫钓以求得也,其情深,可以观大矣。”

  文王曰:“愿闻其情。”

  太公曰:“源深而水流,水流而鱼生之,情也;根深而木长,木长而实生之,情也;君子情同而亲合,亲合而事生之,情也。言语应对者,情之饰也;言至情者,事之极也。今臣言至情不讳,君其恶之乎?”

  文王曰:“唯仁人能受正柬,不恶至情。何为其然?”

  太公曰:“缗微饵明,小鱼食之;缗调饵香,中鱼食之;缗隆饵丰,大鱼食之。夫鱼食其饵,乃牵于缗;人食其禄,乃服于君。故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以家取国,国可拔;以国取天下,天下可毕。呜呼!曼曼绵绵,其聚必散;嘿嘿昧昧,其光必远。微哉!圣人之德,诱乎独见。乐哉!圣人之虑,各归其次,而树敛焉。”

  文王曰:“树敛若何而天下归之?”

  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

  文王再拜曰:“允哉,敢不受天之诏命乎!”乃载与俱归,立为师。

  …………

  文王问太公曰:“原闻为国之大务,欲使主尊人安,为之奈何?”

  太公曰:“爱民而已。”

  文王曰:“爱民奈何?”

  太公曰:“利而勿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文王曰:“敢请释其故。”

  太公曰:“民不失务,则利之;农不失时,则成之;省刑罚,则生之;薄赋敛,则与之;俭宫室台榭,则乐之;吏清不苛扰,则喜之。民失其务,则害之;农失其时,则败之;无罪而罚,则杀之;重赋敛,则夺之;多营宫室台榭以疲民力,则苦之;吏浊苛扰,则怒之。故善为国者,驭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见其饥寒则为之忧,见其劳苦则为之悲,赏罚如加于身,赋敛如取己物:此爱民之道也。”

  文王问太公曰:“君国主民者,其所以失之者何也?”

  太公曰:“不慎所与也。人君有六守、三宝。”

  文王曰:“六守何也?”

  太公曰:“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是谓六守。”

  文王曰:“慎择六守者何?”

  太公曰:“富之而观其无犯,贵之而观其无骄,付之而观其无转,使之而观其无隐,危之而观其无恐,事之而观其无穷。富之而不犯者,仁也;贵之而不骄者,义也;付之而不转者,忠也;使之而不断隐者,信也;危之而不恐者,勇也;事之而不穷者,谋也。人君无以三宝借人,借人则君失其威。”

  文王曰:“敢问三宝?”

  太公曰:“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农一其乡则谷足,工一其乡则器足,商一其乡则货足。三宝各安其处,民乃不虑。无乱其乡,无乱其族。臣无富于君,都无大于国。六守长,则君昌;三宝完,则国安。”

  被世人尊崇为“谋圣”,姜太公的谋略不仅表现在牧野一战和对齐地的治理上,他早年直钩垂钓等待文王,也是其智慧、谋略的真实体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