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米病害大全 高清|植保论坛 - 中国农资人论坛 - 农资第一互动媒体

 環翠i叮噹 2011-05-26
玉米大斑病







简 介
  英文名 Corn northern leaf blight
  异名 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
  病原 大斑凸脐蠕孢Exserohilum turcicum (Pass.) Leonard et Suggs,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态为玉米毛球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 (Luttr.) Leonard & Suggs,在自然条件下不产生有性态。
  寄主 玉米。
  危害 为害较重的玉米病害。
  分布 世界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步向上扩展,严重时能遍及全株。发病叶片初现水渍状青灰色或灰绿色小斑点,扩展后为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者灰色的棱形或长纺锤形大斑,长5~10厘米,宽1.0~1.5厘米,潮湿时病斑上有明显的黑褐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融合纵裂,叶片枯死。
病原物
    (1)形态:①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3根束生,从气孔抽出,不分枝,褐色,正直或膝曲状,基细胞较大,具2~8个隔膜,顶生色较淡,大小(35~160)微米×(6~11)微米。②分生孢子。梭形或长梭形,榄褐色,顶细胞钝圆,基细胞尖锥形,具2~7个隔膜,大小(45~126)微米×(15~24)微米,脐点明显,突出于基细胞外部。
  (2)特性:本病菌与高粱大斑病病菌是同1个种1个不同的生理专化型。高粱专化型不侵染玉米,但玉米专化型能侵染高粱。
侵染循环
    病原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随病残体越冬,成为第2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而埋在地下10厘米深的病叶上的菌丝体越冬后全部死亡。玉米生长季节,越冬菌源产生孢子,随雨水飞溅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适宜温、湿度条件下萌发入侵。感病品种上,病菌侵入后迅速扩展,约经14天左右,即可引起局部萎蔫,组织坏死,进而形成枯死病斑。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斑上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
发生因素
    品种抗病性是影响大斑病流行的重要因素。玉米连茬地及离村庄近的地块,由于越冬菌源量多,初侵染发生的早而多,再侵染频繁,易造成流行。
  (1)环境:气候条件也是病害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气温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对孢子形成、萌发、侵染有利,所以中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利于大斑病流行。在北方玉米产区,6~7月降雨量均超过80毫米,雨日较多,加之8月份雨量适中,病情发展严重。
  (2)栽培:①玉米孕穗、出穗期间氮肥不足发病较重。②单种玉米因其前期光照条件好,个体健壮,对大斑病的抵抗能力明显高于套种玉米。③连作地、排水不良的低洼地,以及田间密度高、郁闭、通风不良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搭配种植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在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混合发生区,应选用能兼抗几种病害的多抗性品种。②玉米秸杆不要堆放田头,提倡高温堆肥,并进行深翻冬灌。③轮作倒茬,避免重茬,减少病菌在田间积累。④适当早播,培育壮苗,注意肥水管理,氮磷搭配使用,增强植株抗病能力。⑤早期摘除下部病叶,也可减轻发病。⑥玉米收获以后,彻底清除田内外病残组织,消灭侵染来源。
  (2)药剂防治: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50%好速净WP 1 000倍液,或80%速克净WP 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WP 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WP 600倍液,或75%百菌清WP 300倍液,或25%苯菌灵EC 800倍液,或40%克瘟散EC 800~1 000倍液。隔10天喷1次,连续2~3次。
玉米小斑病



简 介
  英文名 Corn southern leaf blight
  异名 玉米斑点病。
  病原 玉蜀黍平脐蠕孢Bipolaris maydis (Nisikado et Miyake) Shoem.,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态为异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 (Drechsler) Drechsler。
  寄主 玉米。
  危害 玉米上主要病害。夏玉米区发生较重,大流行的年份可造成产量的重大损失。
  分布 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玉米整个生育期内都可发生,但以抽雄、灌浆期发病重。主要为害叶片,但叶鞘、苞叶和果穗也能受害。
  叶片: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叶片上病斑小,但病斑数量多。初为水浸状,以后变为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缘颜色较深,椭圆形、圆形或长圆形,大小(5~10)毫米×(3~4)毫米,病斑密集时常互相连接成片,形成较大型枯斑。多雨潮湿天气,有时在病斑上可看到黑褐色霉层,但一般不易见到,可采用保湿法诱发产孢,具体方法与大斑病相同。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向上蔓延、扩展。叶片病斑形状,因品种抗性不同,有3种类型:①不规则椭圆形病斑,或受叶脉限制表现为近长方形,有较明显的紫褐色或深褐色边缘。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感病病斑型。②椭圆形或纺锤形病斑,扩展不受叶脉限制,病斑较大,灰褐色或黄褐色,无明显、深色边缘,病斑上有时出现轮纹。也属感病病斑型。③黄褐色坏死小斑点,基本不扩大,周围有明显的黄绿色晕圈,此为抗性病斑。高温潮湿天气,前两种病斑周围或两端可出现暗绿色浸润区,幼苗上尤其明显,病叶萎蔫枯死快,叫“萎蔫性病斑”;后一种病斑,当数量多时也连接成片,使病叶变黄枯死,但不表现萎蔫状,叫“坏死性病斑”T型雄性不育系玉米被小斑病菌T小种侵染后,叶片、叶鞘、苞叶上均可受害,病斑较大,叶片上的病斑大小(10~20)毫米×(5~10)毫米,苞叶上为直径2厘米的大型圆斑、黄褐色、边缘红褐色,周围有明显的中毒圈,病斑上霉层较明显。
病原物
    形态:①分生孢子梗。褐色,单生或2~3根束生,直或呈膝状曲折,基部细胞大,顶端略细色较浅,下部色深较粗,具隔膜3~13个,多数为6~8个,大小(80.3~155)微米×(5~10)微米。②分生孢子。柱形或长椭圆形,中间或中间稍下处最宽,褐色或深褐色,具隔膜1~15个,大小(13.8~1140)微米×(5~22)微米,脐点明显。③子囊壳近球形,黑色,直径0.4~0.6毫米。④子囊顶端圆形,基部有短柄,大小(124.6~183.3)微米×(22.9~28.5)微米,内含4个子囊孢子。⑤子囊孢子。丝状,平行排列,有6~9隔膜,大小(146.6~327.3)微米×(6.3~8.8)微米,萌发时每个细胞均长出芽管。
  (2)特性:玉米小斑病菌株有多个生理小种。孔令晓对河北省玉米小斑病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在鉴定的年度范围内,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C小种、S生理型与O小种的分离频率在地区间和年度间存在显著差异,O小种的平均分离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小种,是河北省玉米小斑病菌的优势小种。在年度间,C小种的分离频率也存在显著差异,T小种、S生理型、O小种的分离频率无显著差异。O小种具有不同致病力,强致病力菌株和中等致病力菌株的出现频率较弱致病力菌株高,强致病力菌株主要分布在河北省的东部和南部,弱致病力菌株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北部。
  病菌产生分生孢子的最适温度为23~25℃,最低为15℃,最高为33℃。分生孢子在24℃室温下经1小时即可萌发,4小时后萌发率为90%;适于田间发病的日平均温度为25.7~28.3℃。
侵染循环
    (1)菌源:病原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内外越冬。在地面上能存活1~2年。存放在室内、树上、作篱笆和地面上的病株残体,只要不腐烂均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所以,堆放在村舍的玉米秸垛、遗留在田间的病叶、苞叶、秸秆等,都是第2年发病的初侵染主要菌源。病菌的子囊孢子也能成为初侵染来源,带菌种子也可引起幼苗发病,但都属于次要侵染来源,对田间的发病与流行关系不大。
  (2)传播:越冬病菌在第2年遇到适宜温湿度条件,即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到田间玉米叶片上。
  如遇田间湿度较大或重雾,叶面上结有游离水滴存在时,分生孢子4~8小时即萌发产生芽管侵入到叶表皮细胞里,3~4日即可形成病斑。以后病斑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重复侵染。玉米收获后病菌又随病株残体进入越冬阶段。
发生因素
    玉米小斑病的发生与流行,除与发病的夏玉米品种有关外,病菌的越冬菌源及在玉米生育期间菌量积累的速度也是重要的因素。
  (1)环境:发病适宜温度26~29℃。遇充足水分或高湿条件,病情迅速扩展。玉米孕穗、抽穗期降水多、湿度高,容易造成小斑病的流行。
  (2)栽培:①低洼地、过于密植荫蔽地、连作田发病较重。②夏玉米比春玉米发病重。
防治方法
    玉米小斑病的防治应采用以抗病品种为主,结合栽培技术防病和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是防病增产的重要措施,各地可因地制宜地选用。②适时播种,使抽穗期避开多雨天气。③施足底肥,适期、适量合理追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特别是必须保证拔节至开花期的营养供应。④发病制种基地实行大面积轮作,把病原基数压到最低限度,减少初侵染来源。⑤集中清理底部病叶,带出田外处理,可以压低田间菌量,改变田间小气候,从而减轻病害程度。⑥收获后清除地面病株残体,把带菌残体充分腐熟,最好不用于玉米制种田。⑦病田应实行秋翻,使病株残体埋入地下10厘米以下。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50%好速净WP 1 000倍液,或80%速克净WP 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WP 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WP 600倍液,或25%苯菌灵EC 800倍液,或50%多菌灵WP 6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

简 介
  英文名 Curvularia leaf spot of corn
  病原 弯孢霉Curvularia lunata (Walker) Boed.,属半知菌亚门。
  危害 玉米。
  危害 玉米上为害严重的叶部病害。
  分布 主要玉米产区普遍发生。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发生在玉米成株期,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危害叶鞘和苞叶。初生退绿小斑点,逐渐扩展为圆形至椭圆形退绿透明斑,中间枯白色至黄褐色,边缘暗褐色晕圈,成熟病斑一般长2~5毫米,宽1~2毫米,大的可达7毫米×3毫米。湿度大时,病斑正反两面有灰黑色霉状物。该病症状变异较大,在一些自交系和杂交种上,有的只生一些白色或褐色小点,病斑分3种类型:抗病型、中间型和感病型。
病原物
    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圆形、平展,菌丝放射状,气生菌丝绒絮状,初灰白色,后期褐色,菌落背面墨绿色。分生孢子梗褐色至深褐色,单生或簇生,直或弯曲,上部常呈膝状。分生孢子淡褐色,直或弯曲,多为3隔,从基部起第3个细胞较大,广梭形、棍棒形或近椭圆形,少数Y形(三角形)。
  李晓宇对画眉草弯孢、新月弯孢、棒状弯孢和中隔弯孢4种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明确了它们在分生孢子形态、大小、产孢量以及对温度、pH值、光照适应性等方面的差异。总的看来,这4种弯孢霉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孢子产生的最适温度是25~35℃,最适pH范围为6~7,最适碳源为葡萄糖,碳源浓度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光照能促进菌丝的生长。
侵染循环
    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玉米秸垛、田间地表的病残体是病菌的主要初侵染源。
发生因素
    (1)寄主抗性: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
  (2)环境:7~8月高温、高湿、多雨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该病的发生流行,涝洼地、连作田发病较重。
  (3)栽培:播种晚、土壤贫瘠,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是防病的主要措施。各地可因地制宜地选用这些品种来代替发病品种。同时要注意品种间的合理布局和轮换。②秸秆还田或高温堆肥、垫家畜圈、做烧柴,避免用秸秆做篱笆,村边、地头不留玉米秸秆,以减少初侵染菌源。③适时早播、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与中矮秆作物间作等均可减轻病害的发生程度。
  (2)药剂防治:病株率达10%左右喷40%氟硅唑EC 10 000倍液,或50%退菌特WP 1 000倍液,或6%乐必耕WP 2 000倍液,或12.5%特谱唑WP 4 000倍液,或50%腐霉利WP 2 000倍液,或50%多菌灵WP 1 000倍液,70%代森锰锌WP 1 000倍液。
玉米灰斑病



简 介
  英文名 Gray leaf spot of corn
  异名 玉米尾孢叶斑病、玉米霉斑病。
  病原 玉米尾孢Cercospora zeae maydis Tehon & Daniels和高粱尾孢Cercospora sorghi Ell.et Ev.,均属半知菌亚门。
  寄主 玉米、高粱、香茅等多种禾本科植物。
  危害 发病呈上升趋势,为害较重。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病斑椭圆形至矩圆形,无明显边缘,灰色至浅褐色病斑,后期变为褐色。病斑多限于平行叶脉之间,大小(4~20)×(2~5)毫米。湿度大时,病斑背面生。
病原物
    子座小或缺。分生孢子梗密生,浅褐色,顶部屈曲,大小(60~180)微米×(4~6)微米。分生孢子无色,大小(40~120)微米×(3~4.5)微米。
侵染循环
    病菌随病残体越冬,为初侵染源,进行重复侵染。病菌在干燥条件下,能够在地表的病残体上安全越冬,但在潮湿的地表层下的病残体上不能越冬。
发生因素
    (1)寄主抗性: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2)环境:7~8月份多雨的年份易发病。
  (3)栽培:轮作地发病重;田间湿度大,发病也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选用对灰斑病有较好抗性的品种。②通过秋翻春耙压低田间的初侵染菌源。③采用间(套)作种植形式来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田间的相对湿度,从而达到控制病害的发生和流行④进行大面积轮作,加强田间管理,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⑤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75%百菌清WP 500倍液,或50%多菌灵WP 600倍液,或40%克瘟散EC 800~900倍液,或50%苯菌灵WP 1 500倍液,或20%三唑酮EC 1 000倍液。
玉米纹枯病





简 介
  英文名 Corn sheath blight
  病原 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态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在自然界不常见。
  寄主 玉米、水稻、大豆、大麦、小麦和棉花等43科263种植物。
  危害 玉米纹枯病为土传病害,玉米的主要病害。田块发病率为10%~30%,重病田达50%以上,甚至100%。
  分布 各玉米产区普遍发生,尤以南方夏玉米区发病较为严重。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纹枯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籽粒形成至灌浆期,苗期和生长后期很少发生。主要为害叶鞘和果穗,也可为害茎秆和叶片。发病初期多在基部1~2茎节叶鞘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扩展融合成不规则形或云纹状大病斑。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深褐色,由下向上蔓延扩展。穗苞叶发病也产生同样的云纹状斑。果穗发病后秃顶,籽粒细扁或变褐腐烂。严重时根茎基部组织变为灰白色,次生根黄褐色或腐烂。多雨、高湿持续时间长时,病部长出稠密的白色菌丝体,菌丝进一步聚集成多个菌丝团,形成小菌核。
病原物
    (1)形态:①菌丝。初无色,较细,分枝处多缴缩,近分枝处有隔膜。随菌龄增长,菌丝细胞渐变粗短,并纠结成菌核。②菌核。形状各异,初为白色,后变为褐色,表面粗糙。③担子。担子桶形或亚圆筒形,较支撑担子的菌丝略宽,上具3~5个小梗,梗上着生担孢子。④担孢子。担孢子椭圆形至宽棒状,基部较宽,大小(7.5~12)微米×(4.5~5.5)微米。担孢子能重复萌发形成2次担子。
  (2)特性: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7~40℃,最适温度为26~32℃,低于7℃或高于40℃时停止生长。菌核形成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1~37℃,最适温度为22℃。在12~34℃范围内,温度越高,菌核形成越快。菌丝只有在相对湿度85%以上时,才能侵染致病。菌核在26~32℃和相对湿度达95%以上时,10~12小时就可萌发产生菌丝。日光明显抑制菌丝生长,但刺激菌核的形成。菌核对紫外线有极强的抗性。
侵染循环
    病原以菌核遗留在土壤中越冬,或以菌丝、菌核在病残株上越冬。病株上的菌丝经越冬后仍能存活,为其初侵染源。通过病株上存活的菌丝接触寄主茎基部表面发病。发病后,菌丝又从病斑处伸出,很快蔓延,形成再侵染。湿度大时,病斑长出很多白霉状菌丝和担孢子。担子借风力传播而造成再次侵染。
发生因素
    (1)寄主抗性: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显著。而言,生育期常的中晚熟品种发生时间长,病情较重。
  (2)环境:温湿度对玉米纹枯病的发生程度影响很大。气温低于20℃或高于30℃、少雨不利于发病。病害发生期内,雨日多、雨量大、湿度高,病情发展快。
  (3)栽培:玉米连作,播种过密,施氮过多,发病重。玉米单作比间作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湿度大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减少菌源,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辅以药剂防治。
  (1)农业防治:①选用抗(耐)病的品种。②实行轮作,合理密植,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结合中耕消灭田间杂草。③合理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④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并用药剂涂抹叶鞘等发病部位。⑤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铲除田边杂草,消灭越冬菌源,减少初次侵染源。
  (2)药剂防治:①用种子重量0.02%浸种灵拌种后堆闷24~48小时。②玉米抽雄期喷5%井冈霉素AS 1 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WP 500倍液,或40%菌核净WP 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WP 6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WP 1 000~2 000倍液,或50%苯菌灵WP 1 500倍液,或50%腐霉利WP 1 000~2 000倍液,或50%退菌特WP 800~1 000倍液
玉米锈病






简 介
  英文名 Corn rust
  病原 玉米柄锈菌Puccinia sorghi Schw.,属担子菌亚门。
  危害 玉米常见病害。通常在玉米生育的中后期发生,为害较轻。个别地方或年份发病重。
  分布 华南、西南、华北、东北、华东以及西北地区均有发生。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果穗苞叶和雄花上也可发生。植株中上部叶片发病重,最初在叶片正面散生或聚生不明显的淡黄色小点,以后突起,并扩展为圆形至长圆形,黄褐色或褐色,周围表皮翻起,散出铁锈色粉末,即病菌的夏孢子。后期病斑上生长圆形黑色突起,破裂后露出黑褐色粉末,即病菌的冬孢子。
病原物
    (1)形态:①近球形或椭圆形,淡黄褐色,大小(24~332)微米 ×(21~30微米,表面具微刺,膜厚1.5~2微米,赤道附近具4个发芽孔。②冬孢子长椭圆形或椭圆形,栗褐色顶端圆,少数扁平,表面光滑,具1个隔膜,隔膜处稍溢缩,大小(2~46)微米×(14~25)微米。柄淡黄色至淡褐色,长达80微米。
  (2)特性:孢子萌发适温20~30℃,以25℃为最适。相对湿度高利于锈病的流行与蔓延。
  (3)特性:孢子萌发适温20~30℃,以25℃为最适。相对湿度高利于锈病的流行与蔓延。
侵染循环
    病原以冬孢子在病株上越冬,冬季温暖地区夏孢子也可越冬。虽有报道该菌有转株寄主,其性孢子和锈孢子阶段发生于酢浆草上,但在田间自然条件下未找到,故对病害传播作用不大。田间病害传播靠夏孢子一代代重复侵染,从春玉米传到夏玉米,再传到秋玉米。多堆柄锈菌未发现性孢子和锈孢子阶段,以冬孢子、夏孢子和菌丝体在玉米植株上越冬,夏孢子重复侵染为害。
发生因素
    (1)寄主抗性:不同玉米品种对锈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通常早熟品种易发病,马齿型品种较抗病。筛选抗源,加强玉米的抗锈育种,是预防玉米锈病的有效措施。美国和我国台湾等地通过种植抗病品种,已取得明显成效。我国的自交系齐 319对玉米南方锈病表现免疫,由其选育的几个杂交种如鲁单 891鲁单 50等均对玉米锈病表现较好的抗性。
  (2)环境:温度和湿度条件是影响发病最重要的气候因素,玉米普通锈病以温暖高湿天气适于发病,在气温16~23℃,相对湿度100%时发病重,夏孢子在13~16℃时萌发最好。有报道指出夜间温度是影响夏孢子形成的主要因素,8℃和32℃夏孢子形成很少且延迟。空气湿度对发病影响也很大,多雾天气病重,据试验在20℃时接种夏孢子,再间歇喷雾12小时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喷雾6小时,但孢子发芽率两处理无大差异,说明喷雾6小时已满足夏孢子发芽,但难以侵染。
  玉米南方锈病在高温高湿的环境加重发病,以27℃最适发病,夏孢子以24~28℃萌发最好,从孢子发芽侵入到产生新的夏孢子约经7~10天。在全年大多数时间有菌源存在的台湾省,春玉米发病与发病前7天的气温关系最密切,秋玉米发病与发病前8~14天的气温密切相关。
  (3)栽培:偏施氮肥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提高寄主抗病力。加强田间管理,清除酢浆草和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25%三唑酮WP 1 500~2 000倍液,或40%多·硫SC 600倍液,或50%硫磺SC 300倍液,或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或25%敌力脱EC 3 000倍液,或12.5%烯唑醇WP 4 000~5 000倍液。隔10天喷1次,连续2~3次。
玉米褐斑病


简 介
  英文名 Corn brown spot
  病原 玉蜀黍节壶菌Physoderma maydis Miyabe.,属鞭毛菌亚门。
  分布 长江流域发病重。近年来华北夏玉米病情日渐严重。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病斑主要发生在叶片、叶鞘和茎上,有时在果穗外苞叶和雄花上出现黄色长圆形到圆形的很小斑点,叶片上也出现横带状症状。病组织逐渐变成褐色到赤褐色,并愈合成大而不规则的斑块;病组织细胞瓦解,并显出脓疱状突起,其中含有黄褐色到暗褐色的孢子囊。叶鞘受害的茎节,常在发病中心折断。
病原物
    孢子椭圆形,一端扁平有盖,萌发时盖开启,大小(22~45)微米×(18~30)微米,内有乳头状突起的无盖排孢,释放出游动孢子。游动孢子有单尾鞭毛,大小(5~7)微米×(3~4)微米。孢子囊长,薄壁,椭圆形。
侵染循环
    病原以休眠孢子囊在病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春天产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先在玉米植株叶表面水滴中移动,并形成侵染丝,常于喇叭口期侵害玉米的幼嫩组织。在侵染后的16~20天进入叶肉组织或簿壁组织细胞里的菌丝形成膨大的营养结构。
发生因素
    发病季节适温高湿多雨的气候条件、种植的玉米主要品种不抗病、玉米栽培密度过大和田间管理措施不合理等。
  (1)环境:孢子囊萌发需要叶片上有水滴和相当高的温度,一般最适温度为。该病在高湿条件下发病重,利于病害流行。7~9月份气温高,湿度大,长时间降雨,易发病。高湿条件下,发病重。
  (2)栽培:①玉米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性能差,田间小气候条件有利于玉米褐斑病发生为害。据调查玉米种植密度每260 000-67 500株的田块褐斑病病株率一般在30%以上,而每245 000-52 500株的田块病株率只有13%。另外玉米与大豆、棉花等作物间(混)套种的田块通风透光强,发病较轻。②米种植后管理粗放,雨后田间排水不良,渍害严重造成田间湿度增大,有利病害侵染为害。玉米生长中期缺肥现象严重,没有及时追施化肥,肥力条件较差,造成玉米生长衰弱,抗病性降低。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实行3年以上轮作。推广旱播与配方施肥技术。合理密植,施足底肥,适当追肥,适时浇水,及时中耕除草等措施,均可促进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又能消灭寄主,减轻病害。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及时深翻。
  (2)药剂防治:①用种子重量0.5%的34%卫福SC拌种。②玉米10~13叶期喷20%三唑酮EC 3 000倍液,或50%苯菌灵WP 1 500倍液
玉米茎腐病




简 介
  英文名 Corn stalk rot
  异名 玉米茎腐病、玉米茎基腐病、玉米青枯病。
  病原 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Sheld.) S.et H.,均属半知菌亚门;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 (Eds.) Fitzp.、肿囊腐霉Pythium inflatum Matth和禾生腐霉Pythium graminicola Subram,均属鞭毛菌亚门。禾谷镰孢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Gibberella zeae Schw. Petch.;串株镰孢有性态为称藤仓赤霉G.fujikuroi (Saw.) Wr.,均属子囊菌亚门。
  危害 世界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土传病害,发病率一般在15%~20%,严重时可达70%以上,产量损失因发病时期而不同,一般在20%左右。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1)根和茎基部:受害严重植株从茎基部发病处折断,根茎内部组织腐烂坏死,叶片表现出青枯、黄枯或青黄枯,病株的果穗往往下垂,籽粒松瘪,造成玉米提前枯死、倒伏,千粒重、穗粒重、穗长和行粒数降低。
  (2) 叶片:症状有青枯、黄枯和青黄枯3种。如在发病期遇到雨后高温,蒸腾作用较大,因根系及茎基受病害,使水分吸收运输功能减弱,从而导致植株叶片迅速枯死,全株呈青枯症状。如发病期没有明显雨后高温,蒸腾作用缓慢,在水分供应不足情况下叶片由下而上缓慢失水,逐步枯死,呈黄枯症状。如病程发展速度突然由慢转快则表现青黄枯。
病原物
    ①禾谷镰刀菌分生孢子镰刀形,无色透明,有3或5个分隔。②串珠镰刀菌小分生孢子容易产生,量大,卵圆形,暗色或无色,单胞或有1个分隔,成串珠状或聚成假头状,着生于孢子梗顶端。用麦粒培养基经光照处理,可促进产生镰刀形大孢子,两端尖削,3~5隔。③瓜果腐霉菌菌丝发达,尢分隔,白色棉絮状,孢子囊丝状体,不规则膨大。藏卵器平滑,卵孢子球形、平滑,不充满藏卵器内腔。
侵染循环
    该病是土传病害,以生育前期侵染为主,后期侵染为辅的病害。
发生因素
    玉米茎腐病是由多种病菌引起的土传病害。病原种类较多,发病原因复杂。
  (1)寄主抗性:矮秆品种、早熟品种易发病。
  (2)环境:玉米抽雄期至成熟期高温、高湿是茎腐病发生流行的重要条件。尤其是雨后骤晴,土壤湿度大,气温剧升,往往引起该病暴发成灾。
  (3)栽培:①播种早,密度大,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良,发病重。②春播发病轻,夏播发病重。播种越早,发病越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耐病品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增施钾肥,可有效减轻发病。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后施用,减少肥料带菌。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中耕保墒,降低土壤湿度。防治地下害虫,减少根部伤口,也可减轻发病。病区可和谷子、大豆、水稻等作物进行轮作,可有效地控制病情。
  (2)药剂防治:用种子重量4%的5%根保种衣剂,或50%多菌灵WP 500倍液拌种。
玉米圆斑病


简 介
  病原 炭色长蠕孢Bipolaris carbonum Wilson,属半知菌亚门。
  分布 吉林、辽宁、河北等省。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为害果穗、苞叶、叶片和叶鞘。
  (1)叶片:病菌侵染叶片形成圆形、卵圆形病斑。病斑散生,初为水渍状淡绿至淡黄色小点,以后扩大为圆形或卵圆形斑点,有同心轮纹,中央淡褐色,边缘褐色,具黄绿色晕圈,大小(0.3~1.0)厘米×(0.1~0.3)厘米。有时数个病斑汇合,变成长条斑,引起叶片局部或全部枯死,表面亦生黑色霉层。
  (2)穗部:在玉米果穗冒尖期开始侵染穗顶部和穗基部的苞叶,以后病害由外层苞叶逐步向里扩展蔓延,侵害玉米籽粒和穗轴,病部变黑凹陷,引起果穗变形弯曲,籽粒和穗轴变黑,籽粒完全失去发芽能力,后期籽粒表面和苞叶上长满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苞叶病斑初为褐色斑点,以后扩展为圆形大斑,有同心轮纹,后期表面长满黑色霉层。
  (3)叶鞘:叶鞘发病后症状与苞叶相似,但形状不甚规则,表面也生黑色霉层。
病原物
    ①分生孢子梗直或膝曲,暗褐色,顶端色浅,两端钝圆,有3~5个隔膜,单生或2~6根丛生大小(61.4~80)微米×(7.3~10)微米。②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深橄榄色,有4~10个隔膜,大小(33~95)微米×(12~17)微米。顶细胞和基细胞钝圆形。
侵染循环
    (1)菌源:病原以休眠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叶、叶鞘、苞叶、病穗和病种子上越冬,为第2年初侵染源。
  (2)传播:条件适宜时,病菌产生分生孢子靠风力、雨水传播,进行侵染,潜育期1~7天,病菌生理小种间致病力有差异,生理小种1 号病症表现为圆形斑,生理小种 2 号则表现为线形病斑。
发生因素
    (1)环境:病菌发生的最适温度为25℃左右,相对湿度为75%以上,其中湿度是决定因素。平洼地发病重,二坡地发病轻。由于坡地通风透光条件好,田间温度和湿度均较平洼地低,因此发病轻。
  (2) 栽培:重茬地病菌累积量大,重茬地发病重,倒茬地发病较轻。早播发病重,适当晚播发病轻。增施农家肥地块发病轻,单施化肥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圆斑病最有效的措施。②使用无病种子,严禁从病区调种,在玉米出苗前彻底处理病残体。
  (2)药剂防治:①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2%的25%三唑酮WP拌种。②玉米吐丝盛期喷25%三唑酮WP 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WP 400~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WP 400~500倍液,或40%氟硅唑EC 8 0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2次。
玉米干腐病



简 介
  病原 玉米狭壳柱孢Stenocarpell maydis (Berk) Sutton、大孢狭壳柱孢S.macrospora (Earle) Sutton和干腐色二孢Diplodia frumenti Ell.et Ev.,均属半知菌亚门。干腐色二孢菌的有性态为玉米囊孢壳Physalospora zeicola Ell.et Ev.。
  危害 玉米干腐病是玉米重要病害,被有些省市列为检疫对象。有些地区方病株率达3%~4%,病穗率更高。玉米受害以后,除引起穗腐以外,病株多折断倒伏,引起减产。
  分布 东北发生重,江苏、安徽、四川、广东、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浙江等省都有发生。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果穗和茎秆、叶片、叶鞘,幼苗也有发生。
  (1)穗部:病果穗成熟早,僵化变轻。病果穗和苞叶之间充满白色菌丝体,苞叶和果穗粘连,不易剥离。剥去苞叶可见果穗下部或全穗籽粒皱缩,呈暗褐色或污浊状,失去光泽,粒间常有紧密的灰白色菌丝体,穗轴松软变轻,易于折断破裂。严重时籽粒基部甚至全粒均有少量白色菌丝体,散生许多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穗轴和护颖上也常生许多小黑点,这些症状是识别该病的重要特征。
  (2)茎秆:茎秆上发病时,在基部4~5节处或果穗节的节部出现褐色、紫红色或黑褐色大形病斑,叶鞘和茎秆之间常有白色菌丝体,后期也生大量小黑点。小黑点先在节部出现,然后在下部的节间发生,严重时节间布满小黑点,但仍以节部为最多。有时气生根上也生小黑点,但叶鞘上则不能产生。
  (3)叶片:叶片受害时,在叶背面生褐色不规则的长形病斑,大小5厘米×(1~2)厘米。很少产生小黑点。
  由Diplodia frumenti寄生引起的干腐病,其症状稍有不同,主要是茎秆上的黑点稍大,隆起比较明显,多为成堆聚生。果穗受害严重时,全穗变黑色,并在黑色的籽粒表面覆深褐至黑色的霉层。受害严重的茎秆,其髓部变成黑色。
病原物
    干腐色二孢子囊壳黑褐色。囊孢子8个,双行排成,椭圆形,无色单胞,大小(20~23)微米×(8~9)微米。
侵染循环
    (1)菌源:病原以菌丝及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残体和种子上越冬,为第2年初侵染源。病株上的分生孢子器,经过3年以后仍能产生器孢子,病菌也能在土壤中腐生一定时期。茎秆上的分生孢子器在第2年春、夏才能产生,而在受害重而早枯的病秆上当年秋季就能产生。
  (2)传播:降雨后从分生孢子器里释放出大量的器孢子,随气流传播。玉米开花时其叶鞘变松,器孢子即随同花粉落入叶鞘内,萌发后从叶鞘侵入,也可从茎秆基部、不定芽或花丝、穗梗及果穗的苞叶间直接侵入。种子带菌,可以进行远距离传播。
发生因素
    高温多雨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和发病。玉米生长前期遇有高温干旱,气温28~30℃,雌穗吐丝后半个月内遇有多雨天气利其发病。
防治方法
    (1)检疫:病区的玉米种子、穗轴、茎秆和苞叶等严禁外运。无病区要加强检疫,防止该病传入。
  (2)农业防治:①病区要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留无病种子。②重病区实行2~3年的大面积轮作。③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及时烧毁,以减少菌源。④发病秸秆在第2年雨季以前作燃料烧掉,秋季深翻土壤,以控制发病。
  (3)药剂防治:①播前用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1小时。或用50%多菌灵WP 100倍液,或甲基硫菌灵WP 100倍液浸种24小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后播种。②抽穗期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WP 1 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WP 1 000倍液,或25%苯菌灵EC 8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1~2
玉米丝黑穗病




简 介
  英文名 Corn head smut
  异名 俗称乌米、哑玉米。
  病原 黍轴黑粉菌Sphacelotheca reiliana (Hühn) Clint.,属担子菌亚门。
  危害 春玉米区重要病害,造成玉米减产甚至绝收。
  分布 各玉米产区普遍发生。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玉米雌穗和雄穗。
  (1)叶片:自种子萌动至5叶期都能感染玉米丝黑穗病,以3叶期前,特别是幼芽期侵染率最高,受侵染的玉米植株矮化,节间缩短,茎秆稍有弯曲,叶片密集,色浓绿叶片向上发直或叶片上有黄白条纹,
  (2)雄穗:雄穗发病后,部分或整个花器变形,基部膨大,内包黑粉,雌穗发病后,形成灰包,病株的果穗较短、基部大而顶端尖,除苞叶外,其余全部被病菌所破坏,有时病果穗一侧的苞叶裂开,散出黑色的粉末(病原菌的厚垣孢子)和很多散乱的黑色丝状物(寄主的维管束残余物),造成个别果穗苞叶狭长、簇生或变为畸形。
  (3)雌穗:雌穗发病时,外观短粗,无花丝,除了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1个大黑粉包,成熟时苞叶开裂散出黑粉,内混有许多丝状物,是残留的维管束组织,故得名为丝黑穗病。
病原物
    厚垣孢子近圆球形,黑褐色,直径9~14微米,表面有细刺。
侵染循环
    (1)菌源:玉米丝黑穗病是发芽期侵入的系统侵染性病害。在北方自然条件下,病菌厚垣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3年左右。病田土壤和混有病残组织的粪肥是其主要侵染来源。附在种子表面的厚垣孢子虽可传病,但侵染率极低,它是远距离传播的侵染源。
  (2)传播:在自然条件下,病原菌厚垣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 3 年左右,病田土壤和混有病残组织的粪肥是主要侵染来源。附在种子表面的厚垣孢子虽可传病,但侵染率很低。
发生因素
    (1)寄主抗性:玉米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很大。
  病菌的侵染高峰在玉米三叶期以前。
  (2)环境:①病菌孢子可在土壤中连续存活2~3年,如越冬时菌源数量大,在春季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易发生此病。②通常玉米播种后至出苗前温度在25℃左右,土壤含水量为20%~30%时,有利于病菌侵入。③由于本地旱田作物主要是以大豆、玉米换茬为主,普遍存在着重迎茬现象,导致土壤本身带有丝黑穗病菌,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导致发病。
  (3)栽培:玉米连作年限越长,发病越严重。施用带菌粪肥、田间管理粗纺,均可加重发病。套种或夏播的玉米很少发病。
防治方法
    玉米丝黑穗病是一种土壤传病,苗期侵染期长,必须采用以抗病品种为主、药剂拌种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控制为害。
  (1)农业防治:①积极推广对丝黑穗病具有良好抗性的品种。②春旱地区雨后抢墒播种,或坐水浅播,播前灌溉,保证土壤水分良好,都可以显著减轻发病。③间苗定苗时选留大苗壮苗,剔除病弱苗和畸形苗。④有机粪肥要充分腐熟后才可施用。⑤结合种植结构调整,实行倒茬轮作。⑥消灭初侵染源清洁田间,拔除病株,处理病残组织。⑦发病重的田块,在玉米开花期后,一旦发现病株,一定要割除并进行深埋处理。
  (2)药剂防治:①播种前用10%烯唑醇EC 20克湿拌玉米种100千克,堆闷24小时。②用有效成分占种子重量0.08%~0.1%的三唑酮,或0.06%的三唑醇,或0.7%的40%拌种双WP,或0.7%的50%多菌灵WP,或0.7%的50%萎锈灵WP,或0.7%的50%敌克松WP,或0.2%的50%福美双WP拌种
玉米黑粉病





简 介
  英文名 Corn smut
  异名 玉米黑穗病、玉米瘤黑粉病;俗称玉米灰包、玉米乌霉。
  病原 玉蜀黍黑粉菌Ustilago maydis (DC.) Corda,属担子菌亚门。
  危害 玉米的重要病害,但一般年份发生很轻,对玉米产量影响不大,爆发年份能造成50%以上的减产,甚至绝收。
  分布 发生普遍。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黑粉病从幼苗到成株各个器官都能感病,凡具有分生能力的任何地上部幼嫩组织,如气生根、叶片、茎秆、雄穗、雌穗等都可以被侵染发病,形成大小形状不同的瘤状物。瘤状物是因病菌代谢产物的刺激而肿大形成的菌瘿,它外面包有由寄主表皮组织所形成的薄膜,初为白色或浅紫色,逐渐变成灰色,后期变黑灰色。菌瘿成熟后,外膜破裂散出大量黑粉(即冬孢子)。
病原物
    (1)形态:厚垣孢子球形或卵形,黄褐色,表面具明显细刺,大小8~12微米。有适宜的条件,成熟的厚垣孢子可以即立萌发。萌发时产生有隔的先菌丝,侧生4个无色梭形担孢子。担孢子萌发产生侵染丝,芽殖产生的次生小孢子也能萌发产生侵染丝。
  (2)特性:该菌有多个生理小种。厚垣孢子的萌发适温为26~30℃,担孢子的萌发适温为20~25℃。
侵染循环
    (1)菌源:病原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及病株残体上越冬,为第2年初侵染源。厚垣孢子混入厩肥中仍有萌发能力,因此混有病残组织的堆肥也是初次侵染来源。
  (2)传播:在自然条件下,集结成块的厚垣孢子较分散的孢子寿命长。春季气温上升以后,一旦湿度合适,在土表、浅土层、秸秆上或堆肥中越冬的病菌厚垣孢子便萌发产生担孢子,随气流传播,陆续引起苗期和成株期发病。早期病瘤上的厚垣孢子通过气流或其他媒介,还可进行多次重复侵染,蔓延发病。
发生因素
    (1)寄主抗性:①耐旱、果穗苞叶长而包得紧品种,较抗病。甜玉米较发病,马齿型玉米较抗病,早熟种较晚熟种发病略轻,杂交种由于杂种优势抗病性比亲本自交系高。②在玉米抽穗开花期发病最快,直至玉米老熟后才停止侵害。
  (2)环境:①高温高湿利于孢子萌发,发病适温26~35℃。②玉米受旱,抗病力弱,遇微雨或多雾、多露,发病重。③前期干旱,后期多雨或干湿交替易发病。
  (3)栽培:连作地或高肥密植地发病重。寄主组织柔嫩,有机械伤口病菌易侵入。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②不要过多偏施氮肥,不施用含有病菌或未经充分腐熟的农家粪肥。③及时防治害虫,减少耕作机械损伤。④苗期拔除病株,带出田外集中处理。拔节至成熟期,将发病瘤在成熟破裂前切除深埋。⑤抽雄前后防止玉米受旱。秸秆不要堆放在田间地头,在下年玉米播种前要全部处理掉。
  (2)药剂防治:①用种子重量0.5%~0.7%的50%多菌灵WP,或0.4%的25%三唑酮WP拌种。②抽穗期喷1%的波尔多,或50%福美双WP 500~800倍液。
玉米条纹矮缩病


简 介
  英文名 Maize streak dwarf
  异名 玉米条矮病。
  病原 玉米条纹矮缩病毒Maize streak dwarf virus,简称MSDV。
  寄主 玉米、小麦、大麦、谷子、糜子、狗尾草、野燕麦等多种植物。
  分布 西北局部地区玉米的重要病害。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玉米发病后最明显的特征是节间缩短、株形矮缩,沿叶脉产生褪绿条纹。
  (1)整株:早期受害,生长停滞,提早枯死。中期受害,植株显著矮化,顶叶丛生,雄花不易伸出,如伸出,籽粒亦多秕瘦,病株上部多向一侧倾斜。后期受害,矮缩不明显,对产量影响较小。
  (2)叶片:叶部发病,最初上部叶片稍硬、直立,沿叶脉出现淡黄色条纹,自叶基部向叶尖发展。后期,叶脉向上产生灰黄色或土红色坏死斑,病叶提前枯死。叶片上的条纹可分为密纹型和疏纹型两类。密纹型在病叶的两条明显叶脉之间,常产生1~5条连续的至断断续续的条纹,纹宽0.2~0.7毫米。疏纹型条纹产生在明显叶脉上,在脉间极少出现,纹宽约0.4~0.9毫米,条纹多断断续续。
  (3)其他部位:叶鞘、茎秆、髓、穗轴、雄花花序的小梗、苞叶及苞叶上的小叶均可受害,产生淡黄色条纹及褐色坏死斑,而苞叶及其顶端的小叶特别敏感,发病后易显症。
病原物
    病毒每粒病毒有横纹50条,纹间距4nm,炮弹状,大小(200~250)nm×(70~80)nm。
侵染循环
    带毒灰飞虱若虫在田埂、渠边的杂草根际或枯枝落叫下越冬,第1年春季,越冬若虫在新长出的杂草嫩苗及临近麦苗上为害,成虫出现后,迁飞扩散,辗转在小麦、玉米、高梁、谷糜田为害,传播病毒病,造成病害流行。不同品种间发病轻重不同,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可造成病害流行,灌溉条件好和雨水多的年分,杂草生长旺盛,食料丰富,利于灰飞虱生长繁殖,传播病毒病;则发病较重。
发生因素
    凡有利于灰飞虱生长、繁殖的因素,均有利于病害扩展、蔓延。带毒虫口密度大,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显著。
防治方法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灰飞虱防治为重点,进行综合防治。
玉米矮花叶病





简 介
  英文名 Maize dwarf mosaic
  异名 玉米花叶病毒病、玉米矮缩花叶病、玉米花叶条纹病、玉米黄绿条纹病.
  病原 玉米矮花叶病毒Maize dwarf mosaiv virus,简称MDMV,属马铃薯Y病毒组。
  寄主 玉米、高粱、粟、稷等作物及300多种禾本科杂草。
  危害 玉米生产中重要的病害之一,损失3%~10%。
  分布 分布甚广,玉米重要栽培区都有此病发生。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受寄主抗病性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症状多样。最初在幼苗心叶基部细脉间出现许多椭圆形褪绿小点,呈虚线状排列,以后发展成实线。病部继续呈不规则状扩大,不受叶脉限制,在粗脉间形成许多黄色的条纹,与健部相间形成花叶症状。病部可包围健部,形成许多大、小不同略呈圆形的绿斑,叶片变黄、棕、紫或干枯。重病株的苞叶、叶鞘、雄花穗有时出现褪绿斑,植株矮小,其高度有时只为健株的1/2~1/3,不能抽穗或迟抽穗而不结实。病株茎细,根部不发达或萎缩。
病原物
    (1)形态:病毒株系为MDMV-B属马铃薯Y病毒成员,是线状无包膜的单链RNA病毒。长625~750nm、宽15nm左右。
  (2)特性:失毒温度55~60℃,体外保毒期1~2天。
侵染循环
    病毒主要存在于病叶隆起的细胞及保毒蚜虫的脂肪体唾液腺、消化道、肌肉、气管等细胞内。传毒方式以蚜虫传毒为主,接触摩擦也可传毒,传毒蚜虫有麦蚜、玉米蚜、桃蚜、棉蚜等,初侵染来源是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初春有翅蚜在病草上取食带毒后传播到春玉米及其他杂草上。
发生因素
    (1)寄主抗性: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显著。
  (2)环境:①冬季气温偏高,利于蚜虫安全越冬,发病重。
  春季旱情较重,有利于蚜虫的爆发,而干旱使玉米苗期生长缓慢,抗病力下降,可加重病情。
  (3)栽培:蚜虫发生密度大,发病重。田间管理粗放,草荒重,易发病。
  偏施氮肥,少施微肥,可加重病情。
防治方法
    ①选用无病区种子及抗病品种。②调整玉米播期,避免蚜虫高峰期与玉米易发病生育期相吻合。③加强苗期管理,培育壮苗。增施有机肥,增施锌、铁等微肥,搞好配方施肥,能有效地减轻该病的发生。④在田间尽早拔除病株。适期播种和及时中耕锄草,可减少传毒寄主。冬前或春季及时清除地头、田边以及田间的杂草,尤其多年生杂草,压低蚜虫虫口基数。⑤及时防治蚜虫。
玉米粗缩病


简 介
  英文名 Maize rough dwarf
  病原 玉米粗缩病毒Maize rough dwarf virus,简称MRDV。
  寄主 玉米、大麦、小麦、燕麦、高粱、谷子等。
  危害 一种世界性的病毒性玉米病害,一般田块产量损失40%~50%,发病较重的田块产量损失在80%以上,严重的田块几乎毁种绝收,已成为我国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
分布 近年来,北方部分省市暴发成灾,严重威胁玉米生产的发展。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病株茎节明显缩短变粗,严重矮化,仅为健株高的1/2~1/3。叶片浓绿对生,宽短硬直,状如君子兰;顶叶簇生,心叶卷曲变小;叶背及叶鞘的叶脉上有粗细不一的蜡白色突起条斑。苗期得病,不能抽穗结实,往往提早枯死。拔节后得病,上部茎节缩短,虽能抽穗结实,但雄花轴短缩,穗小畸形,后期为害症状不明显,但千粒重有所下降。
病原物
    病毒粒体球形,大小60~70nm,存在于发病植株叶片的凸起部分细胞中。病毒传播媒介灰飞虱的脂肪体、唾腺中、消化道、肌肉、气管、卵巢及卵粒是病毒的寄居场所,其中唾腺中病毒粒子大小约为50~63nm,脂肪体和卵巢中病毒大小63~75nm。
侵染循环
    (1)菌源:病毒在灰飞虱体内可增殖和越冬,但不能经卵传给下一代。小麦丛矮型病株也是该病毒越冬菌源。
  (2)传播:田间主要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不经土壤、种子、病草、病汁液及其他昆虫传播。春季带毒的灰飞虱把病毒传播到返青的小麦上,然后再传到玉米上。
发生因素
    该病发生与带毒灰飞虱数量及栽培条件相关,玉米出苗至5叶期如与传毒昆虫迁飞高峰期相遇易发病。
  夏玉米以麦套玉米发病重,直播玉米发病轻。春玉米晚播,夏玉米早播,发病重。
防治方法
    防治灰飞虱是玉米粗缩病的防治关键。
  (1)农业防治:①选用抗病性较强的中早熟优良杂交组合。②提倡连片种植,避免单一抗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适时播种,做到播种期基本一致。③提倡营养钵育苗,采用尼龙薄膜覆盖,减少苗期感染。④玉米播种前或出苗前大面积清除田间、地边杂草,减少毒源。⑤合理施肥、灌水,加强田间管理,缩短玉米苗期时间,减少传毒机会。⑥结合定苗拔除病苗。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减少毒源。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5%菌毒清WP 500倍液,或15%病毒必克WP 500~700倍液,或抗毒丰300倍液。
玉米霜霉病


简 介
  异名 白苗病。
  病原 玉蜀黍指霜霉Peronosclerospora maydis(Racib.)Shaw、菲律宾指霜霉P. philippinensis(West.)Shaw、甘蔗指霜霉P. sacchari(Miyake)Shaw和蜀黍指霜霉P. sorghi(West. et Uppal)Shaw。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幼苗和成株都能受害。苗期感病后,全株呈淡绿色,后逐渐变黄色以致枯死。成株多在中部叶片基部发病,初为但绿色条纹,后相互融合并逐渐向上扩展,以后也的下半部或全株变为但绿色至淡黄色,以致枯死。病株较矮,不能结实。在湿润环境下,病叶表面和背面长出白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
侵染循环
    病菌在病残株上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孢子囊,借风雨传播。以后病部不断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
发生因素
    气候潮湿或雨水充沛、地势低洼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平整土地,雨后排除田间积水,防止苗期淹水。及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或深埋,发病株率高于20%时应废耕。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洒9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
玉米链格孢菌叶枯病


简 介
  病原 细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 Nees,属半知菌亚门。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及苞叶。发病初期,病部出现水渍状小圆斑,后逐渐扩展成椭圆形至近圆形的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红褐色,病健交界明显。病斑大小(4~8)毫米×(6~13)毫米。后期病部长出黑色霉层,严重时整株叶片病斑满布,呈撕裂状干枯坏死。
侵染循环
    病原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
发生因素
    雨季或管理粗放、植株长势差,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充分施足基肥,适时追肥,提高植株抗病力。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并深翻土壤。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10天防治1次,连续2~3次。
玉米叶鞘紫斑病

简 介
  病原 玉米壳二孢Ascochyta zeae Stout,属半知菌亚门。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多在玉米灌浆中后期发病。叶鞘或苞叶上产生绿豆大小的黑褐色斑块,有的稍带紫色,后在叶鞘及苞被上产生不规则或近圆形紫斑。
侵染循环
    病原以分生孢子器、菌丝体潜伏在病残组织上留在土壤中越冬。
发生因素
    蚜虫发生猖獗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扩展,叶鞘内群聚的蚜虫分泌的糖液与排出的粪物有利于病原的生长,造成外面的块块斑痕。
防治方法
    抽雄前防止蚜虫向叶鞘转移是防治鞘斑病的关键。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


简 介
  英文名 Corn bacterial stalk rots。
  病原 菊欧文氏菌玉米致病变种Erwinia chrysanthemi pv.zeae (Sabet)Victoria,Arboleda et Munoz,异名E.carotovora f.sp.zeae Sabet。
  分布 江苏、河南、山东、四川、广西均有发生,部分地区发生严重。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病株近地面2~3节处茎基部叶鞘和茎秆上发生水渍状软化,变褐腐烂,有酸臭味,腐烂处凹陷,茎秆倒折。在叶鞘上的病斑形状不规则,边缘红褐色,在病组织与健组织的交界处呈水渍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可上、下发展,引起植株腐烂而倒折。干燥条件下扩展缓慢,但病部也易折断,不能抽穗或结实。
病原物
  菌体杆状,两端钝圆,单生,偶成双链,革兰氏染色阴性,周生鞭毛6~8根,无芽孢,无荚膜,大小0.85m×1.6m。菌落圆形,低度突起,乳白色,稍透明。
侵染循环
  病菌可能在土壤中病残体上越冬,第2年从植株的气孔或伤口侵入。此外害虫携带病菌同时起到传播和接种的作用。
发生因素
  (1)环境:高温高湿利于发病,均温34℃,相对湿度80%扩展迅速。
  (2)栽培:①地势低洼或排水不良,密度过大,通风不良,伤口多发病重。②连作地、施用氮肥过多,发病重。③虫伤多,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合理搭配种植抗病高产品种。②实行轮作,平整土地,合理施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③加强田间管理,采用高畦栽培,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④田间发现病株后,及时拔除,携出田外沤肥或集中烧毁。收获后及时清理病株残体。
  (2)药剂防治:①发病初期剥开叶鞘,在病部涂刷浓度为1%的石灰水。②玉米喇叭口期喷25%叶枯灵WP 加60%瑞毒铜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WP 600倍液,或5%菌毒清AS 600倍液,或农用硫酸链霉素4 000倍液。
玉米细菌萎蔫病



简 介
  英文名 Bacterial wilt of corn
  异名 玉米细菌性叶枯病、斯氏细菌枯萎病、斯氏叶枯病、玉米欧氏菌萎蔫病等。
  病原 斯氏欧文氏菌(玉米斯氏萎蔫病欧文氏菌)Xanthomonas stewartii (Smith)Dowson.。
  危害 属全株系统性维管束病害,我国重要外检对象。
  分布 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秘鲁、圭亚那、意大利、波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最初的症状是萎蔫,叶片现灰绿色至黄色线状条斑,有不规则形或波浪形的边缘,与叶脉平行,严重的可延伸到全叶。这些条斑迅速变黄褐干枯,在近地面处茎的髓部变为中空。细菌通过维管束扩展,有时从维管束切口处流出黄色细菌脓液。有的还能进入籽粒。受害株变矮或雄花过早变白死亡。
病原物
  细菌杆状,无鞭毛,格兰氏染色阴性,大小(0.9~2.2)m×(0.4~0.8)m。
侵染循环
  种子带菌,玉米跳甲也能带菌,并在传播上具有重要作用。
发生因素
  (1)寄主抗性:马齿型玉米发病较轻。
  (2)环境:高温有利于该病流行。
  (3)栽培:微量元素影响玉米对该菌侵染的敏感性。施用过多铵态氮和磷肥可增加发病性,甜玉米不抗病。
防治方法
  杀虫防病,及早喷杀虫剂控制玉米跳甲
玉米秃尖



简 介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玉米果穗的顶部不结实称为秃尖或秃顶。
发病原因
    顶部小花在分化过程中因干旱或肥料不足等原因而退化为不育花;抽雄前遇到高温干旱天气,抽穗散粉提前或顶部花丝抽出过晚,失去受精时机,造成秃尖;栽植过密,肥料供不应求,或遭遇恶劣天气,叶片光合作用减弱,致果穗顶部的受精胚得不到足够的养料,不能发育成籽粒。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适宜的品种,硬粒型品种秃尖发生轻,而马齿型则较重。增施有机肥,适当追肥,防止玉米脱肥,尤其要保证开花前后的肥水供应。
  (2)药剂防治:必要时,在雌穗小花分化期喷洒惠满丰活性液肥或促丰宝、喷施宝、高效氨基酸液肥等。此外,喷洒万家宝500~600倍液或玉米壮丰灵1000倍液也有较好的效果
玉米花期不协调



简 介
  异名 玉米花期不遇。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玉米自交系雌穗抽丝期与同株雄稳散粉期不一致或制种的2个亲本雌雄花期不相遇,从而影响授粉和结实,造成空穗或部分结实的现象。
发病原因
    一种原因是由于不良环境(如严重干旱、连续高温等)造成雌雄花期不相遇。一般是雄花提早散粉,导致雌花全部或局部不能授粉,出现空穗或部分结实。另一种原因就是遗传因素,由自交系本身遗传特性决定的。这种情况即使在正常条件下也表现花期不协调。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改善玉米田肥水条件,尤其是制种田。加强田间管理,防止干旱、涝淹及脱肥。制种田可将父本分两期或三期播种,也可在边行上增设父本采粉区,以应急需。有条件的可采用人工授粉方法,提高母本结实率。
  (2)药剂防治:必要时喷洒高美施600~800倍液,或“垦易”微生物有机肥400~500倍液。此外,喷洒高效氨基酸液肥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亚洲玉米螟



简 介
  英文名 Asiatic corn borer
  学名 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
  分类 鳞翅目,螟蛾科。
  寄主 食性很杂,确认的寄主植物约25种,栽培作物中主要为害玉米、高粱、粟、棉花、大麻等,也能取食小麦、大麦、马铃薯、豆类、向日葵、甘蔗、甜菜、番茄、茄子等。
  危害 世界性的蛀食性大害虫。一般发生年春玉米受害后减产10%左右,夏玉米减产20%~30%,大发生年减产达30%以上。以北方春玉米区和黄淮平原春、夏玉米区为最重。
  分布 亚洲温带和热带、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密克罗尼西亚。


  详 细 资 料
形态特征
    (1)成虫:成虫黄褐色。雄蛾体长10~14毫米,翅展20~26毫米。触角丝状,灰褐色,复眼黑色。前翅内横线为暗褐色波状纹,内侧黄褐色,基部褐色。外横线为暗褐色锯齿状纹,外侧黄褐色,外横线与外缘线之间,有1褐色带。内横线与外横线之间淡褐色,有2个褐色斑。缘毛内侧褐色,外侧白色,后翅灰黄色,中央和近外缘处各有1褐色带。雌蛾比雄蛾体形大,体长13~15毫米,翅展25~34毫米,体色浅,前翅淡黄色,线纹与斑纹均淡褐色,外横线与外缘线之间的阔带极淡,不易察觉。后翅灰白或淡灰褐色。后翅基部有翅缰,雄蛾1根,较粗壮;雌蛾2根,稍细。
  (2)卵:卵长约1毫米,宽约0.8毫米,短椭圆形,扁平,略有光泽。一般20~60粒产在一起,构成不规则的鱼鳞状卵块。初产时呈乳白色,后转黄白色,半透明。临孵化前卵粒中央呈现黑点,为幼虫头壳,边缘仍为乳白色。
  (3)幼虫:幼虫初孵化时长约1.5毫米,头壳黑色,体乳白色,半透明。末龄幼虫体长20~30毫米,宽3~3.5毫米,头壳深棕色,体淡灰褐或淡红褐色,有纵线3条,以背线较明显。胸部第2、3节背面各有4个圆形毛瘤,腹部第1至第8节背面各有2列横排毛瘤,前列4个,后列2个,前大后小。第9腹节具毛瘤3个,中央一个较大。胸足黄色,腹足趾钩为三序缺环。
  (4)蛹:蛹纺锤形,黄褐色至红褐色,体长约15~18毫米,体背密布细小波状横皱纹。第5、6节腹面各有足的痕迹1对,臀棘黑褐色,端部有5~8根向上弯曲的一组刺毛,缠连于丝上。雄蛹腹部较瘦削,尾端较尖,生殖孔在第7腹节气门后方,开口于第9腹节腹面。雌蛹腹部较雄蛹肥大,尾端较钝圆,交尾孔在第7腹节,开口于第8腹节腹面。
为害症状
    幼虫:孵化后,一部分潜藏在雌穗着生节以上各叶片的叶腋间,取食积存的花粉和叶腋组织,至4龄后蛀茎为害;绝大部分初孵幼虫集中到雌穗顶端的花丝基部取食为害,在卵量大的年份,一个穗顶上常有数条、甚至十数条幼虫。生活在雌穗顶端的幼虫取食花丝及未成熟的嫩粒,使籽粒残缺不全,并引起霉烂,降低玉米籽粒的品质。至4~5龄时,这些幼虫有的自雌穗顶端蛀入穗轴,有的自雌穗基部蛀入雌穗柄,也有的蛀入雌穗着生节上下的茎秆。但此时玉米已进入灌浆中、后期,雌穗的大小已经定型,所以这一代幼虫主要影响千粒重和籽粒的品质。
生活习性
    (1)成虫:成虫常在晚上羽化,且有雄虫比雌虫早1~2天羽化的习性。白天多躲藏在杂草丛或麦田、稻田、豆地茂密的作物间,夜晚飞出活动,飞行力强。
  成虫有趋光性和较强的性诱反应。
  (2)幼虫:幼虫孵出后有取食卵壳的现象。初孵幼虫行动敏捷,能迅速爬行,遇风吹或被触动,即吐丝下垂,转移到其他部位或扩散到邻近植株。
  (3)幼虫:具有趋糖、趋触(要求整个体躯尽量保持与植物组织相接触和贴近的特性)、超湿和强趋光等多种特性。
发生规律
    (1)发生世代:海拔愈高,温度愈低,代数愈少。从北到南该虫一年可发生1~7代。
  (2)越冬及虫源:以老熟幼虫在寄主植物的秸秆、穗轴或根茬中越冬,4龄以下幼虫不能越冬。
  (3)发生因素:①气候因素。越冬幼虫随春季气温的逐渐升高而复苏,但必须咬嚼潮湿的秸秆或直接吸食雨水、露滴,取得足够的水分后才能化蛹。成虫羽化后,也必须饮水才能正常产卵,产卵时又要求有较高的相对湿度。越冬幼虫醒眠时,特别是化蛹阶段,低湿可使越冬虫死亡率增高,有效越冬基数下降。②栽培因素。播期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的植株着卵量往往超过一般玉米。不同生育期、品种和播期的玉米上,由于幼虫成活率高低不同,受害轻重也就不同。开花期最易吸引螟蛾产卵;在小花和嫩粒上,幼虫成活率显著较心叶期高。在相同的卵量或虫口密度下,感虫品种(系)受害重,玉米螟幼虫的存活率高。③天敌。国内已发现70余种,其中寄生性天敌有20多种,作用最明显的是赤眼蜂。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越冬幼虫羽化以前,处理玉米、高粱、棉花等越冬寄主的茎秆是消灭越冬幼虫、压低越冬虫源基数的有效措施。②3代发生区,尽量扩大夏玉米播种面积,压缩玉米、高粱、粟等寄主作物的春播面积,减少第1代玉米螟的食料来源和繁殖场所,以控制第2、3代发生量和减轻对夏玉米的为害。③利用雌蛾喜在高大茂密、生长旺盛的寄主植株上产卵的习性,在春玉米正常播种前1个月左右选择邻近越冬场所的地块种植小面积的诱集带、诱集田,或对少数早播春玉米田块加强肥水管理,促其早发,诱集成虫产卵。④种植抗螟品种是一种经济、有效、安全的治螟措施,推广种植丹玉13等抗虫杂交种。⑤与一些作物的田间管理措施结合实施,尤其是间苗、定苗以及棉花整枝、打杈、去顶心等措施可以直接除虫除卵,与玉米螟的防治关系更为密切。如第1代玉米螟在棉花苗期为害,可结合间苗、定苗去掉有虫株;第2代玉米螟低龄幼虫先在棉花嫩头、叶柄为害,然后才蛀茎,可结合整枝、打顶去掉有虫叶柄、嫩尖和枝杈,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均可明显减轻玉米螟对棉花的为害。
  (2)物理防治:①黑光灯诱杀法。②高压诱虫汞灯,具体方法是:在越冬代成虫羽化期,将200或400W的高压汞灯安装在村庄内较开阔的地方,灯距150米(用400W的灯泡则为200米)。灯泡应装在防水灯头上,用铁丝固定好,灯下面修一直径1.2m、高12厘米的圆形水池、砖结构和水泥结构均可;亦可在灯下挖一同样大小的土坑,坑内铺塑料布,但均以不漏水为准。水池边留一进水口,池内放水6厘米深,并加入100克左右的洗衣粉,拌匀。一般每3天换水一次,并另加洗衣粉。如换水时间未到而池中水不足时,可随时添加。灯泡挂在水池中央距水面15厘米处为宜。从越冬代成虫的羽化初期至末期,每天20时半开灯,翌日晨4时闭灯。由于诱蛾量通常很大,每天早晨都须将池中的蛾子捞出。
  (3)生物防治:①每年4月中旬至5月初越冬幼虫化蛹前,用白僵菌孢子粉对烧剩的寄主作物秸秆、根茬进行喷粉封垛,用量为100克/立方米菌粉,垛面每平方米喷1个点,至垛面可见“白烟”(菌粉)即可。或心叶中期将含菌量为50~500亿/克的白僵菌孢子粉500克与5千克过筛的煤渣拌匀,制成1∶10白僵菌颗粒剂,按每株2克施入玉米心叶丛。②用Bt乳剂225克/公顷同52.5千克细砂拌匀制成颗粒剂,在玉米心叶中期施用,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③采用夏玉米间作绿豆,增加自然界赤眼蜂等螟卵寄生蜂的种群数量,控制螟害的发生。或大量饲养繁殖释放寄生蜂治螟。④利用玉米螟的性信息素诱杀雄虫或投放大量性信息素,使雄虫难以找到雌虫,雌雄无法交尾。
  (4)药剂防治:玉米上药剂防治通常掌握在心叶末期及穗期或幼虫低龄期。棉花上掌握在螟卵盛孵期及幼虫蛀入前期。①施药期应对玉米田逐块检查,把握住心叶末期,药液灌注雄穗。常用药剂有25%杀虫双水剂5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或50%乙硫磷乳油1000倍液等。这些药液均按10毫升/株的用量灌注露雄期的玉米雄穗。②春玉米穗期将50%敌敌畏乳剂800倍液灌入小口瓶内,瓶口塞上带细塑料管的瓶塞。在玉米撒粉基本结束,而幼虫尚集中在花丝上为害时,将药液滴几滴在雌穗顶端花丝基部。药液即渗入花丝,熏杀在雌穗顶部为害的幼虫。③棉田玉米螟可以结合防治其他棉花害虫进行,主要方法是药液喷杀。可用90%敌百虫1500倍液、25%甲萘威可湿性粉200倍液等于螟卵孵化高峰期喷洒,一般都能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