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洪涛医学博士医案3

 清茶清清 2011-05-27
36.
男,47岁,广西民族学院教师。2002年开始出现右面侧刺痛,西医诊断为三叉神经痛。近三年来,经过针刺治疗后,略有好转,停针又
复发。今年4月26日疼痛发作,一直到11月23日来诊,持续疼痛,痛苦难忍。影响睡眠,不能笑,张嘴即诱发疼痛,吃东西非常困难。常服卡马西平,副作用严重,已不胜其苦。通过熟人介绍来我门诊。现病人右侧面部微白,呈紧张面容,不敢笑。整个右面部疼痛,呈刺痛,时有电激样刺激,痛不可忍。每吃食或者饮水时加重,局部不敢稍碰。无畏寒,大便不干,一天一至两次。舌淡胖紫,有齿印,脉沉软无力,右尺没明显。分析:久病三年,邪在太阴少阴,上扰于三阳,发为疼痛。其本在三阴,其际在三阳。急则治标,当以止痛为急,次则温运少阴,以祛邪外出。
以四逆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味。制附片45克,先煎半小时。白芍45克,炙甘草30克,白芥子15克,干姜30克,生石膏30克,先煎,柴胡45
克,麻黄10克。上方先煎附子,石膏半小时后,合诸药,再煎1。5小时。三剂。配合针刺,以扶正祛邪为法。以董氏奇穴为法。对侧下三皇、三重、灵骨、大白。同侧中平、太冲、行间。针入即嘱频作吞咽、咬牙动
作,以顺通局部经络。针后即感觉轻松异常。分析:病人舌脉呈现一派阳虚证象。四逆以温运少阴,芍药甘草汤重用白芍以缓急止痛。更加白芥子以祛皮里膜外之痰浊;生石膏以清解阳明邪热,因病位在阳明;柴胡以透解少阳郁邪;麻黄解太阳,与上方合成麻黄附子甘草汤,温少阴以解太阳之邪。董氏奇穴以奇制胜,对于治疗急性疼痛往往针入痛止,效果不输于十二经穴。因此在临床上我经常应用于一些急性病症中。对于痛症应用最多,效果也较明显。11月24日,二诊。昨天针后非常舒服,回家服药后疼痛有所缓解。服药后手心、脚心汗出较多。舌仍淡胖,双脉沉细,寸关俱沉。已经停卡马西平。继针,以上穴分析:药已中病,汗从手心脚儿透出,是阳气渐旺,有祛邪外出之象。此时万万不
可见汗而减附子,恐正气不能继续增旺,则邪气不易祛出。此时即仲景所谓之“知”,往往可增强附子用量。对于汗出,可以这样理解。其一,《伤寒论》之桂枝条下有:“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之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在治疗太阳病中,仲景把汗出作为阳气通畅的一个标志。其二,《金匮》有:“赤圆方:方中有乌头(炮)二两细辛一两,……先食,酒饮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其中提到以知为度。什么是知呢?我认为,知就是病人服药后的感觉。可以是舌尖微麻,或是汗出,或是痛减,或是感觉通体舒服……所有这些,都是“知”。这个知就是度。掌握好这个度,治病时就会对于用药有非常明确的感觉。也就不用提心吊胆了。特别是有时用药较重,最有这个体会。11月25日,三诊。原来局部伴有刺痛,现已经明显减轻。舌脉未见明显变化,继针。11月26日,四诊。疼痛已经大减,可以顺利饮食。疼痛范围明显缩小,现局限在耳前至地仓穴一线。舌胖已经减,仅略见齿印。脉略沉细。继服上方五剂。后两诊,因舌淡胖已大减。此中焦虚寒之征已退,减干姜为15克。余药继服4剂。病人已经可以微笑,不觉疼痛。精神大振。12月5日,五诊:精神非常好。可以笑。自述近三天没有疼痛。且电激样痛已经消失。可以顺利地吃食物,喝水。面部肌肉已不紧张,谈笑自如。脉仍沉软。续针如上法。分析:邪气已经得祛出大半,正气正渐旺之中。此时当固肾气,以求其本。上方加肾四味各30克。嘱再服数剂以巩固根本。如不再疼痛,可不必来诊。
37.
无故腹痛,绕脐疼痛,痛甚,不能食,尽吐胃之物及胆汁,服吗叮啉未能取效,直折腾了一晚上.。晓兰丈夫知道我懂医,邀我为诊。急
搜背囊,只找到一根一寸长的针灸针,急忙赶去。见患者四十左右年纪,半卧床上,面色苍白,表情痛苦,周围围观者近十人,满满一屋,议论纷纷。患者强起身以告病情,已痛十余小时,服药无效。大便不通,只是呕吐。查其舌微红,苔少白,脉弦紧。按脐周偏右侧痛甚,然腹软,无硬结,无板状腹。当时即知道,这就是急腹症,但不象急性胃穿孔,可能是肠痉挛,或者肠梗阻,或者肠套迭。推中医之理,是关格症,格症上不通,不能进食;关症下不通,不能大便。所谓天气不降,地气不升,内关外格,上下不通所致。六腑以通为顺,肠气不通,不通则痛。舌微红,苔少白,病未化热。其脉弦紧,为痛甚之脉。这种病最是紧急,如果不能尽快地排除梗阻,气滞血瘀稍久,瘀久化热,则肠道血肉腐败,必然会出现全身高热、腹痛拒按等腹膜炎征象,病将转危。缘此,针以通腑为法,腑气得通,
则痛可止,病可愈。山村无中药铺,叫病者夫人取萝卜籽加生姜数片,煎水喝之,以温中止呕降气通肠。因只有一支针,只得分先后取穴,先取朱氏头皮针之胃区,边按患区,边运气行提插手法。十余分钟,言稍轻。更取第二掌骨全息穴之胃穴,行重泻法。再按足三里、上巨虚区有明显压痛,以针取之,先右侧足三里,徐徐以捻转泻法,久之,患者逐渐眉目舒展。再行针,边按脐区,曰痛已下移。再做良久手法,病者深呼一口气,说不出的舒服畅快。不按腹部已经不感觉疼痛,唯按压有微微痛感。盖针足三里,此穴为胃之下合穴,泻之,可通下腑郁气。又可促进小肠蠕动,由上而下,逐渐通开,故病痛自上而舒。又取上巨虚,同法施治。冀大肠得通,腑气有降,天地之气上下交通,病可获安。凡治约两小时,病者笑着说,基本上好了。于是留针在左足三里穴上,叮嘱半小时后可自行出针即可。
考虑到患者体较弱,前患此病者数次,唯以前不似这次之重,又家居罗霄山上,下山治疗极为不便。为留中药处方,枳壳、香附、木香、陈皮、茯苓、白芍、甘草等理气通肠,舒肝止痛之辈。告之多购此方,今后凡再遇此痛,即以此方通之,如此可免腹痛之痛苦。并嘱静养,以粥微微进,勿食油腻肉类。
38.
女,60岁余,右腿膝关节以下至脚趾皆红肿热痛,摸上去发热,病人自述热痛不止,已经一年余,百般求治,不得其效。西医诊为血小
板减少性紫癜。诊其脉沉细,右尺尤甚。舌淡。观其面色,环唇一周皆苍白,与其面色不相配。余即诊为肾阳虚。以四逆汤合当归四逆汤原方。其中附片25克,干姜35克,炙甘草45克,当归30克,桂枝30克,白芍30克,大枣12克,细辛15克,通草15克。一剂后即症状大减,红肿热痛均减。三剂后,红肿处自膝下退至小腿一半的位置。且从脚趾向上皮肤红肿开始上退至踝关节处。止方再服数剂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观察小腿处有一巴掌大的硬核,皮肤触觉非常硬。脉仍沉细。环唇苍白色不褪。知阳虚未改。当继续补阳。上方加制附片为35克,干姜45克,灸甘草55克,继服。症状继减,再加为制附片45克,干姜55克,炙甘草60克。服数剂,皮肤红肿继褪。服数剂后,病人即自述腿特别轻松,走路飞快,女儿几乎跟不上,且上下楼梯轻松异常。注:制附片先煎30分钟,再合诸药再煎90分钟。我用附子皆同此。
39.
2005年7月,某民族医院一患者,一个多月前因咳嗽,伴呼吸急促入院。经西医治疗,症状不见好转,反而出现神昏,渐至昏迷不醒。西
医没有确诊,只是认为可能是脑炎或者脑膜炎。因此邀我会诊。病人神昏不识人,面色胱白。眼睛紧闭,舌不能伸出,脉象浮大无根,又显芤象。四肢冰凉,未见汗出。瞳孔对光反射消失。这是阳气欲脱的急证,急当以回阳为法。因思李可老中医有破格救心汤一法。其法重用附子至200克。因书该方小量,嘱急煎半小时,边煎边喂服。其方:制附片35克(先),干姜45克,炙甘草50克,磁石,先,30克,生龙牡各30先,红参30克,另炖,山茱萸60克,龟板30克。两天后再诊,病人病情稳定,脉沉细,右尺尤沉,面色仍是胱白,但神识已经略见恢复,可对医生打招呼。眼睛仍不能睁开,也不能识人,瞳孔对光反射依然消失。此方回阳有功,病人生命已经无碍。上方加麝香0.5克,并加重制附片至50克,并嘱两天后加为75克。三日后再诊,病人已经可与医生握手打招呼。眼睛略见睁开,能视清一米之内家人。舌略可伸出,见舌尖淡。诊其脉仍沉细,但略起,此阳气渐复之佳象。嘱加制附片为100克。 三日再诊,右侧瞳孔对光反射略可,左侧仍然消失。病人神色渐充。但面色依然胱白,脉沉细,略见弦象,此脉之神气恢复之兆。上方加制附片为125克,再服数剂。以上各方均要求先煎附子及先煎之品半小时,再合诸药,前后共煎足两个小时。数日后正常出院
40.
夏季保健方两则
乌梅10,冰糖20,黑豆10,黄豆10,绿豆10,红小豆10,白扁豆10,薏苡仁10,白豆蔻5,杏仁10。水煎服,日一剂。或者,多加水,久
煮成稀粥,适量喝其粥即可。暑月三伏大热之日,全家均可同服。分析:乌梅配冰糖,酸甘化阴,降胆火,安肝木,敛相火而大补木气,以顺畅左升之道。收而不涩,能生津液。且冰糖甘温补中而不横
滞,缓以养阴而不滋腻。黄豆与黑豆可以养木和中,平疏泄,兼降胆火以滋津液。绿豆养木和中,兼清肺热。白扁豆补土养中,可使木之疏泄不伤中气。红小豆除湿气,清暑热,利小便。相火浮散,木败金伤,中下大虚,即成温病。牵延数日之后,火浮于土上,则生湿气。故需薏苡仁与白豆蔻。薏苡仁健土燥湿,白豆蔻温运中气,二者相伍,可温润养中,不伤津液。中气运则肺金可降,肺金降则相火可降,相火降则中气通畅。浮散于外的相火既以降入土下的水中,则木气得根,能行疏泄,湿气自消,热气自降。此为治本之道,清代名医黄元御论之最详。杏仁降肺气,开敛结以降火,从右路敛降阳气。此为功参造化之方,临床用之,必有效验。不仅仅用于夏季大
热之时,凡病人感受湿热之邪,或风温,或湿温,体内出现高烧,精神不振,热气上蒸,烦躁不得眠,脸上多见痤疮,或者口腔溃疡等等,都可服用此方。且此方多取平时食用之物,平和清淡,酸甜可口,不伤正气,且能清降暑热,化湿和中,诚夏月三伏天可常服之方。特别是两广一带,夏季多热而湿气较重,此方可为通用之剂,大小小孩,不分男女,同在炎暑之中,宜时时常服之,可保不病。如果夏天本应该热,反而天气变冷。这是天地生病了,这时人受天地气机影响,就容易跟着受病。病则人的阳气上升不足,阳气不能完全透发出去,容易郁而生成痹证,如关节炎、类风湿,以及各种疼痛病症等等。特别是三伏天,天气极热,忽然变冷,人很容易生病,或风寒感冒,或咳嗽,或周身疼痛,或关节不适,凡此种种,都是人体气机紊乱,不能顺应自然所致。因此,在天气变冷的情况下,我们要帮助机体升发阳气,以抗寒邪。这时可以服下面方子,名之为“加味麻黄汤”。桂枝10,炙甘草6,麻黄10,生姜30(切),大枣10(切),白扁豆10,制附片10,杏仁10。水煎服,日一剂。分析:桂甘化阳而左升阳气,麻桂开太阳,以助阳气升发。姜枣培育中土,养营血,以助生发之本。附子扶阳根,壮太阳,兼祛外寒。
杏仁降肺气,佐麻黄一开一降,宣通肺气,使肺气不受外寒而闭滞为咳,二者配合,兼开皮毛以祛表邪。白扁豆培住中气,使麻桂开发而中土有根。此方可以预防夏季天热而突然变冷而生病。另外,如果夏季感受风寒而生病,也可用此方以助阳开表,扶正祛邪。因此,也可为夏季感冒风寒之方。如果感受湿邪,或者热邪,舌苔黄厚,高热不退,则此方万万不可滥用。
41.
男,20多岁,数年来经常鼻侧有疔疮发作,每用抗生素治疗,随用随愈,但反复发作,一直未能治愈。2006年底正逢我在门诊,遂过来
求治。 查其面色略红,鼻旁有两处暗红色疔疮,体温略高。诊其脉洪大有力,舌苔黄厚,口臭明显。此为明显的阳明体质,胃阳过盛而 胃火循经而上炎为患。当清解阳明之热邪。 即为处黄连解毒汤配合五味消毒饮加减,用量各在30克左右。 当时我同事都表示惊奇,问我为什么这个病例不用附子,反而是如此大量的寒凉药。我笑着说,见证用药才行。这样的阳明实热症凭什 么要扶阳?诸人无语。 结果,一付即大效,三付而症全消,未用二诊而病已愈。随访一年,未曾发作。
42.
我给个小方子,各位三阴体质的病人可以常服,必有一定的效果。 制附片10克,炙甘草10克,干姜10克,肉桂10克。水煎服,日一剂。这个方子叫回阳饮,是可以让三阴体质恢复阳气的有效方子。
43.
少阴证外感的最佳方子就是麻黄附子细辛汤。这个方子治疗此类外感效果极为明显
44.
中风愈后要保证不复发,可以常吃下面的方子。本方可保中风愈后不再复发,凡中风病愈后,可常服此方以预防复发。 防风、独活、秦艽、生黄芪、白芍、党参、茯神、白术、川芎、山茱萸、山药、肉桂、厚朴、升麻、丹参、水牛角、五加皮、防己、牛
膝、石斛、地骨皮、生甘草各60克、麻黄、制附片、远志、橘皮各45克、生姜30克、菊花45克、薏苡仁120克、生石膏90克。用法:上药 共研粗粉,每次60克,纱布包,加天门冬5克、麦门冬5克、生地10克,水煎服,日服1次即可。
45.
一小儿,9月大,男,因为感冒而发烧。父母非常着急,送去医院挂水六天,未见任何效果,并导致小儿食欲不振,手足发凉。其母亲形
容为小儿挂水时,她抱住小儿,其夫抓住腿,其爷抓住手,一护士在头上扎针,其姑帮助举着吊瓶,其壮举实为惊人。但是如此折腾, 其病不退,其母烦恼不已。听说我回到威海,急急抱小儿来诊。 面诊时,见小儿两眼内眦中间有一明显瘀紫色血络,面色略青暗。痰多 ,舌红,烦躁不安,发烧未退,约37度。食指风关略见紫纹。 此为太阳外感,邪气外客太阳,正气奋起抵抗。此时当扶正祛邪,则祛退 而正可安。
为处麻黄桂枝各半汤合二陈法。 其方:(麻黄2,党参5,炙甘草3,白术5,干姜5,神曲5,杏仁3,桂枝4,生姜1片,大枣2枚,切)水煎一次即可。 一付后,其母亲电话告知,烧退痰去。但周身出现不少红色的疹子,以四肢部位多见。稍痒。其母亲非常担心,电话里问方。 我告诉她,这是邪气排出来的反应。寒邪入体后化热,正气足了,热邪会排出来,而排出的途径正好是皮肤。排出的过程中,在皮下会
郁出一些小疹子来,这是好事。不用担心。马上开了个方子给她。 葛根6,柴胡3,黄芩3,白芍1,桔梗3,生石膏10,白芷5,生姜1片,大枣2枚,切。 一付。 一天后,电话告知,全身疹子全部消失。热未作,小儿健康异常。
46.
五岁,咳嗽一月余,痰多,呼吸音粗。当时仅仅是感冒,挂水后未愈,逐渐转为咳嗽,西医诊为急性气管炎,曾经挂水抗生素等治疗数
日,效果不明显,西医要求继续挂水治疗。因于机缘,其母亲带来寻求中医治疗。当时为处方三付,并嘱可来信改方。以下是病人与我 在邮箱里的交流情况,只隐去姓名以及地址,其他未作任何删节。 我是那天在。。。让您瞧病的五岁小男孩的母亲。非常感谢您,孩子吃了您开的药方,现在病情已经大有好转。孩子共吃了三副药,现 在医生听着气管里面已经好了,只是呼吸音有点粗,每天偶尔咳嗽一声好像还是有痰。因为孩子小,他不会吐痰,所以还要麻烦您,看 是需要换个药方还是继续吃现在的药方?谢谢! 上次的药方是:桂枝8 白芍8 麻黄8 干姜5 细辛5 法半夏8 生甘草5 五味子5 陈皮8 制附片5 杏仁8(打) 根据病人的情况,原来的方子稍作调整即可。
桂枝8 白芍8 麻黄8 干姜5 细辛5 法半夏8 生甘草5 五味子5 陈皮8 制附片5 杏仁8(打)旋覆花8(包煎)生姜2片
再吃两付,基本上就好了。 今天早上吃完饭两个小时后,才给他喝了半剂,喝完他姥姥领他上超市,还没买完东西就吐了,吐完了现在好像也没什么事,该吃吃该
玩玩。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是因为药刺激胃,还是别的原因,所以还要麻烦您给指点一下。谢谢!   吐出来是好事,把肺里的邪气吐掉,病也就好了。这付药不是帮助吐的药,吐是身体的排邪反应。可以继续吃完这付药。病该好了。不 用担心。 经过您的精心调理,我儿子的病已经好了,非常感谢您!如果方便,我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我儿子免疫很差,从去年上 幼儿园开始就经常感冒,基本上一个月一次。一感冒,肯定支气管就会犯病,咳嗽,重的时候还会喘。吃药不管用,没办法只能打吊瓶 。我想问问有没有什么药方能增强他的抵抗力,少犯病?谢谢! 这才是中医治本的地方。用点中药慢慢就能完全地改变你的小孩的体质。以后,把西药彻底地停掉。有了小问题,用点中药要直接地多 。 党参10,白术10,茯苓10,炙甘草6,制附片6,桂枝10,白芍10,生姜3片,大枣5枚,切。五付水煎服,日一剂。
,中医确实很神奇!你的医术也很高明,吃了几副药就好了,而且现在孩子状态很好,胃口也很好,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祝事业有成
,快乐每天!为处保元汤合四君子汤小量,三付。如果以后能不伤害元气,可徐徐恢复健康。
其方:生黄芪10,党参5,生姜1片,大枣2枚,切,白术5,炙甘草2,肉桂3 水煎服。日一剂。只煎一次,随时服下。 通过此事,其母亲对于中医信服异常。

47.
无忧散”。凡男女老少、病家、未病者,全都可服此方,则正气得充,气血通畅,内邪不能藏身,外邪无法近身。有病治病,无病预防
。凡我自己门诊的所有人员、亲属及朋友等,我都要求他们每日早晚各服1杯,不间断服用,慢慢地可以使周身暖和,手足不冷,精力健 旺,气血通畅而百病不生。劳累、疲乏后更可服之,可立补精神,益气充脉。 另外,如果中年妇女更年期见下肢疲软,精力衰退,易于 发脾气,心烦失眠诸症也都可以服此方。 如果有流感来袭,先服此方以预防。如果已经有感冒、发烧、鼻塞、身痛等症状,也还都可以 无忧散解之。 如果以上病症非常明显,单纯服散剂可能力量不足,还可以原方半量为一剂,水煎服,日一剂。连服数剂,则其效必大增 。 防风45克、天麻45克、白芷60克、猪苓30克、白术30克、制附片60克、炒干姜240克、泽泻30克、陈皮30克、肉桂30克、川芎45克、 茯苓30克、生半夏(先开水洗七次,再晒干备用)30克、麻黄45克、细辛30克、酒制大黄20克、生黄芪90克、当归60克。
用法:上药共研粗末,每次50克,加生姜5片,水煎。加600毫升凉水,煮成300毫升,温服,早晚各服1碗。 常服无忧散,可以无忧。
48.
“排毒散”,是指能排出阳明表里的毒素,而这些毒素正是积聚到我们人体的阳明经部位。
按中医的道理,毒素是属于各种致病因子的,一般来说,这些毒素主要会导致人身之痰、寒、湿、瘀等,而紧接着气血会瘀滞不通,产
生疾病。这个方子就是帮助人体把这些致病因子排出去的。 川芎30克、白芷30克、生甘草30克、茯苓30克、当归30克、肉桂30克、白芍30克、生半夏30克(先开水冲洗7次,再晒干备用)、陈皮60 克、枳壳60克(炒)、麻黄60克、苍术240克、干姜40克(炒)、桔梗120克、厚朴40克、制附子30克。 用法:上方除肉桂、枳壳另外研成粗末外,其他药物共为粗末,再用慢火炒一遍,等药粉的颜色稍变化即可出锅。摊冷加入肉桂、枳壳 粉末,拌匀。每次取20克,用纱布包好,加生姜3片,加1000毫升凉水,慢火煎成400毫升。日服2次,早晚饭后各服一次。 另外,这个方子还有其他妙用。比如因外感风寒或内伤生冷,或胃中积冷,或痰湿内停,或调气机不畅,出现发热无汗,头痛身痛,畏 寒畏风,项背拘紧,胸满恶食,呕吐腹痛,妇女月经不调、气血不和、心腹疼痛、痛经、或经来乳胀、头痛身重等症状都可以服之。包 你有效。 这个方子疏通周身气机,偏益于久坐少锻炼的白领者。也可以用于平时应酬多,喝酒多的人。另外,这个方子可以祛湿浊,降 血压,降血脂,降血糖,并能预防中风以及心脑血管疾病。这类的人可以经常吃几付这个方子,慢慢地三高都会降下来。但如果偏信西 药,那就永远一直要吃一辈子的西药了。
49.
年过六十岁者,都应该常服四逆汤以自保,无病的保证更健康,可预防各种慢性病的发生,有病的可以扶助阳气以治疗疾病。 我们周围经常会看到,有人到中年而突然死亡的。这是因为生活、工作中的不停消耗使人阳气虚惫而后继无力了。这样的人多见于科技
工作者,有时亦有年轻人因长时间地玩电脑游戏而暴亡,也是这种原因。这样的人也需要及时地补充阳气,四逆汤正是合适的方子。 其方:制附片20,炙甘草20,生姜30。水煎服,日一剂。常服之可也。莫因其简单而忽视之。 这个方子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帮助身体把体内蓄积的毒素排出去。正所谓:排出毒素,一身轻松。
50.
朋友的奶奶,75岁,胰腺炎复发一天,现腹胀腹痛明显,伴胸口闷顶烦躁感,大便未下,还伴有口苦。自述以前也曾于半夜发作过数次
,曾经电话里让我开过方子,记得是承气之类,每次都是一服即愈。病人有高血压,心脏早搏史。因为每次都是朋友电话求方,且这次 语言略见慌张,一定是担心病情较重,兼有心脏病史,恐预后不良。考虑到舌脉不全,只能凭症状来判断,应该是少阳阳明合病,当枢 少阳,降阳明,兼以活血化瘀,为急处:生大黄20克,厚朴10克,枳实10克,木香30克,冬瓜仁30克,莱菔子10克,败酱草30克,柴胡 10克,黄芩10克,赤芍10克,栀子10克。一付,水煎服。嘱煎半小时许即可,不分次数,随时服药。 晚上其家人来电话,说服药后大便已通,已无腹痛腹胀,病人精神大是好转,胸口已无闷感,但仍有轻微的上顶感。现病人已经睡着, 电话中语言已不见慌乱。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少阳与阳明的瘀滞已经排除,现主要问题在心脏,仿千金生地黄汤、炙甘草汤以及大柴 胡汤意,处方如下:生地250克,生大黄20克,炙甘草30,大枣20枚,切,柴胡10克,黄芩10克,木香30克,莱菔子10克,枳实10克。一
付,水煎服,嘱马上服用。1月7日早晨朋友来电话,说服此方后病人自觉更加舒服,比第一个方子还舒服一些。昨天晚上服药后,即有 胸口鼓鼓的热感,随即豁然而通畅。早晨再服一次,大便略稀,但所有不适已经全部消失。嘱停药而愈。随访四个月,一切正常
51.
女孩子月经病,包括更年期综合症。表现为不少肝郁的症状,如不喜欢说话,心情不好,喜欢独处,喜欢安静,不喜热闹,怕见生人,
容易烦躁,易上火,稍有点儿小小的不如意即大发雷霆,自己很难控制好。另外,也多伴有手脚发冷,食欲不振,面色苍白等脾虚症状 。这样的病千万不要只吃逍遥丸,没有用的。即使当时有用,过后也没有什么效果,反而会越来越重。治这样的病,关键在于扶元气。 人体的元气不足才是生病的本质原因。看看小孩子,元气充足,也就永远不会肝气郁结。肝气郁结的首要条件在于元气的不足。因此, 治疗此类病症,可以但扶元气即可治愈。用下方保证有效。 先用炮姜20,炙甘草20,水煎服,日服两次。五付后,用制附片20,干姜20,炙甘草30,水煎服,服至病好为止。屡用屡效,不需怀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