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少年心理问题有增无减 优秀生或更严重

 吉祥哥哥 2011-05-27

青少年心理问题有增无减 优秀生或更严重

 
        在不少老师和家长眼里,优秀生乖巧、听话、成绩好、有上进心、能力强,是获得荣誉的“专业户”。他们优异的成绩、刻苦学习的态度,往往给身边的成人一种错觉,以为他们心理也如成绩一样稳定。实际上,来自学校、家庭包括自我的高要求、高期望,使优秀生们面对的竞争更残酷,感受的压力也更大。而那些惹眼的光环恰恰掩盖了某些“优秀生”心理方面的缺陷和问题,甚至导致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的发生。因此,优秀生的心理,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李飞是北京一所重点高中高三学生,喜欢建筑设计,想考清华大学建筑设计专业。前一阵“一模”李飞考了659分,而去年清华建筑设计专业录取线在680分左右。“一模”后李飞还非常有信心,可“二模”后他几乎崩溃了——成绩是644分。“五一”以后,李飞明显焦虑起来,在家里经常摔东西,还说不想参加今年的高考(微博)(微博)了,要复课一年。

聂欣曾是班里的宣传委员,校园里大大小小的活动她都是积极分子,学习成绩在班上和年级也一路领先。然而,在上学期班委竞选中,她未能如愿当上班长,学习成绩很快从以往的第一名掉到了第二十名。从此,她变得沉默寡言,也很少再主动提出搞什么活动。后经医生诊断,她患了忧郁症。

双重压力

像李飞、聂欣这种情况,在优秀生中为数不少。近几年,厌学、离家出走、自残轻生等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其中优秀生占了很大的比例,高中生、特别是高考生则更为明显。

对部分优秀生来说,高考不是过“独木桥”而是“走钢丝”,他们的目标是“万无一失,确保名校、名专业”。偶尔一次失误,会在他们的内心留下浓重的阴影。带着“想赢怕输”的心理参加考试,很可能出现异常结果。而几次失误之后,他们便顺理成章地将“偶尔”归结为“必然”,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动摇自己的目标。渐渐地就成了“带着脚镣走钢丝”,沉重而僵化的步履,令他们产生跌入深渊的恐惧。

优秀生大多自尊心非常强,喜欢严格要求自己,追求较高的目标。对分数分分计较,对排名名名必争;此外,对任何事的要求都趋于完美,比如非常关注自己的形象和别人的评价,总想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他们是家庭与学校的宠儿,长期处于掌声和赞扬声中,习惯于考出好成绩,听赞美之声、享受各种好机会,因此,稍有不如意便感觉在他人面前抬不起头,惴惴不安、无法接受、埋怨别人甚至选择逃避,最终造成应试能力下降和人际交往障碍等。

内心脆弱是“优秀生”心理健康中存在的最普遍的问题。优秀生不仅背负着家庭、甚至是亲朋好友的殷切期望,还承受着来自学校的压力——在学校需要分数和升学率作保障的今天,老师往往会把这种压力转嫁给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当优秀生超负荷地背起这些沉重的包袱时,产生焦虑便是在所难免了的事情了。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沃建中教授主持和参与的国家“九五”、“十五”和“十一五”课题,围绕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做了一系列调查研究。从这些每五年一次的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来看,青少年心理问题有增无减,问题严重的在4.2%左右,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为20%左右;而另一个结果是,重点中学学生的心理问题比普通学校还有多,主要体现在焦虑、承受不了压力、抑郁、强迫、孤独、人际交往障碍和自我否定等方面。

与遗传有关

有的孩子,别人骂他几句,虽然当时他会生气,但似乎一会儿就会把不愉快扔到脑后了,这就是俗话说的性格比较“皮实”的孩子;而另一类孩子,不要说骂他,说一句批评的话他都受不了,这就是人们常常说的性格“娇气”的孩子。

沃建中教授认为,孩子的性格跟遗传有关系。人分三种气质类型,一是活泼型的,他们很愉快,适应环境能力很强,情绪状态很好,生活很有规律,这类人在人群中占有大概20%的比例。二是困难型的,他们脾气暴躁,情绪不好,生活没规律,如果这种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被家长和老师很好地调教过来,就会出现攻击性的心理行为。三是迟缓型的,孩子出生以后非常胆小,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较差,如果家长和老师没有好好引导,他们遇事就会出现向内的一种倾向,最终引发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等。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排除先天因素。

发现闪光点

在目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很多人把学习成绩看作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学习好一切都好;否则,就一无是处。在他们看来,孩子只要上了优秀的学校、成绩出色、能考上名牌大学,将来毕业才能找到好工作。受这种现象的影响,优秀生也往往容易把自己的目光仅仅局限在成绩上。在追求分数,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环境中,作为学生该享受的青春期幸福却被大打了折扣。

名校毕业的大学生不一定都能成为栋梁之才,而普通高校毕业的学生也并不一定都一生平庸。现任全球最大B2B网站之一的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的马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是《福布斯》杂志创办50多年来封面人物中的首位大陆企业家,曾获选为未来全球领袖。阿里巴巴网站的成功,使马云多次获邀到全球著名高等学府讲学,当中包括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而他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现杭州师范大学)英语(论坛)专业,就是这样一所非名牌大学,他还是在参加了第三次高考后才考上的!从马云以及和马云有类似经历的人身上不难发现,学习成绩并不是衡量一个人智慧和将来能否取得成就的唯一指标。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人人都有各自的优势,有他所擅长的部分,即便是学习成绩最差的人,也会有最佳的潜能优势,而老师和家长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地在孩子的身上找到这些潜质和闪光点,帮助孩子去发现他们自身的这些优势,根据他们的兴趣,因材施教,使之更好、更快乐、心态更放松地学习,并从中获得自信;而不是用“考高分”这个单纯的标准要求他们,使孩子在分数之外,还可以看到别样的“风景”。进而让孩子明白,顺应自身的优势发展,其实就是走一条捷径,是通向成功最短的路,“条条大路通罗马”。如此,学生、尤其是优秀生的心灵才会彻底松绑。

大考前如何减压

还有十天就要高考了,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报考哪类学校已成定局;而那些有“退步”苗头的优秀生们,能否考出真正的水平,心理素质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考前这段时间,优秀生要对期待的结果保持一颗平常心,理智地接纳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全力以赴做好整个过程,并给自己积极的暗示:智商没问题、基础没问题,学习态度、学习方法都没问题,我已做好准备。

越临近高考,部分优秀生似乎越紧张。这些学生不妨尝试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比如说服自己接受紧张的情绪,接受并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现状,努力争取“理想中的成绩”,这样反而会慢慢放松下来。

干自己喜欢的事是最好的减压方法之一。如果你喜欢看电影、听音乐、弹琴、唱歌、画画、看武侠小说……学累了的时候做做这些自己感兴趣的事,紧张的情绪可以得到释放。

科学地安排生活,劳逸结合,体力锻炼与学习有机结合,有助于减轻压力,及时消除疲劳,同时还会使学生有效转移注意力。因此,最好每天安排一个小时的时间运动,同时,在学习中的间隙伸伸腰、踢踢腿、做做深呼吸,放松身心,让心态趋于平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