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海浪滔滔 2011-05-28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元代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鲜于枢《草书唐诗卷》

原文:
    石鼓歌(韩愈)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搜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砍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钮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  
    古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   
    大厦深檐与覆盖,经历久远期无陀。  
    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媕娿。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   
    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兵车行(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也作“爷娘”),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骢马行(杜甫)
    邓公马癖人共知,初得花骢大宛种。夙昔传闻思一见,
    牵来左右神皆竦。雄姿逸态何崷崒,顾影骄嘶自矜宠。
    隅目青荧夹镜悬,肉骏碨礌连钱动。朝来久试华轩下,
    未觉千金满高价。赤汗微生白雪毛,银鞍却覆香罗帕。
    卿家旧赐公取之,天厩真龙此其亚。昼洗须腾泾渭深,
    朝趋可刷幽并夜。吾闻良骥老始成,此马数年人更惊。
    岂有四蹄疾于鸟,不与八骏俱先鸣。时俗造次那得致,
    云雾晦冥方降精。近闻下诏喧都邑,肯使骐驎地上行。

 

    古长城吟(王翰)  
    长安少年无远图,一生惟羡执金吾。麒麟前殿拜天子,
    走马西击长城胡。胡沙猎猎吹人面,汉虏相逢不相见。
    遥闻鼙鼓动地来,传道单于夜犹战。此时顾恩宁顾身,
    为君一行摧万人。壮士挥戈回白日,单于溅血染朱轮。
    归来饮马长城窟,长城道傍多白骨。问之耆老何代人,
    云是秦王筑城卒。黄昏塞北无人烟,鬼哭啾啾声沸天。
    无罪见诛功不赏,孤魂流落此城边。当昔秦王按剑起,
    诸侯膝行不敢视。富国强兵二十年,筑怨兴徭九千里。
    秦王筑城何太愚,天实亡秦非北胡。一朝祸起萧墙内,
    渭水咸阳不复都。   

 

    鲜于枢(1256-1301),元代著名书法家。字伯机,晚年营室名“困学之斋”,自号困学山民,又号寄直老人。祖籍金代德兴府(今张家口涿鹿县),生于汴梁(今河南开封)。大都(今北京)人,一说渔阳(今北京蓟县)人,先后寓居扬州、杭州。大德六年(1302)任太常典薄。元世祖至元年间以才选为浙东宣慰司经历,后改浙东省都事,晚年任太常典簿。好诗歌与古董,文名显于当时,书法成就最著。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新元史》有传。
    鲜于枢据《鲜于府君墓志铭》记载,鲜于枢的高祖曾经做过官,祖父“读书通大义,不为科举业”。蒙古军队攻下德兴府后,携家南逃,走到居庸关被“盗”所杀,祖母带全家到处奔波,金哀宗天兴元年(1232年),又北上定居范阳(今河北涿州)。鲜于枢的父亲从事办理运粮的差事。常年往返于中都、大都、汴梁以及扬州、杭州之间。鲜于枢少年时不断随父迁居。  
    鲜于枢有北方人的慷慨、豪气,身材魁梧,胡须浓重,朋友们称其为“髯公”。同时期的诗人柳贯说他“面带河朔伟气,每酒酣骜放,吟诗作字奇态横生。其饮酒诸诗,尤旷达可喜;遇其得意往往为人诵之”。自负随意的性格,一开始就导致他与周围环境及上层当权者的种种冲突。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以后,鲜于枢先后辗转于汴梁、扬州、杭州、金华等地,担任一些中下级官职,很不顺利。常与上司争是非于公庭之间,一语不合,则拂袖而去,为百姓爱戴,称“我鲜于公”。曾三次去官或遭贬。37岁后定居杭州,于西湖虎林筑困学斋。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被授予太常寺典簿,未及到任,逝于钱塘,年仅57岁。

    赵孟頫对他的书法十分推崇,曾说:“余与伯机同学草书,伯机过余远甚,极力追之而不能及,伯机已矣,世乃称仆能书,所谓无佛出称尊尔。”同时代的袁褒说:“困学老人善回腕,故其书圆劲,或者议其多用唐法,然与伯机相识凡十五,六年间,见其书日异,胜人间俗书也。”(《书林藻鉴》)而书法家陈绎曾也说:“今代惟鲜于郎中善悬腕书,余问之,嗔目伸臂曰:胆!胆!胆!”
    由于一生官位都不高,常赋闲家中,鲜于枢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他除具书法专长外,更是一位文学家,写下了许多诗词。他还能作曲,弹得一手好琴,而且精通文物鉴定。正因为有广泛的艺术修养,且将之融合到书法中,鲜于枢方成为书法大家。鲜于枢早岁学书法,未能如古人,偶于野外看见二人挽车泥淖中,顿有所悟。他写字时多用中锋回腕,笔墨淋淳酣畅,气势雄伟跌宕,酒酣作字奇态横生。鲜于枢兼长楷书、行、草书,尤以草书为最。他的功力很扎实,悬腕作字,笔力遒健,著有《困学斋集》。鲜于枢与赵孟頫齐名,同被誉为元代书坛“巨擘”,并称“二妙”、“二杰”,但其影响略逊于赵孟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