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昀——训诸子书

 文山书院 2011-05-28

纪昀(1724——1805),字晓岚,又字春帆。直隶献县(今属河北省)人。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清乾隆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谥文达。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纂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这部浩大的巨著做出过杰出的贡献。能诗及骈文,有《纪文达公遗集》《阅微草堂笔记》等著作。 

“勿持傲慢”——训诸子书

 这封信是纪昀写给他的孩子的,内容是训导孩子们勿持傲慢,勿尚奢华。纪昀从四岁起,一直到老,始终刻苦读书,他曾提过一副对联,说自己是“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他对孩子们,不仅要求他们认真读书,而且他在这封信中还谆谆告诫儿子们“勿持傲慢,遇贫苦者要恤之,并宜服劳”。他的信大意是说:常常可以看到世代为官的家庭,兴盛时位高权重,生杀予夺,恣意妄为,这是一代的威风。等到他们哀微时,其儿子或孙子,开始狂赌滥嫖,最终败落成乞丐,其上辈的尊严、荣华哪里去了呢?这并不是我故意危言耸听,我过去所买钱氏旧宅,今已改作我们的宗祠。近来听说钱氏后代已流落为叫花子,其父不也曾经是显官吗?说到这里,纪昀道:尔辈睹之,宜作前车之鉴。”

 在这封信中,他恳切叮嘱儿辈要亲身参加农业劳动,认为“将来得为安分农民,便是余之肖子”,只要诸子克勤克俭,纪氏的家业就可以保全,祖先就能永远享用他们的祭祀。在这封信的末尾,纪昀不仅赞扬“农夫披星戴月,竭全力以养天下之人”,而且喊出了“世无农夫,人皆饿死”这样一个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

 

“择交宜慎”——训大儿

 纪昀给儿子这封信的开头便说:“尔初入世途,择交宜慎,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就是说多交正直、诚实、有学识的朋友,不要同“小人”交往,尤其要防止“误交伪君子”。他说:“误交真小人,其害尤浅;误交伪君子,其祸为烈矣。”

 接着他便围绕“伪君子之心,百无一同”的特点,用排比的句式,为伪君子画像造型:“有拗捩者,有偏倚者,有黑如漆者,有曲如钩者,有如荆棘者,有如刀剑者,有如蜂虿者,有如狼虎者,有现冠盖形者,有现金银气者。”并且指出,对此类人“业镜高悬,亦难照彻”,原因是“其包藏不测,起灭无端,而回顾其形,则皆岸然道貌,非若真小人一望可知也”。既指明了“伪君子”的机巧善交,也为人们的提防敲响了警钟。最后告诫孩子说:“此等外貌麟鸾中藏鬼蜮之人,最喜与人结交,儿其慎之。”此信虽短,但寓意深刻,且语言颇为生动传神。

 

“四戒四宜”——寄内子论教子书

 这封信是纪昀为教子事而写给其妻子的。信中说:“父母同负教育子女责任,今我寄旅京华,义方之教,责在尔躬。而妇女心性,偏爱者多,殊不知受之不以其道,反定以害之焉。”用今天的话讲就是,父母都负有教育子女的责任,现今我住在京师,关于规矩法度的教导,责任在你肩上。而妇女的心理,偏爱的居多,却不知教育的方法不当,反而适得其反,徒害无益。方法是什么呢?纪昀说:“约言之有四戒四宜;一戒晏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守四戒,又须归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他认为以上八项规则是教子的金科玉律,要其铭记在心,时常用它们教育三个孩子。信中说:“虽仅十六字,混括无穷,尔宜细细领会,后辈之成功立业,尽在其中焉。”纪昀信中的“四戒四宜”为子女规范了行为法度,具体可行而涵盖深广,对今人仍有启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