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宋光教授音乐美学专题讲座一

 宇宙巫师图书馆 2011-05-29

赵宋光教授音乐美学讲座第一讲综述

时间:2006-11-7  

地点:教学楼1018教室

场景:座无虚席,讨论热烈

   在韩锺恩老师戏称赵宋光老师是“乌托邦”邦主的幽默开场后,赵老师言简意赅却内容丰富的讲课和对话语精准度的要求,让同学们印象深刻,在每一个对话里,赵老师经常纠正同学们使用词汇表述的精准性问题并很快抓住同学们讲话或问题的核心,归纳出重点。

首先,赵老师接着韩老师的开场介绍了提出关于“乌托邦”——走出西方的情况。几个“新世纪中华乐派的构想”,从形而上的角度上讲,对律制的研究引导他走出西方,形成 “乌托邦”构想。

接着,他就对这次讲学活动的主题——“关于音乐美学的七个话题”做了简要介绍:

第一:汉斯立克的音乐美学观

第二:文学家(以托尔斯泰和高尔基为例)欣赏音乐时的联感和联想

第三:情感符号说与乐心对应说

第四:音乐欣赏水平的三等级说

第五:马克斯·韦伯和阿多诺的音乐进步观

第六:情感本体说

第七:音乐审美过程中的崇高

他说,这些话题中第三个话题很重要,是需要展开讨论的重点话题;第四个是来自“黄自”,是欧洲美国的音乐教育观念的体现;第五个是有关音程的合理化等问题,将会对其进行根本性的批评。第六个和第七个话题是针对国内的创作中的状况来说的,更深层次的要求,例如审美意识的社会功能的问题,审美教育的重点在哪里,这也是他初次发表的理想性的观念。

在本次讲座中,赵老师将第一和第二个话题一并做了解说,之后展开讨论

 

一、汉斯立克的音乐美学观

对汉斯立克的音乐美学观的观点在上世纪80年代来,许多人持赞同的态度。这个观点概括地包括有三个命题:

1、  欣赏音乐时有情感反应,是一种病症,应予清除。

2、  音乐的美在形式。

3、  音乐的内容就是那响着的形式。

对于这三个命题有各种评说,现在就以上命题重新思考,针对第一种观点“欣赏音乐时有情感反应,是一种病症,应予清除”,情感共鸣或情态联感(appathy)(心理的联系引起的浮现,情感共鸣)。通过音乐形式感受到了,引起了音乐联想的浮现,在欣赏音乐过程中是自然升起的,是音乐艺术中很重要的方面。可以从情感类型中来分辨音乐作品的类型,本来是很自然的文化现象。如果把这种情况当作病症来清除,那就是站在人性的对立面当中去了。对于第三种观点“音乐的内容就是那响着的形式”的命题,“响着的形式”或“音响的形式”,在翻译上的语法要注意,应该并不是“什么东西的形式”,而是“什么样的形式”,“以什么方式存在的形式”。这种词组方法就是说“形式”和主语是同等地位,“汉斯立克”是说“音乐的内容无非就是形式”,联系第一“欣赏音乐时有情感反应,是一种病症,应予清除”和第三“音乐的内容就是那响着的形式”来说,他对音乐艺术的内容做了理论手术,一步步在清除各种心理要素,只剩下空洞的外壳,告诉我们这个空洞的外壳就是音乐的内容。“理论手术”——割断鲜活的命脉,是个封闭的空壳。音乐美学沿着这样的路就是走向空洞和枯萎。

对于第二种观点“音乐的美在形式”来说,“美在形式”——是由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提出,是有合理性的,指出了研究的方向,是个评判的框架。可以理解为“美的秘密是在形式之中的”,形式是重要的,形式是讲究的,任何音乐的创作是形式的创造,美的谜底就是要深入地研究形式。理解自然界的美也是要从形式中探究的。可以说“美在形式”——反过来说“丑在形式”,“美”与“丑”的形式是供人支配的,没有现成的答案是要研究的。“美在形式”有重要的意义——指出了形式的重要性,指出美的谜底在于具体的样态。敦促我们思考也研究音乐形态研究在音乐学的地位,注意音乐形态学和音乐学的相关性。

音乐技法是音乐形态学的方法,用形态学可以把所有的技法整合起来(作曲、歌唱、演奏),并且和音乐美学是有关的。

欧洲的音乐理论研究一直是把音乐学和形态技法研究割裂开来,反映在教育体制中。音乐学是人文学科。形态技法研究是分化为各个科目,在音乐学院中传授的,在欧洲,音乐形态学从没有取得独立地位,并且和音乐研究是脱离的的体制,没有用其研究成果充实音乐美学问题思考。音乐形态学没有建立起来,

赵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技法中涉及的音乐形态问题思考是否可以独立出来成为音乐形态学?音乐形态学是否可以回答什么样的形态是美的,什么形态是丑的?

 

二、文学家(以托尔斯泰和高尔基为例)欣赏音乐时的联感和联想

选择这个话题,是因为,音乐作为艺术是形式(需要深入研究的)和内容(是不可排除不顾的)都很奥妙的,像汉斯立尔基克那样的“理论手术”是致命的误导。说清音乐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的难点在“非语义”性,可以对文学家与音乐表演者在欣赏过程中来体验来做对比。

例如托尔斯泰在听音乐(柴可夫斯基的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时,托尔斯泰泪流满面,听后说“我听到了人民灵魂的最深处”。托尔斯泰的联想和联感的丰富程度和深刻程度是伟大的文学家才有的,但现场演奏者的超越技术之上联想和联感是不如托尔斯泰那样深刻和丰富的,技术层面上讲现场演奏者是比托尔斯泰高的,但从审美内涵和社会价值中托尔斯泰就比现场演奏者高:即音响的技术和形态结构的精湛,对于音乐精品的存在是不可缺少的,但为了更丰富的深刻的作品审美内涵和社会价值又是必须超越的。

高尔基的音乐体验《高尔基文集》、《散文集》中有关《音乐》的文章里描述了他听演奏钢琴的姑娘的现场演奏状态(冷静与理智)和他的(激动澎湃程度是伟大的文学家所特有的),这两种鲜明的对比,高尔基的联想和联感超越了姑娘的现场演奏中的对音乐的感受,音乐美学思维在形式和内容的关系问题的观念上遇到了新的难点:音乐的技术和形态结构在音响中的呈现是不可少的,但又是必须超越的,这超越的指向是什么?超越的规律何在?

 

讨论:

赵老师:有关汉斯立克 “欣赏音乐时有情感反应,是一种病症,应予清除”和“音乐的内容就是那响着的形式”要持批评态度,肯定他的“音乐的美在形式”的观点。

音乐学的学科中人文学科和技法的分割开的状态对还是不对?音乐学研究在欧洲是人文学科,研究社会、情感、心理,但是对于技法所决定的作品的形态结构没有关系,是不是有这样传统?我们是否要继承这种思路?我们是否可以对两者进行整合?中国也有“大音稀声”的看法,到唐朝的表演就两个方面都包含了——例如“余音绕梁”,高超的音乐是两个方面都有,是否可以提出把两个方面联系起来,建立完整的形态学研究用技法研究来辅助关注音乐美学的研究呢?中国人可以不可以做这样的事呢?

同学提问:音乐学的作品分析是个奇怪的形式,通常作品分析应该属于作曲方向,(于润洋提出的倡导的“音乐学分析”),从技术角度讲,作曲方向比较在技术分析上有很大差距,不如人家。从形态上升到思想的高度上很矛盾,是学科发展上是很薄弱的状态——比上不足,不下有余。发展方向应该是两个方向的结合。

赵老师回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很好的问题,是一个困境——技术上细节上不如作曲系那样细致;而又上升到人文思想高度是很困难的。发展方向的两个方向结合不一定是对的,应是一个学科融合的要求,来源是好几个,材料是技术理论的研究对象,同时也参照的学科思维是可以有音乐美学、心理学的、作曲家生平研究,超越一个技术层面,对于所研究的对象要有个深入的透视,社会意义和价值要深刻揭示出来。是一个推动。

 

同学提问:有研究“德彪西”作品的同学提出:两者中的结合观念不同和社会环境的联系,在研究中不是很简单的,怎样把它还原到最初的状态——。

赵老师回答:申克的分析方法和于润洋的方法不同。两个要素(解构和整合),专业的分工不要特别割裂,作品分析本身应该上升到音乐学分析的高度,怎样有不同专业互补互助。

 

同学讨论:针对“高尔基”音乐散文中所描述的情况,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有人认为“文学家听到的不是作品本身的内容,而是联想到他自己的经验的结果”;也有人认为这是无法量化的,没有衡量超越的标准,不同背景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没有可比性;还有人赞同高尔基的说法,认为这是从审美内涵来说的,文学家可以超越技术,而演奏家有技术的负担;也有人认为演奏者必须忠于作曲家与作品,所以在审美内涵上,欣赏者是可以比较投入到情感体验中来。

赵老师回答:以人为本发展艺术。任何演奏者有一个技术负担,这是个事实,在审美层面上比欣赏者较为不自由的程度,这是由于社会分工造成的人的单面的危险性。从审美内涵到技术结构有一个精巧的过程,从僵硬呆板的过程和灵活的技术过程,有一个被动到主动的成长过程。

最后,赵老师归结了四个问题,留待周五下午有充分的时间来讨论,也请同学们针对这四个问题做准备:

1、  汉斯立克所提出的“幻想力”问题,是自律还是他律的?

2、  如何理解超越?

3、  表演艺术家如何处理审美内涵和技术加工?

4、  不同欣赏者有个体的差异,在哪个层面来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