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技巧和经验——献给爱摄影和想摄影的人 | 漂泊er

 sjj709 2011-05-29

摄影技巧和经验——献给爱摄影和想摄影的人

分类:精彩转载 | 作者:漂泊er | 发表于2011/01/20 没有评论 551 次围观

摄影对我其实很简单,我爱美丽的事物,所以只要把我觉得好看的美的事物记录下来就是了,为了这个目的才踏入单反摄影之路。

从第一次摸单反到现在刚刚过10个月,快门数到现在马上两万,从最开始的AUTO档傻瓜式拍摄到现在M档全手动,进步不可谓不大。其中所收货的经验和技巧也是颇多,在这里为了共同学习进步,把自己的这些经验技巧写出来,欢迎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要是对相机不了解,可以先了解下一些基本概念:

APS系统单反、全画幅单反

所谓全画幅是针对传统135胶卷的尺寸(36x24mm)来说的。以前大部分的数码单反感光元件尺寸都比135胶卷的尺寸小,而全画幅数码单反的感光元件尺寸和135胶卷的尺寸相同。而APS系统单反的感光元件对角线长度是135胶片的2/3,相机不同大小有一点点差别,一般在23.7 x 15.6mm左右。

常用的单反都是APS系统的,品种十分丰富,比如尼康D3000、D90、D300,佳能500D、50D、7D,宾得K-X,全画幅产品机身价格都在五位数以上,并且品种不多。代表性的有尼康D3、D700,佳能1D、无敌兔(5D mark two)、索尼a950。

景深

也就是背景虚化。分为大景深(景深深)和小景深(景深浅)。大景深就是沿着拍摄者和被摄物纵向上的相对都清晰,小景深则相反,除了主体清晰,背景前景基本都被虚化掉了。

焦距

镜头的焦距分为实际焦距和等效焦距。实际焦距为镜头实际拥有的焦距,不同的焦距透视不同,可视角度不同。焦距越长,可视角度越小,拍摄距离越远;焦距越短,可视角度越大,拍摄视角越广。等效焦距为取景框或者液晶屏上取得的景象和标准135全画幅系统单反取景框中物象大小相同的焦距。比如APS系统的单反常见套头焦距18-55mm,等效焦距为27-82mm(尼康、索尼、宾得是这样的,佳能为28.8-88mm,因为佳能的APS感光元件更小点)。也就是说,你在APS单发上用50mm镜头,但是取景框中看到的物体大小和在相同位置拍摄的全画幅单反75mm镜头所拍的物体大小一样。也就是前者视角大约是46度,而用在APS画幅单反上,其视角就是大约30度。

其实说简单点,APS单反或者DC其实都是在135全画幅单反的照片中间截图出来的,因为是中心截图,所以显得被摄物更大,而全副要拍摄这样大的物体只能用更长的焦距,因此就是APS的等效焦距更长一些的缘故。

光圈

相机成像原理其实还是咱们中国人发现的,也就是小孔成像。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对于已经制造好的镜头,可变的孔状光栅来达到控制镜头通光量,这个装置就叫做光圈。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f1.0,f1.4,f2.0,f2.8,f4.0,f5.6,f8.0,f11,f16,f22,f32,f44,f64 。这组数字数值越小,光圈越大,单位时间内通光量越多。前一个数字比后一个数字的单位时间通光量大1倍,比如f1的通光量是100%,f1.4就是50%,f2.0就是25%,f2.8就是12.5%,以此类推。另外光圈和焦距也有点联系,光圈孔径不变,焦距长一倍,光圈小一级,比如在50mm镜头上的f2的光圈在100mm镜头上就是f2.8了。

光圈数值依照镜头不同而不同,镜头上往往都会标明其最大光圈数值,比如最常见的套头18-55mm的光圈为3.5-5.6,这里的3.5表示在这个镜头18mm焦距工作时最大光圈为3.5,f3.5比f4大三分之一,f3.2比f3.5又大三分之一,再大上三分之一正好也就是f2.8了。光圈越大,镜头体积也越大,价格越高。另外变焦的最大光圈因为物理结构所以一般最大也就是f2.8,而定焦的f1.8却很常见。原厂f2.8光圈变焦镜头价格都十分昂贵,尼康17-55f2.8价格9500元,70-200vr2 f2.8 15000元;但是尼康的定焦50mm f1.8只要700元。

另外所谓的高速镜头也就是指大光圈镜头。

牛头、狗头、套头、旅游头、大三元

牛头指每个厂家所生产的高素质镜头,特征主要是大光圈,优秀的做工,沉甸甸的手感,威武的尺寸,77mm大口径镜头,锐度(画面清晰度)高,浓郁的色彩,逆光拍摄时良好的抗眩光性能和高反差时良好的抗紫边能力以及高昂的价格,绝大多数牛头价格都在五位数以上。另外往往牛头都是挂着“圈”的,比如尼康镜头前面要是有一圈金色则是尼康的牛头,佳能的则是红圈,并且镜头上标有“L”字样,也就是所谓的红圈L头。狗头正好相反,镜头素质低一些,特点是镜头尺寸小,材质塑料,手感轻飘飘,逆光时画面眩光严重,紫边比牛头严重,颜色相对发干,画面锐度相对低一些,相对便宜。记住变焦只能和变焦对比,定焦只能和定焦比,因为往往一个700元的50mmf1.8的清晰度和色彩已经达到1万元的变焦牛头在50mm焦距上的能力,只是变焦还有别的焦段可以用,而定焦没有(废话)。所以论镜头成像素质排序为:定焦牛头>变焦牛头>=定焦狗头>变焦狗头。价格上不同焦段的定焦价格不同,但是往往还是定焦感觉更贵一些。其实拍出来了后你不放大看,有几个人看得出牛头和狗头的分别呢,顶多就是牛头们的色彩更好看点。

套头则是买相机的时候随机一起买到的镜头,全部都是变焦镜头,绝大部分都是变焦狗头,目前唯一不是的是无敌兔套机(23000元)的镜头——24-105mmf4L(6800元)。低端相机的套头都是自家的18-55mmf3.5-f5.6,不可谓很好,但是绝对够用,毕竟光圈要更大的话只能选购价格不菲的牛头,看看它的价格,再说缺点其实顶多就是焦距不是很长,但是我们拍摄最常用的焦距都囊括了,真的。套头又小又轻,配个入门机身无比轻便,出去旅游无负担真的很爽,我是体会过背着一袋子器材爬山的感觉的,累死人不偿命。而其他素质套头虽然一般,但是也比DC好很多了,色彩或者锐度不行后期可以调的嘛。

旅游头则是那些大变焦比镜头,最典型的就是每个厂商的18-200mmf3.5-5.6了。刚才说过,旅游的时候没有负担非常爽,但是咱也不能看着不照啊。旅游头就应运而生了。变焦10倍,真正的囊括了95%以上的拍摄题材,从广角到长焦都有了,而且旅游头一般也是有防抖功能的,这个也是很重要的。镜头素质和狗头差不多,但是考虑到强大的适应性和轻便的重量,我们已经很满足了。毕竟没有万能的镜头,旅游头对于初学者也是很好的,可以省下很多投资其他镜头的钱。旅游头数尼康镜头素质最高,当然也最贵(5600元),佳能的便宜很多,但是也要3800元,副厂里适马腾龙都有旅游头,变焦比更长,达到了18-270mm,适应面更广了,价格也很便宜,依据不同价格2000-3000左右。另外一些变焦比不算太大但是也不小的也可以作为旅游头,比如尼康D90的套头18-105mm零售价格1500左右。旅游头真正让人不是很能忍受的就是在广角的畸变比较大,当然这个大变焦比镜头的通病,因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每个厂商的镜皇们的焦距都是24-70mm了,一般3倍以下的变焦比的变形控制的更好。

大三元指的是每个厂家的三个变焦镜头,而且都是牛头。分别是超广角变焦、标准变焦、长焦变焦,最大光圈都恒定在f2.8上,比如尼康的大三元是14-24mmf2.8、24-70mmf2.8、70-200mmf2.8VR。价格分别为12700、12500、15300。这个价格足矣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了,算是给我们一个目标吧。和大三元对应的还有小三元,就是焦距差不多的情况下光圈小一级,恒定在f4上,尼康的小三元是:16-35mmf4VR、24-120f4VR,尼康的小三元长焦快出了;佳能的小三元则齐全:17-40mmf4L、24-105mmf4isL、70-200mmf4isL。所有小三元价格都在9000元以下,但是也是牛头行列。这些镜头对于我们而言都是很遥远的,我们只能好好努力,以后有钱了再考虑。

关于镜头,一句话形容价格和镜头素质的关系非常好:一分钱一分货,两角钱二分货,三块钱三分货。往往价格贵10倍,换到的提升不通过放大照片你还真看不出来,所以在买的时候量力而行,没有必要投资那么多的,也许对于你,一个套头加个狗定焦足以。

现在开始谈谈具体的

1.景深

相信大家迷上单反相机一大原因就是那梦幻的景深,这也许是因为普通数码相机的照片基本都是一片清晰被大家看厌的缘故吧。

提到景深,具体的形成原理就不说了,就说点实际的。景深和3个因素有联系:拍摄者和被摄物的距离(越近景深越浅)、焦距长短(越长景深越浅)、光圈大小(越大景深越浅)。虽然也许会有其他的一些因素影响背景的模糊程度,但是这3个因素的最最根本的。

小DC为什么前后都很清楚?很简单,它焦距太短了。由于小DC的感光元件比单反小很多(一般是对角线长度1/2.3英寸或者1/1.7英寸;全画幅单反感光元件尺寸36mm*24mm),所以虽然在拍摄时画面对象相同,但是DC的实际焦距非常短,一般一个普通10倍变焦DC的实际焦距只能有5mm-50mm,等效焦距28mm-280mm。最大的焦距只有50mm,而此时因为等效焦距已经达到280mm,要拍摄必须离得比较远,根据上面我说的,离得越远景深越深,也就是前后都很清晰,不但焦距不够长,离得也远,自然DC景深很深了。

一般我们使用的APS单反拍摄常规人像或者风景,因为感光元件尺寸的限制,100mm焦距以下的镜头除非光圈达到2.8,虚化能力都不是很强,这里我们就应该用定焦镜头了,每个厂商都有廉价的定焦镜头,不仅光圈比价格上万的变焦还要大,而且也轻便很多,携带无负担,无非就是改变构图时只能靠你自己移动位置了,摆拍人像或者拍拍静物不错,但要是拍比较远的就有点力不从心了。这个也是定焦的共同缺点,无论狗定牛定都是这样。

要是有长焦镜头,也就是焦距在100mm以上,只要光圈在f5.6之上,基本已经可以达到不错的背景虚化了,要是用200mmf2.8这样的镜头,那除了主体外基本都虚掉了,拍人像时所谓的糖水片就是这样拍出来的。要是拥有一个大光圈定焦,比如50f1.4或者85f1.8(85f1.4更好),拍人像也是不错的,虽然焦距也许不够长,但是光圈够大,虚化能力照样出色,而且比长焦的优势在于和被摄物比较近,方便裸眼观察,拍人像就可以更好的和模特交流了。

有句话叫:在摄影中我们要的不是景深,而是情深。这句话蛮好的,一味的追求主体清晰背景模糊其实并不好,更何况这种拍摄手法已经很流行了,网上尽是这样的片子,人们早就审美疲劳了。适当的控制景深深浅是我们在摄影中必须学会的,大师们的作品有几张是虚化的一塌糊涂的呢。当然了,平时拍拍糖水,感受下也是可以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也只是阐述了我的一点看法罢了。

2.控制光圈(使用光圈优先模式,模式转轮上标有字母“A”或“Av”)

光圈的概念上面有解释,这里只说点更实际更具体的技巧。

每个镜头都有自己的最大光圈,但是是不是就一定张张照片都用这个最大光圈去拍呢,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其实除非是真的追求浅景深,或者光线太暗快门速度太低,否则完全就不应该使用最大光圈。比如套头的最大光圈是f3.5,一般拍摄时我们应该把光圈收小1-2级,比如用f5.6或者f8。有句话叫“f8下无狗头”,意思是光圈收小到f8,至少在锐度、反差等硬性指标上狗头和牛头已经相差无几了,而一个狗头在f3.5上和牛头就有明显的差距。想物超所值么?用小光圈吧,出的照片素质气死那些拿着牛头显摆的人们。

最大光圈刚才说了,如果不是追求浅景深或光线太暗就不要用,而牛头其实也就是把这个数值继续扩大了点,并且可以恒定在一个数值上,也就是说光圈孔径随着焦距的边长也在变大。一个变焦牛头最大光圈f2.8,一般它的成像素质在f4或者f5.6上最好,而一个变焦狗头最大光圈f3.5,它的最佳成像素质也许都要到f8了,所以不仅仅要注意每个镜头的最大光圈,还要知道它在哪个光圈下成像最好,也就是最大可用光圈大不大。当然了,光圈越大,要是不追求画质,好处肯定还是比坏处多的,只是暗光环境下别人用闪光灯你可以不用。

在拍摄风光照的时候,因为纵深很深,所以为了前后都清楚,一般都要用小光圈,比如f8拍摄,不但细节都可以拍好,景深也很深,除非暗光,切忌用最大光圈拍风光。

拍摄微距题材或者近距离拍摄静物时因为镜头和被摄物很近,所以景深往往很浅,这个时候一般也要收小光圈,一般都在f8-f14之间,这样景深保证被摄物整体都清楚,当然具体数值还要到时去依据情况调整,比如你就是想背景虚化厉害点。

收小光圈其实也是有地方要注意的。因为光线衍射的原因,像素密度越大,最小光圈在小过一定时画质会大幅度下降,比如一个1000万像素的DC因为感光元件不大,像素密度很高,往往它的最小可用光圈只能到f8,而一般的aps单反的最小可用光圈在f16-18之间,再小下去的话画质就不行了,全画幅因为像素密度更小,所以一般可以继续收小光圈而不担心画质。所以平时拍摄时最好不要让光圈小过f16。

3.控制快门(使用快门优先模式,模式转轮上标有字母“S”或“Tv”)

快门速度分为高速快门或者低速快门,一般从30秒到1/4000秒,和光圈数值一样,这个数值大一倍,通过的光就多一倍。

提到快门自然要说到安全快门。所谓安全快门就是保证手持稳定拍摄的快门速度。高于这个快门速度,就能够保证手持拍摄的稳定性;低于这个快门速度,手的晃动可能会造成照片拍虚。安全快门速度是焦距的倒数,也就是安全快门速度=1/焦距,比如在一个全画幅机身上用50mm焦距的镜头拍摄,那么现在的安全快门就是1/50秒,根据焦距转换原理要是在aps机身上用50mm的镜头等效焦距为75mm,那此时的安全快门是1/75秒。安全快门不是绝对的,臂力好的人一般即使低于安全快门也可以拍的不虚,手不稳的人即使达到了安全快门也照样拍虚,这个还是要看具体情况的,比如拍摄环境有没有影响稳定的情况(船上或者大风天气)、拍照的姿势(姿势过下会提到)等。锻炼手臂力量绝对可以提高安全快门速度的,这个是肯定的。

和安全快门有关的还有就是镜头的防抖功能了。佳能和尼康的是镜头内置防抖模块,而索尼和宾得则是机身都有防抖模块。机身防抖的好处是所有镜头都可以防抖,但是防抖效果一般最多是三档快门速度,而镜头防抖则可以最快到四档,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会提升镜头价格和重量,另外要是镜头没有防抖那就只能看你的端相机的水平了。尼康的镜头上标有“VR”字样的则是带有防抖功能的,佳能则是“is”字样。另外不得不说的是防抖多少会影响画质,要是迫不得已进行暗光拍摄,能不用还是不用吧。

这里再说说一些快门速度可拍摄的特殊题材。大家一定看过很多瀑布的或者小溪的美图,水如丝绸一般,这个其实很好拍,把相机固定在一个地方,最好是三角架上,把快门速度调到10秒-1秒左右拍摄,一切会动的东西都如梦幻般了,而不动的东西则依旧那样,这样的拍摄手法还可以拍摄很多题材。而高速快门(1/1000秒以上)则可以凝固一些十分精彩的瞬间,比如飞溅的水滴等。

4.变焦和对焦

单反和普通DC的最大区别就是变焦要手动,对焦可手动可自动(个别DC也是这样,比如富士的几款长焦机。单反镜头有的是全手动对焦的,完全不能自动对焦)。

变焦只针对变焦镜头而言(废话),俗话说变焦靠拧定焦靠走,变焦镜头可以快速的改变构图,而定焦则要来回移动改变构图,变焦一般没有具体的技巧,需要明白的是不同的焦距对应不同的透视和画面,这里给镜头们分类说下,顺便也说下几个特殊镜头:

   1.等效焦距在24mm(aps上镜头焦距为16mm以下)以下是超广角镜头,拍摄非常大的场景,透视感极强,和下面说的那条比更难掌握。

   2.一般等效焦距在35mm以下(aps上镜头焦距24mm以下,后略)为广角镜头,透视感十分明显,近大远小。一般拍摄风光等大场面题材,拍人像要注意角度,否则透视过度使用会造成画面失败。由于视角很广所以画面中景物很多,需要比较好的构图来调整画面比例,不能喧宾夺主也不能都平淡无奇,涉及的构图知识不是这次的重点。

   3.等效焦距在35mm-50mm是和人眼视角比较接近的焦距,透视不强,一般为标准的小品风景或者全身人像的拍摄。35mm是人两眼一起的视角,50mm是人单眼的视角,两种焦距都是非常常用的焦距,很多大师往往就这2个定焦镜头,甚至只要其中之一,看似简单,但是真的玩好也是很难。可以在这个焦距上多加练习构图,要是只有一个aps套头那就把它拧到24mm或者35mm上不动,然后拍摄。

   4.等效焦距在50mm-100mm开始压缩视角了,拍摄的东西看起来都比人眼看到的大,人像上一般拍摄半身,全身也可以,但是要和模特距离3-5米远,拍摄静物或者风景这个焦段的也不错,也是常用的焦段。

   5.100mm-300mm为标准的长焦焦距,拍摄距离一般从5米或者更远,一般糖水人像都是这个焦距拍的,风光照则多为一些比较小的东西或者远处的建筑,压缩视角十分明显,使用频率不高,真的,要是没钱完全没有必要投资买长焦镜头。

   6.300mm以上是超长焦镜头,一般为体育摄影和野外拍摄野生动物等需要和被摄物十分遥远的题材。用处极少,除非你是足球赛场边的记者或者野外考察探险家。大光圈的超长焦往往价格十分昂贵,可以买辆神龙富康了。

   7.微距镜头一般焦距不等,最标准的焦距为100mm,透视和普通100mm镜头相同,但是因为可以离被摄物很近,所以可以放大很多,要是把它当做普通100mm镜头也可以,但是这样很浪费,但是真正的微距摄影只有你真的拍了,你才能明白什么叫耐心。因为物距非常近,景深非常浅,往往都要把光圈收缩到f10以上才可以把虫子的一个脑袋都拍清楚,另外被摄物要是老动(虫子飞掉或者草被风吹动),那拍摄更是无比艰辛,毕竟一般草丛中光都不强,很难得到足够的安全快门。所以喜欢拍微距的话最好可以先买一片近摄镜体验下,虽然放大率不如微距镜头,但是比普通的镜头有也大很多,要是觉得自己可以承受这份艰辛再购入微距镜头也不迟。微观的世界不是那么好闯荡的,我微距头买了5个月,拍摄的微距题材还不到1000,给大家做个参考。

   8.移轴镜头和鱼眼镜头。这两个镜头都是使用率更加低的镜头。移轴镜头一般用处有两种,一是当仰拍建筑时因为透视建筑毁向上产生汇聚的效果,可以通过移轴镜头把这个效果去掉,使建筑还是方方正正的;另外就是拍出微缩模型效果。鱼眼镜头视角比超广角更大,透视感更强,变形更夸张,稍不小心把自己的鞋子都可以拍进去,很难掌握,偶尔看看鱼眼照片可以,但是看久了头晕。没有特殊必要这两者都可以不用考虑。 

扯完变焦,现在说下对焦。现在科技发达,自动对焦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至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自动对焦是可以信赖的。

自动焦在技巧上主要就是选好你的对焦点,不要再用全自动对焦了,不要让相机给你选焦点,现在即使是低端机也有11个焦点了(针对尼康宾得,佳能低端机9个),自己选择焦点可以更加方便的构图创作,并且提升自己的构图水平。一般常见的低端机上对焦点除了中心为十字对焦点外都是普通对焦点,十字对焦点比普通对焦点对焦精度更高,做个试验的话就是在比较暗的地方也许用中央对焦点一下子就对上了,但是边上的焦点却要好半天才可以,甚至对不上焦。低端机里目前最厚道的是宾得的K-r,11个对焦点有9个是十字对焦点。而我自己的D90除了中心是十字对焦点外都是普通的了。万元以下机身中佳能的7D 19个对焦点,并且全为十字对焦点,尼康的D300S 51个对焦点,只用中心区域的15个对焦点是十字对焦点。因此可以看出佳能的机器更加方便直接构图拍摄静态的物体,而尼康的机器则是强在高密度的对焦点连续追焦进行抓拍运动物体,静态物体直接的拍摄精度上不如7D。当然这样的精度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意义也不大,够用就好。这里推荐先用中央对焦点对焦,然后按住AF-L键重新构图拍摄。

还有一类是纯粹的机械镜头,没有多少电子元件,只能手动对焦,这些镜头去抓拍,除非你手动对焦能力相当了得,否则必定悲剧。但是对于那些精益求精的人们还是就要这样的镜头,因为对焦精度更高。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没有多少意义,我们要的是方便和大概的准备就可以了。现在在产的手动对焦镜头主要是卡尔蔡司的ZF\ZE等系列。

5.滤镜的使用

谈到滤镜,首先说下大家每个镜头上都用的UV镜。其实UV镜主要作用是用来阻碍紫外线穿过镜头,但是紫外线对传统胶片有影响,对现在的数码感光元件是没有影响的。所以我们大可以不买UV镜。

但是不买个镜片安在镜头前,要是别的碰到镜头前镜组上了多心疼啊,这时我们就应该用数码时代最应该用的保护镜了。保护镜的作用仅仅就是保护镜头的前镜组不直接暴露在外面,但是价格上臂UV要便宜很多,而且对颜色的干扰和光线的通过比UV要好一点,所以大家以后给镜头用滤镜就只需要保护镜了,不需要UV镜的。

再说说另个有实际用处的滤镜——中灰渐变镜。我相信很多人在拍摄风景的时候一定很困扰,为什么地面拍摄的是正常的曝光,天空却一片白茫茫的,明明看上去有很多云的呀?造成这个原因主要是因为数码相机感光元件对光线的宽容度不够,或者是动态范围不够。人眼的动态范围更大,在人眼看来一个比较接近黑色但是还不是最黑的物体在相机照下来却是已经黑乎乎的了,而不是最亮的地方拍出来也是和最亮一样亮了。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除了后期软件进行HDR处理(这里先不提),就是在前期用中灰渐变镜了。中灰渐变镜一端比较灰,向下逐渐延伸越来越淡,到了中间的时候就全透明了。当拍摄的时候,把中灰渐变镜灰的那一端对着天空正上方,亮的过头的天空就因为一部分光线被阻碍了而显得正常了很多,拍出来的效果也就好了很多,我相册里很多都是中灰渐变镜拍的,感觉蛮好的。可以同时兼顾地面的细节和天空的细节。但是切忌用它拍人像,否则搞的一般人是黑的一半是亮的就悲剧了。在此我向喜欢拍摄风光的童鞋推荐这个,大家可以试试看,国产的也就几十元,不贵。

    CPL滤镜。也就是圆形偏振镜,通过消除反射面的偏振光来使玻璃,水面等高反光部位变得更耐看,除非刻意追求倒影效果。这个滤镜的功能是目前唯一一个无法从后期处理出来的,假设把不好看的反光拍进来了,后期只能稍微挽回点,但是根本消除不掉。也是比较重要的滤镜。另外还可以使天空更加通透,因为天空也是有很多反射光的。要注意的是cpl滤镜因为要消除一部分偏振光,所以进入镜头的光要少大约1-2档左右,暗光时慎用 。

     星光镜。镜如其名,主要是在夜景拍摄时使用,当强光射入时会产生非常明显的星芒效果。白天使用会使图片发灰,所以白天慎用。

6.ISO感光度

   ISO也就是感光度,它和曝光密切相关。现在的单反最大ISO值一般少则3200,多则上万。ISO数值一般从100起步,每翻一倍感光元件的感光速度就快一倍,在光圈不变的情况下快门速度可以更快,暗光下调高ISO可以显著缓解糊片情况。ISO数值也可以以三分之一档递增,来配合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常见ISO值有:100、200、400、800、1600、3200、6400、12800、25600、51200,比如ISO3200就比ISO100感光速度快32倍。高ISO带来的好处明显,但是坏处也明显,那就是噪点。所谓噪点就是画面中因为感光元件提高ISO而增加电压后导致的一些黑白或者彩色的没有意义的像素点,同一款相机,在关闭降噪功能后ISO越高,噪点越多,到了相机的最高ISO时有的相机甚至连整体画面颜色都失真了,由此可见高ISO一般能不用就不用,但是有的时候为了记录珍贵的影响,还是要迫不得已的提高ISO的。在白天户外是不需要高ISO的,一般设置100-400之间,现在的单反相机在ISO400以下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不同的机型在400或者以上更高的ISO时开始出现明显噪点。我手上的D90可以保证在ISO800基本可用,1600勉强可用,3200基本不可用,6400从来不用。而现在新出的机器比如尼康D7000或者佳能60D等的感光元件对噪点的控制明显得到了提升,基本保证了ISO1600也能有较好的画质,比上一代机身好了整整一档。即使的最新的尼康低端机D3100的控噪水平基本也超过了老将D90,所以相机机身是买新不买旧的。夜晚暗光拍摄一般最好保持ISO1000以下,最好不要超过2000,毕竟大家目前的机器还都是上一代的,用新机器的话那当然另当别论了。另外不得不说的是现在机身的降噪功能,降噪功能看似可以消除噪点,但是这个是要牺牲一部分画质细节的,所以如果比较精益求精的人可以关闭它,后期的时候依据情况进行降噪处理。

7.白平衡的控制

白平衡,字面上的理解是白色的平衡。白平衡是描述显示器中红、绿、兰三基色混合生成后白色精确度的一项指标。白平衡是摄像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它可以解白平衡调节决色彩还原和色调处理的一系列问题。许多人在使用相机拍摄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日光灯的房间里拍摄的影像会显得发绿,在室内钨丝灯光下拍摄出来的景物就会偏黄,而在日光阴影处拍摄到的照片则莫名其妙地偏蓝,其原因就在于“白平衡”的设置上。

在了解白平衡之前还要搞清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色温。所谓色温,简而言之,就是定量地以开尔文温度(K)来表示色彩。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认为,假定某一黑体物质,能够将落在其上的所有热量吸收,而没有损失,同时又能够将热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话,它便会因受到热力的高低而变成不同的颜色。例如,当黑体受到的热力相当于500—550℃时,就会变成暗红色,达到1050-1150℃时,就变成黄色,温度继续升高会呈现蓝色。万里无云的蓝天的色温约为10000 K,阴天约为7000~9000 K,晴天日光直射下的色温约为6000 K,日出或日落时的色温约为2000 K,烛光的色温约为1000 K。这时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规律:色温越高,光色越偏蓝;色温越低则偏红。由于人眼具有独特的适应性,使我们有的时候不能发现色温的变化。比如在钨丝灯下呆久了,并不会觉得钨丝灯下的白纸偏红,如果突然把日光灯改为钨丝灯照明,就会觉查到白纸的颜色偏红了,但这种感觉也只能够持续一会儿。相机的感光元件并不能像人眼那样具有适应性,所以如果相机的色彩调整同景物照明的色温不一致就会发生偏色。这时就需要相机的白平衡设置了,白平衡就是针对不同色温条件下,通过调整摄像机内部的色彩电路使拍摄出来的影像抵消偏色,更接近人眼的视觉习惯。

为了在不同的色温下物体颜色正常,白平衡必须使用到位。当然了,有情况下我们是需要错误的白平衡的,比如在黄昏时因为太阳已经是红色了,这时色温很低,万物都蒙上一层橙色,而我们为了表现黄昏的效果,就不能让它把颜色调成正常的,这时用手动白平衡设置,将色温设置成5500-5800K就可以了,当你希望相机不改变环境光对被摄物的影响的时候都可以设置这个数值。别的情况下要是使用手动一定要牢记不同光源的不同色温了,当然大部分时候还是可以信赖自动白平衡的。

8.闪光灯的使用

使用闪关灯的情况一般有这几种:夜晚暗光摄影、逆光拍摄、定格瞬间。晚上打闪就不解释了,为了在暗光情况下让主体清晰打闪是必要的。而逆光拍摄时因为背景很亮,而主体因为逆光所以面对相机的一面处于阴影之中,相机宽容度有限,要是不进行补光的话人物就成剪影了,或者人物清晰,背景一片雪白。此时用闪光灯进行补光的话要注意快门速度,因为闪光灯有一个叫做闪光灯快门同步速度,一般为1/60秒,在白天这样的快门速度往往太长了,会造成明显过曝,此时必须收小光圈来减少通光量,保证1/60秒曝光正常,或者使用外接闪光灯,启用外闪的高速同步功能,使得快门速度可以变快至1/250秒到1/400秒。而定格瞬间则是在拍摄一个运动物体时进行闪光,使本来会模糊的物体被定格在闪光输出的那一瞬间。

闪光灯一般有几个模式:防红眼、慢同步、后帘同步。所谓防红眼就是在闪光输出前进行数次小闪光使得人眼自动收缩瞳孔大小来避免在闪光时人视网膜反光导致红眼的发生,个人不推荐防红眼功能,因为在闪光前的数次闪光要耗时2秒左右,往往2秒就会错过很多精彩的瞬间,红眼其实后期也可以消除,相机的这个功能只是对不爱后期的懒人设置的。而慢同步则是使用在夜景拍摄时,为了不使就主体被闪光照亮而背景曝光不足一片漆黑,我们需要慢同步功能,一般标志是“slow”。慢同步是在闪光的同时快门速度和不使用闪光时一样,这样在主体被照亮的同时背景也可以得到足够的曝光,夜景摄影时这个功能十分有效。最后说下我推荐的后帘同步。所谓后帘同步和前帘同步相反,前帘同步是当快门打开的时候闪光,而后帘同步是快门关闭前一刻闪光。看似似乎都差不多,其实差别还是有的,在当快门时间比较慢的时候,往往很多被摄物也许在快门打开的时候位置发现位移了,当使用后帘同步时物体已经移到了一段距离,这时闪光正好定格物体,最后的照片上就是物体拖着尾迹一般,给人动感的感觉。

最后说下使用内置闪光灯时不要使用遮光罩,因为遮光罩会给画面下方留下明显的黑影,遮光罩挡住了很多闪光灯的光线,外置闪光灯因为位置高,所以不用担心。

9.JPEG?RAW?格式的选择

相机拍摄后要把照片存下来,感光元件的原始信息的集合就是RAW格式,它包含了一切在这一刻感光元件所接受到的信息,后期处理余地非常的大,不仅可以无损的调节正负两档甚至更多的曝光程度,还可以无损改变白平衡的参数,改变其他很多设置,后期余地非常的大。缺点也很明显,就是RAW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照片格式,所以必须要通过专业软件的后期处理转化为其他格式才可以使用。另外文件大小一般比较大,是同一张JPG格式照片的2-3倍。JPG格式就是方便,拍完了导入电脑就可以使用,但是后期的余地要小一些。并且所有修改都要损失一部分细节。但是因为方便,平时基本使用问题也不大。另外很多相机都是可以同时在存储卡中存储两种格式,当然前提是存储卡够大,我的16GB的卡JPG格式最少也可存2100张,但是同时存储只能存800张。

这里推荐几款照片处理软件。除了佳能自家的DPP,尼康自家的captur NX2外,第三方的处理软件也很多,常见且好用的有adobe的PS及其一款插件cameraRAW,还有它的lightroom,也是我正在用的,说实话蛮好的,另外还有飞思RAW处理软件,不管哪一款都很不错,学通一款就可以了。这里不得不说的是PS虽然可以修图,但是方便性还是差点,毕竟它大而全,不可能面面兼顾,比较适合无中生有的照片制作而不是锦上添花的照片处理。

10.拍摄姿势以及三角架or独脚架

拍摄的姿势主要记住尽量收紧全身的肌肉,夹紧拿相机的双臂,两腿稍微分开错立。另外尽量给自己寻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支撑物,要是别人愿意靠在人身上也是不错的哈~~

说到三角架,我只能说,如果你快门速度不用到1秒或者更慢,没有必要购买,使用率因为携带的不便其实是很低的,而且使用三角架后虽然十分稳定了,但是相机的机动能力降低了很多,换个视角拍摄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要是换高度那就更麻烦了。因此在这时就要推荐独脚架了,一个铝合金的独脚架也便宜,而且轻便,另外虽然没有三角架稳固,但是至少可以保证提高好几档的安全快门,最重要的是除了高度调节和稍微麻烦(但是因为就一条腿,比三角架好多了)外,灵活性相当强。

使用三角架的时候就是为了减少震动对相机的影响,因此还要在别的地方考虑,比如人手按快门也是有影响的,尤其是在一些质量不好的架子上。因此这时使用3个方法减少这个问题:1是使用快门线或者遥控器离机控制快门释放,保证释放时相机没有位移;2是使用自拍模式,也就是掩饰曝光,按下快门后几秒快门释放,这样是给没有遥控器或者快门线的人推荐的,就是可能会错失拍摄时机;3是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按下快门后反光板先升起,1-2秒后快门才释放,最大可能的减少震动,但是也会造成拍摄时机的延误。

结语:

其实真正掌握的技巧还有很多,但是很多都是自己明白但是很难通过语言来具体说明的,也许面对面的交流还可以多少解释清楚,但是用一篇文章解释还是太难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