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各行业会计公式——交通运输业(二)

 兰黛公主 2011-05-30

 

各行业会计公式——交通运输业(二)

53.车辆折旧额
 1、  1、  按实际行驶里程计提,其计算公式为:
 
车辆千车公里折旧额(元/千车公里)=[(车辆原值-车装轮胎价值)-(估计残值-预计清理费用)]/车辆由新至废行驶里程定额×1000
月份车辆计提折旧金额=(当月实际行驶车公里×千车公里折旧额)/1000
2、  2、  按使用年限计提,其计算公式为:
 
月固定资产折旧率=[(1-净残值率)/规定的折旧年限×12]×100%
月份车辆计提折旧金额=月初在用固定资产原值×月固定资产折旧率
 
54.车辆运输量
 
1吨公里=10人公里
货物换算周转量(吨公里)=旅客周转量(人公里)/10+货物周转量(吨公里)
旅客换算周转量(人公里)=旅客周转量(人公里)+货物周转量(吨公里)×10
货物(旅客)平均运距(公里)=货物(旅客)周转量/货物(旅客)运量
客运量修正系数=经调查的实际旅客运量或周转量/以客票收入折算的旅客运量或周转量
=应收入/实际收入
主车营运车日=计划期内日历日数×平均车数(主车)
主车完好车日=主车营运车日×完好率
主车总车公里=主车工作车日×平均车日行程
主车总车吨(座)位公里=主车总车公里×行驶平均吨(座)位
主车吨(人)公里=主车总车吨(座)位公里×实载率
主挂车换算周转量吨(人)公里=主车吨(人)公里/(1-拖运率)
     或=主车总车公里×主车里程利用率×重驶平均吨(座)位×重车载重(客)量利用率/(1-拖运率)
 
55.汽车运用情况指标
 
运输系数=(运输量/生产量)×100%
运量波动系数=最大月运量/各月平均运量
回运系数=空车方向货流量/重车方向货流量
平均车数=总营运车日/报告期日历日数
平均每日出车时间(小时)=总出车时数/工作车日
出车时间利用系数=行驶时间/出车时间
完好率=[(总营运车日-修理及待修车日)/总营运车日]×100%
=(完好车日/总营运车日)×100%
=(完好台班数/日历总台班数)×100%
工作率=(工作车日/总营运车日)×100%
=完好率-停驶率
=(工作台班数/日历总台班数)×100%
停驶率=停驶车日/总营运车日
=完好率-工作率
平均车日行程(公里/车日)=总车公里/工作车日
             =营运速度×平均每日出车时间
             =技术速度×出车时间利用系数×平均每月出车时间
营运速度(公里/小时)=总行程/出车时间
=技术速度×出车时间利用系数
技术速度(公里/小时)=总行程/行驶时间
 
平均总吨(座)位=总车吨(客)日/报告期日历日数
行驶平均吨(座)位=总车吨(座)位公里/总车公里
重驶平均吨(座)位=重车吨(座)位公里/重车公里
里程利用率=(重车公里/总车公里)×100%
     =1-空驶率
吨(座)位利用率=(自载的换算周转量/重车吨(座)位公里)×100%
实载率=(自载的换算周转量/总车吨(座)位公里)×100%
=里程利用率×吨(座)位利用率
空驶率=(空车公里/总车公里)×100%
=1-里程利用率
拖运率=(挂车的换算周转量/自载及拖带的换算周转量)×100%
=1-自载率
自载率=(自载的换算周转量/自载及拖带的换算周转量)×100%
=1-拖运率
 
单车产量
1、1、主、挂车分别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单车产量(吨公里、人公里)=自载的换算周转量/平均车数
2、2、主、挂车综合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单车产量(吨公里、人公里)=自载和拖带的换算周转量/主车的平均车数
 
56.车吨(座)产量
(1)1) 主、挂车分别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车吨产量、车座产量(吨公里、人公里)自载的换算周转量/平均总吨(座)位
 
(2)2)主、挂车综合产量,其计算公式为:
车吨产量、车座产量(吨公里、人公里)=自载和拖带的换算周转量/主车的平均总吨(座)位
 
57.汽车轮胎使用情况指标
轮胎翻新率=(经翻新报废胎数/报废轮胎数)×100%
轮胎平均翻新次数=报废轮胎翻新胎次数/报废轮胎数
报废轮胎翻新次数=经一次翻新报废轮胎数+经二次翻新报废轮胎数×2+经三次翻新报废轮胎数×3+、、、、、
轮胎平均行驶里程=报废轮胎总行驶里程/报废轮胎数
经翻新轮胎平均行驶里程=经翻新报废的轮胎行驶里程/经翻新报废轮胎数
未经翻新轮胎平均行驶里程=未经翻新报废轮胎行驶里程/未经翻新报废轮胎数
 
58.汽车修理及保养指标
平均在厂车日(车时)=在厂车日(车时)/修竣辆次
大(中)修平均费用(元/次)=大(中)修费用/大(中)修修竣辆次
小修(保养)平均费用(元/千车公里)=小修(保养)费用/总车公里×1000
平均每百吨公里修理费(元/百吨公里)=(修理费/部周转量)×100
平均大修理间隔里程(公里)=大修车总车公里/大修辆次
小修频率(小修次数/千车公里)=(小修次数/总车公里)×1000
 
59.汽车运输车辆运用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 
超 (或低于)计划绝对数=实际周转量-计划周转量
超(或低于)计划相对数=超(或低于)计划绝对数/计划周转量
 
60.各项效率指标变动影响计划完成的程度 
运营车日变动影响=计划主挂车合计周转量×[(实际主车营运车日/计划主车营运车日-1)
工作车率变动影响=计划主、挂车合计周转量×[(实际主车工作车日/计划主车工作车日)-(实际主车营运车日/计划主车营运车日)
平均车日行程变动影响=计划主、挂车合计周转量×[(实际主车总车公里/计划主车总车公里)-(实际主车工作车日/计划主车工作车日)]
里程利用率变动影响=计划主、挂车合计周转量×[(实际主车重驶车公里/计划主车重驶车公里)-(实际主车总车公里/计划主车总车公里)]
重驶平均吨(座)位变动影响=计划主、挂车合计周转量×[(实际主车重车吨(座)位公里/计划主车重车吨(座)位公里)-(实际主车重驶车公里/计划主车重驶车公里 )]
重车载重量利用率变动影响=计划主挂车合计周转量×[(实际主车周转量/计划主车周转量)-(实际主车重车吨(座)位公里/计划主车重车吨(座)位公里)]
拖运率变动影响=计划主、挂车合计周转量×[(实际主、挂车周转量/计划主、挂车合计周转量)-(实际主车周转量/计划主车周转量)]
行驶平均吨(座)位变动影响=计划主挂车合计周转量×[(实际主车总车吨(座)位公里/计划主车总车吨(座)位公里)-(实际主车总车公里/计划主车总车公里)]
实载率变动影响=计划主挂车合计周转量×[(实际主车周转量/计划主车周转量)-(实际主车总车吨(座)位公里/计划主车总车吨(座)位公里)]
 
61.汽车运输燃料消料定额执行情况的分析
 燃料节约(或超耗)数量=按定额计算的燃料应耗量-实际消耗量
节油车占总车数的百分比=(节油车数/总车数)×100%
费油车占总车数的百分比=(超耗车数/总车数)×100%
燃料节约(或超耗)数量占定额应耗量的百分比=(节约(或超耗)数量/定额应耗量)×100%
 
62.汽车运输成本分析
 1、1、成本降低额和成本降低率
成本降低额=计划千吨(人)公里成本×本期实际周转量(千吨公里或千人公里)-本期实际总成本
成本降低率=成本降低额/(计划千吨(人)公里成本
 
2、2、成本降低额的综合分析
 固定费用定额降低额=计划固定费用-实际固定费用
变动费用定额降低额=变动费用计划合计金额×(实际主车总车公里/计划主车总车公里)-变动费用实际合计金额
养路费降低额=养路费计划金额×(实际主、挂车合计周转量/计划主、挂车合计周转量)-养路费实际金额
车辆各项效率变动影响成本的降低额=成本降低额-(固定费用定额降低额+变动费用定额降低额+养路费降低额)
3、3、车辆各项效率变动影响运输成本降低额的分析
营运车日变动差异=计划固定费用合计×[(实际主车营运车日/计划主车营运车日)-1]
平均车日行程变动差异=计划固定费用合计×[(实际主车总车公里/计划主车总车公里)-(实际主车工作车日/计划主车工作车日)]
里程利用率变动差异=计划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合计×[(实际主车重驶车公里/计划主车重驶车公里)-(实际主车总车公里/计划主车总车公里)]
重驶平均吨(座)位变动差异=计划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合计×[(实际主车重车吨(座)位公里/计划主车重车吨(座)位公里)-(实际主车重驶车公里/计划主车重驶车公里)
重车载重量利用率变动差异=计划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合计×[(实际主车周转量/计划主车周转量)-(实际主车重车吨(座)位公里/计划主车重车吨(座)位公里)]
拖运率变动差异=计划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合计×[(实际主、挂车合计周转量/计划主、挂车合计周转量)-(实际主车周转量/计划主车周转量)]
行驶平均吨(座)位变动差异=计划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合计×[(实际主车总车吨(座)位公里/计划主车总车吨(座)位公里)-(实际主车总车公里/计划主车总车公里)]
实载率变动差异=计划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合计×[(实际主车周转量/计划主车周转量)-(实际主车总车吨(座)位公里/计划主车总车吨(座)位公里)]
行驶平均吨(座)位变动差异+实载率变动差异=里程利用率变动差异+重驶平均吨(座)位变动差异+重车载重量利用率变动差异
4、4、养路费变动对运输成本的影响 
吨(人)公里平均收入变动差异=(计划吨(人)公里平均收入-实际吨(人)公里平均收入)×实际周转量×计划养路费率
养路费率变动差异=实际总收入×(计划养路费率-实际养路费率)
 
63.某路面年公里实际成本 
某路面年公里实际成本=某路面实际成本/某路面本年实际平均养护里程(公里)
 
64.施工管理费的分配 
甲类工程应提高施工管理费比率=(甲类工程实际直接费×规定施工管理费率)/[(甲类工程实际直接费×规定施工管理费率)+(乙类工程实际直接费×规定施工管理费率)]×100%
乙类工程应提施工管理费比率=(乙类工程实际直接费×规定施工管理费率)/[(甲类工程实际直接费×规定施工管理费率)+(乙类工程实际直接费×规定施工管理费率)]×100%
甲类工程实际分配管理费=实际施工管理费合计×甲类工程应提施工管理费比率
乙类工程实际分配管理费=实际施工管理费合计×乙类工程应提施工管理费比率
 
 
65.养路费的成本分析 
1、1、按营业收入计收养路费的企业,养路费成本降低额包括平均单位收入变动差异和养路费率变动差异两个因素。公式如下:
 养路费成本项目降低额=(计划人、吨公里养路费-实际人、吨公里养路费)×实际人、吨公里
车辆运转率变动差异=[(实际全行程载重量/计划全行程载重量)-(实际总车吨(座)位日)/计划总车吨(座)位日]×养路费计划数
车辆载重量利用率(实载率)变动差异=[(实际人、吨公里/计划人、吨公里)-(实际全行程载重量/计划全行程载重量)]×养路费计划数
 
养路费率变动差异=(计划养路费率-实际养路费率)×实际营业收入
 
2、2、按实际行驶吨(座)位公里(全行程载重量)计收养路费的企业,养路费成本降低额包括实载率变动差异和养路费率变动差异两个因素。公式如下:
养路费成本顶目降低额=(计划人、吨公里养路费-实际人、吨公里养路费)×实际人、吨公里
 
实载率变动差异=[(实际人、吨公里/计划人、吨公里)-(实际全行程载重量/计划全行程载重量)]×养路费计划数
养路费率变动差异=(计划每行驶千吨(座)位公里养路费额-实际每行驶千吨(座)位公里养路费额) ×实际行驶千吨(座)位公里
 
3、3、按车辆核定载重吨位计收养路费的企业,养路费成本降低额包括车辆各项效率指标变动差异和养路费率变动差异因素。公式如下:
 
养路费成本项目降低额=(计划人、吨公里养路费-实际人、吨公里养路费)×实际人、吨公里
 
车辆运转率变动差异=[(实际全行程载重量/计划全行程载重量)-(实际总车吨(座)位日/计划总车吨(座)位日)]×养路费计划数
车辆载重量利用率(实载率)变动差异=[(实际人、吨公里/计划人、吨公里)-(实际全行程载重量/计划全行程载重量)]×养路费计划数
养路费率变动差异=(计划每年吨(座)位日养路费额-实际每年吨(座)位日养路费额)×实际总车吨(座)位日
一级以上公路等级率
一级以上公路等级率=(一级及以上公路里程(公里)/全部符合公路标准的里程(公里))×100%
 
66.有路面公路里程比重指标
有路面公路里程比重指标=(有路面公路里程数/全部公路里程数(包括等外公路))×100%
 
67.高级路面比重指标
高级路面比重指标=(高级路面公路里程/全部有路面公路里程)×100%
 
68.行车事故频率
行车肇事频率=事故次数/(总行程/1000000)
行车肇事死亡率=死亡人数/(总行程/1000000)
行车肇事受伤率=受伤人数/(总行程/1000000)
行车肇事直接经济损失率=直接经济损失金额/(总行程/1000000)
 
69.安全行驶间隔里程
安全行驶间隔里程=总行程/责任事故次数
 
70.船舶总时间
船舶总时间=定额吨位×时间
 
71.船舶吨位次数
船舶吨位总数=∑(船舶定额吨位数×航次数)
 
72.平均使用船舶数
平均使用船舶数=船舶总时间/报告期天数
    或  =船舶总时间(不包括卧冬期)/报告期平均通航期
报告期平均通航期=∑(每艘船舶吨位数×报告期内通航天数)/∑(每艘船的船舶总时间)
 
73.船舶营运率
船舶营运率=(营运时间/船舶总时间)×100%
 
74.航行率
航行率=航行时间/营运时间×100%
 
75.重航率
重航率=(载重航行时间/营运时间)×100%
 
76.船舶平均航行速度 
船舶平均航行速度=船舶吨位(客位)公里数/船舶航行吨位(客位)天数
 
77.平均重行速度 
平均重行速度=重船舶舶吨位(客位)公里/重航吨位(客位)天
 
78.船舶载重量利用率 
船舶载重量利用率=货物周转量/船舶吨公里×100%
 
79.重航载重率
重航载重率=自载换算周转量/重航船舶吨位(客位)公里×100%
 
80.拖带效率
拖带效率=拖带换算周转量/拖轮千瓦公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