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印象 (随笔)

 晓谷 2011-05-30

每一个中国人对日本的感觉和印象都是充满矛盾 的:   
       一方面,由于日本经济、科技的发达,电器产品名扬海内外,很多中国人都在使用日本的品牌产品,从丰田、本田到日立、三菱;从松夏、SHARP到东芝;从资生堂到富士......。日本的文化也在影响着我们中国的百姓,电影从《追捕》到《血疑》、从《聪明的一休》到《铁臂阿童木》.....都深受中国人的喜爱。
    另一方面,由于日本的扩张、掠夺,中国人民饱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南京大屠杀酿成的凄凄野草下30万亡灵的刻骨仇恨,使我们每个中国人提到日本这个国名时都不能释然。日本首相小泉不顾中国人民的感情参拜靖国神社,中国人民愤怒的情绪无法平息。
    吸收与排斥,爱与恨,就这样一直交织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底。
  06年我和我的同事有机会去日本观光旅游,我们主要去了京都、东京和大阪,虽然时间不长,但近距离的观察,使我对日本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第一个印象就是没有特别明显的异国他乡感觉。日本人与中国人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我们都是亚洲人,属同一类人种,肤色、毛发都是一样的,黄皮肤、黑头发,几乎分不出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其次,日本的文字来源于中国,在他们的文字中夹杂着许多汉字,如街道上的路牌、商店标志,以及商品的说明等等,看了后对其中的意思也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另外,由于日本的本州岛与我们江苏的纬度差不多,所以日本的气候也和我们镇江没什么差异。总之,站在日本的土地上,我们没有产生强烈的异国他乡之感。
所不同的是:到日本后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街道干净、整洁。规划管理到位,没有乱张贴和乱搭建,没有随处乱扔的垃圾和烟头、纸屑。虽然几天的天气都不好,一直下着雨,我们没能看到湛蓝的天空,但街道、马路、公园并没有因为下雨、积水使人感到路面混浊、脏稀稀的,依然洁净、清爽。几乎看不到交警指挥交通,也看不到保安和戴黄帽子、穿黄马甲的保洁员,一切井然有序。
    第二个印象较深的是,日本人一切是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化。日本的公共设施非常注重为人们提供最大程度的便捷,尽量满足人们可能的需求,如:我们乘坐的大巴在车箱前上方有一台电视机,它是可以左右移动的,避免乘客观看困难和走动时碰到头。很多公共场所考虑到抱孩子的母亲和残疾人的特殊需求,设置有婴儿床、轮椅坡道。人们外出旅游,要说去得最多的地方可能是卫生间,无论是高速公路的服务区,还是酒店、商店、公园里的卫生间,是人性化体现最为集中的地方,每个服务区都有有免费冷热茶水供应,都有残疾人专用宽敞舒适的卫生间,每个卫生间都有数量充足的卫生纸,都设有衣帽钩。在许多服务区的卫生间里还配备了安全、固定的幼儿坐椅,为携带幼儿外出的母亲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有的卫生间坐便器坐垫是恒温的,坐上去感到很温暖,还有的卫生间坐便器坐垫上配有水温适宜的便后冲洗装置。发达的经济技术与人性化的理念相结合,给人们带来了舒适、享受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三个印象比较深的是日本的中青年很忙碌,老年人比较休闲。
  无论是京都、东京还是大阪,无论是早晨、中午还是黄昏,在路上行走的中、青年人都是步履匆匆,仿佛都有急事似的,虽然没有和日本人有什么接触,但从他们的神态,步伐上仍然能感觉到职业男性对工作的认真、努力和工作的压力。因为日本大多女性是不工作的,所以我们在公共场所,如:酒店、商场、公园和温泉等我们所到之处看到的大多是头发白了许多的老年人,尤其以老年女性为主。好象休闲、享受之类的事情是老年人的专利。
    第四个印象比较深的是日本人比较讲究礼仪。
  公共场所没有人大声喧哗,购物或到卫生间绝不拥挤插队,主动排队等候。中青年男士上班族都是深色西服领带,手提着或肩背着公文包。女士大多涂脂抹粉,但皮肤保养很好(可能与常泡温泉有关),特别是一些老年女性,非常注重打扮,显得有文化、有修养。
  日本商品虽然比较贵,但非常精致、别致,没有假货,可以放心的购买。日本的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对身体健康不会有影响。我们去时正值樱花盛开,随处可见,粉红色樱花赏心悦目。
  虽然短暂的日本之行结束了,然而,京都的古朴典雅、东京的豪华壮观、大阪的优美浪漫以及银座五彩斑澜的灯光,浅草寺的小商品和小吃,箱根的温泉浴,大阪公园盛开的樱花,精美可口的日本料理......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中国人,对日本我们内心有着无法抹去的伤痛。虽然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但是我们更应该面向未来;虽然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后经济飞速发展,国家日益富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我们还应该勇敢地承认我们的差距。我们应该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取长补短,学习日本人的刻苦敬业、团结合作;学习他们兼收并蓄,吸收中西方文化的营养;学习他们善于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我们要不断加强国民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奋发图强,争取早日赶上和超过日本,让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