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近末代恭亲王毓嶦先生

 紫雨剑 2011-05-30

走近末代恭亲王毓嶦先生

(2011-05-21 04:57:56)
标签:

杂谈

分类: 人物

走近末代恭亲王毓嶦先生

     
谁也不会想到,在北京南城一座普通的宅子里,竟住着毓嶦先生。见了面,就更不相信,那样的谦逊,那样的随和,丝毫也找不到当日亲王的仪度。

     89岁的毓老先生,喜欢推开窗子,去看那一小方属于他的田园。他收养的那只流浪猫,在那里上窜下跳。毓先生看着它就高兴。这是南城带给他的快乐。恬淡至极的他,对于北城那座著名的恭王府,那座与和申与《红楼梦》与两代恭亲王密切相关的府第,似乎没有什么兴趣。

     然而,当他打开《爱新觉罗宗谱》时,我们还可以清楚地在甲册里看到他的非凡来处: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奕訢—载滢—溥伟—毓嶦。

     爱新觉罗·奕訢,是道光帝的第六子,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以宣宗遗诏封恭亲王。同治朝时,慈禧太后将和申与庆亲王用过的宅子赠予奕訢,而成为恭亲王府。恭王府从此天下闻名。1898年,爱新觉罗·奕訢逝世,他的王位由孙子溥伟承袭。1936年第二代恭亲王溥伟逝世。1939年,溥仪在长春颁诏,令溥伟子毓嶦袭和硕恭亲王。

    就这样,16岁的毓嶦就成了第三代恭亲王。

    如此光华闪烁的背景,毓嶦先生提起来的时候,却是一声声的叹息。

     为读书,清贫王子进驻伪皇宫

     1922年秋天,溥伟从青岛移居大连,在黑石礁筑室“星浦山庄”次年1010日,毓嶦出生。

     虽然王室式微,但严格的皇家教育是不打折扣的。毓嶦幼学开始的时候,笃信“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老王爷溥伟就请教师教他学习《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同时,溥伟要求毓嶦每天除了诵读经书外,还要规规矩矩地书写一篇大楷和小楷。一旦发现有不规矩的地方,父亲就要撕毁,让他重写。除了临帖之外,父亲还命他向叔父学习。这就决定了他日后非成大器不可,所谓取法乎上名师出高徒。叔父溥濡是北方宫廷画派的代表人物,与张大千齐名,世称“北濡南张” 溥濡见了毓嶦,一眼就看出他是天才书法家的气象,他安静内敛,颖悟强记。于是,溥濡开始了“诲侄不倦”经过叔侄二人近十年的刻苦努力,毓嶦终于领略了中国书法的基本精神。

     然而,1936年父亲老恭王去世。家里的生活,一下陷入窘境。没有生活来源,母亲带着三个孩子,把家里留下的一点东西,今天当一些,明天卖几件,拿这个换生活。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学习生活自然要中断了。

    偶然的机会,毓嶦听族人说在长春的伪满皇宫里,溥仪办了一个私塾,爱新觉罗家族的后裔可以去那里读书,每月还能领到一笔生活补助。有书读,有饭吃,还有钱拿,这对于毓嶦而言,是天大的好事。

     1937年,毓嶦与母亲告别,前往长春投奔溥仪,那年他只有14岁。初入伪皇宫,对里面的一切都让他感到新鲜而神秘。溥仪和皇后婉容分屋而住,皇宫里同时住着溥仪的弟弟溥杰,溥仪的妹妹、妹夫等若干人。白天,大家各司其职,晚上,所有人都要陪在溥仪身边。虽然封建帝制早已被推翻,但是在皇宫之内,君臣之礼依然要严格遵守。“七、八点吃完饭,之后两个来小时,溥仪在那儿坐着说话。你就得站着听,一直站着,手都朝下,一点都不能动弹。

     溥仪私塾里的学生一共5人,都是清朝王室的后裔。在这里,毓嶦刻苦学习四书五经、清朝历史、日文等内容。溥仪偶尔有兴致时,也会亲自讲课。而讲课的重点,依然是给学生们灌输君臣之礼:我要是不当皇帝,就跟你们一样,我们都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人。现在我当皇上了,就不一样了,换句话说,也就不是亲族的关系了。皇上跟谁不论亲戚,只论皇上,你是奴才,我是皇上。

     对于眼前私塾里的这5个学生,溥仪做了严格的限制。不许他们与伪皇宫里的日本人接触,不许随便外出;没结婚的学生一个月可以出门一次,结婚的学生一周回家两次,但是回来要如实报告外出情况。复杂的规矩,让初进皇宫的毓嶦很不习惯。

      袭王位,他经历了大半生的磨难

     毓嶦自幼家学深厚,到了宫里很快就在宗室子弟中脱颖而出了。在溥仪看来,他是德才兼备的优秀少年。因此,非常喜欢他

     1939年,溥仪颁诏,让毓嶦承袭了父亲和硕恭亲王爵位。溥仪对毓嶦说,你们家这个恭亲王王爵是世袭罔替,你得继承这个,我用大清国皇帝身份,再赐你承袭恭亲王。这样,就把你们家里头这一把乾隆爷御用宝刀“白虹”,还有这个世袭罔替的上谕还给你。

按照规矩,毓嶦赶紧趴在地上给溥仪磕头。然而,显赫的王位并没有给他带来荣华富贵,反而让他经历了大半生的磨难。

     他在伪皇宫一共生活了8年,从14岁到22岁。

     1945815,日本宣告投降,彻底粉碎了溥仪的复辟梦,当时唯一可以做的选择就是逃跑。1945816,溥仪召开了伪满洲国最后一次御前会议,宣读了他的退位诏书。

    按照原计划,溥仪带着弟弟溥杰、侄子毓嶦等8人从通化坐飞机到沈阳,然后从沈阳机场转机逃往日本。但是谁也没想到,溥仪一行人一降落在沈阳机场,就被在此等候多时的苏联红军抓捕。

    虽然沦落为俘虏,但是苏联政府对溥仪和他的8个亲信还是格外地优待。他们被安排住在前苏联赤塔一座环境优美的疗养院中。在这里,毓嶦第一次看到了他从未见过的中文书:《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和斯大林著的《关于列宁主义问题》。从来都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为何人的毓嶦,好奇地翻开这些共产党的书。

    在苏联,毓嶦生活了5年。他回忆说,在头两年,他和溥仪的其他几个亲信还轮流伺候溥仪,替他打饭、烧水、洗衣服。但是同样关押在此的伪满大臣对待溥仪的态度则颇为微妙。他们见到溥仪已经不再像原来那样毕恭毕敬,对他的称呼也由原来的皇上变成了老溥、溥大爷。

     1949101,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毓嶦兴奋不已,他热切地期待着回家与母亲相聚。

     1950730上午,苏联伯力红河子看守所所长阿斯尼斯上尉当众宣布了苏联政府的决定:即刻遣返所有被关押在苏联的伪满大臣和将军们。为了确保安全,押送伪满战犯的列车,窗户全部被糊上。走了一天一夜后,列车到达了中苏边境绥芬河车站。在这里,毓嶦和溥仪家族的其他成员,被苏军移交给中国政府。一路上,溥仪精神紧张,神情恍惚,半夜也不睡觉,在火车上来回走,见谁给谁磕头。乐天派的毓嶦,想的是听天由命。

     中国政府将伪满战犯关押在辽宁抚顺战犯管理所。抚顺战犯管理所的管理颇为严格,规定不是一个监号的人不可以交谈。只有溥仪得到特别优待:每天在院子里散步时可以和家人说一会话。毓嶦那会见到溥仪没话,觉得没什么说的。溥仪还假装关心关心他,问,你怎么样?好不好啊?

     毓嶦先生和大家一样,在这里整日学习《东北日报》、《中国近百年史》、《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以及几本毛泽东的著作。在进战犯所的两年后,领导安排大家每晚两小时的糊纸盒的劳动改造内容。大家围坐在一起糊,别人还好,都能把纸盒糊得像个样子,符合上级要求达到的标准。只有溥仪笨手笨脚,一而再再而三地生产残次品。管理所的领导也不计较,改造的重点放在思想上,而并不一定要提高他的劳动技能。

     1957127,最高检察院的代表向毓嶦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书。从苏联监狱到中国监狱,34岁的毓嶦终于告别了12年的囚犯生涯,重获自由。

     和意料中的欣喜完全不同,出狱后的毓嶦忧心忡忡。在苏联待5年,在战犯管理所待7年,前后12年。这12年吃喝穿住全有人管,现在释放回家了,以后靠什么生活?他心里一片茫然。

    回到北京,毓嶦和母亲、弟弟暂时住在一起。不远的地方,就是祖上的基业——恭王府。而此时,毓嶦却没有心情旧地重游。后来,他在天堂河农场做了一名农业工人,成为一名光荣的劳动者。

    1966文革爆发,由于出身问题,毓嶦夫妇两人被下放到辽宁的凌原,进行劳动改造。1979年,回到北京,在文革结束后获得了平反。1980年,他回到了北京的天堂河农场。

     劫难后,找到了大书法家的位置

     叹息终于结束了,结束于劫难的终结。

     在新时期,毓嶦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方向是他盼望已久的幸福。

     有一门艺术,决定了毓嶦先生后半生的幸福指数,这就是书法。

     无论是在苏联,还是在抚顺,毓嶦先生始终没有放弃对书法的执着追求。他每日临池不辍潜心砥厉。

     到了晚年,毓嶦先生的书法艺术已瓜熟蒂落。他精通楷、行、草、隶、篆,尤善楷、行、草。楷书宗欧阳询,行、草习王羲之、赵孟頫。更重要的是,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即神韵洒脱,雄健浑厚,体态灵动,章法严谨。其楷书端庄秀丽,行草笔墨潇洒飘逸,隶书清雅高致,篆书清秀劲健。成为当代中国卓有成就卓越的大书法家。

    20年来,毓嶦先生多次应邀到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兴趣办个人书画展,得到了海内外书画界同仁的高度评价,其作品为世界各地的收藏家和机构团体的广泛收藏。他成了我国的文化外交使者。

    1987年开始,毓嶦先生的书法作品陆续在日本的大阪、福岗、茨城等地展出。在广岛的爱新美术馆,日方还为他僻出专门的展室,名为“爱新觉罗. 毓嶦书道展“常年对外开放。日本媒体对毓老先生书法的清雅高致赞不绝口,有的甚至称他为当代中国的草圣。

     20029月,韩国举办“中国名人书艺家招待展,对于毓嶦先生,韩国书画协会会长尹相在先生这样评价:“爱新觉罗. 毓嶦先生是清朝皇族,经过特殊的磨难和人生历程,有着成熟的艺术经历。作为德高望众的艺术家,为促进韩中文化交流,来此举办书法展,令人激动万分。”

     200312月,毓嶦先生应邀到澳门兴趣办“爱新觉罗家族书画艺术展“,作为第一嘉宾 ,他受到了全国政 协副 主席马万祺、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 长官何厚铧的接见。马万祺盛情邀 请毓嶦先生到家里作客,并与他进行了亲切的交谈。称赞他在继承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扩大中国书法艺术在海外影响方面所做的贡献。何厚铧先生亲临展会现场,与毓嶦先生合影留念。毓嶦先生非常高兴,他挥笔书写“政通人和”四个大字送给何厚铧先生。

     爱家乡被毓嶦先生视为爱国的一个重要内容。有一年,老家辽宁受灾,他慷慨解囊,成为当时辽宁省收到的国内捐款数额最多的人;听说老家的农村有一所小就改建校舍遇到了困难,他倾其个人所有外汇积蓄寄了过去。

     毓嶦先生利用出国访问、讲学、办书展的空闲时间,写出了长篇回忆录式的纪实文学《末代皇帝的20年—爱新觉罗.毓嶦回忆录》,书出版后引起轰动,并且得了奖。

谈及写作目的,毓嶦先生说:“我就是要把我知道的事告诉人们,我不会编,我是写实。一切都历史造成的,如今那段历史都过去了,就让一切苦难都过去吧。我只是要把活生生的历史告诉大家。”

     正如我们所说的那样,晚年的毓嶦先生生活得很幸福。他的老伴丽水女士也是书法家,他们天天在一起切蹉书艺,这让老人的幸福感与日俱增。他的儿女们也很孝顺,经常来看他们。

     作为大书法艺术家的毓嶦先生,他享受着海内外观众的崇仰。这无疑也是他的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