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学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策略 - 随风的女孩的日志 - 网易博客

 yesyejg 2011-05-30

中学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策略

师魂 2011-02-10 20:40:51 阅读34 评论0   字号: 订阅



中学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策略 

一、文本解读的意义与价值:

 

1.文本是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唯一载体和媒介;

2.文本是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设计的重要根依据;

3.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要作的第一件事情;

4.文本解读过程是语文教师对文本价值和意义积极自主建构的过程。

5.语文教师对文本价值和意义积极自主建构的成果是语文教师阅读能力的标志。

 

二、语文教师在文本解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对文本进行深刻解读就着手教学设计;

2.在文本解读的准确性和独特性上不到位,只是浅层次的文本解读,理性思考不够;

3.解读脱离文本,游离文本,不能准确认识创造性阅读和超文本解读的内在涵义。

 

三、进行准确而独到的文本解读策略:

 

1.抓文眼、抓关键信息(在文本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信息,包括标题);

2.抓行文思路和情感脉络;

3.抓篇章结构,思考结构详略主次安排的缘由和真正目的;

4.抓前后钩连的主要信息,并对这些主要信息进行有机整合;

5.联系学生实际来揣摩和考量文本最大的人文价值取向和追求;

6.联系作者背景知识但不被作者背景知识所左右;作者背景知识与文本内容有联系,但这种联系未必就是不然的;

7.参考其他的文本解读资料,但不被其他的文本解读资料所牵制,心中要有自己的一杆秤;

8.能走出文本,站在一定的高度对文本内容和最大的人文价值取向进行审视和评价。

 

四、附:中学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案例

                                     案例一

“踏”“笑”皆关手足情

——再读鲁迅先生的散文《风筝》

初次阅读鲁迅先生的散文《风筝》时,总是被文本中“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地堕下去了”这句话所牵引,以为该文本的主旨在于:通过对小时候“我”因受封建教育思想的严重影响采用极其恶劣的方式阻止“小兄弟”放风筝事件的回忆和二十年来后兄弟两相见时隔膜的的叙述,一方面表达“我”对 “小兄弟”的愧疚和歉意,另一方面批判封建教育思想对儿童精神的虐杀。这次反复研读文本,觉得初次阅读的感受不十分贴近文本,尤其是“批判封建教育思想对儿童精神的虐杀”的理解与文本内涵相去甚远,有加以矫正的必要;以为该文本的主旨在于传达兄弟两之间浓郁的手足之情,即“踏”“笑”皆关手足情!

    第一,文本中所说的“但是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有出息孩子所作的玩艺”一句话,至少表达了三个信息:一是“我”向来不爱放风筝而且嫌恶风筝;二是“我”认为放风筝是没有出息的孩子所作的玩艺;三是正因为“我”认为放风筝是没有出息的孩子所作的玩艺,所以“我”向来不爱放风筝而且嫌恶风筝。也就是说要做一个有出息的孩子,就不应该作没有出息孩子所作的像放风筝这类玩艺!于是对“最喜欢风筝”的小兄弟采取了“不许放”的态度;于是认为小兄弟“张着小嘴,呆望着天空出神”、当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时的“惊呼”、当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时的“高兴得跳跃”等表情和举动是“可鄙”的“笑柄”。“我”之所以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希望小兄弟作一个有出息的孩子;“我”之所以把小兄弟对风筝的表情和举动当作“可鄙”的“笑柄”,是嘲笑小兄弟会成为一个没有出息的孩子!姑且不去讨论“以为这是没有出息孩子所作的玩艺”这种认识是否正确,单就从“我”不希望小兄弟因为沉溺于像放风筝这样的玩艺而成为一个没有出息孩子这一点出发,就可以看出“我”对小兄弟浓郁的手足情。

第二,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有所谓“玩物丧志”之说。“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出自《尚书·旅獒》,而《尚书》是春秋战国时代的著作,其中的“玩人丧德,玩物丧志”之说历来在人的教育方面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种人文教育观念,而且这种人文教育观念就是在现当代的大多数国人心目中并未完全泯灭。这种人文教育观念意在强调不要过分醉心于玩赏某些人物和事物或迷恋于一些无利有害的人物和事情,否则就会丧失自己良好的德行和积极进取的志向。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人文教育观念还是有相当部分的真理的,怎么能把这种人文教育观念简单地归结为“封建教育思想”呢?“我”之所以认为放风筝是“没有出息孩子所作的玩艺”,以至于自己向来不爱放风筝而且嫌恶风筝,甚而至于不准小兄弟放风筝、对小兄弟在别人放风筝时所表现出来的表情和动作采取鄙视和嘲笑的态度和发现小兄弟偷做风筝时所采取的“抓断”“掷”“踏”等过激行为和“愤怒”“傲然”态度,大概正是因为“我”受了这种传统人文教育观念影响的缘故。虽然小兄弟在放风筝方面是不是“过分醉心”和“迷恋”到了“丧德”“丧志”的地步、“我”以一己之好恶和一己之偏见对小兄弟采取不许、鄙视和嘲笑的做法和态度等自然值得商讨,但至少“我”不希望他“玩物丧志”这一出发点是善意的!

第三,我们应当把“我以为这是没有出息孩子所作的玩艺”和“我” 不准小兄弟放风筝、对小兄弟在别人放风筝时所表现出来的表情和动作采取鄙视和嘲笑的态度以及发现小兄弟偷做风筝时所采取的“抓断”“掷”“踏”等过激行为和“愤怒”“傲然”态度等放在具体的时代背景和“我”的年龄特征中来加以考察。当时的“我”毕竟还是比小兄弟长不了多少的孩子,孩子毕竟不同于成人,他们对人、事的认识不可能全面、深刻,在人、事方面产生一些偏见或采取一些过激行为,应该说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应该说“我以为这是没有出息孩子所作的玩艺”和“我” 不准小兄弟放风筝、对小兄弟在别人放风筝时所表现出来的表情和动作采取鄙视和嘲笑的态度以及发现小兄弟偷做风筝时所采取的“抓断”“掷”“踏”等过激行为和“愤怒”“傲然”态度等是“我”年龄特征的局限性。而且当时的“我”毕竟还是一个处于1900年前后的中国农村孩子,毕竟还是一个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的中国农村孩子,毕竟还是一个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教育的中国农村孩子,所以应该说“我以为这是没有出息孩子所作的玩艺”和“我” 不准小兄弟放风筝、对小兄弟在别人放风筝时所表现出来的表情和动作采取鄙视和嘲笑的态度以及发现小兄弟偷做风筝时所采取的“抓断”“掷”“踏”等过激行为和“愤怒”“傲然”态度等是“我”所处时代赋予“我”这样一个中国农村孩子的局限性。由此,对“我以为这是没有出息孩子所作的玩艺”的认识、“我” 不准小兄弟放风筝和对小兄弟在别人放风筝时所表现出来的表情和动作采取鄙视和嘲笑的态度、以及在发现小兄弟偷做风筝时所采取的“抓断”“掷”“踏”等过激行为和“愤怒”“傲然”态度的个中缘由,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但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样一个基点:“我以为这是没有出息孩子所作的玩艺”的认识、“我” 不准小兄弟放风筝和对小兄弟在别人放风筝时所表现出来的表情和动作采取鄙视和嘲笑的态度、以及在发现小兄弟偷做风筝时所采取的“抓断”“掷”“踏”等过激行为和“愤怒”“傲然”态度,都是当时作为一个中国农村孩子出于对小兄弟不要“玩物丧志”、做有出息的孩子的善意的期望!这种期望越急切,自然所采取的态度和行为就越过激!须知:特别是这里的“抓断”“掷”“踏”等过激行为和“愤怒”态度蕴涵着当时的“我”对小兄弟急切的期望和浓浓的手足情谊!

第四,从全文的情感线索来看,文章首先写由眼前所见北京冬季晴朗天空下浮动的一二风筝而产生的“惊异”“悲哀”之情;接着联想起故乡春二月风筝时节放风筝的简况而产生“我现在在那里呢”的茫然;接着续写少年时候的“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的原因、大致情形和一个具体的过激行为片段,在这一节回忆性文字中,既有对小兄弟“多病”“瘦得不堪”“惊惶”“瑟缩”“绝望”等的同情,又有对小兄弟不要“玩物丧志”、做有出息的孩子的善意的期望,更有对当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的态度和行为对小兄弟造成心灵伤害的自我反省和深深歉疚;接着续写二十年后人到中年的“我”从一本外国儿童书中得知“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时而产生自己幼小时候对小兄弟进行“精神的虐杀”一幕难以派遣的沉重心情;接着续写“我”“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起放”的补过方法的不现实和“我”“去讨他的宽恕”的愿望未能得以实现时而产生的“我的心只得沉重着”;最后回到北京“肃杀的严冬”,借异地“非常的威寒和冷气”抒发无法释怀的“无可把握的悲哀”,以“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聊以自惩!由此可见,全文以“我”的“悲哀”和“沉重”之情将北京冬季晴朗天空下一二风筝浮动的景象、幼小时候对小兄弟进行“精神的虐杀”的一幕和二十年后“早已有了胡子”的“我们会面”情形等贯穿起来,毫不隐晦地向“我” “早已有了胡子”的兄弟和读者表达“我” 对他造成心灵伤害的深刻反省和深深歉疚。在这种深刻的反省和深深的歉疚里,在这种“沉重”的“悲哀”里,在这种不能自我宽恕的悔恨里,既蕴涵了作者的兄弟情深,又体现了作者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第五,从小兄弟的角度来看,“大概十岁内外”的小兄弟尽管“多病”“瘦得不堪”,但“与我相反”“最喜欢风筝”,在“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的情形下,他就“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他就对着远处突然落下来的蟹风筝“惊呼”; 他就对着解开了缠绕的两个瓦片风筝高兴地“跳跃”; 他就背着哥哥躲进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苦心孤诣地来偷做”风筝……在这里,没有兄弟俩的打骂,没有兄弟俩剧烈的矛盾冲突,有的只是“我”的偏激、固执和极端,有的只是小兄弟的无奈和顺从下无言的反抗;从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多病”“瘦得不堪”的小兄弟,我们看到的还是一个天真、淳朴、憨厚、可爱的小兄弟!从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兄弟俩对立中的和谐。再从“早已有了胡子”的兄弟的角度来看,尽管小时候面对“我”的“抓断”“掷”“踏”等过激行为和“愤怒”“傲然”态度,他曾经“惊惶”过、“瑟缩”过、“绝望”过、受过“我”的精神虐杀,但当二十年后“我”与他会面“叙述到这一节”时,他惊异地笑说道:“有过这样的事吗?”“早已有了胡子”、脸上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的兄弟,对儿时所受“精神的虐杀”“什么也不记得了”、“全然忘却,毫无怨恨”,这是怎样的一个兄弟呢?他是真“什么也不记得了”、真“全然忘却”了吗?如果他是真“什么也不记得了”、真“全然忘却”了,表明兄弟是一个乐观、健忘、心胸开阔的兄弟;如果他是假装“什么也不记得了”、假装“全然忘却”了,却有意用这样的语言和这样的笑声来荡开哥哥心中的疑虑和调节兄弟俩谈话的氛围,意在向哥哥表明:过去的事情就让成为过去,哥哥不必介意,大可不必放在心上,我们毕竟兄弟一场,何必就是重提呢?不管从真、假哪个层面来看,这“笑”声里都饱含了弟弟对“我”过失的包容和谅解,都蕴涵了兄弟间的深厚情谊!面对这样一个亲生好兄弟、这样一份珍贵的手足情,作者对自己所犯下的过失自然也就更不能原谅自己的心情,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俗话说:“唇齿相依,还有磕磕拌拌的时候。”更何况是兄弟之间呢?如果能将这种血融于水的兄弟之情延伸到处理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里去,彼此之间多一点包容和谅解、多一点自我反思和表达歉意的愿望与行为,那么要想构建起和谐的人文关系应该不是什么难事!我想,这便是教学《风筝》这一文本的人文价值之所在。

 

                            2008年1月8日

 

案例二

悲秋,还是颂秋?

——谈对郁达夫《故都的秋》情感基调的理解

 

《故都的秋》是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名篇散文,对于这篇散文的情感基调的理解,很多数教师都定位在“悲秋”上,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他们以为“清”、“静”、“悲凉”这三个词是该文本的“文眼”,并紧紧抓住文本中与这三个“文眼”的相关的“破屋”、“破壁腰”、“几根疏疏落落的尖而长的秋草”、“铺得满地”“极细微极柔软的”落蕊、“一条条”“细腻”“清闲”“有点儿落寞”的扫帚丝纹、“秋蝉的衰弱的残声”、“都市闲人”秋雨话凉、“尤其是诗人,都带者浓厚的颓废色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觉来的”等信息,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思维联系方式,再联系作者“两岁丧父”、“少小离家,异地求学”、“二十几岁得肺结核”等人生经历和他“性格抑郁”、“感情脆弱”以及“日本侵华”的时代背景来应证“悲秋”的结论。我不是说文本理解方式不好,只是觉得其中存在值得探讨的地方,而且“悲秋”的结论有些站不住脚!

第一,该文本的“文眼”,果真是“清”、“静”、“悲凉” 这三个词吗?我认为不是。因为文中反复出现了诸如“这故都的秋味”、“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等信息(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从这些前后钩连、贯穿全文的主线信息来看,“秋味”、“深味”才是该文本真正的“文眼”。

第二,“故都的秋”的“秋味”、特别是“深味”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清”、“静”、“悲凉”这三个词上吗?我认为非也。我认为应该是体现在“特别”“清”、 “特别”“静”、“特别”“悲凉”,而这种“特别”“清”、“特别”“静”、“特别”“悲凉”是作者通过与“南国之秋”的比较、与中外诗文对秋“歌颂与悲啼”的比较得出来的(着重号为笔者所加)。首先,作者开篇就说“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一个“好”字,表明作者对所有地方秋天的总体感受和总体评价;同时,这个“好”字也透露出该文本“颂秋”的感情基调。作者为什么认为“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呢?因为作者从中外诗文对秋“歌颂与悲啼”的比较中发现:“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觉来的”,世界各地的秋天就“好”在这里!只不过与外国文人相比,“中国的文人,与秋天的关系特别深了”(着重号为笔者所加),这大概就是“有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在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的原因所在吧(着重号为笔者所加)。在这里,“特别深”、“很浓厚”、“特别的多”,是与文首的“特别”二字相照应的,重在强调中国的秋天给人的感觉不仅“总是好的”,而且给人的感觉“特别深”、“很浓厚”、“特别的多”( 着重号为笔者所加)。其次,作者认为“江南,当然也是有的”,以为“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只不过与“故都的秋”比较起来,“南国之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少风”,“那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只能使人感到“一点点清凉”,给人留下“看不饱,尝不透,玩赏不到十足”的遗憾,它那“不浓”的“色彩”留给人“回味不永”的歉疚;而“故都的秋”有“十分的秋意”,它“特别”“清”、“特别”“静”、“特别”“悲凉”,“清”得“到底”、“静”得“到底”、“悲凉”得“到底”,它如“白干”般酒劲十足、使人酩酊大醉,它如“馍馍”般耐人咀嚼回味、使人大饱口福,它如“大蟹”般品位高、营养高、能更滋养人,它如“骆驼”般高清晰、能给人留下明晰而深刻的印象。作者通过与“南国之秋”的比较,旨在向我们传递“故都的秋”“特别”“清”、“特别”“静”、“特别”“悲凉”和“清”得“到底”、“静”得“到底”、“悲凉”得“到底”这样的信息。一句话“故都的秋”“秋味”十足,“秋味”彻底,劲足,够味!能让人看得饱、尝得透玩赏到十足、回味永!由此看来,作者向我们传达出了这样的感情递进层次倾向:无论什么地方的秋天都是“好”的→中国的秋天是“好”的→江南的秋天也是“好”的→故都的秋天“特别”“好”!正因为它“特别”“好”,所以就值得“颂”!而且也正是该文本所要“颂”的所在!

第三,故都这种“特别”“好”的“秋味”又具体蕴涵在哪些人、事、物、景之中呢?你看,文中不是着力向我们展示了以下这样一些人、事、物、景吗?“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漏下来的”“一丝一丝”“日光”,“破壁腰中”“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牵牛花底”“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像花又不是花”、“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的槐树“落蕊”,“树影下”“一条条”“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的“扫帚的丝纹”,“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得见它们的啼唱”的秋蝉“衰弱的残声”,“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下得“息列索落”的秋雨,“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又露出脸来了”的太阳,“雨后的斜桥影里”“桥头树底”“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咬着烟管”的都市闲人及其他们“微叹着互答着”的“缓慢悠闲的声调”和“平平仄仄”“念错的歧韵”,“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都会一株株的长大起来”的枣子树和“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枣子颗儿……作者认为:从“槐树叶底”“漏下来的”“一丝一丝”“日光”和“破壁腰中”“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中“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还要牵牛花底”“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为“最好”;那“像花又不是花”、“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的槐树“落蕊”能让人“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树影下”那“一条条”“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的“扫帚的丝纹”能使人产生“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深沉”的“遥想”;“秋蝉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息列索落”的秋雨“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雨后的斜桥影里”“桥头树底”“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咬着烟管”的都市闲人“微叹着互答着”对“阵”字“平平仄仄”“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奇景”; 枣子颗儿“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着重号为笔者所加)在作者看来,所有这些人、事、物、景中都蕴涵了故都“特别”“好”的“秋味”。从文中着力展示的人、事、物、景及作者对这些人、事、物、景的主观感受与评价信息(比如“十分”、“最好”、“极”、“深沉”、“遥”、“特”、“奇”、“有味”、“更像样”、“正好”、“奇”、“全盛”、“佳”、“最好也没有”等)中,应该很容易解读出作者明显赞颂故都之秋“特别”“好”的感情取向。难道作者“两岁丧父”、“少小离家,异地求学”、“二十几岁得肺结核”等人生经历和他“性格抑郁”、“感情脆弱”以及“日本侵华”的时代背景就决定了作者写作该文本时以及该文本本身的感情基调就是“悲”和“悲凉”的吗?恰恰相反,通过研读全文,我所感受的却是作者对故都、对祖国强烈的眷念和热爱。至于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些人、事、物、景,原因大概有二:一是这些人、事、物、景正好能反映“故都的秋”“特别”“清”、“特别”“静”、“特别”“悲凉”(也就是“特别”“好”)的特点;二是符合作者“虚静”的审美情趣。

第四,文中作者说“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这里,作者向我们传达了三个信息:一是不逢北国之秋时间久远;二是对北国之秋十分眷念;三是近十余年前的北国之秋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清晰的印象。正因为印象深刻清晰,所以越是时间久远就越是眷念、越是渴求再逢北国之秋。正是因为有这种强烈眷念和热切渴求的感情基础,才有文首“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的专程目的的表达。从“不远千里”和两个“赶”字中,不难读出作者渴求再逢北国之秋的强烈愿望和急切心情;从“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中,可以读出作者近十余年后再来北平的专程目的,一个“饱”字,一方面是说近十余年前的那次没有尝够,另一方面是说江南的秋不过瘾,只有这故都的秋味能让人尝饱、尝够、过足瘾,因为这故都的秋味“特别”“好”;一个“饱”字,充分表达了作者此次北平尝秋之行的强烈欲求!而且,在这里,作者似乎为我们创设了这样一个对话语境:好像作者刚到北平,还未来得及饱尝故都的秋味,就遇上友人或故交,于是他就向友人或故交急切倾吐此次北平之行的专程目的和强烈欲求,紧接着就有下面对此次来北平原因滔滔不绝的的诉说和对近十余年前北国“特别”“好”的秋味津津有味的回味以及文章最后“以寿换故都之秋”的强烈情感的抒发。据此,我们也可以判明此文的感情基调是在“颂”这“特别”“好”的故都之秋。

第五,是的,文中作者津津回味的人、事、物、景,大多给人“清”“静”“悲凉”的感觉,但是我们是不是就可以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思维联系方式,来断定作者在向友人或故交“诉说”时或该文本的情感是“悲”或“悲凉”的呢?进而联系作者“两岁丧父”、“少小离家,异地求学”、“二十几岁得肺结核”等人生经历和他“性格抑郁”、“感情脆弱”以及“日本侵华”的时代背景就能得出该文本的感情基调就是“悲秋”和“对故国即将沦丧的一种无奈”的结论来呢?假如说该文本的感情基调是“悲秋”,那么对作者不惜周折急于再次来到北平的强烈心情和专程来北平尝秋这一举动作何理解呢?假如说该文本的感情基调是“悲秋”,那么对作者对北国之秋十分眷念之情作何理解呢?假如说该文本的感情基调是“悲秋”,那么对作者滔滔不绝的的诉说和对近十余年前北国“特别”“好”的秋味津津有味的回味以及文章最后“以寿换故都之秋”的强烈情感的抒发又作何理解呢?假如说该文本的感情基调是“悲秋”, 那么对文中那些并不“清”“静”“悲凉”的人、事、物、景,比如“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又露出脸来了”的太阳,又比如 “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的枣子颗儿;还比如“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的枣子、柿子、葡萄,像这些地方用“悲秋”能自圆其说吗?其实,我们忘记了一个基本的写作事实,那就是作者“诉说事实”时的感情与“事实本身”所蕴涵的感情有时很可能并不一致,也就是说文本中所叙之人、事、物、景是“悲”的,但作为叙述主体在叙述人、事、物、景时其感情就不一定也是“悲”的。而且该文本中“清”“静”“悲凉”的人、事、物、景是局部的,怎么能以局部的“悲”概括出该文本整体的“悲”这一结论呢?其实,这里有一个“隔”的问题,即“表冷内热”的问题,也就是“物冷心热”的问题,不然那种“以乐景写哀愁”或“以悲景写喜悦”的表达方式就无法得到理解。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思维联系方式,来机械推断文本的感情价值取向;更不能简单地联系作者的生平、性格、时代背景对作者“这个文本”特定的感情价值取向作牵强附会的分析。

第六,从本文的行文思路来看,仔细研读全文,不难发现该文本似乎是按这样的思路来行文的:先写再来北平的专门目的、急切心情以及故都秋味的总体特点(“好”、“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接着补叙江南之秋的特点和急于来北平领略秋味的原由(江南“不适合”领略秋味);接着写不逢北国之秋时间久远和对北国之秋的深切眷恋;然后重点一一回味、诉说“将近十余年”前北国之秋给“我”留下的具体而深刻的印象和感受;在联系中外诗文中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来强调“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到底”;最后借与南国之秋的比较来抒发“折寿换北国之秋”的强烈感情。再从作者一一回味、诉说“将近十余年”前北国之秋给“我”留下的具体而深刻的印象和感受这一重点部分来看,有这样一些重要信息值得研究:①“自然而然也能感到十分的秋意。”句中的“也” 是相对于什么来说的呢?是相对于前面“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和“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来说的,意思是说“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漏下来的”“一丝一丝”日光、“破壁腰中”“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都能使人自然而然地感到十分的秋意,而且这种秋意是“十分”的秋意,而不是一般的秋意;作者感觉到的“十分的秋意”是什么呢?通过“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漏下来的”“一丝一丝”日光、“破壁腰中”“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这些信息,不难发现作者感觉到的“十分的秋意”就是“特别”“清”和“特别”“静”。②“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也”是相对于什么来说的呢?是相对于前段中的“从槐树叶底”“漏下来的”“一丝一丝”日光、“破壁腰中”“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和“牵牛花底”“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作陪衬”的秋草来说的,意思是说“从槐树叶底”“漏下来的”“一丝一丝”日光、“破壁腰中”“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和“牵牛花底”“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作陪衬”的秋草都是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既然“从槐树叶底”“漏下来的”“一丝一丝”日光、“破壁腰中”“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能使人自然而然地感到十分的秋意,那么北国的槐树也不例外地能使人自然而然地感到十分的秋意。那么作者在这里感觉到的“十分的秋意”是什么呢?是“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细腻”、“清闲”和“有点儿落寞”吗?“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细腻”、“清闲”和“有点儿落寞”是作者对“落蕊”和“扫帚的丝纹”的感觉,决不能用这些表示感觉的言语信息来直接代替“十分的秋意”,只能说正是在这种“十分的秋意”中使人对“落蕊”和“扫帚的丝纹”产生了“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细腻”、“清闲”和“有点儿落寞”吗?“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细腻”、“清闲”和“有点儿落寞”等感觉。由此看来,这“十分的秋意”仍然是指“特别”“清”和“特别”“静”。③“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既然是“特产”,在回味和诉说中当然不能缺席,“更是”既是强调又是在“也是”基础上的递进;这里有个问题——作者为什么不说“衰弱的残声的秋蝉,更是北国的特产”而要说“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呢?“残声”能说是“特产”吗?它“特”在哪里呢?研读这句后面的文字,就会发现它“特”在无处不有、无处不反衬出北平之秋的“特别”“清”、“特别”“静”和“特别”“悲凉”的特点。④“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句中的“还有”自然是用来承接上文的槐树和秋蝉的,“也似乎”是对上一段中“简直像是”的照应,在这里作者指出北方的秋雨给他的整体感觉是“奇”、“ 有味”和“ 更像样”。⑤“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也”自然是相对于前面所叙所有之“景”的承接,在这里作者指出北方秋来的果树给他的整体感觉是“奇”。从对这样一些重要信息的研究中,我们至少有两点发现:一是作者用“也”、“也是”、“更是……简直像是”、“还有……也似乎”、“也是”等将“天色”、“飞声”、“日光”、“蓝朵”、“槐树”、“ 秋蝉的残声”、“秋雨”、以及“秋来的果树”串联起来,并用“十分”、“特”、“有味”、“更像样”、“奇”融入其中;二是表明作者赞颂的正是故都之秋的这个“十分”、“特”、“有味”、“更像样”、“奇”,或者说故都之秋的这个“十分”、“特”、“有味”、“更像样”、“奇”就是作者“将近十余年”来一直眷恋北平的情结和再次来饱尝北平之秋的真正原因,也是作者“颂故都之秋”的主要内容。由此可见,歌颂故都之秋的“特别”“好”便成了本文的情感线索和感情基调。

第七,有教师抓住本文末段的“若”字,认为这一“若”字表假设,并结合时代背景,认为“若留得住的话”实际是作者在感叹“留不住”,从而得出作者是在表达“以寿换秋”愿望不可能得以实现的一种无奈的结论。的确,这一“若”字是表假设,但是假设复句的重点是在强调假设后面部分的内容,即该假设复句它不是在强调“若留得住的话”,而是在强调“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之情是多么浓烈。之所以有教师得出作者是在表达“以寿换秋”愿望不可能得以实现的一种无奈的结论,重要原因在于未能抓住假设复句所强调的重点信息来做分析。

因此,解读文本情感价值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紧叩文本、竭力走进文本和写作“这个文本”时的作者、再跳出文本并对“这个文本”和写作“这个文本”时的作者进行全方位的整体关照,抓住文本中重要的语言信息,从大处着力,努力揭示出“这个文本”的特有个性,从而得出关于“这个作者”的“这个文本”的独特见解。我想,这才是我们理性解读文本价值的上策!那么,《故都的秋》这个文本的特有个性在哪里呢?我以为其特有个性在于:作者紧紧抓住“故都的秋”“特别”“清”、“特别”“静”、“特别”“悲凉”的特点,并借此来赞颂“故都的秋”“特别”“好”,从而表达作者对故都、对祖国眷念和热爱的强烈的思想感情。这就是该文本不同于别的关于颂秋或悲秋的文本之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