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朵儿2007整理的春花读经

 门对千棵竹 2011-05-31
:朵儿2007整理的春花读经: 春 花 孩 子 的 学 习

整理的春花读经


注:十部分,尽量保持原文,随后再发学习提纲。
              

   
                  一、    整 体 的 预 习
      
       想请教姐姐的是,从小学开始,是否每个假期姐姐都要求孩子对下个学期的内容进行预习?姐姐从孩子3年级开始的奥数,是怎么的方式方法进行的?每天进行吗?学校的上课内容,平时要求孩子复习预习吗?每天或者每周?是以诵读的方式吗?小学1,2年级,没有加入奥数的时候,是否孩子完成作业姐姐就不管了?=======
        
       觉得无论是小学、中学,最好的预习方法是整体的预习,那么怎样做呢?这就要了解学校学了些什么?我们预习能做什么?就小学数学来说,最主要的是对数的敏感,以及一些益智类的应用题,这两样内容里,对数的敏感是主要的,很多妈妈认为孩子会做应用题才聪明,其实不然,对数的敏感够,就能解决一大部份应用题的问题,再少量地训练,应用题就没问题了。
      
       所以,我建议您可以不理学校的进度,从孩子4、5岁开始,每天用10分钟--20分钟,最多就20分钟就可以了,按这样的顺序:先数数,我这个楼前面有写,小孩子数数可以少数一些,比如数到3000,就往回数,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等等,您找找我前面写的,这样数数特别熟练了,可以按顺序教孩子加、减、乘、除、小数、分数运算,一天20道题,数可大可小,穿插进行,每天20题,让孩子”慢“做,允许错,多鼓励,哪怕他用脚趾头做,都可以,就是每天20题,等他算到精准,运算非常精准了以后,孩子读经也有一定功力了,就可以让孩子把小学的数学书一本一本读着自学一遍,应该一点都不费力了,这个做完后,可以选一个好一点的奥数教材,每天一道题,只做一道就可以了,让他慢做,有思考的时间,不会的时候多读几遍,实在不会让孩子存疑再找会的人问问,在小升初的考试前久,可以找个专门考试的班练练考试技巧,这样几年下来,不但学校的内容不必烦恼,对他以后上初中高中也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上课时孩子是高效的。
     
       这里会有两个疑问:一是孩子这样算算数,会不会影响其思考力及创造力?答:不会的。现在很多讲素质教育的书都说西方数学教育,美国的孩子的计算能力很差,但思考力创造力强,我觉得这个原因并不在于计算能力差,而在于他们敢想敢做,美国的父母可能不太怕孩子犯错误。他们在数学基础教育上的缺点我觉得是计算能力的欠缺,这样其实也是影响其思考力的。二是孩子这样自学完了,会不会上课不听课?答:不会的。相反,还会高效地上课,该听的听,不该听就不听了,他的吸收是高效的,这和上课外班补课是不一样的,那是被动地灌,老师讲的内容也和学校雷同,而这样自学是自己真正学进去的,有思考也有存疑,会在课堂上与老师非常有共鸣。而最重要的是这样自学出来的孩子,加上几年读经的功夫,他就永远学会了自学,这可能真正可以做到“文理兼达、品学
     
                     二、上课听讲的问题
      
       我常听妈妈说:我家孩子聪明,就是上课不注意听讲。我就问,他为什么不注意听讲呢?您想过吗?(是因为孩子没有这样的能力注意听讲啊)还有妈妈想办法找个好学校好老师,而这个好老师的标准就讲课有趣,能吸引孩子。 这些我觉得都不应是最主要的原因,我常常反省自己的学生生涯,在老师、外人眼里,我可能算是个听话的学生,看起来上课是蛮听讲的,但是我自己心里明白,不是的,溜号的时候太多了。
      
        溜号的原因我反省起来,就是大部份听不懂,所以就听不进去,当我预习做的好的时候,这节课就会听得特别好,因为在预习的过程中自己在心里已经仔细想过了,有的懂了,有的虽不懂,但在心里也转了好几个圈了,然后再上课时,懂的地方因为熟悉而喜欢,再听老师的讲解又加深了一遍印象,而不懂的地方因为也很熟悉,老师一点拨会豁然开朗,这样整个一节课的效率特别高,课后再复习一遍,就有融会贯通的感觉,当然了,预习是自己预习才行,不能上课外班,那样同样的内容,听别的老师讲了在自己脑海里并未有深入思考的过程,只是再听一遍而已,虽然有些效果,但长此以往,孩子就不会自学了。所以我觉得能不能认真听课,养成上课的习惯只占一小部份的原因,就是能不能坐住,这可以用读经的过程来练,孩子能连续读经一个小时,就超出这个能力太多了,而上课能认真听课的原因主要在于孩子是否准备好了,因为现在小学中学的教学方法几乎是一样的,就是上课就讲,如果孩子没准备就去听或讨论,他怎么可能听讲呢?他能讨论什么呢?打个比方,比如我们要去听怎样修理汽车的课,那么我们要有所准备才行,就是对这个汽车的原理要熟悉,说明书至少要看过很多遍,甚至有些重要的地方要背下来然后才去听课,这时老师讲到哪一部份时我们都心领神会,一说就通了,否则像鸭子听雷一样,不溜号才怪。
      
        再打个比方,给孩子阅读一篇文章,当这篇文章百分之九十他都熟悉的时候他才会喜欢,那百分之十不熟悉的他也不愁了,如果一篇文章每一个字都不熟,就开始给他讲,他是听不懂的,也就不喜欢,纵使你用一些深入浅出的讲解讲得比较有趣,那也是他能理解的根本不需要讲的部份,而你在那里是浪费时间的,但是如果一个孩子把一篇文章读过100遍甚至300遍以后,他心里酝酿很久了,好多地方他有他的懂,这里再有高人点拨,也就是上课听讲,孩子是喜欢听的,至少是不痛苦的,也是不会溜号的。  
      
        还有一种溜号就是孩子的程度远远超出讲课内容,比如说一个高中生去听小学一年级的课,他肯定不听课,这种不听,不听就不听吧。所以我觉得孩子上课是否听课,不在于是不是上了六年小学,然后初中就练出听课的能力了,而是自己要有内功,至于学校的坐息时间的养成,应该一两个星期就可以的。
        其实这里还有做父母的一个隐忧:天天靠家长教,孩子会不会越来越依赖父母而永远不能自学呢?这也是需要好好反省的问题,自学能力的养成,也不是平面地思考一下说:让孩子自己去随便学,大人不参与就可以自学了,如果这么简单,还哪有这么多教育问题呢?
      
        要养成孩子的自学能力,是要父母用心的,我们要领着孩子走过一遍完整地自学之路,方法要简易、要长久、要可操作,要保证孩子自己学进去,有实践的感受, (这点希望春花姐再谈,越细越好啊)
而不是我们大人在这里讲的唾沫模飞、而孩子在那里所吸收极少,人们常常会忘了教育的主体是受教者所得到的效果,那么您想想,让孩子自己读,岂不是会有最大的教育效果吗?孩子眼睛看着,嘴读着,能读出来是在脑子里转一圈,读两遍是转两圈,一本书读300遍就转了300圈,这是孩子自己的收获呀,是给他洗了300遍脑子呀(别怕,是越洗越清楚越强大)。孩子有了这些实践的感受,而经典里道理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后,孩子会在生活中逐渐懂得,经典里的道理又最根源的道理,比我们的言教不知要高多少倍?而当一个孩子又有了读的能力,又读进去那么多道理的时候,他怎么会不能自学?一个孩子有了“老实大量地读”的能力,任何人生之难事,都可以用“老实大量”一以贯之,他想不会自学都难呢。
                    
                           三、孩 子 休 学
       休学期间的计划,我以前都写过,本网应该就有那个帖子,等我找着了,再告诉您好吗?
       二十天背经典,儿子大概是每天一篇,有长有短,前面的,大概一天一篇半,后面的像十三、十四每天不到一篇,不到二十天就背下来了,剩下几天就是连背,那时我也不太会读,还是以前的方法,读二十遍后就强背,背下来后再背二十遍就进行下一篇,全本背完后,再连背大概四五十遍吧?我忘了,因为那时我上班,孩子在家自己背,据他俩说,每篇都要读二十多遍,每个也要背二十多遍,再一篇连背的。
      
       当背到第三篇的时候,儿子就想放弃了,跟我说,妈妈换点别的吧,(后来我告诉别人读经时发现,不管大量小量,一般人都是读完三篇后就不想读了),这时,我说,儿子,这是你俩要长进的时候了,别人读到这里一定读不下去了,就像爬山,已经爬了三分之一了,在半山腰的时候最闷,但也是最精彩的时候,谁能在这种闷闷中走下来,谁最后就能到顶上俯视山下,(因为这种话我经常说并实践过,儿子一听就懂),再说,儿子,你俩读了三篇就放弃了,心里舒服吗?没有牵挂吗?以后再没有这个时间了,不会后悔吗?这是逃兵啊,并不是不能做,而是能做而懒惰,做了逃兵。就这样,儿子再没说什么就背完了。背得那叫一个熟啊。
      
       到高中后,我一边上读经网看读经的文章,不断地调整背的方法,儿子当然也受益,他们会把这种重复的方法无形中用到学习上,尤其是古文,见着就背,在进行物理竞赛的自学前,只要书上出现的古文、诗词,儿子无一不是背得滚瓜烂熟,英文课文他俩都是在假期全部背过,到开学后一学期内就再不听读英语了,上课听课也很舒服,这样,整个高中期间儿子几乎没读过一本课外阅读,除了假期外,孩子也没听过英语说过英语,只做点老师留的作业,因为高中的课程确实很多又都很难,儿子在语文英语上几乎没有时间投入,就用这点读背的方法应付学校的课程,基本不拉分,有时好点还分数很高,而大部份时间都用在了数理化上,特别是物理竞赛以后。当然儿子现在英语还不是很好,但与他们的投入比,就算最经济的了,而更主要的是儿子会了方法,已学过的也是功夫的一部份,以后有了时间,再继续这样学,英语一定会学好的,儿子全部都是自学,自已安排时间,我所操心的就是当他有困难的时候鼓励一下夹持一下,无论是严厉还是温和,我的内心都是充分信任孩子的,我也觉得这是最主要的。
        对了,到高中后孩子的学校提倡孩子背《论语》,大宝班早自习学生轮换讲《论语》,因为没有对《论语》太熟的,所以大宝几乎天天是主讲,这样他就要晚上回家查一些资料,这时他是喜悦的,因为对《论语》太熟了,一下子查好几家的注解。而二宝班老师经常要考一下默写《论语》,二宝每次在考之前,都看看老师要考的部份,这对他来说太轻松了,在老师要求默写《论语》的句子时,几乎次次一字不错而受到老师经常的表扬,当然这些也不是很主要的了。

                         四、 儿子小时候数数

        想起儿子小时候数数的事情,在这里说一说,或许对大家也有启发?对6岁以前的孩子,应该是很好的锻炼注意力、对数字敏感的方法吧,又很简单好操作,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方法,不一定很专业哦~  
          从孩子能数数开始,就每天当玩一样让孩子拿着实物数数,什么东西都行,到一定程度后,也就是会数了,不用拿实物比量了,就逐渐往大了数,比如数到100000000(一亿),今天数到100,第二天接着数,一次以10分钟为宜,这样很锻炼孩子的耐烦心,一个人要想数学到高中大学还好,不但要聪明,还要有耐烦心的。
       每次数完后,在纸上记一下数到哪里了,下次接着再数,一直数到一亿,然后再倒着数,一直数到1或0,然后再从头数,就这样重复十次左右,孩子对数就很敏感了,并且加1减1的加减法就会了。
       两个数两个数地数,0、2、4、6、。。。。。。。也一直数到1亿,然后倒着数,再回到0,这样数十次。
       ④、以此类推,三个数地数、四个数地数。。。。。一直到九个数。在这其间,三个数、四个数、五个数非常锻炼孩子的加减法的运算能力及对数的敏感,六、八、九分别是三、四、三的倍数,数到这时让孩子用倍数想问题,这样就让孩子感性地会运算乘法了,但是可能孩子还不知道乘法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没有关系。七比较难一些,您可以教孩子加三加四或加五加二,总之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的脑力会很强,每一个都是十次(正数倒数都十次,就是二十次)。
       ⑤、这样数到九,也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千万不要着急,一定要跟孩子玩着数(数学是要玩着学的,语文是不能的,是要平静的),数错了不要紧,让孩子慢慢来,要允许孩子犯错。错了以后您不但不要严肃,还要觉得好玩,只让孩子自己想想再数正确就行了,能这样数下来,数字的运算能力就已经很强了。
       ⑥、如果有时间,而且孩子已经很熟练了,可以接着往下,10个数、11个数、一直到100个、1000个、总之可以每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样锻炼一下玩一下,这样等孩子学九九乘法表,进行四则运算时就会很快学好,经过很少的训练就会精准。
                     
                    五、  学语文只有两条路
      
       春花说学语文其实只有两条路: 一是强记,二是博览,强记得多了,深了就会大幅度地带动博览的兴趣,强记是母,博览是子,我们教孩子只教其强记(就是诵读),博览就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就行了,不教孩子阅读并不是排斥的意思,而只是不必教、让孩子自己随便学的意思,只要在环境中有书,而孩子在认识了很多字、能大部份理解书的内容之后,就一定会读了,只要不强迫孩子写心得,就随便,他愿意说时就说、愿意写时就写,不愿意说不愿意写时不要强迫,说写得好坏都要表扬,这样孩子就会越来越爱阅读,阅读得多了,就会越来越有学问
      
       诵读得内容是孩子不能懂的、是高深的,因为这需要用一生的实践去感悟,是所有阅读的内容的理之归宗,博览的内容是由浅入深的,孩子只可能阅读他大部份都懂得的,一本书如果有一半多不懂就读不下去,大部份都懂才能读下去,而且是稀里糊涂懂的,有懂的有不懂的,是读得越多越懂的,我们不能规定孩子懂的地方,孩子自己去看,有自己默默的懂,懂他自己的懂,而不断地诵读、深耕,又会不断提升孩子理解的能力、读的能力,开拓孩子的大心胸、大格局,提升孩子读的层次,做一样,得两样,何乐而不为?
       一位网友说: 今天的分用完了,我很同意这个观点: 我觉得不仅是语文,其他学科虽然有不同之处,但强记无疑可以帮助理解。初中的一位女同学,成绩在全班遥遥领先。初三的时候,每天晚上晚自习之前,她都在整理自己的笔记,化学的,物理的,等等。化学笔记自己整理的厚厚的一本,现在想来,那实际就是在抄书啊(这过程肯定有归纳总结之类)。抄书为了什么,还是记忆,最后这个同学考上的是清华。而春花姐姐说的只管大量诵读的方式最终的目的还是记忆,是一种无负担的记忆,而且是烂熟于心的。
        
       另外一位网友说:真的让孩子做到了这样的大量通读,就是一个战胜自我的过程,是练就了真功夫。 春花姐说的和以前在一个论坛上的一个牛人说的一样,此人身体不好,高考前休学在家,每天保证9小时以上睡眠,就这样高考还比第二名高出60分。她提到学语文主要在小学和中学,学语文的方法就是背诵,而且是背古文。说是背个3-5本书后语文水平的提高自己都看不懂。以前看的时候没感觉,现在看了春花姐的帖子一下就明白了。那些经典读到200,300,甚至500遍,对我来说是一座高山,我看不见山后面的是什么样的风景,所以什么都不能说。而春花大姐她做了这些,看到了很不一样的风景,很想与我们一起分享,于是总是苦口婆心的告诉我们要大量的读。所以谢谢您!

               六、春花关于各个学习阶段的分析
         
       这个还是“表现”的问题,就是小学各科成绩(语文、数学)的表现。您是说孩子与别人比,数学、语文、理解能力都一般,其实在做这个比较之前,您的心中已经预设了一种标准:那就是孩子背了《论语》和《老子》了,就一定应该表现突出,不应该是“一般”的水平,对吗?
       其实,父母有这种期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觉得这样的比较还是不明白读经的道理,也不明白教育的道理,至少是不大清楚的。教育是赞天地化育的工程(赞者,助也),是教给孩子最大长进的内容,再配合以最恰当的时机,用最好的方法,这就是尽了人事了,至于结果是什么,那就要“居易以俟命”了。 这样说,似乎不足以给您解惑,或者有用大道理压人的感觉,那我就试着细细分析一下:
      
       要想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在同学中出类拔萃,就要研究一下学校的学习内容以及考核指标,这也是我多年来陪孩子的过程中一直研究的,分成三个阶段:小学、初中、高中,如果不仔细分析,我们习惯性地一想,会觉得小学学习好是初中学习好的基础,初中学习好又是高中学习好的基础,是这样吧?现在我想告诉您的是:我个人觉得这是个不大正确的想法,这是我的经验。当然了,可以有这样的人,但是因果关系却不是直推的:
       小学好初中就好,初中好高中就好,也不是必要的关系:初中不好是因为小学不好,高中不好是因为初中不好。这样一分析,我们就应该明白:我们如果要孩子出成绩,是要高中的呢?还是要初中小学的呢?这样一问,大家都应该清楚:要高中的。假如我们的目标就是考一个好大学的话,那是不是很早就要研究一下“考大学”的内容以及“高中”成绩要怎样来呢?这好像很可笑似的,还在小学就想高中的事情,其实这是很主要的,当然了,读一生有用的书才是最恰当的,可是考大学是我们大部份平凡的父母所要面对的,我们就先把考大学做目标吧。让我分析一下高中的各科:
       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对考试那部份内容一定要有纯熟的表现才能得高分,而纯熟之前的积累过程学校是不管的,老师也是不管的。所以这部份工作就要父母做了。
      
       高中的各科和初中比跨度是较大的,尤其是理科,数学、物理是一年比一年难,把好多大学的内容都挪下来高中讲,化学和初中比,也不是一个等级的,语文、英语也比初中难太多了,而语文、英语的考法不是难而是不合理,我觉得高中语文在思想的深度上并不太够,但是那些支解的考法确挺讨厌地难。
       高中时间只有三年,这三年,对孩子们来说是很忙乱的,如果不提前预习和积累,没有自学能力,上了高中,想要表现好,是太难了,那就要参加大量的课外班,甚至要科科吃小灶,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这样的我见过的太多了,难道真就这样难吗?
      
       我觉得这都是小学没安排好的缘故。其实小学初中应该是很清闲的,尤其是小学,但是大部份父母都把目光集中在孩子当时的表现上,也弄得挺忙的,而没有好好积累以备不时之需,就是对高中的铺垫不够,对整个人生的铺垫更不够,一上学就想让孩子样样表现好,结果胶着于小学初中那点东西,而对孩子整个人生的规划看不清,至少对高中没看清楚。
       这样我们就要看一看小学的哪些内容对初高中以及对整个人生是有用的,有哪些不足,是需要我们自己做的,这个分析清楚了,就可以把有用的学好积累好,没用的就不要管它了。 小学就有三科:数学、语文、英语。
       小学的数学:就是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能力的培养,我觉得这个对初高中以及对整个人生都是很用的,并且可以让孩子聪明,是要好好学的,是越不过去的,但其实是可以晚点学的,四年级左右学就可以,费时少收功多,但是已经上学了就不敢这样做了。您现在说孩子数学一般,我可以告诉您一个方法,让孩子不一般,您可以不管学校的数学是怎么学的,就把孩子的计算能力一下子练过关,订个计划,每天做一些题,允许孩子错、慢,这是很关键的,我看到:现在学校老师是不允许孩子犯错的,错了就批评,其实孩子在理解上有错、慢,是需要鼓励的,越批评他会越害怕,越不敢做(不敢错),我觉得孩子懒惰,可以批评,孩子犯错不应该批评。在这种大环境下,家长也不允许孩子错、慢,甚至孩子自己也不允许自己犯错,一点困难都不敢面对。所以我觉得家长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不要责备,要讲清道理,鼓励孩子错了改,如果四年级以上的孩子,每天四个小时练习,三个月就可以练得精准,如果是一年级的小孩子,需要一至两年的时间能练的精准,这样一个把四书都读过三百遍的孩子(当然多了更好),计算能力如果过关,他的小学应用题就不成问题,可以自学。
      
       小学的语文和英语: 这部份是对初高中以及人生最没有用的,无论是学习方法还是学习内容,都没有用,甚至有害。所以我劝您不必在乎孩子在小学语文英语方面的表现,当然不在乎不一定就表现不好,您就一直读经,其它随便,他也未必就表现不好。如果想要让孩子表现好点、有点自信,可以用“读”的方法,读一些浅度的内容,读经之余,让孩子看一点小学水平的课外书,作文就随便写,孩子写好写坏都表扬,这是让孩子敢写,这样到了四五年级,孩子的表现也会是很好的。
        除此之外,小学毕业前是应该把语文英语积累好的,把四书读完三百遍,当然能更多读更好,像教授说的30万字的中文经典最好了。最好再读一下《古文观止》,把《古文观止》作一个注解(就是王教授说的移注吧?),高中的课文中很多是从《论语》《孟子》《古文观止》选出来的,趋势是还要增加,而四书在孩子小学时背下来了,酝酿几年,到初高中时孩子会因此而懂事明理而理解力超强,因为这些都是哲学的内容,不只是文学的,对理科也是有很大帮助的,而在读经过程中记忆力静定能力的养成,无疑更是如虎添翼。
        小学也可以把英语学到高水平,当然是读经的方法。而理科是不大能完全提前的,因为理科需要理解能力,小学学高中的几乎不可能,而初中时可以用“读”的方法预习高中数理化,这是可行的,我是这么做的。文科是可以在小学积累完的,语文和英语的大量读经,就是对初高中的最好的积累,小学四五年级以后就会有一些效果了,对数学应用题都会有很大作用,因为数学中的应用题就是四则运算的说明文。
        数学书的读法与读经略有不同,读经是只读不解,数学书要边读边理解,但是出声读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不必读很多遍,小学的数学,在老师讲完课后,只认真出声读一遍即可,做到全懂,不懂的地方要重复读,然后把知识点总结一下(需要背的),写在笔记本上,定期背背,背熟,再做题,把总结在本上的公式定理知识点等,有计划地每天复习背一些,或每星期复习背一次,这样与做题形成双线,可以相辅相成,在不断地复习巩固知识点的过程中就提高了做题的速度及质量。
     
         一位网友发表的认同留言:我一层层楼地仔细研读,没想到,真没想到,原来数学是可以这样学的。用“读”的方法可以极大地帮助孩子学数学,就是遇到概念公式定理的地方就读读,理解了就过,不理解的多读几遍,理解以后都背下来,并且要多背几遍、背熟,然后再做题、运用,这样即有幸福感,又让孩子“感性地”“作用地”理解了数学,就是提高数理方面的潜意识,然后让孩子自己慢慢做题,别着急,这样,孩子就慢慢能学出兴趣来,也会很从容。

七、陪儿子休学过程  春花
        
        陪儿子的整个过程也是我自己长进的过程,儿子真正让我省心也是在我看过王教授的“一场演讲百年振撼”之后,那以后,我看了教授特别多的文章及讲演,真正地明白了教育的道理,初中我让儿子休学两个月在家自学,背下了《论语》,用了20天,只所以能短时间背完一本论语,也是因为儿子的学习能很强,以前没看教授的演讲时,有些做法也稀里糊涂地暗合于读经教育,这之后,儿子受益的地方主要就在“读”这个字上,用“读”这个方法打通了一切关节。我把能想起来的用读的地方写在下面,其实“读”“背”是贯穿了孩子以后的整个学习的。

初二下学期休学,初三的英语我让孩子预习,是这样做的:
        用复读机放磁带,孩子放一句,跟读一句,读的和录音机一样了,在本上写一下,再进行下一句,就这样一课完成后,读十遍,再进行下一课------就是这样预习,我只不过是把教授的“小朋友,跟它念”这样的大原则具体化了,这样预习了以后,上课孩子听课的效果非常好,只做老师留的作业,并且做的飞快,没有再用别的时间学过英语,由于初中英语比较简单,所以就学校成绩来说,他俩是很高的,整个初中学习很轻松。
高中英语更是这样做了,因为儿子已经习惯这样做了,这样学习的功力也很强:
        每一个假期都把下学期要学的英语教材及磁带买回来,就像上面一样的听读写,都是“大量”的,每天坐在那里静静地听读写的时间都在5—6个小时,有的时候时间可能还要多一些,10天左右就把下学期的预习完了,可能您要问:你儿子大了,所以才能这样学习。其实这是小时候一点一点培养起来的,小时候好动坐不住差不多是所有孩子的表现,我是用学奥数把孩子的这种能力锻炼出来的,现在我觉得用读经会更好。

初中休学那两个月,学习数理化全部是用“读”的方法,我是这样做的:
       把高中数理化书全部买回来,买三套,并且把答案买回来,早晨起来锻炼、吃饭后,就开始读,两个儿子一人一本,我一本,我也看着书,儿子一人读一页,读到例题,就把答案挡上,自己做,实在做不出来,再看答案,看懂即可,实在看不懂,多读几遍,就看懂了。遇到公式、定理,立刻背几遍,就象读经似的硬背,不用懂,其实背几遍自然就懂了,实在不懂,到课后习题的时候,也可以弄懂,到做课后习题的时候,我也没让儿子写太多的过程,就在书上空的边上,写步骤,我也不检查,也不会,我拿答案,他俩做一道,分别亮答案,不能告诉对方,我看一下,对了就过去,不对,重做,实在不对,看答案,多看几遍答案,就会了。在儿子做习题的时候,我就开始准备中午饭,等他俩学到上午11多的时候,休息一会儿,饭也做好了,下午也是这样,晚饭后,儿子不再学数理化了,休息锻炼或看书,我就不管了,我把第二天的饭菜想好准备好,这就是学高中数理化的全部过程,不知说清楚了没有。这样整体学过以后,孩子对整个高中数理化的理解是全面的,虽然有些地方可能理解的不对,这不可怕,上课自然就弄会了,而且上课效率高,因为等于预习了一遍,但是这样学的效果可能赶不上在外面上课外辅导班的,但是却养成了自学、思考的习惯。到现在看,儿子自学能力很强。重要的是,不要和别人比,不要有太多的虚荣心,尽人事,听天命。
     
       在初中背过《论语》后,马上就感到孩子的性情有很大的变化,他们自己是没什么感觉的,我是感受到的,孩子温柔了,说话更得体了,看问题的角度马上不一样了,不愁背东西了,因为他们知道,多读些遍数就会背的滚瓜烂熟,所以上高中后,儿子基本上是见着古文就读背,最后都背的跟蹦豆似的熟,所以虽然儿子不大看课外读物,语文的感觉和写作文也不太差,高中英语比初中难一些,他俩的英语成绩不如初中,但是在不太用力的情况下,也不拉分,各科成绩很均衡。
       儿子也很“感性”地认识到了“重复”“多接触”的重要性,这也是我从读经教育中“移植”过去的, “读”“背”“重复”“多接触”在孩子的心中固定,他们不知不觉地就会运用,我只需稍稍提醒,甚至什么也不说,他们都做得很好,所以我就省心了,不会的东西,我观察他们一定会多遍重复,直到会为止,儿子很少记笔记,都是以这种方式记在脑子里,忘了就再来一遍,丝毫没有畏难情绪。
       我是学理工科的,所以,相对来说,我算比较会教孩子数学吧,做为一个妈妈,怎样让自己的孩子学得自觉一些、相对来说有兴趣一些,更愿意思考一些,能稍微从容一点面对当前学校的数学,这是我的短浅的目标。
       我的想法是这样:数学一定是要让孩子学会自学的,不会自学的孩子,在小学和初中有点聪明找个补习班什么的,还可以应付一下,到高中就很难应付了。
       数学是用思考的,是把抽象的概念符号以及形成的公式定理等等在脑子里不断地熟练地运用,它是有机械结构的,前一步不熟练,最好不要做下一步,如果强行做,这样就没有幸福感,但也有可能在做的过程中把前面的弄懂了,所以,我总结学好数学应该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孩子的素质,这是主观面,二是数学学习的规律,这是客观面。主观面上,孩子的素质最好是静定的能力非常强,能长久地专注思考, 很耐烦很冷静地一步一步地演算推理判断,我觉得这是可以通过读经培养出来的,当然别的方法也可以,但没有读经这么综合,又能培养静定,又能提升语文程度......,客观面上,数学学习的规律我觉得就是它的机械结构和必须消化理解,这不同于人文艺术和道德,我觉得数学只能自学,老师只做为辅助,而不可以强灌,在孩子实在不懂的地方稍微点拨一下,或者是放一放,让孩子自己慢慢消化,其实在消化之前用读经的方法做点功夫最好,就是把讲概念公式定理的地方读读,理解了就过,不理解的多读几遍,理解以后最好都背下来,然后再做题,这样即有幸福感,又让孩子“感性地”“作用地”理解了数学,就是提高数理方面的潜意识,让孩子自己慢慢做,别着急,这样,孩子就慢慢能学出兴趣来,也会很从容。
 
 
我对数学学习的思考  春花
        
       我是学理工科的,在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很长久地思考过数学的学习,我把我的经验及想法写出来,希望对姐妹们有些帮助,也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 我面对的只是学校的数学,所以只考虑到高中,但是希望孩子一辈子会自学、能自学,学得自觉一些、有兴趣一些,更愿意思考,能从容一点面对数学,这些是我的目标。
     
       二、 数学一定是要让孩子学会自学的,不会自学的孩子,在小学和初中有点聪明找个补习班什么的,还可以应付一下,到高中就很难应付了。据儿子高中物理老师说,初中高中的物理难度相差十倍,我觉得可能没有这么大的落差,但是三倍到五倍是有的,数学呢,也差不多是这样,整个高中的各科课程难度(包括语文英语)比初中都有大幅度的提升,所以有好多在初中学习还很好的孩子,到高中就跟不上了
       三、所以如果在小学毕业前把语文和英语用读经的方法学好过关是很重要的,这样到了初、高中一方面这两科的水平很高,不用占用学习时间了,又因为程度高而爱学,另一方面由读经练出来的读书能力、静定能力、记忆能力、思考能力(记忆多了思考能力增强)又能极大地帮助理科的学习。
       四、数学是用思考的,是把抽象的概念符号以及形成的公式定理等等在脑子里不断地熟练地运用。
       五、数学及理科课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有机械结构的,是由易到难的,前一步不熟练,最好不要做下一步,如果强行做,就没有幸福感,时间长了也会很畏惧,(这和语文英语艺术智慧不同,这些是由难到易的,熟了就有幸福感而不是懂了才有幸福感,懂是不断地懂、是在人生的历练中懂、用一生的实践去懂)。

       六、我总结学好数学应该有几个方面的因素:
       1、主观面上,孩子的素质很重要,最好是静定的能力非常强,能长久地专注思考, 很耐烦很冷静地一步一步地演算推理判断,这是可以通过读经培养出来的,当然别的方法也可以,但没有读经这么综合,又能培养静定,又锻炼了记忆力,又能提升语文程度,还能认字,......,
       2、孩子的记忆力好,学数学也是很占便宜的,甚至是学好数学的非常不明显地隐性的但很重要的因素,这是因为数学是累积式建构式的学科,每一步理解后的记忆效果都直接影响下一步的理解运用,记住的越多,理解能力会越来越强,这同样可以用读经锻炼出来。
       3、客观面上,是数学学习的规律,就是它的机械结构和必须一步步消化理解,这不同于人文艺术和道德,我觉得数学只能自学,老师只能做为辅助,而不可以强灌,在孩子实在不懂的地方稍微点拨一下,或者是放一放,让孩子自己慢慢消化,孩子不懂而强求其理解是不可能的,能强求的地方只能是背的地方或另想办法开发孩子的聪明。
       七、用“读”的方法可以极大地帮助孩子学数学,就是遇到概念公式定理的地方就读读,理解了就过,不理解的多读几遍,理解以后都背下来,并且要多背几遍、背熟,然后再做题、运用,这样即有幸福感,又让孩子“感性地”“作用地”理解了数学,就是提高数理方面的潜意识,然后让孩子自己慢慢做题,别着急,这样,孩子就慢慢能学出兴趣来,也会很从容。
     
       八、 这一段是我以前写的和孩子自学高中数理化的过程,给您参考,儿子初中休学两个月,学习数理化全部是用“读”的方法,我是这样做的:把高中数理化书全部买回来,买三套,并且把答案买回来,早晨起来锻炼、吃饭后,就开始读,两个儿子一人一本,我一本,我也看着书,儿子一人读一页,读到例题,就把答案挡上,自己做,实在做不出来,再看答案,看懂即可,实在看不懂,多读几遍,就看懂了。遇到公式、定理,立刻背几遍,就象读经似的硬背,不用懂,其实背几遍自然就懂了,实在不懂,到课后习题的时候,也可以弄懂,到做课后习题的时候,我也没让儿子写太多的过程,就在书上空的边上,写步骤,我也不检查,也不会,我拿答案,他俩做一道,分别亮答案,不能告诉对方,我看一下,对了就过去,不对,重做,实在不对,看答案,多看几遍答案,就会了。在儿子做习题的时候,我就开始准备中午饭,等他俩学到上午11多的时候,休息一会儿,饭也做好了,下午也是这样,晚饭后,儿子不再学数理化了,休息锻炼或看书,我就不管了,我把第二天的饭菜想好准备好,这就是学高中数理化的全部过程,不知说清楚了没有。这样整体学过以后,孩子对整个高中数理化的理解是全面的,虽然有些地方可能理解的不对,这不可怕,上课自然就弄会了,而且上课效率高,因为等于预习了一遍,但是这样学的效果可能赶不上在外面上课外辅导班的,但是却养成了自学、思考的习惯。到现在看,儿子自学能力很强。重要的是,不要和别人比,不要有太多的虚荣心,尽人事,听天命。
   
       九、小学和初中是同样的方法,只是选教科书时最好选一套改革前的、再选一套现在的,因为现在的教科书改得越来越象漫画了,好多的“思考、讨论”之类的内容,没办法自学,买本以前的书自学,再对照一下现在的,看缺哪些,再想办法补,总之,就是这个思路了,我们只用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学高中的课程,是不得已的,因为请不下来那些假,如果您的孩子从小大量读经,就可以从容计划,如果能在家自学的话,到五、六年级的时候,半年肯定可以把小学的课程学完,一年能把初中的课程学完,一年也可以把高中的课程自学完,这时再开始题海战术一年,这时的题海战术孩子会是愉悦的。
       十、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愉悦的心情多鼓励。
       最后,如果能这样做,相信孩子考哪的大学都能考上。

                    九 、春花的读经
           
        1、 先分片在通读,尽快的过度到全本,比如论语每章10遍,每篇20遍或30遍,然后通读全本。
        在我的经验中,读二十、三十遍后,孩子基本上就不大畏难了,这二三十遍的困难是比较大的,当然,您如果读四十遍后,孩子就更不畏难了,读的遍数越多,越好,但是,我看到更多的情况是,大人一开始热力是挺大的,把一开始的部份都读了百八十遍了,大概老子也就能读十章左右,最多三十章,如果读《论语》,最多能读三篇,然后热度骤减,基本上就不想往下读了,就在原地踏步,而孩子是越熟的越愿意读,大人也在安慰自己说:只要有读就好,就这样,有时候又似读不读的,有时又想前面的都这么熟了,不读也行了,后面的又逼不下去了,这样一来二去,熟的也不读,不熟的也不读,最后就不读了,呵呵。         
           
        所以,这里的玄机就在:在一开始的前、三十、四十遍里,(不要超过了),是最困难的时期,您要全力以赴,尽早过渡到读全本,而读全本书的时候,头几遍还是较困难的,但是已经好多了,这时妈妈即使热情不太够,但是由于有责任心也可以坚持过,而且觉得有盼头了,到了第五十遍左右的时候,您只要坚决地要孩子读,孩子是不畏难的,到六七十遍,您就会感觉孩子每一遍都有进步,那时候即使再累,妈妈也会因为“看”到了效果而高兴,应该就不会放弃了。总之,应该在半年---八个月之间拿下《论语》三十遍,然后整本通读。
      
        2、 30遍或40遍孩子才不会畏惧,150才会产生读书的的兴趣,读的感觉是越来越好的,三百遍的时候就如行云流水一般,才会真正喜欢读书。
       是啊,父母常常会这样,父母很多在读到100多遍后看孩子已经很熟了,就以为再读没用了,就不读了,我们都以为会了就行了,其实会了和熟悉了,以及熟悉到何种程度,我们都是没有感性认识的,我们受现代教育的大人们,一般情况下没有过对任何一本书读过三百遍这种程度的感受,也不知道这种感受是怎样的幸福,所以也就不会让孩子做了。殊不知,从大概150遍以后孩子才会真正产生读书的兴趣。而读《论语》《孟子》这两本书300遍后,一般情况下会对读书彻底感兴趣的。实际上读经的困难,如果范围大点说,只有初期的150遍之内,这是指孩子还没有自发的兴趣时,想再说一遍:是大量读了以后有兴趣,而不是有兴趣了才大量读,而孩子在读50遍后就不畏难了也就好要求了,这时父母要全力以赴,天天不落,以养成孩子的学习读书的习惯与兴趣,这是多好的事。
       读过三百遍后,每月复习一遍,基本上是会终生不忘的。这里面还有一个关键就是,这种有口无心地读,读到自然而然地背下来,一点都别强求背,这样的背诵是最持久的,就是已经和孩子的生命熔为一体,他会不思而得,就是想忘都忘不了了,但是不一定一字不差,这是不必要求的。据我自己的体会和观察统计,一个人在读过古文五万字、三百遍后(也就是一千五百万个单字),基本上读什么都不成问题的,这是我个人的感受,也是我从儿子身上体会到的,“素读”的学问是很大的,由我自己及儿子的感受,我推测,一个人学习任何语言,只要把那门语言的比较优美的文章五万字读够三百遍,语感就差不多等同于天生了,当然如果再兼顾一下语言的永恒性文化性,那效应就更大,一举就更多得了,同样的时间得到的结果会更好,当然这种结果不会一下全展现出来,会在人的一生中不断的展现吧?
       3、家长要有信心,帮助孩子度过困难期。
       孩子的这些困难,即是大人的一种真实的人生体验,也是孩子的,在陪孩子走过这样的困难后,孩子在实践上有了真切的感受,他会感觉到真实的学习过程,他的心灵会逐渐地厚重,而我见过的孩子,都在读论语150---200遍后爱上了诵读,甚至可以给别人当小老师了,教得有模有样了。记得前面我说过,三十---四十遍困难,五十遍------七八十遍的时候不抵触了,逐渐地到一百多遍后一遍比一遍轻松,至一百五、六十遍的时候就会自信心大涨,有了兴趣,并且读下一本时不畏惧了。
        
       首先自己要有信心,平静下来,大部份孩子在读第一本和第二本的时候(当然这两本也要有量,就像《论语》《孟子》这样的量就够了),都有难度的,所以在这时候,可以用很多技巧,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可是不能喧宾夺主,如果没什么花样,我觉得老实读也许是更好的办法,但这里有一个玄机(我觉得)就是父母的信心很重要,这是看不见的,却非常重要,带着信心鼓励是非常好的办法,屡试不爽,就是时常被忘记,您就时常提醒自己,带着信心鼓励孩子,是真心的,别怕孩子出状况,出了状况想办法解决就行了。
       一个孩子的读书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两年内妈妈能一天不落地高效地并不失时机的引导孩子,那么大概以后孩子就都不用管了,但是也还是需要营造环境保持巩固,您说孩子越来越费劲,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她一本书还没有读完,整个的一本当然都是难的了,所以我才建议每篇别读太多遍,就进入下一篇,因为这样孩子没有太明显难易的比较,他的心就不累,由难入易易,由易入难难,我建议您往下的篇章读个二十遍就读下一篇.您的孩子虽然在读,但是没有一本“深耕”过,没有“大量”过,这可是读出兴趣的法宝呀。而且前几本一定要读义理深,您认为难的,并且很快进入整本,当整本读到100遍数左右的时候,孩子就会读出兴趣,并会将这种兴趣持续下去,读到300遍时,差不多笨孩子也都能背下来了,即使背不下来,也不必有负担,因为这300遍的功力是不简单的,这是在练功,是练内功,学武的人在练内功时都是闷闷的,似乎没什么好看的,但是能安下心来练十年内功的人,再去学十八般武艺时那就了不得了。 总的来说,三、四十遍和三百遍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虽然也很好了,但是还不够更好,您可能会以为这只是遍数的增加,真读到那些遍了后,您就会看到效果了。
         
       其次,陪着孩子走过一些困难。其实,孩子今天不喜欢并不等于以后不喜欢,不熟当然不喜欢了,孩子说实话,我们不要想得太严重,这时也是孩子的困难期,大人是要鼓励孩子并陪着孩子越过去的,陪着,是让孩子不能逃避,内心坚信孩子一定过去,这时孩子会说不愿意读,而大人不要患得患失,不要怕读多了孩子更不愿意读,这正好想反了,当孩子把一段读熟了,这段困难就过去了,当孩子把一本读熟了,这本困难就过去了,当把五万字读熟了,而这五万字又是《论语》和《孟子》的话,以后就没有读的困难了,从此孩子就会喜欢读。我觉得大量读、多读、遍数多是唯一越过困难期的方法,所以要有信心,并要带着孩子克服困难,这也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好方法,就是说让孩子体会一次完整的过程:从一开始的畏难-----不喜欢----不抵触----喜欢,别急燥,像《论语》,读过150遍后,孩子就喜欢上了,四五十遍以后就不抵触了,初期孩子会说不喜欢,别怕,继续读,想办法多读、沉下心来读,过去后孩子的自信心会大涨的。这是一段实践的过程,别绕,幸福不久即来,呵呵。
       孩子读经,您要有耐心陪着她,管着她,挟持着她把最困难的地方一点不偷懒地做过去,可以严一些,一次也不允许犯这样的错误,这样孩子就知道此事重大,您的重视孩子是可以体会的,以读经为例,如果您能陪着孩子读完《论语》《孟子》三百遍,她走过了这样的实践过程后,在这个过程中心就沉下来了,会真的感受到实践中困难是怎样克服的,还有实践中所有的真正的体会,这是孩子自己的,不是您给她的,您只是起到了一个扶持的作用,有过这样的过程,孩子的习惯固定,偷懒耍滑的习气就应该没有了。或许您会说,要这么费劲呀?以我的感觉,是要这么费劲的,这其实也是一个人的大能力,就是有了困难不退缩、不绕。经典里是处处说了这些道理的,就是“诚信”的品质,当读多了以后,这些品质内化为孩子的品质后,她可能就不这样了。
       4、 您就读吧,不必考虑还没发生的事情,当您领着孩子把《论语》读过300遍的时候,您就不需要问我这些问题了。
       一位网友对这句话的评价:“这几句话讲得简捷有劲,直透人心脾,可解百年膏肓之病,宜写入读经倡导名言录中.”明末理学家陆桴亭论小学云: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岁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多记性,少悟性。十五岁后,知识既开,物欲既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凡所当读书,皆当自十五岁前,使之熟读。
      
       粗略的说,人类的心灵中有两种能力,一种是记忆力,一种理解力,以十三或十五岁为限,但这个界线不是断然的,在孩子逐渐成长的过程中,理解力在逐渐上升,记忆力逐渐减退,理解力上升,就会对他所理解的内容感兴趣,只要前期有些积累,孩子就会喜欢阅读,读经和阅读并不矛盾啊,读经是精读,阅读是泛读,人的生命有限,熟读精读一些有高度价值的书,可以直探人性本源,较轻便地吸取到人生的智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读经就是要把孩子一辈子能用得上的书读进去,也并不妨碍阅读啊。不但不相妨碍,还可以相辅相成。
       最后,我们引用朱熹关于诵读的话:凡读书,须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十、其 他 的 小 方 法
      
       # #    具体的书法练习我不知道,我只针对孩子在学校中能怎样即太不占时间又不拖后腿的写好字,您可以把孩子读的经典拿过来,做为字帖,教孩子笔顺,在田字格中写,采取盯的方法,做到横平坚直,一笔一笔地照着写,一个字写一行,就写下一个,每天写一页,您一个字一个字地盯着,写完一个马上写下一个,允许慢,不能停,一气写完一页,就休息,这样,写过100页左右时孩子再写字就不愁了
     
       ##   数学的学习不要着急,加减法的学习其实是非常简单的,您什么也不必用,就在生活中即可习得,数学是要玩着学的,(语文是不能玩着学的),也是孩子不断地从具体思维不断抽象化的过程,我家老大在小时候好长时间需要搬手指头,甚至脚指头,这都没关系,他搬多了就逐渐好了,这个过程就是孩子不断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不要不让孩子“搬”,您可以一天给孩子算五道题或十道题,让孩子随便拿着具体的东西“搬”,手指头、脚指头都可以,让孩子随便,用不了多久,您再想让他搬都不可能了,如果您一天出五道题,最多三个月孩子就不“搬”了,在这个过程中,错了您就给他讲讲正确的,再错再讲,不要发火,很快孩子就能“抽象”了,也就什么也不用“搬”了。
         
       # #   我想建议您一定要记遍数,这个是很主要的,在一本书的前面或后面的空白处画“正”字,是非常好的办法,不记遍数,读了很长时间就会认为自己读了很多遍了。记一下数,即有成就感,又能从中得到一个道理,天下再难的事,重复做个二十遍三十遍就熟了就不畏难了。
   
       # #   因为现在《论语》和英语两样都是困难期,孩子不容易攻破,孩子现在才3岁半,不必如此急的,可以集中精力先攻《论语》两个月,刚开始一个月两天一遍,然后讲故事玩,英语可以先听着,我建议您只听一段(5分钟左右),把这一段每天听至少两个小时,两个月后就听了1000多遍了,孩子《论语》过了困难期,而英语这5分钟的内容也听得非常熟了,那时齐就会开口了,然后把这一段读个三十五十遍的,在读的过程中再听下一个音频,这样踏踏实实地做,效果是会很明显的。否则的话您就会在不开口的困难中磋砣下去的,浪费了孩子的大好光阴。我只是个建议,您要依自己的想法再权衡。

 
 
其实语文学习逃不过几大部分:
       1、课文:该背的背,该熟读的熟读,还有关键的就是理解,找出此篇课文讲的关键点,就是我们小时候说的“中心思想”
       2、字:每课后面都有生字,还有要求会写的生字,家长就要督促孩子写了,这个功夫是不能省略的,我的方法是让他们给生字注音,然后按照生字的注音默写汉字,这样不仅练习了生字拼音,反过来又练习了写字。
       3、词:预习课文的时候就让他们自己划出喜欢的好词,比如说成语了什么的,老师上课的时候肯定还会总结。
       4、课后习题:每课后面都有一,二,三等几个要求,其实这就是本课文的要点,可以帮助孩子拓展思路
       5、语文园地:
       我们的教材每一单元分4篇课文,每一个单元还有一个语文园地,这里面的内容大有讲究,都是本单元需要孩子掌握的关键,   比如说三年级的语文园地一《我的发现》是讲多音字的,那么本单元肯定有不少多音字让孩子掌握;又比如说《习作》写课余生活,那么你就应该让孩子早早的做好准备,口述一下自己的课余生活,他最喜欢的活动,然后写的时候就快很多;《读读认认》里讲的是一个字去掉偏旁变成另一个字,这也是关键,你可以让孩子在学生字的时候自己把字做变换。
      
       语文学习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积累字、词、佳句、好文章,三年级开始要求写大作文了,没有积累肯定是写不出的,要多看课外书,多读才行。
       学习的方法就是应该预习,学习,然后再复习的过程,其中预习和复习,小孩没有在家养成习惯的话,以后会学的很困难。老师只能第二天检查,但是假如日积月累都不重视的话,老师也无能为力。
   
       他不会写的字我们也不告诉他,让他查字典----好处可多了。
     
      关键在于如何利用时间,比如说语文背课文,数学练口算,英语背单词,不一定要坐在书桌前才叫学习呀,时间是可以分块利用的。


1122爸爸回复 #1330 朵儿2007 的帖子
          确实如此:拿人教版语文来说,三十二篇正文,八篇选读,共四十篇课文。一个学期大约20周,通常老师用十六周完成,分摊到每周至少要学习两课,甚至三课,孩子当然以在校学习为主,但课余复习预习也很要紧。
       1)朗读:孩子们在校自读的机会并不多,往往只有一两遍,且没有辅导是很难发现错音误读的。依依俩俩每周有三次课外朗读(每次20分钟),但还是需要每天对课文朗读温习,考试也许并不很多涉及,但这是习惯也是功夫。
       2)字词:这学期,我们只对一部分课文(八课)进行听写,但每课的字词(不仅仅限于课文指定)会拿出来认、读、默。现在四年级了,孩子们想法很是不少,重要的还是表达,字词仍然是基础。不同于成人用电脑来沟通,孩子们写作文一定是要动笔真练的,字词一定要过关。
       3)语文园地:三四年级后,内容愈来愈丰富,学生需要下力气记背。
       4)阅读理解:原来我总以为,能读小说就是一切,其实差得远了。
孩子读小说通常是不会查字典的,对巩固词汇有益,但对扩展词汇帮助有限。
       孩子读小说也是不会特别琢磨文章结构、修辞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一定会有的,但深层品味很难做到。
       阅读理解是专门的学习项目,不能忽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