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经意

 如慧香墨 2011-06-01
                                   针灸经意

对于针灸治病,易学难精。真要在临床有所提高,必遵循凡将下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和’用针之类在于调气为指导原则,不能盲从。着重以气口脉象反映为指导掌握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变化规律来立法处方,否则必然降低针灸疗效。观古代名医、不但擅长针而且更擅长灸法,针灸不宜者参合于药。我原来治病法度单纯,后从师擅长外治灸法的刘文利老师而开拓视野,治病法门随之增多,且法捷效优。临床总以阴阳为纲虚实为度,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无失气宜。执脉求象,法从心生,用之临床,疗效凿凿。余常观万物生成之道,基本因素离不开水火两性之理,故为万物者,受制之因不被氺克必为火化,疾病亦然。因而治病调节之术也就离不开水火两性相反相辅的原则。

       从临床上看,针性属金能生水行阴气,针刺治热症,其疗效犹如以水济火之情,其热势随导可减。如右寸浮洪而致咽干咽疼,针刺肺经井穴少商、肺腧行泄法,针起咽疼便能病去多半。艾属木性生火行阳气,艾灸治寒症其疗效犹如以火融雪那样,其效随时可见。如脉见左寸沉弱,证见头晕多汗惧冷属心阳不足脑供血不足者,灸其百会大椎心腧精神猛增,头晕怕冷剧减(提醒同道;不要见头晕则灸百会,有左寸浮洪头疼脑涨兼头晕者,属高血压脑充血而致灸百会可制不良后果。甚则脑出血。)临床实践,这种脉象以某部位独沉独浮而造成的疾病,用针或灸有立竿见影之效,不论其病程多久,说明其正邪还处在相争阶段,沉在何部艾灸以温之,浮洪有力在何部针刺以泄之。脉显寸浮洪尺沉弱,行上针下灸泄上补下之法疗效立显。因为人体的正气是出于肌体的自然平衡状态,即正气出于平衡。对于那种脉象左右上下具不显阴阳相争而独显细小脉象者。为气血具不足之证,就为针灸所不宜速然取效之法,而服以甘药较为上策,养胃气待气血生发。这种以脉象定针灸即浮实用针沉弱用灸,盛则泄之虚则补之得针灸原则,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见效快效果更易巩固。如治一孕龄妇女怀孕四次均值三四月时无辜流产,来我处诊治因服中药以上百剂闻药即吐,问我有不用服药之方吗?按其脉沉沉不起,舌淡胖苔白厚有齿印,为脾肾阳虚无力统捏气血所致,触其手凉面白,余用刘文利老师教我的背后敷药温灸之法隔日一次连灸七次,脉转柔和有力面露红色,自觉浑身温暖舒适,当年怀孕并顺利产下一女孩,健康活泼。患者栾某-女-三十八岁因患大脑炎后遗症右侧下肢瘫痪,肌肉瘦弱冷疼砌骨,就是炎热夏季也得覆被而眠,冬季则患侧冻疮多处苦不堪言,诊脉两尺沉紧右侧尤甚舌根苔白厚,寒邪伤肾而致,针灸处方如下肾输患肢环跳风市阳陵泉,针后加灸下肢转温,半月后改针患侧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针后同样加灸,温度明显提高,健侧也明显有力,时值夏日夜不覆被,后随访患肢冬日已不冷也无冻疮产生疗效满意。临床之中常常见到诸如双寸浮盛有力尺部沉弱无力脉象,仅从上部取穴泄之疗效显慢,如配合上病下调之法取命门涌泉行灸法,以兴肾阳化气敛心火,行涵肝潜阳之法,再以三棱针刺百会心腧行泄法,祛病效在当前意义深远。临床中如见左右脉象反差极大者,如右脉三部洪实有力左脉沉弱重按难寻,应告之戒怒,服药降压,并保持大便通畅,左右脉象已不平衡,按风成之理极易成中风偏枯之象,此时可灸身体左侧穴位补之,针刺右侧穴位泄之,补左等于泄右之法调其平衡以防不测。总之,临床应遵循内经那句不朽的名言【谨熟阴阳、无于众谋】为治病原则,则为医道不远矣,实灵枢之原意也。

1. 根结的概念

    根结:用于经络是指十二经脉的脉气起始和归结的部位。
    根,树根,有起始的含义,脉气所起为根,是经气所起的根源处,如四肢末端的“
    井穴”。
    结,结聚,有归结的含义,脉气所归为结,是经气所归的结聚处,在头面、胸、腹的一定器官和部位。

    根、溜、注、入:指手足阳经中脉气出入流行的部位。
    根,经气所起的根源处,为“
    井穴”;
    溜,经气所流经之处,多为“
    原穴”;
    注,经气所灌注之处,多为“
    经穴”;
    入,经或络气所进入之处,上部为颈部各阳经穴,下部为“
    络穴”。

2. 根结的内容

    经脉的根,在四肢末端的“井穴”;结在头面、胸腹的一定器官和部位,其具体内容见《灵枢·根结》所载:“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中也;……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所结部位解释如下: 命门:指目部。《太素》卷十杨上善注说:“肾为命门,上通太阳于目,故目为命门。《素问·阴阳离合论》王冰注:命门者,藏精光照之所,则两目也。可知命门指眼目,其意义与肾为命门和督脉穴命门相联系。命门者目也,这可看成是最早的注解。目是手足太阳共同所结之处。

    颡大《甲乙经》引作
    颃颡。原文颡大者,钳耳也,较费解。颃颡指鼻咽部,为手足阳明所结之处。

    窗笼:指耳中。耳部是手足少阳共同所结之处。

    太仓:指胃部。《灵枢·胀论》:
    胃者,太仓也。足太阴经结于胃,手太阴经起于中焦”,也与胃有关。

    廉泉、玉英:《灵枢·胀论》: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素问·刺疟论》:舌下两脉者,廉泉也。指廉泉在舌下,与玉英同为津液之道路。可知手足少阴同结于舌下廉泉;
    又《甲乙经》
    玉堂一名玉英,似指咽喉所在的胸部,故说厥阴
    结于玉英,络于膻中。膻中指心之外围,《灵枢·胀论》说: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

3. 四根三结

    四根:十二经脉都以四肢井穴为根。

    三结:头—手三阳结于头;胸手三阴结于胸;腹足三阴结于腹。

    《灵枢·根结》虽只举足六经的根、结和手足三阳经的根、溜、注、入,但从井穴与头面胸腹的关联意义来理解,手六经应与足六经相似,故元代·窦汉卿在《标幽赋》中便有四根三结的概括提法。这是在足六经根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十二经脉都是以四肢井穴 为根,合称四根;以头、胸、腹三部为结,合称三结。原三阳经各结于目、鼻咽、耳,合为头部;三阴经各结于胃、舌下、胸,分化为手三阴结于胸部,足三阴结于腹部。以此归纳十二经要穴的主治重点具有特殊意义。

    《灵枢·根结》提到六阳经的根、溜、注、入各穴:足太阳根于至阴,溜于京骨,注于昆仓,入于天柱、飞扬也;足少阳根于窍阴,溜于丘墟,注于阳辅,入于天容、光明也;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入下陵(三里),入于人迎、丰隆也;手太阳根于少泽,溜于阳谷,注入小海,入于天窗、支正也;手少阳根于关冲,溜于阳池,注于支沟,入于天牖、外关也;手阳明根于商阳,溜于合谷,注于阳溪,入于扶突、偏历也。值得注意的是:各井穴都称为,是脉气始发;其后的()各穴,与五输穴所分稍有不同;”穴则一指颈部穴的上入头脑,一指络穴的由浅入深,以说明经与络的上下相通关系。


4. 根结理论的应用

    根结理论,说明经气循行两极相连的关系,阐述了人体四肢与头面躯干的有机联系和腧穴之间的配合作用。在临床应用上,四肢部腧穴除了可治疗所在部位疾患外,又能治疗头面、胸、腹、背部的疾患。此外,因经气上下、内外相通,故头面、躯干部腧穴,除了能治疗局部病痛之外,也可治疗四肢部疾病。古代医家由此总结出“上病下取,下病上取,中病傍取”的选穴原则。

    根结理论表明,经气在经脉中的输注,出发于根部,并循着“根→溜→注→入”的方向上入于头,这说明肘膝以下诸穴的重要作用。根为四肢末端的井穴 ,溜为原穴,注多为经穴,下入为络穴,这些穴均在四肢肘膝以下,与特定穴中的五输穴、原穴、络穴理论有相通之处。根、溜、注、入,除肘膝以下各穴外,它还联系了颈部一些腧穴,如上部入穴均在颈部。故根、溜、注、入理论,说明了四肢肘膝以下各穴具有全身治疗作用以及四肢部与颈项部腧穴的上下相通关系。
    1. 标本的概念
      “标”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木下称作“,末梢称做
      标本二词在中医学中很常用,不同情况下具有不同的含义。
      从人体与致病因素来说:人体正气是本,致病的邪气是标;
      从疾病本身来说:病因是本,症状是标;从疾病的新旧、原发和继发来说:旧病和原发病是本,新病与继发病是“

      经络理论中,经气集中于四肢部位为
      ,扩散于头身一定部位为,以此阐明四肢与头面躯干之间气血运行的升降关系。

      ”— 经气集中的本源部位,在四肢下部 ;
      ”— 经气弥漫的散布部位,在头面胸腹上部。

      十二经脉中,末梢与根本,其位置有高下之分,在上而在下。人体头面胸背与四肢比较,其部位有上下之异,前者位置较高。因此,十二经脉中,都在头面胸背等上部,而”则在四肢下部。

    2. 标本的内容
      十二经标本的具体记载见《灵枢·卫气》:“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标在两络命门,命门者,目也。足少阳之本,在窍阴之是,标在窗笼之前,窗笼者,耳也。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下上三寸中,标在背俞与舌下两脉也。足厥阴之本,在行间上五寸所,标在背俞也。足阳明之本,在厉兑,标在人迎、颊,挟颃颡也。足太阴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标在背俞与舌本也。手太阳之本,在外踝之后,标在命门之上一寸也。手少阳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间上二寸,标在耳后上角下外眦也。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别阳,标在颜下合钳上也。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腋内动(脉)也。手少阴之本,在锐骨之端,标在背俞也。手心主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标在腋下三寸也”。

       

      足三阳标部在头面部:

      足三阴标部在背俞及舌部:

      手三阳标部在头面,与足三阳标部相通:

      手三阴标部在胸部及背俞:

        各经对背俞募穴虽然举得不完全,但可以看出:各阳经都是以头面部之标,而各阴经主要以俞募穴为标;各阴阳经都是以四肢为本。本的部位不像“根”那样专指井穴 ,而是位置有高有低,范围较大;标的部位也不像“结”那样着重是指器官,而是指经气散布较广的部位。

      十二经标本部位表:

     

    3. 标本理论的应用

      十二经脉的标本理论,在诊断疾病性质及辨证治疗中有着重要意义。

      《灵枢·卫气》说:
      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标幽赋》说:更穷四根三结,依标本而刺无不痊。都说明了经脉标本理论在治疗上的重要作用。

      又如《灵枢·卫气》在论标本证候治法时说:凡候此者,下虚则厥,下盛则热,上虚则眩,上盛则热痛。故石(实)者绝而止之,虚则引而起之。张介宾对此解释说:此诸经标本上下各有所候,在下为本,本虚则厥,元阳下衰也;下盛则热,邪热在下也;在上为标,上虚则眩,清阳不升也;上盛则热痛,邪火上炽也。石者,实也,绝而止之,谓实者可泻,当决绝其根而止其病也。引而起之,谓虚宜补,当导助其气而振其衰也。这是标本理论指导虚实证候补虚泻实的不同治法。

      标本理论在取穴方面的应用,如《素问·标本病传论》说:凡刺之方,必别阴阳,前后相应,逆从得施,标本相移。故曰: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故治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故知逆与从,正行无问,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说明临床取穴是多种多样的。

      近取法:

        病在标治其标,在本治其本,这是近取法,也是顺(从)取法。

      远取法:
        病在本反治其标,在标反治其本,这是远取法,也是逆取法。《素问·五常政大论》说: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就是逆取法的应用。

      本部腧穴的应用:

        经脉的标本理论与根结理论有其一致性,共同阐述了经气在四肢与头身内脏之间的关系。四肢远端为根、为本,其腧穴特别是肘膝以下的五输穴原穴络穴,能治疗头、胸、腹及内脏疾病。如:《肘后歌》说:头面之疾针至阴顶心头痛眼不开,涌泉下针定安泰。《标幽赋》说:心胀咽痛,针太冲而必除;脾冷胃疼,泻公孙立愈。《四总歌》说: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都是本部腧穴的具体应用。

      标部腧穴的应用:

        十二经以人体头胸腹背为结、为标。
        头面标部穴:能治疗头面、五官及脑的疾病。如:《通玄指要赋》说:
        风伤项急,始求于风府;头晕目眩,要觅于风池。《百症赋》说:面肿虚浮,须仗水沟、前顶;耳聋气闭,全凭听会、翳风

        胸腹背标部穴:以俞募穴为代表,对诊治胸腹内脏疾病有特殊重要意义。如:
        中府肺俞风门膻中诊治肺的疾病;
        脾俞食窦章门中脘诊治脾胃疾病;
        肾俞关元气海维道诊治肾、肠、胞宫和下焦疾病。

        此外,根据标本上下经气相互贯通的理论,上病可下取,下病也可上取,有取用头身部穴治疗四肢疾病,如《千金方》神庭治疗四肢瘫痪;《外台秘要》浮白治疗腿足痿软;《肘后歌》取风府医治腿脚疾患;《标幽赋》取魂门治疗四肢筋骨拘挛疼痛等。这些都是标部腧穴的具体应用。

      本部、标部穴的配合应用:

        标部穴与本部穴的配合是临床应用最广的配穴方法,如:《百症赋》:廉泉、中冲,舌下肿痛堪取;天府、合谷,鼻中衄血宜追建里、内关,扫尽胸中之苦闷;听宫、脾俞,祛残心下之悲凄刺长强于承山,善主肠风新下血;针三阴于气海,专司白浊久遗精观其雀目肝气,睛明、行间而细推;审他项强伤寒,温溜、期门而主之”。

        以上均为一上一下,一远一近标部与本部腧穴相互配合的具体应用。

          气街、四海,主要说明全身经络气血在上下分部中还有内外之间的分段汇通关系。《灵枢·海论》说:“人亦有四海、十二经水,经水者皆注于海”,即指十二经脉像水流一样汇通于四海。气街与十二经的标部相通,汇合于四海,故“海”是经络气血精神的最大集合体。

        1. 气街的概念

          气街,是经气汇聚、纵横通行的共同道路。

          《灵枢·动输》说:“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意指四肢末端是阴阳经会合之处,也是经气通行的大络脉,而头、胸、腹、胫四气街,是经气循行的径路,若气阻塞了小络脉,则四街径路就会开通,促使经气运行如常。当四末的邪气得以解除,则络脉又沟通,经气又从这里输转会合,如环无端,周而复始,运行不息。

          头、胸、腹、背等处,是经气流行、集中和布散的主要部位,是气街所在范围,因有头气街、胸气街、腹气街、胫气街之分。这些部位与标本根结中所说的经气布散、归结于头、胸、腹、背部位相似,故气街可以认为与标本、根结中的的范围相一致,是头、胸、腹(分上腹、下腹)及胫的横斜通道。

        2.气街的内容

          气街部位有四。如《灵枢·卫气》说: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俞;气在腹者,止之背俞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

          头、胸、腹、胫四气街的具体部位是:

          头气街 聚于脑部;
          胸气街 聚于胸前及背俞穴(肺俞厥阴俞心俞);
          腹气街 聚于背俞(肝俞脾俞肾俞等)和腹部脐旁的冲脉交会穴(肓俞关元等);
          胫气街 聚于少腹气冲穴、承山穴及踝上下的部位。

        3.气街与“结”、“标”部位对照表

        气街与“结”、“标”部位对照表

         

        4.气街理论的应用

          气街理论,着重阐述头、胸、腹、胫部位各有脉气汇合循行的通道,说明内脏与胸腹、背腰之间内外、前后相应。

          胸腹背腰部的腧穴,以背俞募穴为代表,其功能作用有相似之处,既能治疗局部疾病,又能治疗相关内脏的疾病。

          手三阴经通于胸,相应内脏是肺、心、心包,其气输注汇聚于胸前及背俞;

          足三阴经通于腹,相应内脏是肝、脾、肾,其气输注汇聚于腹部及背俞。

          因此,胸腹内脏有病,便可选用胸腹部有关腧穴和背俞穴进行治疗。如临床上遇头痛、头晕疾患,可取头气街所在的百会风池等穴治疗;胸满、咳喘,可取胸气街相应的腧穴中府肺俞等穴治疗;腹痛腹泻,可取腹气街相应的腧穴中脘天枢胃俞脾俞大肠等穴治疗;下肢痿痹,可选用相应的气冲伏兔足三里承山等穴治疗。. 四海的概念

            海,是百川归聚之所,凡庞大的汇合所在均可喻之为“海”。在经络理论中,认为十二经脉运行气血,就像大地上的水流,故被称为“十二经水”。在十二经内流行的气血就像百川最终汇归大海,由此便形成了“海”的概念。四海,是人体髓海、气海、水谷之海、血海的总称,是十二经脉气血从产生、分化到汇聚的四个部位。

          2. 四海的内容

            四海的部位与气街的划分有相似之处。《灵枢·海论》篇以胃、冲脉、膻中、脑四个部位,分别称为水谷之海、血海、气海、髓海,并指出了四海各有输注的腧穴。《灵枢·海论》篇说:“ 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气冲穴),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盖,下在风府”。其中柱骨之上下,是指颈项部;髓海之输上在于盖,是指头顶的百会穴。

            四海的具体部位是:
            髓海在脑—头部;
            气海在膻中—胸部;
            水谷之海在胃—上腹部;
            血海(又称十二经之海)在冲脉—下腹部。
            此外,四海还有各自输注的穴位。


          3. 四海部位及输注穴表

            四海部位及输注穴表

            经络由经脉、络脉以及无数的孙络、浮络构成。当在经络中运行的气血汇集一起时,就形成了四海,而它们在头、胸、腹、胫的共同道路就是气街

            四海与气街的部位也是相一致的。

            脑为髓海,部位在头,与头气街相通;膻中为气海,部位在胸部,与胸气街相通; 胃为水谷之海,在上腹部,与腹气街相通; 冲脉为血海,位于下腹部,与腹气街和胫气街相通。

            所以经络中的四海部位与气街根结标本的“结”、“标”是相一致的,它们的理论可以互相配合,以说明头、胸、上下腹及胫的分段关系。

            特别是胸、上下腹的划分又与三焦的分为上、中、下相符合,对经穴的分部有特殊重要意义。  

          4. 四海与气街、三焦分部对照表

          四海与气街、三焦分部对照表

          5. 四海理论的应用

            四海理论在说明人体生理和疾病诊治方面有重要意义。

            脑被称为髓海,与“头者精明之府”及后人所称的“脑为元神之府”有其相通之处。即头脑是精神的最高主宰,是神气的本源。与头脑直接相关的经脉是督脉和足太阳,再扩大为手足三阳,阳气即以髓海为依归。《灵枢·海论》说:“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髓海的虚实见症可取有关经穴施治。

            膻中被称为气海,这是指心肺之间的空隙,,为宗气所聚之处,属于上焦。主通心肺而行呼吸,运行营卫之气于全身。其外部为胸膺和背部,与手三阴经关系最密切。《灵枢·海论》说:“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其虚实见症可取有关经穴施治。

            胃称为水谷之海,指胃主受纳水谷,化其精微以出于中焦,是营卫、气血的本源,为五脏六腑所禀受,故又称为“五藏六府之海”。位居上腹,经脉为足阳明胃经,其气血最盛。《灵枢·海论》说:“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其虚实见症可取有关经穴施治。

            冲脉称为血海和十二经之海,其部位主要在下腹,与足三阴经和任脉关系密切,源出于肾下、胞中,为“脐下肾间动气”所在。肾主藏精,故冲脉又与肾精相关。后人称肾精为先天之精,以与称为后天之精的水谷之精相区分。以其属于下焦,故称为下元。《难经》称此气为原气,说“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这是对冲脉理论的阐发。《灵枢·海论》说:“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则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说明冲脉的盛衰关系全身的强弱,其虚实见症可取有关的经穴施治。

            四海是全身血气、精神的生成和汇聚所在,是十二经脉的依归,是对头、胸和上、下腹功能的最大概括。十二经脉通于四海,以四海为中心归纳各经脉的一些特点,四海起总领的作用。四海之间又互相配合,水谷之海是化生血气的本源,其上部为气海,主一身之气;下部为血海,主一身之血;血气之精华则上聚于髓海,是为“精明之府”“元神之府”。《灵枢·本藏》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指出由血气、精神维持人的正常活动,完整(周全)人的性灵和生命。经脉、五脏、四海,是从不同层次论述有关内容,自然四海是其最高层次,对掌握纲领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皮部的概念

              皮部,是皮肤按经络所属分区。十二经脉及其络脉的分布部位划分为十二皮部。这是经络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皮肤—络脉—经脉—脏腑各层次的最外部位。

              《素问·皮部论》说:“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又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经脉呈线状分布,络脉呈网状分布,皮部是面的划分。

              十二皮部,手足上下相合称为六经皮部。

              体内的疾病,通过经络可反映到皮部;外部的病邪或治疗方法,则可从皮部影响经络及脏腑,因而外部诊察法(外诊法)和外部治疗法(外治法)与皮部关系最大。

            2.六经皮部与诊治

              皮部的诊察和治疗主要从卫气和络脉着眼。

              皮部诊察法:又称诊络法,主要是审察皮肤和络脉的颜色变化,属中医学色诊的一项内容。《素问·皮部论》说: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近代在皮部色诊的基础上,又有观察皮肤上的丘疹(主要在背部),检查皮下的硬结反应,皮肤的感觉差异和导电量变化等,作为诊断的一种方法,这是皮部外诊法的发展。

              皮部治疗法:包括各种浅刺法以及非针刺的多种外治法。《灵枢·官针》以刺皮为主的刺法就有半刺和毛刺等,近代应用的皮肤针是它的发展。皮肤针的叩刺和腕踝针的沿皮刺,都结合皮部的分区应用。再如皮内针法、挑刺法、敷贴法、温灸法以及刺络拨罐等法的应用,都是基于同一原理。皮部的分区为刺灸法的应用扩大了范围。

            3.六经皮部与辨证

              《素问·皮部论》说: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异。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病之始终。意指从皮、脉、筋、骨的不同部位分析疾病的特点及发展变化。皮的分部,既要区分左右、上下和阴阳的不同,还要分析疾病的发展过程(始终)。这样六经皮部所属病症不单纯是从部位来分,还结合疾病的性质和发展过程,故《内经》对六经分证的排列一般都按规定次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张仲景《伤寒论》继承这一理论,对分经辨证作了具体运用和发挥。后世注家已注意到《伤寒论》的六经不是指经络一线,而是指的“部属方位”。

              六经皮部的命名包含有气机变化的深意,其中意义可结合六经病证的特点去理解,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对比关系去分析。见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

              柯韵伯《伤寒论翼》更明确提出:“《皮部论》云,皮有分部……,此仲景创立六经部位之原”,并说:“仲景之六经是分六区,地面所该者广。虽以脉为经络,而不专在经络上立说。凡风寒湿热、内伤外感,自表及里,有寒有热,或虚或实,无乎不包”。意指以六经皮部来概括表里、寒热、虚实各证,作为辨证施治的纲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