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陆事业单位改革成焦点 工程师称退休金比不上清洁工

 hharen 2011-06-03

点击进入下一页

市领导昨大接访,市民带着各自的难题纷纷来访。 记者张宇杰摄

事业单位转制转企后离退休人员待遇成接访焦点 一来访者称——

转企后工程师退休金 比不上事业单位清洁工

副市长宋德平:争取本月出台统一方案解决转制遗留问题

统筹:邓柱峰、徐靖

文/记者徐靖、陈昕宇、李传智、钟敏、廖银洁、杨波、曾艳珠、陈丽莉、张涨、邓柱峰、李倩、冯强、杨博

82岁的郭仕艺和他背后的266位老同事们,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怀揣着材料“讨说法”了。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访接待点,郭仕艺和其他几位退休老人,第一个坐到了副市长宋德平的面前。

昨日的市领导大接访中,类似因事业单位转制、转企引发的离退休人员待遇问题,成了信访的一大焦点。宋德平透露,市政府正在进行研究,考虑出台一个统一的方案,彻底解决相关问题。

焦点话题

市公路局直属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事业单位转制、转企的大潮中,在体制内工作了一辈子的郭仕艺们,成了事业、企业退休人员之间的夹心层,既无法领取前者享受的生活补贴,又未能享受后者自2005年起的“养老金七连涨”。

转企后生活补贴停发8年

郭仕艺等200多位老人,都是原市公路局八家直属单位的离退休职工,按照事业单位社保待遇退休,领取养老金及各类生活补贴。但1999年轰轰烈烈的“管办脱钩”和2003年的股份制改革之后,老人们的退休待遇由此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尤其是2003年股份制改革之后,郭仕艺等人原来所属的事业单位,彻底变为私营企业,也是在这个时候,这些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所享有的生活补贴被停发后,只有养老金仍随着事业单位的标准提升,2006年、2008年、2010年共增长三次,每次仅涨了40元。

就这样,以事业单位编制身份退休的郭仕艺们,由于单位改制、转企,一方面无法享受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原本可享受到的生活补贴。另一方面,由于不是企业退休人员,从2005年起,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七次上涨,也与他们无缘。

现在,这部分老人中,退休金最高的不过2000元,最低仅有八九百元,与同级别公路局本部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工资待遇,相差了两三倍。“我们一个工程师,退休金还不如市公路局的一名清洁工多。”郭仕艺对记者说。站在一旁的何庭厚老人,说到伤心处,不禁抹起了眼泪。

权威回应:

本月研究出台解决方案

面对转制、转企离退休人员待遇问题的来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天明表示,信访群众多是反映企业改制后部分员工的退休待遇问题,这一块要加大力度解决。“国资委牵头,摸清楚这些转制单位的相关情况,制定方案,然后报上来,由市委市政府最终来决定。”

“这是历史遗留问题,确实要尽快研究解决。”副市长宋德平表示,市政府正在制定相关的方案,争取本月能够出台,进而从根本上解决类似问题。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存在这一类问题的离退休员工大约1600多人,“我们还在征求各部门的意见,本月15日将向市政府上报相关处理建议,由市政府最终讨论决定。”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五区连线

建安置房10年还没影?

相关部门:两周内给答复

昨天五区的相关区领导也纷纷登场接受各区市民的信访。昨日上午9时,记者在顺德信访局门口看到不少市民乘搭公车准时来到,等待接访。很多市民表示,针对村居换届选举进行大接访还真是鲜见,所以看到报纸上的消息就过来了。

至于其他几个区,也分别就各自的重点话题进行接访,三水区有市民直指政府“拖拉”问题,比如说有市民提到,政府答应建安置房,10年仍未建。对此事实,三水区相关领导表示不会再“拖”了。

填一张选举投票

可得250~300元?

龙江某村的5名村民带着一份打印好的A4纸上面清楚的写着他们的诉求。一位村民代表说:“我们想反映一下,这次村里的换届选举中,有部分小组的村民填写一张选票可以拿到250~300元,这是不是有失公平?”

顺德副区长邓永强表示,这件事情希望上访的人员可以提供更多的线索,比如是哪一位在拉选票、哪些村民收到钱等,对于反映的信息,将移交相关部门进行核查。

随后,也有村民提出另一个关于基层换届选举的问题。“在小组参加选举投票时,现场有443人参加投票,但是却收到了444张选票,这能算数吗?”原来是4月9日上午,该村在发选票之后,一位70多岁的婆婆委托亲人帮忙填写选票,而后婆婆突然离开人世,她的那一票能不能算数成为村民争议的焦点。对此,现场回复是,老人在未被法律认定死亡之前,当日还是有选举权的,选票应该属有效的。

邓永强接受采访时表示,与往年相比,顺德今年的村居换届选举有四点不同,那就是依法的水平增高、民主选举、村居民更懂得使用手中的选举权和监督权、村居民更加理性对待,到目前为止顺德暂未出现因选举而出现恶性竞争报告,顺德有信心在5月中旬前完成村居换届选举。

政府答应建安置房,

10年仍未建?

2001年因北江大堤西南段建设,三水西南沙头村312户村民全部迁出,陈永华就是其中之一。当时,政府在与村民的合同中明确规定,将在沙头开发区提供安置房,有需要的市民可填写申请书,并缴纳5000元购房订金。

陈永华告诉记者,拆迁后他收到了8万元的补偿款,政府答应的安置房约合900元/平方米,当时商品房的市价已超过1200元/平方米,因此有40多户拆迁户缴纳了购房订金,希望能买到一套安置房。

“订金交了快10年了,安置房到现在还没建。我反映过很多次,政府总是答应给办,但从来不给个准信,就是这样拖着我们。”说着,陈永华有些激动。

昨天接访后,三水副区长张卫红委托三水国土城建与水务局副局长陈畅答复陈永华,“这件事一定处理,会在两周内给你们书面答复。安置房建设正在做方案,不会再拖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