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悟

 kite1188 2011-06-03

【苦理】

感悟

终于知道妈妈喜欢吃什么

/陈祖芬  2089

妈妈去年下床时,不知怎的就摔倒在地上,我先生叫了救护车把她送到协和医院。那天我正在重庆,当即买机票回京,直奔医院。单间病房很宽敞,尤其一面墙是玻璃窗。妈妈最喜欢明亮,她告诉我这里是美国最好的医院。从那以后我知道,她这一摔,就有些糊涂了。

妈妈曾在美国我弟弟家住了10多年,她的思维便常在中国和美国间自由切换。有一天妈妈说她的护照不知哪去了,没有护照就回不了中国了,在机场要检查的。护工和她说没关系,你可以坐气球飞回中国。妈妈睁大了幼儿般天真的眼睛,说坐气球就不用检查护照吗?护工说不需要。妈妈松了口气说:那就好了,现在科技太发达了。

妈妈以后上街主要得靠轮椅了。妈妈术后出院前,我们好好装修了老家的一居,总想给妈妈一个尽可能好的空间。妈妈走进她的新装修的卧室,往往就以为那个陌生的房间是美国。她一跨出卧室的门槛,又从美国回到了中国。

妈妈完全变成了一个小可爱。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觉得她那么好看。她娇小的个子,穿一条浅蓝底粉玫瑰的棉裤,上身是一件圆领小红花镶着红边的绒衣,外加一件暗蓝的格子毛衣,秀气的脸上,是一双单纯已极的眼睛。她一见我高兴得张开双手扑过来,我只觉得她是我的小女儿。她一边连连喊着:“妹妹!”上海人很多管女儿叫妹妹。她总说,看见你真高兴!可是你那么忙,我不愿意你来。你看我好好的,你干吗要来?我说来看你么。她说,我有什么好看的?我说你长得好看,你的下巴只有张曼玉比得上。可妈妈还在顺着她的思路说:你多长时间不来都行,只要你自己身体好!

妈妈说她只有一件事对得起她的儿女:“我这人从来不生病,从来不给你们添麻烦。”

妈妈要不是这次摔断腿,她这辈子没看过病,没花过一分钱的公费医疗。她连感冒都没有。我觉得这是老天爷给她的补偿。我爸我妈都是中学老师,我和弟弟小时,他天天给我们讲水浒、西游,或是教我们诗经、唐诗、宋词、史记、古文观止等,把我们背个昏天黑地,还要写诗填词。妈妈就把家务包了下来。

爸爸妈妈善待所有的人,可是不会精打细算,家里常常拮据。爸妈一有什么事,他们就讲英语,不让我们知道大人的难处。我的英语生涯就是这样开始的。我不记得那时我几岁,一定很小,所以基本听懂了英语,但不懂到底意味着什么。不会因此而为大人着急。我无忧无虑地长大,全然不懂世事,甚至也不懂妈妈。记得我14岁那年,妈妈带我在淮海中路的一家果品店里,买了一瓶北冰洋汽水。那时我从没想过能喝上汽水,那种装在玻璃瓶里的透明的梦幻的黄色液体,再插上一根吸管,用现在的话叫饮料。我永远记得我的第一瓶饮料。现在想来,我怎么就不知道妈妈在一旁看着我喝?我为什么不懂得要妈妈和我一起喝?

总是妈妈营造了太温暖的家庭,我一直不懂事,小时候不懂事,长大了不懂事,后来,妈妈像我的小女儿了,我才开始懂事。

妈妈从来没有“教育”过我,不着痕迹地赋予我一个自由的心灵。她老说:“我的三个孩子都好,就是妈妈最笨。”妈妈只上过高中。后来有了三个孩子,为了和爸爸一起担负起这个家,她自学了高中的各门学科,她教过几何、代数、语文、历史、政治等,甚至俄语。我的了不起的妈妈!

妈妈的一生,或许用一个字就可以概括:爱。

妈妈有点好吃的都给外孙,自己塞饱就行。我儿子就老问她:外婆,你到底最喜欢吃什么?这个问题,从他5岁一直到去年妈妈住院,也还是不得而知。直到她心如幼儿,想吃什么吃什么,大家才明白,她最爱吃甚至几乎是只吃奶制品,包括牛奶、酸奶、奶酪、奶油。看她一勺一勺往嘴里送奶油,这是我最幸福的时候了。护工笑:奶奶就是喜欢吃奶油。我说,“奶奶”这两个字的写法是奶油的奶,最会吃奶油的人就叫奶奶。

终于知道妈妈喜欢吃什么,妈妈时年87岁。

我想起我小时候最喜欢吃的就是带奶油味的面包。我到北京工作后,每年探亲回上海,最令人期待的、最欢欣鼓舞的时刻,就是妈妈带我上淮海路的面包店去买面包。妈妈拉着我的手过马路,她的手那么绵软,过了马路就是面包店了,那种临界点美感!现在每想起那种对面就是面包店的感觉,心里那最绵软的地方,软软的,绵绵的……

现在我成了京城一家面包店的常客,买最好的奶油蛋糕,给妈妈。

也许,妈妈严重的骨质疏松,使她本能地愿意补充奶。三年自然困难时期,她那学校也照例让每个老师自己申报每月的定粮。当时老师可以报30斤。那个年代饥饿威胁着每一个人,自报定粮的时候,恐怕很少人自愿少报的。但妈妈少报了6斤,只报了24斤。我大学的男生有人喊饿,我就对妈妈说男生饿,妈妈每次给我10斤粮票。我就回学校送人。而我妈妈,天天晚上喝点温开水就去教课。

说来难以置信,我不知道妈妈也会饿的。可能妈妈从来不诉苦,我就以为妈妈从来没难处。

妈妈在美国时,60岁后腰就驼得厉害了,我弟弟带她去检查,美国医生说妈妈是严重的骨质疏松,看得出从35岁左右就开始了。我一算,那时,正是她每月24斤甚或14斤粮的年代。

她去年摔断腿,就是因为骨质疏松。

昨天我一走进我家的“美国”,妈妈和护工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妈妈一看见我,小孩子一样伸出双手喊着:“妹妹!”一边就站起来要扑过来,但是她一下就跌坐在沙发上。我和护工慢慢扶她站起,她一劲儿欢笑着喊:妹妹!天上掉下一个林妹妹!

(摘自《河南日报》)

 

生命的真正长度

/王者归来  (原创)1564

她叫茉莉,出生在澳大利亚一个普通的小镇上。她住的地方离海滩很近,阳光充足,沙滩上孩子追逐打闹,成群的海鸥在附近徘徊,暖风阵阵,环境优美,风景如画。

茉莉从小就接受最传统的教育,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告诉她,要好好照顾自己,要遵守小镇上的生活准则,不要给别人增加麻烦。小茉莉是个很聪明乖巧的女孩儿,她一直把父母的话牢牢地记在心底。随着时光的流逝,茉莉一天天长大了。上学,工作,结婚,生子,她没有让父母失望,她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与邻居和睦相处,她遵守着小镇上所有的生活准则,从来不给别人添麻烦。

人们都说茉莉是个好人,茉莉也觉得自己是个好人,可不知道为什么她总有种淡淡的失落感。她的大半生都生活在这个小镇子上,从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虽然生活富足,衣食无忧,但茉莉始终觉得这样的生活并不是自己所喜欢的,她更向往外面的世界。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她就特别喜欢听别人谈论大都市的生活,谈论流行的服装,时尚的发型,庄重高雅的音乐大厅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交酒会。茉莉非常想过那种都市人的生活,但她一直记得父母多年前的嘱托,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不要做特立独行的事。所以,茉莉后来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留在小镇子上过着闲散舒适的生活。

时光如同指间的细沙一样,悄无声息地流逝着。茉莉也从豆蔻少女变成了慈祥和蔼的老奶奶。后来,她的丈夫去世了,孩子们也都各自成了家,茉莉又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在她80岁那年,小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整个小镇都成了旅游区,从世界各地纷纷涌入的旅游者很快就打乱了小镇的平静生活,也打乱了茉莉的心。新年聚会的时候,旅游区开发商请小镇上年龄最大的居民——茉莉女士为小镇做广告。茉莉女士向游人们一一诉说着小镇上的快乐与美好。说着说着,她突然停了下来,自言自语地说道:“是的,这里真的很美,但我更喜欢另一种生活。

茉莉生平第一次没有听别人的劝阻,毅然选择过一种全新的生活。她带着自己变卖房产得到的200万澳元来到了墨尔本。她开始按照自己的愿望生活,她开始学习绘画,去听古典音乐,和年轻人一起去看最流行的时装发布会,出席各种各样的社交场合。茉莉显得如此快乐,自信,几乎让人忘记了她已经是过了80岁高龄的老人了。茉莉一直自己照顾着自己,她不仅像年轻人一样充实地生活着,而且还出人意料地当选了市政府的议员。很快,茉莉就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这个来自小镇的瘦小可爱的老人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和喜爱,人们都说,茉莉一定会在90岁那年成为墨尔本市的市长。然而,茉莉90岁那年意外地在自家门前摔倒,她的生命之花也在瞬间凋谢。

人们根据茉莉生前的嘱托,将她葬在了郊外的公墓上,并且在墓碑的正面写着:茉莉,1990年生,2000年快乐地结束在人间的旅行。很多来悼念茉莉的游客都吃惊地发现茉莉女士的生平被写错了。她明明是1910年出生,2000年去世,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会弄错呢?每到这个时候,导游就会郑重地告诉大家,茉莉女士始终觉得自己的什么是从80岁那年才开始的,因为从那年开始,她才过上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所以她生命的真实长度应该是10年!

生命真正的长度是从一个人鼓足勇气去过自己所向往的生活时才开始计算的。为了家人的期望,我们压抑着自己的个性;为了生活的规则,我们甘心屈从于命运的安排;我们按部就班,拼命工作,为了房子,车子,票子耗尽了一生的精力,像一部部疲惫不堪的机器一样,一生都在机械地重复着生活。生活变的越来越沉闷,日子变的越来越单调,而我们自己也变的越来越平淡乏味。如今猛然惊觉——难道这就是生命的全部意义?就是我们用一生追逐的目的?

儿时瑰丽的梦哪儿去了?少年时四处流浪的激情哪儿去了?青春沸腾的理想哪儿去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我们离生命却越来越远。生命的价值并不在于她的长度和她所得到物质的多少,而在于你是否真的生活的舒心,快乐,平和,温暖。茉莉女士享受了10年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生命,那我们呢?

 

 

 

谁是你拿来爱的人

/陈敏  1017

梁晓声写过一个知青的初恋。

下放农村时,机缘巧合,男知青被安排到当地的卫生所居住,和唯一的一个小护士就隔着一个门诊室。他们都不主动说话,腼腆得很。“她并不美丽,也不漂亮,我并不被她的容貌所吸引”。只是,他早上起床,会发现炉上总有一盆她为他热的洗脸水。有一天,他回家来,发现被子被叠了,枕巾被洗了,窗台上多了一盆野花……地上,还有一截女孩束发用的红色塑料绳。或许是她故意留的?一番思想斗争,他鼓足勇气,第一次走进她的房间,还给她塑料绳,开始了一段纯净的爱情。后来,流言飞语传开,她被调去另一个连队,而他不久被推荐上了大学,从此断了音讯。10年后,他的一篇作品获奖,在读者来信中,有一封竟是她的。信的背面写着:“想来你也成婚,所以请原谅我没有留下通信地址。一切都过去,保留在记忆里吧……”

那个知青,就是梁晓声。他发出感叹:“初恋之所以令人难忘,盖因纯情耳。纯情原本都与青春为伴。青春已逝,纯情也就不复存在了。”

这种爱,一辈子无法忘怀,也无法被替代。因为错过无法延续,又具备了理想爱情的气质,凡俗的柴米油盐哪里能够比拟?

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发表过短篇小说《罗生门》的那位,作为已婚男士,非常理性地谈到喜欢的女人。首先要是一等的美女,但他说至今没有遇到。“前不久,镰仓的某汽车司机迷恋上了当地的一位艺妓,结果杀了自己的老婆,后来,我在酒宴上看到那个艺妓,也就是15等级上下的美女。按那个标准,不要说老婆,我连猫都不杀。”其次是他喜欢不太讲实际的女人,如果女人的心和算盘珠一样,可是糟糕透顶。最后他总结,“我的爱和消化器官的状态有关系”,如果能吃得很舒适,然后美美睡上一觉,“爱”就忘个一干二净。

这种爱,自然不纯情,也不激情,平静地归之于日常生活本身,以舒适为第一目标。

是深深地爱上一个人,像患了麻疹那样,从此以后就有了抗体,再不会深爱别的谁?还是接连征服许多女人,爱上许多次,像风流一辈子的唐璜一样?

每个人的初恋,大抵是十分纯情的。跨过初恋,爱情就生出了很多的姿态。有人风流,见一个爱一个,就如蜻蜓点水从不深入;有人冷漠,再不会拿出真心爱第二个人,在婚姻里习惯拿出冷暴力;有人屡败屡战,每一次投入爱情都像初恋,如同张曼玉、周迅,至于结局是否完美,要看造化;有人将爱情转化为亲情,相濡以沫,牵手到白头。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和你白头到老。有的人,是拿来成长的;有的人,是拿来一起生活的;有的人,是拿来一辈子怀念的;谁是你拿来爱的人,蓦然回首,你寻见了吗?

(摘自《中青亮点》

 

 

妈妈,别为我哭泣

/玛丽·马娜池 2319

我们在周日学校的野餐会上切开西瓜,孩子们吃完粉红的西瓜片,用绿色的瓜皮做出咧嘴大笑的表情,滑稽的样子让我忍不住发出阵阵大笑。

旁边的一个女人问我:“你看起来那么开心,发生了那么多事之后,你怎么还能这样?”人们一遍又一遍地问我这个问题,因为他们知道我的3个孩子都死于库利氏贫血。首先是罗斯玛丽,然后是玛丽露,接着是乔治。

我怎么还能快乐得起来?

玛丽露1955年出生。她是我们的第2个孩子,比我们健康的大女儿安妮小两岁。丈夫路易和我都有地中海血统,我皮肤白皙,他却有着橄榄肤色。起初我以为玛丽露苍白的皮肤仅仅是我的遗传,但一次体检后医生对我说:“你的孩子得了重型地中海贫血。”这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通常称为库利氏贫血,患者的骨髓无法生成一种成人血红蛋白,这种血液蛋白负责将氧气传输给身体组织。我们把玛丽露送到纽约康乃尔医学中心,那里的医生也证实了这个诊断,玛丽露必须每两周输一次血。

从那以后,我定期开车把女儿送到纽约治疗。路易和我原本还想要小孩,可那时我们迟疑了。“别担心。”医生安慰我们道,“这种事很少会在一个家庭发生两次。”

1959年罗斯玛丽出生了。她看上去很好,有着明亮的蓝眼睛和棕色细嫩的头发,就像玛丽露的一样,但还是有些不对劲。她可能前一天还很正常,第二天就满头大汗,这也和玛丽露一样。终于,6个月大的时候,医生确诊罗斯玛丽也需要输血。

于是,我改为开车送两个小女孩去纽约。很明显她们十分依赖于输血。每次临近治疗时,她们就会容易疲倦和烦躁不安。但是去医院后,尽管那是一种折磨,她们却似乎又开心了起来。与此同时,路易和我试着藏起自己的痛苦,让3个女儿过正常人的生活,上音乐课,参加比赛和各种家庭活动。

1961年,我们的儿子乔治诞生了。我们曾经非常想要一个男孩,并且医生也向我们保证,下一个孩子罹患同种疾病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是,从抱着乔治的第一刻起,我就知道,不幸再次发生了。不久,我又开始把乔治和2岁的罗斯玛丽、6岁的玛丽露一起带去纽约治疗。

即便如此,路易和我仍为自己能拥有这样4个可爱的孩子而心怀感激。随着岁月的推移,输血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仍然希望能有新的医学突破让他们免受这种痛苦,直到我看到一篇名为《令人困惑的致命血液病》的文章,得知这种病的患者大多会在20岁前死亡。

路易和我茫然了。他对此的反应是深深的沉默与疯狂工作,而我,则只有哭泣。我们无法和孩子们谈论这些,尽管我知道,在和其他病人的交谈中,他们已经了解自己的病有多严重。可是后来,我的看法完全改变了。

一天晚上,我走进9岁的罗斯玛丽的房间,发现她在做一个饰有宝石的蝴蝶胸针。“真漂亮!”我看着她把一颗水钻小心地嵌进去,忍不住叹道。她已经开始在工艺作品展上卖她的作品了。

“谢谢,妈妈,”她低声说,“我要赚够自己上大学的钱。”大学?

我清了清嗓子,“你打算学什么呢,亲爱的?”

她抬起头,眼睛亮起来,“护理,妈妈。我想像医院里那些善良的医生和护士一样。”

她转过去继续她的工作,而我慢慢地走出房间,试图接受这一切。罗斯玛丽所关注的不是死亡,而是生活。我想起罗斯玛丽在医院看到的另一些患儿,那些截肢或者患有癌症的小孩。罗斯玛丽能走路,能上学,还能跳绳。从那时开始,我意识到我们的房子不再满是阴影和悲伤,我的孩子们令它充满了欢乐。玛丽露的钢琴乐曲声传遍了房间。罗斯玛丽忙着制作精致的小首饰。小乔治则收藏了各式各样的石头,他说过要当个地理学家。他们每一个人,都在享受着生命的欢乐。

196974,我们把10岁的罗斯玛丽送到医院,由于库利氏贫血症的影响,她的心脏出了问题。那天晚上,我轻轻地吻了一下她,向她道别:“我明早会和爸爸一起过来看你。”

可是,我刚到家,电话就响了。罗斯玛丽永远离开了我们。玛丽露和乔治早已知道他们的生命会很短暂,但是罗斯玛丽的离去迫使他们不得不面对这个事实。比罗斯玛丽大4岁的玛丽露开始小心照料

妹妹的坟墓。我知道她一定也在思考自己的死亡,但思考的结果是她为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她频频登上中学的光荣榜,在学校广受欢迎。她提醒了我们,生活还可以有另一个方向。1973年,玛丽露以优异成绩从高中毕业,进入威廉帕特森大学学习美术专业。她还在一家电视修理厂兼职、为慈善事业募捐,以及从事许多其他志愿者工作,这让她几乎和城里每个人都有了联系。

然而19751月,刚满19岁的玛丽露去世了。她的葬礼是西佩特森市最大的一次。市长和整个市议会成员都来了。库利氏贫血症志愿者团队表扬了她,说她“在19年的短暂时光里更好地理解和度过了她的生活。即使我们活到100岁,也很难像她一样。”

乔治从来都是一个活泼的少年,是他让我们的家又重新活跃起来。高中毕业后,乔治也去了威廉帕特森大学。他仍然继续打工,终于在19岁那年夏天买了辆雪佛兰蒙扎跑车。这是一个年轻人的梦想,

他每次都很小心地把车开入车库。

19809月的一天晚上,我知道事情不对劲了。一天,乔治约会回家,我发现他的蒙扎跑车在车库停放的角度不再那么精心。几天之后,他对我说,“我知道我要走了,妈妈。”他看着我,“答应我不要哭,好吗?你知道我会去哪里的。”

“好的,乔治,我不会哭。”

我的儿子笑了笑,然后躺下,双眼紧闭。他深吸了一口气,离开了我们。

罗斯玛丽、玛丽露、乔治,一遍又一遍地悲剧重演。人们问我:“发生了这些事,你怎么还能开心得起来?”

我告诉你我是怎么做到的。我的孩子们明白生命是个神圣的礼物。他们热爱生命中的每一天,他们的欢乐和感激就像阳光一样,温暖和照亮了我们一起度过的时光。面对早殇,他们选择拥抱生活。

既然他们都这样热爱生活,尊敬生活,带着创意度过他们的生活,我又怎么可以不热爱生活?我不会用阴郁和自怜来玷污神或者我的孩子们。我要像他们那样拥抱生活,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常宝军  摘自《希望的力量》

 

别怕,风雨过后有彩虹

/陈晓辉·逆枫  (原创)1900

24岁,本是欢蹦着追逐恋爱喜悦或为自己的终身大事而开始幸福张罗的年龄,如澄澈的天空一般,明媚无限。可她,却因为患矮小之症(身高只有141),让自己的人生词典中少了美丽、自信与优雅等的关键词,生活中尽是他人的嘲笑与令她无法接受的困惑鄙夷的目光,处处碰壁。她泅渡于荒芜时光的边缘,周围是一片惨淡的黑暗。

幸运的是,她的妹妹却与别人不同,用每个月打工赚来的钱,带她四处求医,希望能够医治好她的“矮小症”,哪怕可以再长高那么几厘米。妹妹自始至终都没有嫌弃于她,生活虽苦,却毫无怨言,一如既往地照顾并关心她的饮食起居,鼓励她要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做个坚强与开朗的“袖珍女孩”。也因于此,妹妹似乎便成了她生命中唯一的精神支柱,她的黑暗世界,有了她,才泛起那微弱的希望之光。

可是,妹妹终究是一普通女子,她也要结婚成家,不能一辈子都和她居住一起。于是,当那一天,妹妹开心地对她说准备嫁人时,她那仅有的一点光明世界似乎瞬间崩塌,嘴角搐动着,不知道如何去表达心中的担忧与恐惧,妹妹嫁了人,她就是孤独的一个人,那些微茫的星光会随时光一点一点消散而去。

期间,她想在妹妹出嫁之前,自己尝试着出去找工作,让自己开始学着自强与独立。然而,现实求职的残酷与他人的嘲笑讥讽,极大地伤害了她的自尊心,她躲避于家中,终日以泪洗脸。随着妹妹婚期的渐渐临近,她的内心恐慌到了极点,终在一个午后的黄昏给妹妹发了条短消息,内容是——你结婚了,我怎么办?

收到她的短信时,妹妹正与男友在商量婚礼礼服的颜色与款式等。如此的短信,让妹妹突然陷入了沉思:的确,我结婚了,姐姐怎么办?她没有工作,只有我一亲人,甚至还不能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种种的顾虑让妹妹决定与男友分手,因为她不能在姐姐最无助的时候抛弃于她,只追逐自己的幸福,要么,带着姐姐嫁出去。而男友认为,帮忙照顾她姐姐没问题,可是,总不能照顾她一辈子。

一时间,三人陷入了尴尬的局面,姐妹两人抱头哭泣,埋怨生活的不公与辛酸,男友一人坐于沙发上,低头叹气。在朋友的建议下,男友决定向《山东卫视》的一情感栏目组求助,希望栏目组能够帮他解决难题,帮他们三人打开各自的心结。

我是无意间在电视上看到这一期节目的,荧幕上,三人各阐述着自己的观点,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袖珍姐姐希望妹妹能够幸福,但又害怕她离开自己;妹妹则想带上姐姐一起嫁出去,可又气愤姐姐对于生活的不自信,自我逃避,几度想离开直播现场,被姐姐哭泣着抱住;而其男友呢,则是非常困惑,进退两难。

当这样的僵局出现时,主持人请出了格桑心理老师,让他对姐姐进行心理引导,打开她的心结。格桑老师问:当你自卑或难过时,会不会潜意识里对自己说话,如果会,请将那句话的内容写下来。姐姐点了点头,表示会,然后在纸条上写了这么一句话——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我还能做什么?

格桑老师拿过纸条,在这句话后面补上一句——至少尽力就好。

于是,他们开始了这样的练习:格桑老师说,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我还能做什么事情?姐姐问答,至少尽力就好。如此反复多次,姐姐似乎越念越响,将“尽力”二字深深地记在了心底,仿佛明白,既然世间诸事并不是一帆风顺,但尽力了,尝试过了,就不必过于强求了。后格桑老师又让现场的观众及姐妹三人一起玩起了一个心理游戏——让大家在一个小房间里随意走动,这时,每个人都走得从容欢快且不会碰到别人。而当房间里每个人都被黑色布巾遮住双眼时,大家的脚步突然就慢了,伸出了双手,触摸着走动,尽管走得很小心,但依然会碰到别人。

这样的心理游戏,让大家都明白了,其实,人本可以行走得很坦然,没有磕碰的。可当人的眼睛被遮住,那么恐慌与黑暗也就随之而来了,走得小心翼翼,走得缓慢,失去了前方的目标与追逐梦想的渴求。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就在于内心,在于目标与心中坚定的信念。

节目的最后,栏目组还请了三位同样的矮小症患者来现场向姐姐讲述自身的经历,他们三个,生活得都非常幸福与快乐,身高的矮小并没有阻挠他们追求幸福的脚步。他们说:“人生的高度并不是由身高的高度决定的,当你觉得自己的鞋子不够漂亮时,请别忘记,这个世上,还有很多人,没有脚。”

那一刻,现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袖珍姐姐”被感动了,流着眼泪对自己的妹妹说:“妹妹,以后的日子,姐姐会尽全力做好自己,活出生命的坚韧与精彩。”三人抱成一团,再次哽咽无声。

当我看完这期栏目时,心也被濡湿了。的确,生命总有不公或残缺,会遭受他人的嘲笑与讽刺,甚至是诋毁,而或许这些卑微的缺陷与流言蜚语等会让你变得犹豫不决,变得不敢面对残忍的现实,可真正阻挠你前进脚步的,是你内心的阴霾与恐惧。所以,不论你身处怎样的窘迫与绝境,都要坚定地对自己说——别怕,风雨过后有彩虹!

 

 

西红柿

/胡弦 1138

西红柿原产南美洲,因为太过红艳,被怀疑有毒,没人敢吃,只见过野狼吃它,因此被命名为“狼桃”。的确,西红柿天生丽质,在蔬菜中堪称尤物。红颜祸水我只道是中国人的观点,没想到美洲人也同样混账。想那幽暗的森林里,时光荏苒,多少西红柿虚掷年华,红了,熟了,又寂寞地落了,烂了,像老于江湖的丽人,又像弃置在深宫的妃子。

这样过了千万斯年,直到十六世纪时,有个叫俄罗达里的英国公爵在美洲旅行,掘了数株带回英国,但人们仍然认为它有毒,不能吃,只是把它种在花园里观赏。

这样直到十八世纪,在法国,一次有位画家为西红柿写生时,禁不住诱惑,准备舍命品尝一下这可爱又可怕的禁果。他写好了遗嘱,穿上殓服,吃罢西红柿,静静躺在床上等待死神的召唤。然而,几个小时过去了,安然无事。当他从床上坐起身来,露出微笑时,整个世界的蔬菜史才突然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有时候我想,由以浪漫出名的法国人第一个吃西红柿,也许是最合适的,因为在那种情况下吃西红柿,不但要有牺牲精神,还要有足够的罗曼蒂克。

成熟的西红柿更似微型的太阳,它是那么红,仿佛不可能有比这更红的红了。它猛一看是含蓄的,体内,每一条水系都像盛着憧憬和怀想;其实却是奔放的,涨满了太阳的蜜和大地的血性。人们认为它有毒时,把它供养在爱情的伊甸园里,是观作台上戏;一旦知道了它甜蜜的底细,洋鬼子们欣喜为何如,自然是争相抱得美人归。所以,在法国,每年都要举行西红柿狂欢节。西班牙人则比法国人还狂放,他们的西红柿节不但像狂欢,更像斗殴,人们蜂拥着抢夺西红柿,捏烂了,互相投掷,直打得满天红雨,“血”流成河。

是什么让人们如此疯狂?这看上去安静地悬垂在枝条上的小小果实,是它本身就含着某种放荡不羁的性情吗?

但在故乡美洲,它仿佛才得到了最大的荣宠。比如哥伦比亚的西红柿狂欢节,声势比欧洲要浩大得多,节日期间,成车成堆的西红柿被践踏,投掷,人们尖叫,追逐,全都变成了通红的“西红柿人”,街道上也是红艳艳一片。

西红柿传入我国的时间不算长,大概在清中期以后。据记载,它开始由西方的传教士从东南亚引入,先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栽培,后来东北、华北地区才逐渐种植,成为我国重要的蔬菜之一。但在中国,西红柿似乎一种没能获得带有个性化的名称,它被称为番茄、洋柿子、番李子、番棉、火柿子、臭柿、柑仔蜜……它虽然在菜园里有着独立的植株,名字,却依附于茄、柿、李等果菜,仿佛四不像,没有自己独立的位置。

西红柿不但像恋人的脸颊,它即便做成了菜,也仍然是爱情的象征。前几天去一家小饭馆吃饭,看见一个妇人一手端着饭盒,一手拿着手机大呼小叫,本来心生厌恶,但等听清了她说话的内容,忽然大为感动。她说的是:乖女儿,西红柿炒鸡蛋,热乎着呢……

这是中国式的爱,如此日常而不自觉,却有种西红柿式的红亮亮的温暖在里面。

(张金平摘自《郑州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