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钓调漂最基本的漂 种类 用途

 小狗蛋 2011-06-03

台钓调漂最基本的漂 种类 用途

 

半水时,修剪铅皮至漂尖露出水面1目,然后挂上2粒你常用的饵料(要注意饵的化散程度),反复挂饵入水,继续修剪铅皮至漂尖平水或露水1目,去掉饵料后浮漂会上升几目后停顿,这个停顿后的目数就是这支漂挂这种饵的调目。然后上一饵看浮漂被拉下多少目(称量饵重),最后上移浮漂找底(别找过了底,尤其是钓目等于调目时更要注意)。通过这样调漂能知道双钩挂饵后在水下的状态,钓目等于调目为不灵不钝(1饵触底1饵擦地),少于调目为灵敏,反之则钝。每支浮漂的浮力都不一样,负重也不一样,用钓鲤鱼的大漂上小饵钓鲫鱼,两粒饵料能把这漂拉下多少,所以在调漂时没有统一的调目,应根据自己当时所用饵料的比重来决定,通过这种调漂方法,在决定钓目时能清楚地知道两饵在池低的状态。

最后找低也非常重要,须反复多次进行校正。尤其是调目等于钓目时,下移浮漂1目的距离,漂尾露水是否也是少了1目。

在这里在谈一下漂的种类和方法~可以分为2大类:长尾漂与短尾漂

长尾漂主要用于钓浮,尤其是用拉饵钓浮,可以延长浮漂下沉的行程,增多鱼讯。但漂尾长却导致浮漂的翻身变慢,所以在选长尾漂是一定要注意;短尾漂的翻身速度快,钩饵下沉速度快,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小鱼中途抢食。

不能用长尾漂来适应塘底不平,因为钓鱼时调目是固定的,钓组的灵敏度取决于钓目(相对固定的饵重),那么塘底不平,浮漂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就很难把握住真正的咬钩信号,钓目不同时,同样的信号却钓不上鱼。

节天气时间对钓鱼的影响

 

钓鱼要有所收获,除掌握鱼类的栖息习性、活动规律外,还必须研究季节、天气和时间对钓鱼的影响,应地利,适天时,省力少而收获多反之,则徒劳而无获。

鱼类的活动与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季节与天气。

春季,气温渐暖,水温回升,水草及浮游生物开始大量繁殖,潜伏的冬的鱼类多在这时产卵,极需营养,于是成群出游,摄取食物,此时是钓鱼的好季节;夏季,天气炎热,水温升高,鱼群分散在深水或荫凉处,相对难钓;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宜人,水温适宜,天然饵料富,为了越冬,鱼类需要大量摄食,形成钓鱼的第二个旺季;冬天,天寒地冻,水温降低,鱼类活动减少,又潜人深水,这是钓鱼的淡季。

季节与天气相比,天气的情况更为重要,甚至成为钓鱼成败的关键。若将天气的变化加以分类,长江以北,适宜春、秋钓的天气为:晴,晴间多云,多云间晴,多云;适宜夏钓的天气为:晴转多云,多云,多云转阴,连阴,阴有小雨或间断小雨;适宜冬钓的天气为:晴,晴间多云。即使在晴天之中,时间上的差别对钓鱼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在24小时内,适宜冬钓的时间为1016时;适宜春、秋钓的时间为711时与1418时;适宜夏钓的时间为510时与1624时。

风向风力对钓鱼的影响也大。一般说,冬日无风或吹南风,天暧鱼好;春秋东南风或东北风,尤其是秋日吹西北风,水面乍寒,鱼为过冬拼命名吃食,钓鱼效果会更好。风力以l2级为宜,4-5级以上则钓鱼效果不好。

雨天和雪天与获鱼量也有密切的关系:和风细雨和阵雨过后,水中氧气充足,鱼很活跃,食欲十分旺盛;大雨和暴雨以后,溶氧多,食物多,都是钓鱼的好机会;冬晴天,天气温和,鱼摄食旺盛,钓鱼效果往往较好。

综上所述,我们可归纳为:风和日丽的春天,微风细雨的夏天,不冷不热的秋天,阳光灿烂的冬天,以及夏日风平浪静的早晨和傍晚,都是适宜钓鱼的天气。而初春和秋末暴寒暴热的天气,夏季阳光逼射的中午,雨前闷热的天气,雷鸣闪电、大风大雨的天气,久雨乍晴的天气,以及冬季雪后和刮大北风的天气则不宜钓鱼

 

大鲤鱼终极必杀饵

 

适合钓场:水库等野钓场所适合鱼种:鲤鱼、鲫鱼适合钓钩:传统钓台钓单双钩、葡萄钩、缆钩,突出特点:简单、廉价、高效、耐时长。配方:白面10份,玉米面5份,咖啡1份,鸭蛋清1份,蜂蜜2份,香油少许。制作方法:将白面、玉米面 、咖啡充分混合,然后用温水把2份蜂蜜化开,倒入鸭蛋清搅拌均匀。将调好的蜂蜜鸭蛋清水倒入混合好的面粉中,喷以曲酒,搅拌糅合,最后放入少许香油,糅合至软硬适度即成。材料:花生米,黑芝麻,冰片糖.比例是10/3/5,也就是花生米1KG.黑芝麻0.3KG冰片糖0.5KG,糖可以加少一点,不过那就改变了饵软硬和溶化速度. 制作:花生米炒香去皮后磨粉,芝麻炒香后压碎,待用. 然后把糖放到锅里,大概500克糖加200克水,把糖慢火熬到全部溶化, 这时候就把花生粉和芝麻粉倒到锅里,慢慢拌匀成团(决不能再加水),然后就可以带去钓点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大鲤鱼的终极必杀饵,够简单了吧,相信一般的钓友都能独立制作的. 鱼饵的使用:此饵一般用于海竿钓底,把饵装在爆炸钩上,鸭蛋大小就可以了.六个钩全埋在饵里,不要露出钩尖.如钓小鲤鱼可捏六粒鱼饵.鱼饵不能用水去调软硬,它的特点就是香,,.小鱼来到也只能眼睁睁,下不了口,此饵不分地域和季节,较特殊的除外. 鱼饵在水里大概两小时就全溶化,所以每两小时就要换饵.不要呆等.一般来说,只要有鲤鱼在鱼饵的二十米的范围内,基本上都会过来吃饵.也就是说,只要鱼不受惊吓的话,这一区域的鲤鱼就全跑不了. 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海竿有小鱼讯时不要提竿,等竿拉到大弯弓和强烈鱼讯才起鱼,那时大部分的钩都已经挂在鱼嘴上了,很难逃得了. 此饵也能用于手竿钓,不过那时就要用水来调软一点了.鲫鱼,草鱼和大头都爱吃的,不过还是鲤鱼最喜欢.

 

提竿难中鱼原因和策略

 

有鱼讯而不中鱼肯定是有原因的。在垂钓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分析,要分清标上讯号是真是假,是对象鱼的还是非对象鱼的,透过漂讯正确判断鱼情,对症下药。

一、线组问题

(一)主线不符合水情、鱼情。一是主线比重过大。比重大的主线下沉到位压水后,下垂的水线会把标向下拉一、二目。或多或少地破坏了鱼标的准确性,也容易出现假讯号;二是主线过粗、过硬。隐蔽性差,加大水阻,易吸水,切水性、稳定性差,与子线的配合度也差,这些都有可能影响到标的准确性。在这样情况下出的标讯,十有八九是不会中鱼的。

(二)子线选用不当。一是子线过粗,目标大,容易引起鱼的警觉,鱼不敢就饵,鱼的窜线、鱼鳍的扇动使标出现了假讯号;二是子线过硬或子线打结(特别是在短的那根子线的钩柄处打结),鱼吸饵难以真正入口,或入口不深,有鱼讯也就难钩到鱼。

(三)钩的运用不适当。一是钩过大、过小的缘故。过大,饵吃不进嘴,鱼难中钩。过小,刺鱼不深,或钩被拉开(有的钩弹性好,张开又迅速复位)跑鱼。提竿常初有重感而后空钩出水,就要考虑是不是这种情况;二是钩条过粗、过细的缘故。过粗,钩重饵较难入口;过细,钩条怕张开。虽有标动,但一个进不了嘴,一个跑鱼;三是钩形的选择不当。不同的鱼,由于嘴形和吃口不一样,所用的钩形也应不一样。如一般来说,挂商品饵钓鲫鱼,可以用钩门适中、钩柄较短的袖型钩;钓生口鲫鱼、快鱼,钩门稍宽、钩柄稍长些也无大碍,如欧那新黏系列;钓凶猛、拉力大、有牙齿的鱼,则用钩柄长等类型的钩,等等。

钩的选用还不能墨守成规,要根据鱼情而变化。如:笔者一次出外比赛,由于时间关系没能试竿,也不知鱼情。第一场比赛根据现场钓上来的鱼,按常规我一直都是用一号袖钩。鱼讯倒不少,但很难中钩。在裁判点鱼的时候,我请教了隔壁的一个师傅。原来这池鱼连续几个月来一直被钓了又放,放了又钓,90%的鱼唇、鱼嘴都被拉裂、拉缺、拉掉,大部分鱼的上唇缺,往里凹,吃饵有动作,但提竿难中鱼。常规用钩都偏小,钩不住鱼的凹型嘴。根据这鱼情,我从第二场开始用了三号的袖钩,而且钓钝,不抓第一、二讯号,有时还有意识让鱼拖走钓组了才提竿,如此,大大地提高了上钩率。最后,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四)标的运用不当

1、标的选择不正确。选用不同质地、形状的标,就有不同的标相(标的反应情况和特点)。标偏大,总体偏钝,讯号偏弱,标太小,浮力不够等。一般来说,吃口稳健,没有小杂鱼,可以选用硬尾标;钓不同泳层鱼,抓接口,可以用穿程标;鱼易上浮,主钓上层鱼,可以用竹脚打浮标;小杂鱼多,鱼较刁猾,可以用软尾标。

2、解决好浮标灵、钝的调钓和运用问题。笔者认为一要多看一些理论性文章,直接汲取别人经验;二要多参加赛事,多钓,多问;三要多动脑筋,多思考,多总结。同时根据不同的标相,真中抓实,有意识地提前、推迟提竿,随情应变。总而言之,要花时间熟悉自己每一只标的性能和标相,这样才能尽量做到提而有鱼。

3、用标还要考虑到影响标正常表现的其他因素。如:水面的漂浮物、油层、水温、水流等。千万不要把因此影响而造成的标不下沉等当着鱼讯。

(五)建议使用黑色的太空豆、标座、铅皮座和8字环等。这些小配件要是五颜六色的,很容易引起鱼的注意,使鱼竞相追啄、碰撞,甚至撕咬,这样的鱼讯是提不到鱼的。

二、饵料状态问题

(一)拉饵拉丝过长。拉饵有它自己的独到之处,如蓬松、适口性好、水底澎化状态诱鱼等。即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上鱼率。但如果拉丝粉放太多,拉丝过长就糟了。轻者饵团过大,鱼钩残留物过多,影响刺鱼;重者饵料不成圆团,两钩间藕断丝连,子线、钩柄上常附着小丝团,鱼儿争吃的是饵的丝和附着的小饵团,这样的鱼讯也是中不了鱼的。

(二)饵料拌得过硬、过粘。野钓小杂鱼多时饵料拌得粘硬些是一种措施,而一般情况下,鱼饵过硬、过粘则害处大,直接影响上鱼。设想一下,一个又粘又硬的饵团,鱼吸入口腔后引起标动,鱼人激动提竿,整个饵团又几乎愿样地从鱼嘴提出,而后在水阻的作用下饵团掉了,钩刺不了鱼,哪来中鱼?!

(三)饵料过松过散。饵料做得松散有利于诱鱼,也提高了上鱼率,这是事实,但过于松散,钩上无饵,即使鱼引了一窝,也没用。标的偶尔一二个讯号,多半是因为鱼窜线,碰钓组造成的,自然也钓不上鱼。

(四)饵料过于雾化。有些钓友过多地使用白粉一类东西,一下竿就白了一大片,这样也会影响鱼就饵。鱼闻得到吃不了,干着急。于是窜来窜去,搅得浮标讯号频频。这样提竿也上不了鱼。

(五)饵不对口。有些精养池,鱼吃惯了某种饲料,形成偏口;在自然水域,有时受环境、人为因素、气候等影响,鱼也会形成偏口。有偏口的情况下,饵料对口性尤其重要。饵不对口,鱼就饵不积极,或只是戏饵,这种状况出的鱼讯也不易中鱼。

(六)活饵不宜挂太长。有些钓友喜欢用活饵钓鱼,如果活饵挂得太长或挂得方法不对,鱼咬饵、拖饵而咬不到钩,有鱼讯也中不了鱼。

三、用竿不当、操作及其他问题

(一)要根据水的深浅度、鱼体的大小、慢鱼快鱼的不同,选择粗细不同的竿和软硬度不同的竿。过软的竿影响起鱼的速度,贻误战机,提不到鱼;质地过硬的竿即使及时提竿中鱼,但由于挥竿的力度和惯性,很容易拉豁鱼唇、鱼嘴,结果一样是空竿而上。

(二)要抓准提竿时机,提竿的力度、角度、速度也都要恰到好处。过猛、过早、过迟的提竿都是不中鱼的关键。把握好提竿时机一定要通过多练、多实践,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

(三)炮台架竿高度要调得适宜,便于操作为准;竿稍入水不宜过长、过深;人的姿态要自然最好不要*背,身子略往前倾,手不离竿,注意力集中。只有这样才不致于动作滞后,贻误战机,才会尽可能把住鱼讯,提竿中鱼。

除此之外,掌握鲫鲤、草、鳊、鲢等各种鱼的吃口以及在标讯上的反应的特点,抓住有效的鱼讯提竿,是提高中鱼率的方法。

 

破解神仙难钓午时鱼

 

在盛夏午时别人都很难钓到鱼的时候,却获丰收在此“泄密”。。渔谚说:“神仙难钓午时鱼。”因此又有了另一条渔谚:“夏秋钓早晚。”实际上,就是在天气炎热的夏、秋季,中午的鱼照样能钓上来,实践就说明了这一点。问题是我们要搞清楚天气炎热时中午的鲫鱼在哪个水层,钩饵下的对不对地方。气温在32℃左右时,为了躲避炎热,鱼都跑到有荫凉的树下,草旁在没有荫凉的水体里,鱼就会到离底1040厘米的水层中活动(水深1米的,鱼离底10厘米左右;水深2米的,离底30厘米左右;水深3米或3米以上的,离底40厘米左右)。只要气温不超过35℃,气压又不太低时,在这个水层次中下钩,一般都能钓上鱼来。气温超过35℃,因天气太热,鲫鱼就不愿进食了。有些钓友不了解热天鲫鱼在什么地方活动,一味地钓底,或者知道鱼活动的地方,但不知用什么办法钓,发出了“神仙难钓午时鱼”的感叹,无可奈何地只好“钓早晚”了。垂钓午时鲫鱼有个好办法:半浮底钩钓。就是在确定了底钩钓的深度,固定好浮漂后,再将浮漂朝钩的方向(即向下)1015厘米,也就是说,水线的长度与水的深度少1015厘米。在这种情况下,因浮漂的浮力作用,当钩饵下沉到离水底不远时,下沉的速度就明显降低,缓缓下沉的钩饵容易引进鲫鱼的注意,没有沉底的鲫鱼也会随着下沉,甚至在钩饵缓缓下沉的过程中咬钩,只要看到下沉的浮漂停顿了,就说明鲫鱼在接钩,我们就应马上提竿得鱼。如无鱼接钩,就不断地提提钩,引鱼咬钩。进行半浮底钩钓,要注意一个问题:钩、坠、饵合成的重力与漂的浮力,应基本相等,或者是重力稍大于浮力,保持整个浮漂没入水中后不再继续下沉。只有这样效果才会更好。 

 

 

 

 

 

 

 

 

 

 

 

 

 

 

 

 

 

简便的调漂方法[

 

 

学台钓调漂,大都会遇到这几个问题:一是如何找底,二是怎样判断钩饵在水中的状态。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很难。这里介绍一种最为简单方便的单饵调漂的方法,但愿会对你有所帮助。如上图:一、我们首先将单钩挂上一粒比正常垂钓时稍大一点的饵料,将浮漂调到平水。如图1

二、当单饵调到平水时,只要我们在钓组稍微加一点重量,就会浮漂下沉。也就是说我们挂上正常垂钓大小的双饵时,浮漂自然就会下沉。此时钩饵在水底基本上就是一饵触底,一饵悬浮的状态。如图2

三、如果我们将浮漂上调平水状态,则钩饵在水底的状态基本如上,不会改变。如图3

四、如果我们将浮漂上调至露出一到两目时,由于水线的延长和浮漂部分出水使其对钓组浮力的减弱,此时钩饵在水就会出现双饵触底的状态。如图4

五、如果我们需要将双饵恢复到一饵悬起,一饵触底的状态,那么我们就可以剪去大约一个饵团重量的铅皮,现将浮漂向下调一到两目的距离就可以了。如图5

六、在一般的休闲垂钓中,能调到如图4的状态也就可以了。在垂钓中,大家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对硬尾浮漂,由于尾部较细,可适当将钓目调高一点。

 

台湾钓法的特征

 

一是短竿、细线、一线双钩、小钩无倒刺,灵敏度高细而长火箭式流线型立浮标。二是钓竿搁放在竿架上,手不离竿,眼不离标。三是鱼饵引诱力特强,能很快地将鱼引诱在一起争相咬钩。

台钓法讲究格式统一,动作标准,姿势正确。一切都要求规范化。台湾钓法,钓竿、线、太空豆、浮标座、浮标、铅片座、连接环、鱼钩等的组合安装步骤是:

第一步,取一根线径适宜,长于钓竿40公分的钓线。先穿上两粒太空豆,再装上浮标座,再穿上两粒太空豆,穿铅片座,最后固定连接环。固定的结法是将主线穿进连接环4-5圈,再将线头绕回主线穿进圈内,两头抽紧即可;还有一种结法是将主线穿进连接环后,一手捏住线头,另一手转动连接环形4-5圈,再将线头穿进靠连接环的线圈里,抽紧即可。主线上端,折回来10公分左右成为双线,在其顶端一公分处打一个8字结,再在离顶端6公分处同样打一个8字结,这样成了一大一小两个圈。垂钓时,拇指与食指伸进大圈捏住主线从大圈拎出,套在竿梢的布袋线上,抽紧主线即可。收杆时,只要捏住小圈轻轻一抽,主线便脱离竿梢。

第二步,取一根比主线线径细一倍的钓线,长约40公分左右,两端各系同号鱼钩一只。将线对折成一长一短,长短相差相当于2公分,对折处打一个结,固定其长短。打结线端穿过连接环的下环两到三圈,将所打的结要穿入圈内,抽紧即可。子母线接装完毕。

第三步,将浮标插入浮标座,抛竿入水便可进行调标了。

台湾钓法,灵敏度高,鱼获量多,关健的一环是浮标的调整,即浮力与重力调整。要领是调四目钓二目。调四目,就是在空钩时把浮标的标示杆调整到露出水面的高度为四目。钓二目是指将两鱼钩挂上钓饵后浮标露出水面的标示杆是二目。这样调整好后,浮标的灵敏度和稳定性都能得到充分发挥。正常情况下,上鱼率最高。

调整方法是:先将浮标座尽量移近铅片座,使鱼钩至浮标杆端的长度小于水的深度。抛竿,将鱼钩荡至目标点,压水后看浮标动态,如横飘水面久不站立,说明铅坠太轻,需增加铅片;反之,如浮标直立并迅速下沉,说明铅坠太重,应减少铅片。增增减减,直至浮标露出水面四目为止。注意,这时的鱼钩、铅片座都悬浮在半水中,而不是沉在水底。第二步,两钩挂上钓饵,抛至钓点,并将主线全部压入水中,这时的浮标就会慢慢地沉入水中。然后将浮标往上移,挂饵、抛竿、压水,直至浮标露出水面二目。至此,调整浮标及测试水深即告全部完成,就可垂钓

选好钓位后,第一步先将鱼竿架固定好。架上鱼竿,调整鱼竿前低后高的倾斜度,使竿梢插入水中10-20公分。

抛竿:抛竿动作在垂钓过中,是自始至终要不断进行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台钓不断抛竿就是不断引鱼的过程,抛竿运行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垂钓成级的优劣。

抛竿动作正确、规范、钩饵落点集中,是上钩率高的前提、渔获量多的保证。反之,如果抛得不得法,落点不准,东抛一竿,西抛一竿,这就失去了台钓的真正意义,轻者将鱼引乱、引散,严重时最终会钓不到鱼。因此说,中鱼扬竿重要,而正确掌握抛竿比扬竿更为重要。

初学台钓者要正确掌握抛竿动作,平常必须先在陆地上进行多次练习。方法是根据竿、线的总长度,在该处画一直径50公分的圆,然后抛竿,一竿一竿抛,直至绝大多数能将两钩和铅片座抛入圆圈内,这就算达到抛竿练习的目的了。当然动作必须规范正确。

抛竿的规范动作:身体直立,面向正前方,两脚分开站立与肩同宽,右脚在前,左脚在后,相距约小半步。右手持鱼竿,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铅片座下的子线,并用无名指将两子线分开,轻轻向后一拉,使竿梢呈弓状。

右手向前抬起前送,这时左手同时送出,当钩,坠脱离左手时顺着竿梢的弹力,速度加快,贴近水面,把钩饵刚柔并重地送达钓点。这一动作的实施过程中,使钓点、线、竿连成一直线,把钩饵、铅片座和鱼竿的弹射力均匀地揉成一体。

抛得要准、落水要轻: 抛出的鱼饵落点必须保持在竿架正前方最远点直径50公分的钓点范围内。这就要求用力适当,不能过轻或过重,有风时还要考虑风力的大小和风向,有意朝来风方向偏一点提前量,即使抛偏了,还可以在钩饵将落未落之际,用竿纠正一下。

抛竿结束:前面讲的抛竿动作,仅完成了抛竿任务的一半,还有一半动作就是压水,这个动作非常重要,当鱼饵被抛至钓点后,迅速沉入水中,浮标横躺水面,这时要将放在竿架上的鱼竿顺其自然地向后拉20公分,待浮标将要直立时,立即抬起竿把用竿梢将浮标以上的主线轻轻地压入水中,等浮标下沉立稳后,并向前送回20公分。使主线、竿梢与浮标保持基本垂直。同时将鱼竿放在竿架上,从这时起,就要手不离竿眼不离标,等待鱼儿上钩了。

 

鲫鱼脱钩的原因及对策

 

  有几年钓龄的钓友,很多人有过断线跑大鱼的经历。因此,掌握过硬的的遛大鱼、抄鱼方法是每个钓友都非常重视的一项基本功,但在钓鲫鱼等小型鱼时,中途脱钩的现象却很少有人重视,甚至有人认为,鲫鱼的挣扎力量小,只要吃进钩一般是很少会脱钩的。真的是这样吗?本人今年在一中型水库多次主钓鲫鱼,由于这个水库的鲫鱼吃口小但挣扎却非常有力,因此很多在此垂钓的钓友中鱼后,没等鱼提出水面就脱钩而逃。本人刚开始到这个水库垂钓时,也曾经有过脱钩鱼的数量达到中钩鱼总数的1/3的纪录。经过反复分析脱钩的原因,现在我基本上克服了鲫鱼中途脱钩的问题。那么,哪些原因可以造成鲫鱼脱钩呢?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线组配置不合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理的线组搭配是确保中钩率的物质保证。线组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合理都有可能造成脱钩率的上升。而线组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在钩、线、竿的选用上存在问题。

  1、钩子过大或过小。钩子过大的直接影响是造成鱼吞钩饵困难,即使鱼勉强吞饵入口,由于大钩在鱼嘴中产生的异物感,一部分鱼也会迅速将其吐出,而如果此时鱼漂出现信号我们扬竿,其结果多数是空竿,即使钩到鱼,很多情况下也会因为钩在鱼嘴的位置偏外而撕破鱼嘴跑鱼;相反,如果钩子过小,虽不影响鱼吞饵,但由于小钩的钩苗偏短,钩门较窄,强度不足,也会造成钩得不牢或钩门张嘴而跑鱼。比较两种原因,多数钓友更会犯选用钩子过大的错误,某些钓友在跑鱼后有一种错误认识,认为跑鱼是由于钩子小挂不住鱼,其实真正的原因却是钩子太大,正确的做法恰恰是应该将钩号减小。一般情况下,钓鲫鱼的钩子大小应该是相当于鱼嘴直径的1/3或者同鲫鱼眼的大小相当,以此标准为基础,钓轻口鱼或猾鱼适当减小钩号,钓吃食猛的生口鱼适当加大钩号。

  2、钩子变形或变钝。在鲫鱼密度很高的水域垂钓时,钩尖由于反复的刺鱼会造成钩尖弯曲或变秃,质量差的钩子甚至会出现钩门外张的现象,这样的钩子在刺鱼时会造成刺不深钩不牢而跑鱼。部分钓友从节约的角度考虑会将就着继续使用,甚至对钩门外张的钩子也采取用力将其复原的方法而不舍得更换,这种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一副钩子上了三四十条鱼后就要及时检查,一旦发现钩子变钝或变形,应该立即更换。

  3、绑钩有问题。绑钩时应将子线在钩柄上绕5圈以上,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绑钩不牢。绑好的钩子一定要让子线位于钩柄的内侧(靠近钩尖一侧),否则,一方面会造成刺鱼角度不正确而跑鱼,另一方面钩柄顶端反复的摩擦也会增加断线跑鱼的机率。在使用过程中也应注意,即使绑的时候没问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子线的位置也可能由于反复使用而改变,所以,使用时要勤检查勤修正。

  4、线过粗或过细。首先看一下线过粗的影响,我们从子线和主线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子线过粗时,一方面隐蔽性差,造成鱼警觉性增加,当鱼吞饵时,粗硬的子线又影响了饵向鱼嘴里的移动,使鱼吞饵较浅,这时扬竿中鱼后,脱钩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加。而当主线过粗时,鱼漂的信号就会减弱,如果这时选的鱼漂号数小,浮力不大,还会造成水线不能绷直,使信号的传导减弱滞后,造成扬竿的时机不正确,从而导致不中鱼或中鱼后脱钩。

  线过细时的影响主要是强度降低,提高了断线跑鱼的机会。子线过细时还增加了双子线缠绕的机会,而缠绕的子线如果我们没及时将其分开,鱼吃上钩时也会造成另一根线挡嘴而使饵进不了嘴或进嘴浅,中鱼后也会有一部分鱼脱钩。

  那么到底多粗的线合适?一般情况下应以鱼的体重相当于子线的拉力值的2/3为标准选择子线号数比较合理,而主线一般要大于子线两个号较安全。在此基础上,钓快鱼可以适当加大线号,钓糗鱼则减小线号。

  5、竿太硬。虽然硬竿有起鱼快的优点,但硬竿更容易拉豁鱼嘴而跑鱼也是事实。如果鱼体偏大,使用的又是小钩细线,断线或脱钩跑鱼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加。因此,如果鱼的密度不大,尽量避免使用极硬竿,中硬调竿是不错的选择。

  二、饵料方面的原因

  饵料对于垂钓的重要性我们毋需多讲,那么饵料同鱼是否脱钩有哪些直接的联系呢?我们知道,评价一份饵料的好坏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即饵料的成分同饵料的状态。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饵料成分的影响:鱼在各个不同季节生理对营养的需求是不同的,再加上生活环境的差异造成的食性不同,因此一个垂钓高手必须象一个高明的厨师一样,合理搭配饵料中各种成分的比例,调配出对鱼有吸引力的味道。如果我们做出的饵成分、味道不是鱼所喜欢的,鱼可能拒食,即使勉强吃饵,也会反复试探品尝,吞吞吐吐,这时鱼漂就会出现一些小信号,如果此时扬竿,即使感觉中鱼了,由于鱼吃饵不深,也会出现经常跑鱼的问题。

  再看一下饵料状态不好造成脱钩的原因:饵料的状态是指饵的软硬、粘散、轻重、大小等物理指标。上述因素中,饵太硬、太大、太粘一方面会导致鱼吞饵产生异物感而吃得较浅,另一方面还会造成钩子被紧紧的包在饵里面而不易刺穿饵团,因此,一般情况下,饵料应该提倡软如嘴唇、雾化适度,并根据钓底钓浮以及鱼的大小、口的轻重等情况确定比重、饵团大小,这也是能否减少脱钩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钓手技术方面的原因

  钓手的钓技好坏也是造成脱钩多少的重要环节。钓技中以下几个方面同脱钩率有直接的关系:

  1.垂钓时将钓组调整得太灵。将钓组调整得过于灵敏,虽然鱼漂的动作较大,但有时候鱼漂体现出来的动作并非是鱼吞饵进嘴的动作,在窝里的鱼较多时,它们在水里的的游动产生的水流或鱼撞线都会使鱼漂产生明显的动作,这时抬竿多数情况下不能中鱼,即使中鱼也是多为钩挂鱼体,这种状态跑鱼的概率就大增。在猾鱼较多的水域垂钓时,由于猾鱼吃饵谨慎,习惯于吞吞吐吐反复试探,在调整的较灵敏的钓组上,鱼漂的信号就会出现很多小动作,这种漂相会使钓手不知所以,如果盲目扬竿就会空竿连连,即使中鱼,多数情况下也因钩得不牢而增加脱钩跑鱼的机会。

  2.扬竿动作不规范,扬竿时用力太猛。习惯于传统钓或练习悬坠钓时间不长的钓友,由于基本功不够扎实,扬竿时多利用整个臂部的力量曲臂后拉,而采用这种动作去适应钓组的小钩细线和鲫鱼的小嘴薄唇,其结果多数情况下会撕破鱼嘴或断线跑鱼。正确的做法是:鱼漂反应鱼讯后,迅速用大臂带动小臂小幅度上抬,腕部短促发力,使鱼钩挂住鱼嘴,然后根据手感估计出所中鱼的大小。对2两以下的鲫鱼,手臂上扬将鱼柔和的提到水面,然后直接飞鱼入护;对3两以上的大鲫鱼,中钩后感觉鱼向外冲得比较有力,可以采取身体前倾,臂部向前下伸直的动作卸一下鱼的冲力,同时手腕继续发力使竿子同水面的角度继续增大,使竿子的弹性得到更好的发挥,一旦感觉鱼被迫转过头来,立即挺直身体,直臂上抬,将鱼提到水面并使鱼滑到近处,然后根据情况飞鱼或抄鱼。上述动作看似简单,但要掌握好却需要下一定的工夫勤加练习,其要领的关键是:刺鱼要短促有力,一般如果不中鱼时钩子向上移动的距离应在30厘米以内;中鱼后控鱼出水要柔和稳健,不慌不忙,就如王永贵大师形容的“鱼急人不急”;鱼外逃时卸力要及时果断,切不可认为鲫鱼的挣扎力小而生拉硬拽。

  鲫鱼中途脱钩表面看似问题简单,其实包含了线组的搭配、饵料的制作和调整、钓手的基本功等多方面的原因,脱钩率的多少也是评价一个钓手垂钓水平的重要参数,必须引起重视。当在垂钓过程中经常发生脱钩现象时,要善于分析造成脱钩的主要原因,及时加以解决。本文的主要目的正是要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但由于水平有限,某些观点可能有局限性,望钓友们提出批评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