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禅韵

 红瓦屋图书馆 2011-06-03

        昆明西山风景区中心的华亭寺,是我所见过的最为壮观的一座寺院。远眺琉璃台阁,红墙圆窗,十分古朴清雅。巍峨的山门两侧是一副联:“绕寺千章,松苍竹翠;出门一笑,海阔天空”。寺院内清奇幽邃,古柏参天,一池碧水,明镜如绘。西行至天王宝殿,殿门又是一联“一水抱城西,烟霭有天,拄杖僧归苍茫外;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联中有山有水,有景有人,宛如一幅清淡秀逸的长卷水墨。最妙的是后殿正施工处亦刻有一联:“老僧无甚事,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古寺换新颜,种十年树木结十年果”。此联揣测应是今人手笔,诙谐随意,自然风趣,妙不可言。就为这几副对联在寺中流连了好一会儿,小憩时坐在寺内的茶房,却又发现连茶房的门棂也是精雕细刻,图文并茂,竟是全套的《西游记》。手捧一杯香茗,耳听佛号悠扬,梵乐清荡,扑鼻而来的竟是一股股的书香,怎不令人陶醉?

        距华亭寺不远的太华寺则是另一番气象。推开寺门,一株银杏苍皮虬枝,粗约四五人合抱,浮空漾翠,相传为建文帝手植,已经历五百年风雨。殿内天井,栏上廊中,径旁路边,花草茂盛,蔚为壮观。直应了徐霞客那句话:“滇中花木皆奇。”据寺内僧人介绍,太华寺确以花木繁茂著称,尤以山茶、玉兰为盛,每当春阳烘暖之际,一株株玉兰莹洁如玉,芬郁如兰,千枝万朵,晶莹似雪,整个天井就成了玉树琼林,映得山茶格外红,殿堂分外亮。很可惜我们来非是时,不过眼见菊花、杜鹃还有绣球和诸多不知名的花儿争奇斗艳,也足以自慰了。曾有诗赞:“郁郁青山树树花,花开海国遍栖霞,宝珠朵朵悬空色,丹盖亭亭覆佛华。”出得寺门,心中真的有些羡慕那些僧人们了,日日与奇木为邻,与鲜花为伴,在这种地方修禅习道,就算是块顽石,也要沾些仙气了。

        相比之下,坐落在昆明西北圆通山上的圆通寺则热闹许多。据说这里的菩萨蛮灵验,每年春节来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直跪到寺门外去,其香火之盛可见一斑。有幸的是我们亲眼看到一位老人家请一位法师为菩萨开光(开光是迎请菩萨之前的一个仪式,据说开光之后菩萨就灵验了,有求必应)。二人皆是一脸静谧,一脸神圣,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绝对的无神论者和绝对的唯神论者都是无所畏惧的,虽然我不是佛教徒,但目睹那份虔诚,心中亦涌起些许感动。

        圆通寺不愧为昆明城区最大的古刹,圆通大殿内飞角腾空,富丽堂皇。殿内有元塑佛像,明塑青、黄二龙,龙各抱一柱,张牙舞爪,远看不见梁柱,只见龙腾云飞,蔚为壮观,给大殿平添了几分肃穆之气。殿内大小神像、各色菩萨下均有人参拜,喃喃有声,极具虔诚。那点点的香火,在有些黯昏的大殿里,更像是一星星的花瓣,淡淡散开的袅袅青烟里是一种无边的空灵。

        华亭寺的书香、太华寺的花香、圆通寺的烛香让我看到了僧俗虽然殊途,但亦有同归的一面,那就是对生命对自然的热爱。正所谓“明月清风本无价,远山近水皆有情”。这一份淡泊或曰逸趣或许就是佛家胜于凡夫俗子的地方吧。佛家这一份情,热情之中不乏冷静,佛家自有佛家的道理,爱的不愠不火,也许这就是灵山秀水的浸润赋予他们随和自然的秉性吧!

        细想一下,禅的“开悟”、道的“超越”以及艺术美的“写意”本身就有异曲同工之妙。那碧蓝连天的芳草曾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盛开过的桃源,只是每每于世事烦嚣中或忽略或淡忘而任其逝去。人贵于平实、淡泊,纷纭世事之中能抽暇静一静心,用款款的步履,步出尘嚣,回归自然,走出一份物我两忘的境地,如诗如禅,那该是怎样一幅美的韵致。正如弘一法师的一段妙谒:“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而亡言;华枝春满,天晴月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