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浙江人的精神

 wtngz 2011-06-04

论浙江人的精神


游千岛湖,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自然景色,而是公路上两旁的民房。一排排漂亮的别墅,整齐而大气,浙江人富足的生活,可见一斑。
在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说:“浙江是七山、二水、一分田,占全国不到一成的人口,却要负担全国一半的赋税。”

浙江是个多山的省份,除了杭州、嘉兴、湖州平原地带,适合耕种以外,其他地方都是山区,可以说都是苦地方。然而正是这样一个资源并不丰富的地方,数百年来,都是中国最富庶之处,国家的很多财富和人才来自浙江。

中国自古以来是重农抑商的,浙江人多田少,为了活计,只得从事被人们瞧不起的商业活动。

浙江如此,靠的不是别的,而是浙江人身上具有一种特殊的精神。第一是吃苦耐劳。浙江人是很能吃苦的,浙江的民企正是靠着自家的小作坊一天干十几个小时,一点一点做起来的。浙江的发展,没有靠国家的政策和补助,也没有靠外资的投入,完完全全是靠自己白手起家。二是聚沙成塔。浙江人并不好高骛远,能够积少成多,义乌买的是小商品,做的是地摊货,但是一样弄出了名堂,享誉海外,这是一种脚踏实地。三是四海为家。传统的中国人是内敛的,并不喜欢出门冒险,常言道:“父母在,不出游”,但是浙江人,却是哪里有钱赚,哪里都敢去。温州人更是走遍世界各地,被誉为中国的“犹太人”。

其实明代的倭寇并非是日本人,而是浙江的商人。由于明朝的禁海政策,使他们无法对外贸易,如果让他们弃商就农,那是死路一条,所以他们就打着日本海盗的旗号和政府对着干,为的是争取一点自由贸易的权利,结果输得很惨烈。假如是这帮“海盗”获胜,中国也不至于闭关自守那么多年,说不定最先发现美洲大陆是浙江商人,而美国早就被纳入中国的版图。

在近代,浙江人也是敢为天下先的楷模,徐锡麟、秋瑾、鲁迅都是浙江人的英杰。而中国的解放战争,实质上是湖南人带领的农民集团和浙江人带领的商人集团之间的斗争,结果浙江的商人集团又输了。

改革开放,优惠政策得到最多的是广东,但是真正全面发展起来的却是浙江。杭州、温州、台州、湖州、衢州,嘉兴、绍兴、宁波、金华、舟山,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乡镇,浙江的老百姓真正的是日子好了,腰包鼓了。从小商品到大设备,从实物贸易到网络销售,浙江的民企承载着浙江经济这艘巨轮,越走越远。

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单纯靠资源强盛,最重要的还是国民的精神。日本弹丸小国,但是自明治维新之后,迅速崛起,甚至敢与整个世界对抗。英伦三岛,微不足道,但是大英帝国却称霸世界两百年,英语成为了世界性的语言。北欧诸国,苦寒之地,也没有对外殖民和掠夺的历史,但是国民生活富足,福利保障甚好。

而拉美国家虽然得天独厚,物产丰饶,但是自独立两百年来,百姓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少改善。恒河平原,占世界三分之一的耕地,但是印度农民却还是衣衫褴褛,食不果腹。非洲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是依然饿殍遍野,综合国力更是弱不禁风。

二次世界大战,损失最惨重的是西欧和东亚,但是战后发展最快的也是西欧和东亚。物质财富虽然摧毁了,但是精神力量还在,物质财富一样可以重建。但是一个国家没有精神,即使有再多的资源,却是由一帮懒人经营,必然贫困。

人亦如此。真正能干出事业的人,并非他有多么聪明,家庭出身有多么好,最关键的还是取决于他是否有足够顽强的忍耐力和坚定的决心,我在《世界军事》杂志中,看到一篇文章,说挑选特种兵最重要的不是看身体素质,而是看候选人的精神上的忍耐力,因为只有在精神上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力和折磨,他才有可能在最为恶劣的环境下顺利完成任务。所以最优秀的特种兵并非都是牛高马大的壮汉,恰恰有很多是干干瘦瘦的小个子。

所以说,人活着,一定要有点精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