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浙江书画收藏看收藏与风格创作的关系 1

 小儒家 2011-06-05
 

    中国书画收藏的历史由来已久,有许多收藏家见诸史册,亦留下不少收藏佳话。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艺术品买卖和收藏也如火如荼地活跃起来,中国书画更被誉为收藏投资领域的“软黄金”。收藏作为一种艺术市场行为,既受经济发展规律的支配,亦回避不了艺术生产规律的左右,此外,它还对风格创作的取向产生着微妙而长远的影响。我们试图通过分析浙江现当代书画收藏与风格创作的关系来一窥其中究竟。

    浙江人杰地灵,文化蕴藉,历来便是文人骚客聚居之地,有悠久而深厚的中国书画传统,从古至今艺术品民间收藏活跃,也不乏慧眼独具的收藏巨子,如嘉兴项元汴,湖州庞莱臣、张葱玉等,皆以收藏宏富、目光如炬盛名远播。
    传统意义上的收藏,以贵族化、政教性为主,藏家藏品的精神属性突出,经济因素并不占主导地位,但是新兴的收藏家却不同。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民营经济在资本市场崛起,浙江地区的宁波、慈溪、台州、椒江、黄岩、温州、义乌、绍兴、杭州等民营企业发展迅疾。浙江省在2005年左右,民营企业GDP已占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二。年出口产值在50万美元以上的民营企业已超过3000家。年产值10亿到50亿的民营企业群落有91个,年产值50亿到100亿的民营企业群落有13个,年产值100亿以上的民营企业群落有4个。这些企业家以雄厚资本参与到艺术品收藏市场,成为大陆最重要的买家和收藏家。业内甚至称他们为“浙江兵团”,直指他们出手果断、所向披靡的气势。 江浙企业家投资中国艺术品已被一些专家称之为有别于发达的民营经济的另一种“江浙现象”。甚至有人认为,在中国大地上掀起的中国艺术品投资热潮,江浙人是“罪魁祸首”  ,可见其影响之大。浙江民间收藏的文物,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超过了浙江省博物馆,就能充分说明问题。以陆汉振、徐其民为代表的许多民营企业家甚至办起陈列室、博物馆,其藏品之丰、档次之高,令人惊叹。这些民营企业家颇有些类似于近代海派藏市中的富商大贾,他们的加入,不仅改变了传统收藏的主体格局,也促进了艺术品收藏从单纯学术追求向经济投资行为的转变。
    浙江民营资本涌入收藏市场的原因正如众多分析家所指出的,一是浙江的艺术传统和文化底蕴深厚,使得浙江民营企业家投资收藏文化艺术的意识较强。长期艺术氛围的滋养,培育了浙江人的艺术修养和文化质素,在中国艺术品藏市中形成独具的江南情结。而这种爱好和发自内心的喜欢,使浙江现当代的书画收藏的学术色彩较之其他地区要浓厚得多;二是外部的推因。浙江省在2000年提出文化大省建设纲要,规范和促进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便是其中重要的一块内容,这为书画收藏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投资的目的。书画作为艺术品,不仅没有折旧,而且价值会与时俱增。而企业购买其他“固定资产”,其价值却会因折旧而与时递减,加上购藏书画可冲减税收,因此书画便成为精明的民营企业家选择藏品时的首选。加上近几年房产和股票市场的不景气,使艺术品成了“绩优股”。同时藉由艺术品收藏还可以提高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但是当资金链发生困难或藏市不被看好之际,藏品往往被抛出,也正说明了这种投资的目的;四是礼品市场的存在推动了民营企业的购藏风。中国书画有一个不容回避的庞大的礼品市场。 对于浙江民营企业而言,更是有打通各种关系的现实考量,因此,可以说礼品市场有力支撑了浙江书画购藏的发展。特殊的人文环境、收藏传统以及现实需求,使浙江的资本新贵在完成原始的财富积累之后,开始寻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方面的投资和追求,书画艺术品正是其中最为便捷,最富投资价值,也最风雅的途径。

    从收藏对象看,浙江的书画收藏者追捧的多为浙江本土的现当代书画家。这除了所谓的乡土情结,以及这些投资者大多并非专业藏家,在不具备非常专业和全面的收藏知识下只能以购买现当代名家的作品解决“真伪”问题外,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浙江书画作品的整体创作水平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有很强的品牌效应的缘故。杭州书画拍卖市场近些年持续火爆,即源于浙江书画家的出色表现。参与拍卖的企业中,民营企业占到多数。企业家的大规模加盟,使得浙江书画家的作品行情持续飚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