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在一节作文评改课后

 神采飞扬7 2011-06-05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写在一节作文评改课后
邹平县焦桥镇初级中学  孔相霞
又要写作文了,望着厚厚的未批改的两摞作文,我犯了愁。长期以来,我们语文老师批改作文是教学中最费时、费力、费神却又不得不去做的事。仿佛文章经过老师的批改,就会脱胎换骨,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突飞猛进。孰不知,我们殚精竭虑、苦心孤诣换来的是学生的不屑一顾,似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叶圣陶先生认为:“老师给学生批改作文,可谓“徒劳无功”,因为老师费力修改,学生未必能理解,并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能力 。”更何况,并不是所有的语文教师都会认真地批改学生的每一篇文章。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呢?所以,他指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应引导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于是,我也在作文批改方面做了点小小的尝试。下面便是让我感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一堂作文评改课。先看下面的内容:
“文章真实地记录了‘小毕业班’学习生活的艰辛,并针对热点问题有感而发,这种善于从身边选择材料的方法值得表扬。难得的是,面对初三的苦,你没有太多的抱怨,而是乐观地对待,相信初三会给予你丰厚的回报。”
“另外,文章开门见山的写作方法及生动的语言、谨严的结构,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文笔诚可贵,内容价更高。望你在文章的组织材料方面多下功夫,使文章‘更上一层楼’。”
上面是初三四班赵金美同学这一组给另一个学生的作文——《感悟初三》的总批。这个批语首先对文章内容进行了简要概括,接着是对文章的精当点评,并且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及努力的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长达150余字的总批外,在文章右侧,还有多达16处的眉批。眉批的内容更是丰富多采:有的指出错别字现象,有的针对个别词语、句子或段落进行赏析,有的是对标点符号的修改……加上修改符号的运用,使得被修改的文章焕然一新。说句实在话,很多学生的批改水平在我之上,让我汗颜,同时也为自己找到了批改作文的捷径而欣喜万分。
那堂课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步是向学生提出作文评改的要求。
首先复习使用修改符号。
批改文章,一定要用修改符号,否则,会使文章杂乱无章。而正确运用修改符号会有效避免这一问题,也便于让读者读懂。我主要让学生记住了六种常用的修改符号:换用号、调位号、删除号、增添号、留空号、复原号。
其次是眉批和总批的具体要求及写法。
眉批每页不少于三次,总批不少于30个字。当然,这也是领导对我们教师的要求。眉批的内容主要是赏析、评点。赏,即欣赏;析,即分析;评点即简评。这是作文批改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具有一定赏析、评点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阅读教学课堂是它发挥用武之地的主战场,课上,我只是适当点拨,相信会水到渠成。
批改一篇文章,不仅要指出不足,更应该找出文章的优点,还可以提出良好的建议,以及文章以后发展的方向。这当然的“总批”的任务了。需强调指出的是,评语要有诱导性、启发性,措词要委婉且富有激励性,不可恶语伤人或一棍子把人打死,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个环节是分组批改,利益互补,教师巡回指导。
分组批改,就是根据学生作文能力的高低,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每组优、中、差搭配组合,指定一位责任心强且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这是课下以就近原则分好的。每组发四本作文,规定修改要求,一名同学读,其他三个听。让每个学生对所评文章拿出修改意见,大家讨论,确定最有代表性的几点。意见明确后,再指定一名写字好的同学执笔,给每篇作文写评语,这是内容方面的要求。语言的润色也是小组智慧的结晶。至于文中的错别字、不恰当的词语以及语言不通的句子等,可用相应的修改符号标出来,让学生自己去改,也可在眉批中体现出来。
这样分组的好处是使能力较强的同学借批改作文的机会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借机加深自己的语言修养并提高赏析水平,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第三个环节是交流反馈,自读自改。
这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一般写作为同题作文,学生可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并反复阅读,也可以将修改后的文章抄在日记本上,达到真正提高的目的。
最后一步是教师总结,一方面指出学生文章中所出现的共性问题,另一方面是指出在作文互评时需要改进的问题。还评出了让自己最满意的小组,给予了一定的精神奖励。
诚然,对于学生互评作文的好处显而易见:
一、 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写作评改,增强了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激发他们 的写作兴趣。
二、让学生在评议过程中,了解了“结构”、“语言”、“内容”、“书写”等方面的评判标准。
三、大大提高教学效益,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作文的讲评。  
但同时也要看到,学生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需要老师作进一步的指导。所以,老师的批改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用不着全批全改,可以批改其中的三分之一,能基本 掌握作文情况就行了。而老师的批改主要有两重任务:一是对批改者的检查,二是对文章作深入的分析,重在表扬和鼓励。对于出色的学生,我表扬他:“你很棒,我相信你能做得更好”;对于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我鼓励他:“我知道,你已经开始努力了”;对于作文成绩偶有失误的学生,我激励他:“相信风雨之后的 彩 虹会更绚丽,让我们拭目以待”;而对那些灰心丧气的学生,我安慰他:“别忘了,我一直在你的背后支持着你”……在更大的程度上拉近了师生心灵之间的距离。
现在学生已把这种评改方法运用得如鱼得水了。学生曾以“最需要”为话题写文章,袁今朝同学的作文题目是《我们需要尊严》。文章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阐述了“尊严”对于人的重要性。结尾这样写道:“面对尊严,我们应当敢于拥有,而不应该看着它从自己的身上蒸发掉,但愿新时代的每一位青少年都拥有尊严。”文章的批改者孙荻同学一组在结尾又加了这么一句:“因为它才是我们最需要的!”眉批作了说明:“结尾照应主题,可使文章结构更严谨。”瞧,多么合情合理地批改,多么有针对性的说明。很多时候,学生的批改,比老师的更认真,也更利于同学们理解与接受。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时间的局限,互评作文的生存空间究竟有多大?再者,究竟哪一种措施更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自评、互评、师评还是其它?这些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