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初见李白时什么心情?

 李灏 2011-06-06


杜甫初见李白时什么心情?
 

丁启阵

 

先后听到过多位专家的高论,说李白杜甫在洛阳初次会面的时候,李白已经名满天下,杜甫还是籍籍无名的小字辈,杜甫只有仰望李白,崇拜李白,做李白粉丝、追星族的份儿。对此高论,我是不敢苟同的。

一般认为,李杜初次会面是在天宝三载(744),当时李白43岁,杜甫32岁。这个时候,李白固然已经是名满天下的诗人,杜甫却也并非默默无闻的等闲之辈。

杜甫在长安求官时期所作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这样介绍自己少年时代的诗文成绩和影响:“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晚年夔州期间所作《壮游》诗,回忆自己早年文艺创作活动情形,有“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作于天宝九载的《进雕赋表》,序言云“……自七岁缀诗笔,向四十载矣,约千有余篇。”这些诗文中透露的信息,可以归纳为:杜甫七岁开始作诗,一开口就是咏凤凰的,出口不凡;少年时代就已经阅读了大量文献著作,十四五岁的时候,开始参加洛阳诗人聚会,得到了当时名流崔尚、魏启心、王翰、李邕等的肯定与激赏;四十岁以前,杜甫已经写过一千多首诗歌作品。毫无疑问,杜甫是个相当自信、自负也已经有一定影响的年轻诗人。

如果说,杜甫自己的叙述、回忆,会由于干谒等的需要,难免有夸张、自赏的成分,不能太当真。那么,旁人的话应该是较为可信的。跟杜甫并不沾亲带故的同时代诗人,而且又是一个比较自负的诗人,任华,杜甫在成都期间,他写过一封诗体书信《寄杜拾遗》,如下:

 

杜拾遗,名甫第二才甚奇。任生与君别,别来已多时,何尝一日不相思。杜拾遗,知不知?

 昨日有人诵得数篇黄绢词,吾怪异奇特借问,果然称是杜二之所为。势攫虎豹,气腾蛟螭,沧海无风似鼓荡,华岳平地欲奔驰。曹刘俯仰惭大敌,沈谢逡巡称小儿。

昔在帝城中,盛名君一个。诸人见所作,无不心胆破。郎官丛里作狂歌,丞相阁中常醉卧。前年皇帝归长安,承恩阔步青云端。积翠扈游花匼匝,披香寓直月团栾。英才特达承天眷,公卿无不相钦羡。只缘汲黯好直言,遂使安仁却为掾。

 如今避地锦城隅,幕下英僚每日相随提玉壶。半醉起舞捋髭须,乍低乍昂傍若无。  古人制礼但为防俗士,岂得为君设之乎。而我不飞不鸣亦何以,只待朝廷有知己。

 已曾读却无限书,拙诗一句两句在人耳。如今看之总无益,又不能崎岖傍朝市。且当事耕稼,岂得便徒尔。南阳葛亮为友朋,东山谢安作邻里。闲常把琴弄,闷即携樽起。莺啼二月三月时,花发千山万山里。

此时幽旷无人知,火急将书凭驿使,为报杜拾遗。

 

看得出来,杜甫早年即已盛享诗名是事实;任华对杜甫诗歌才华的赞赏,是毫无保留的。任华保存至今的诗歌共三首,另外两首分别是写给李白和书法家张旭的,都是歌行体,都是赞美其才艺兼表达思念之情的内容。不妨说,在任华眼里,李白、杜甫、张旭是当时文艺界的三巨头。“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南征》),当是杜甫因仕途失意、人生理想幻灭而发的感慨,主要针对的是朝廷和最高统治者,并非指诗歌爱好者。

究竟有无才华,才华是否出类拔萃,最可靠的方法当然是看作品。可惜的是,杜甫虽然四十岁以前已经写过一千多首诗,但是保存至今、大致可以认定写于天宝三载李杜相见之前的,不过十余首。此时的杜甫,比起已有《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金陵酒肆留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蜀道难》《春夜洛城闻笛》《将进酒》等大批名作问世的李白,无论是名声还是实际成绩,都还有差距。但是,杜甫的《游龙门奉先寺》《望岳》(岱宗夫如何)《房兵曹胡马》《画鹰》等,也都堪称佳作,《望岳》更是流传千古的名篇。

天宝三载的杜甫,决非籍籍无名的诗人。

杜甫跟李白相见之后,很快就同游梁宋,同游齐鲁。分别之后,还常常魂牵梦萦地想念李白。对李白的诗歌才华,杜甫写过不少赞美的句子。例如:“李白一斗诗百篇”(《饮中八仙歌》),“白也诗无敌”(《春日忆李白》),“敏捷诗千首”(《不见》)。杜甫对李白的诗歌,当然是非常赞赏、推崇的。但是,我们也不必较真。因为:杜甫也曾浓墨重彩夸赞过别的诗人,例如称王维为“高人王右丞”,称赞他“最传秀句寰区满”(《 解闷十二首》之八);杜甫用于比拟李白的前朝诗人,往往并非一流大家。称赞李白诗无敌之后是“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一诗有“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用以比拟的是庾信、鲍照、阴铿,紧接着“敏捷诗千首”的是“飘零酒一杯”,目的是为了说明李白的才高命薄,为其鸣不平。宋人说,《春日忆李白》中的最后两句,“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隐含有杜甫批评李白诗歌推敲不精之意。

某种意义上说,杜甫跟李白结交,不但不是仰望,反而可能是垂爱,至少是平交、欣赏。当时李白诗名虽然比杜甫大,但是,他来自偏远的西域、四川,身份来历颇为可疑——因此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参加科举考试,他自学成才的作诗方法,除贺知章那样不拘一格、独具只眼的人外,未必有很多人欣赏他;而杜甫,出身官宦之家,著名诗人杜审言是他祖父,来历清楚,而且少年时代就已经是京城王侯显贵文艺沙龙的座上客,文艺圈中的青年才俊,诗坛众人瞩目的新星。另外,有必要指出,杜甫不是一个温文尔雅、谦虚谨慎的青年,“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饮酣视八极,俗物多茫茫。”(《壮游》)这是他的自画像。

天宝三载,李杜相见、相识之时,与其说杜甫是李白的粉丝,还不如说他们是一见如故、惺惺相惜、情同手足的好兄弟。杜甫《赠李白》是现存杜甫最早一首写给李白的诗,根据诗的内容可以确定,作于他们洛阳初识之时。诗中,杜甫称称自己是“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说李白是“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这两个有着各自不愉快经历的人,相约同游梁宋,“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诗中对李白的称赞不过是“李侯金闺彦”一句,未见有粉丝见到偶像时的狂热。作于同游齐鲁期间的《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作于秦州时期的《不见》“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都可以看出,杜甫虽然比李白小十一岁,但是,言行上他更像是李白的兄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