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注生命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主题

 Miss Wong 2011-06-06
在现代多元化社会中,人们的生命意识日渐加强,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成为时代的重要命题。对此,学校道德教育必须摆脱传统观念的窠臼,由模式化走向个性化,由权威性转向主体性,由机械论转向生命论,从远离学生生命的格局中走出来,回归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现实需要,触发学生生命感动,从而优化道德教育的效果。
  
  一、关注生命,从重视学生的现实需要入手
  
  传统学校道德教育更多关注的是理想性的需要,却往往忽视学生的现实需要。理想性需要是一个人生命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导引着生命的航程,所以满足理想性需要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人的理想性需要是渗透在人的现实需要之中的。抛开现实需要,一味强调超时代的理想性需要,不仅无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会使道德教育缺乏可操作性而流于空泛。爱因斯坦在纪念居里夫人时所讲的一段话,揭示了这样做的危害。他说“我们所接受的宏大的教育方略总是要孩子从小树雄心、立大志。为了什么什么成为什么什么。与之相匹配,我们强调榜样的力量,把榜样的成长描述为一个含辛茹苦的过程。我们的师长也不时推出一些榜样供我们效仿。然而这种仿效使活的生命个体成为僵硬的工具,使思想全无乐趣可言。”
  关注学生个体生命的现实需要,实质是关注每个学生每一天的健康成长,帮助每个学生过好每一天。生活不是过去时,也不是将来时,而是不折不扣的现在进行时。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面对学生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生活往往带给人许多的尴尬、压力、恐慌,同时,人的生命又具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潜能。只有在现实生活中,在直面这些问题的真实经历之中,这方面的潜能才可能转化为能力,才可能变为生命的经验。所以,关注学生的现实需要,就是要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提高他们这方面的能力。教师如能敏锐地发现问题,抓住时机,及时给予指点、帮助,就能够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
  
  二、体悟生命,让学生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
  
  目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误区之一,就是只关注普遍的道德原则、规范,忽视或无视学生的生命经历和经验、生命感受和体验。主要表现在从内容上看,只注重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知识性教育,注重历史人物、英雄人物事迹的介绍和讲解,以成人世界的思想、观念来教育学生,从方法上看,基本上是把德育处理成一个单向度的知识传授与灌输的过程,教师以道德权威者、真理的化身对学生进行道德说教,从师生之间的话语来看,教师的“霸权性”话语主导着师生之间的对话形式与气氛。这种做法忽视了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而从学生鲜活生命、真实生活中剥离出来的德育,非但无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生命质量的提升,反而对人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制约作用。
  因此,道德教育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从而体悟生命的意义。
  学生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具有道德教育的价值。首先,能促进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化。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既讲述曾经发生过的生活,也讲述尚未经历过的想象中的生活,这其实就是在寻找生命的感觉。在追忆流逝岁月和展望未来的同时,在内心深处进行关于生命的道德思考。其次,有利于学生形成尊重与宽容的品质。学生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可以使他们从自己身边熟悉的人与事件中真实地感受到生命的差异性、多样性,进而形成宽容与尊重的品质。再次,有助于学生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行为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学生在交流彼此的生命故事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做出道德的判断、选择与行动。
  
  三、触发感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道德素质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但对学生的生命成长而言,并非所有活动都具有同等价值,真正对学生的生命成长有意义的是那些具有生命感动的活动。所以,学校道德教育不应仅仅满足于组织一般性的活动,而应将学生带入能使他们真正获得生命感动的活动中去。只有当学生真正有了感动,有了理解,有了体悟,我们的道德教育才能融入他们的生命之中,成为他们自己的人生故事。学校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是能引起学生生命感受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生活情境的真实性。人的道德是人在与外界、与自身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这种关系是植根于生活、植根于生命本身的。因此,有人呼吁道德要回归生活世界、回归生命体验。回归生活就是要在生活整体中把握学生,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学生的喜怒哀乐是从什么样的生活中产生出来的。如果没有这个起点,就无法使德育与学生的生活现状发生联系,学生就不可能对它产生兴趣,更无法理解其意义。所以,生活中自然真实的情境非常可贵,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真实生活中的情境进行教育,并在学生的心灵留下印象,这样的道德教育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是贴近学生生活。由于教材中的语言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所表达的概念已丢失了生活原本的一些信息,显得枯燥乏味。所以,创设能使学生产生真情实感的情境是学生理解语词的背景、情感条件。如果情境创设得自然,贴近学生真实生活,就容易取得德育的效果;如果情境创设不真实,则很难起到道德教育的作用。可见,使道德教育有效的前提是创设情境的生活化、真实化。
  三是实践性。道德教育所进行的活动,应当能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动”起来:感受道德,选择行为方式,践行道德,并在活动中发展品德,这样的活动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活动。道德教育之所以强调实践性,是因为人只有不断地进行道德实践,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才能不断地发展人际情感与能力,才能使人的一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四是互动性。现在的学生,在价值观的选择上已经不受传统的、封闭的一元价值观的约束,而有着自己的独立意识和一些新的道德观念,并时常以自己的行为实现一种新的价值追求。可以说,他们有许多值得成人学习的地方。所以“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信息化社会决定了两代人的双向社会化,成人‘化’孩子,孩子也‘化’成人”等观念提示了道德教育的过程是互动的。师生互动中道德情感的交往,是学生德性成长的重要机制。师生互动有助于促进学生情感意识与尊重意识的成长,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及双方价值观的认同和包容。
  总之,处在人文系统中的道德教育,必须以尊重生命为前提,注重学生的主体认同。只有这样,道德教育才是生动、健康和有效的。
  
  [责任编辑:苏学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