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正是有了那次令后来者嗟讶慨叹的流放,才有了迁客骚人杜鹃啼血、万古流芳的不朽文章。满眼河山、一腔热血,力透纸背在连绵悠长、恢弘磅礴的字里行间。诗人意有所郁结而不得其解,故“述往事,思来者”,却在不经意间锤炼成就了一段“无韵之离骚”的文学传奇,开启创造了一个诗经楚辞双峰并峙、璀璨夺目的神话年代。诗人的笔下,氤氲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民本精魂。心系黎民冷暖、牵记苍生疾苦的悲天悯人,诠释着“古之为政,爱民为大”的至言真谛;诗人的胸襟,盛满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刚健理念。自强不息、“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迈芬芳中,阐述着天道酬勤、矢志不渝的求索精神;诗人的意境里,弥漫着“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文化底蕴。道法自然、民胞物与的无言大爱中,飞扬着学达性天、天人合一的人文风范。屈原的思想文化力道,泽被世间万物,普照芸芸苍生,成为这个文明国度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动力源泉。 |
|
来自: LOVEBETTER >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