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速公路高收费为何屡禁不止

 天水湖 2011-06-09

最近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带头解剖物流高成本之顽症,分析其基本原因除了成品油价格偏高和流通环节乱加价之外,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我国高速公路乱设收费站、高额收取过桥费过路费造成的。

一、高速公路高收费由来已久,已成为中国特色的一大顽症。究其原因:

一是各地抢建高速公路很多是政绩工程,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贷款。每公里高速公路造价有的少则近百万元,有的多则上千万元。有的地方市级财政为抢建高速公路平均负债上百亿元,省交通部门为此负债上千亿元。单靠财政资金来还本还息是不可能的。为此只好以路养路,在公路上设立众多收费站,向过往的车辆收取各类费用。名曰以车养路,实际上把建路桥的贷款由消费者承担,由过路过桥的车主分担建设成本。有的收费站建站之初宗旨是收完贷款即行撤销,但是只建不撤,收费已还完贷款却继续在收费,背后是既得利益在作祟。

二是现在公路管护部门基本是国有官办,人满为患。公路部门养人太多,开支困难就在公路上多设收费站,用收费创收保开支、搞福利。这是导致高速公路高收费的体制性根本原因。只有在治本上下功夫,在体制改革上做文章,才能彻底治理公路乱收费问题。有资料显示陕西312国道从商洲至丹凤武关段 60公里的路设有三个收费站,人员超编一倍。这种臃肿收费站比比皆是,河南高速公路洛阳段仅98.8公里路段,竟然设下9个职能部门,6个收费站,2个路政大队,职工超过400人,平均4个人管理一公里公路,每公里路段仅养人成本就达十万元,公路收费焉能不贵?!为此治理公路高收费,不妨先从“臃肿收费站”减肥开始,不能让公众交出高昂买路钱,养了一群闲散人。

二、关于解决的对策专家建议如下:

一是把公路建设纳入社会公共设施建设范围,以公共财政支出为主解决资金投入问题,为此要量力而行,不可搞投资大跃进和政绩工程,彻底破解高速路—高负债—高收费的怪圈。

二是建路宗旨不能全部以车养路,分摊建设成本,才导致高收费—高物流成本—高物价的又一怪圈。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要从每个具体环节抓起。

公路管理部门要改革体制,精简人员,压缩管理成本,不能再靠设站收费保开支,发现此情况要严肃处理,依法清理撤销。

三是专家建议尽早实施真正的燃油税改革,把公路的各种收费,合理部分摊入成品油价格,进而把各种路桥收费站取消。西方大多数国家是不设公路收费站的,我国海南三亚市也已经实行此方案多年效果很好!为什么全国摊不开,背后是交通部门与税务局和石油公司三方打架,坚持各自的部门利益谁也不干,再好的改革方案也迟迟难以出台,看来关键还在体制改革上!!

四是今后不能再动辄提高成品油价格。中石油、中石化等垄断央企,手中有巨额垄断利润,还眼睛盯着消费者,多次敦促发改委为其涨油价。现在油价太高也是导致物流成本过高、推动商品涨价的主要原因。发改委物价司再不能不顾国计民生而频频提高油价了!现在国际油价跌破每桶一百美元了,为什么发改委和“三桶油”都缄口不谈下调成品油的零售价格呢?!!这是垄断形成的霸王条款,油价与世界接轨跟涨不跟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