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蓝色家庭:分一半海水给火焰.

 昵称936669 2011-06-09

蓝色家庭:分一半海水给火焰.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色彩,如何辨别自家“毛毛头”的性格色彩并搞定他,是爸爸妈妈需要学习的一门功课。

 

学习性格色彩后,很多朋友都羡慕蓝色父母与蓝色孩子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四目相交、尽在不言中。也许,在恋爱和婚姻中,两个蓝色“无声胜有声”的交流堪称完美。但在亲子关系中,当“蓝色”家长需要带动“蓝色”孩子积极自信地面对挑战时,却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蓝色”凡事往往从负面去思考,蓝色性格的家长如果自身没有足够的修炼,很容易倾向于悲观、对孩子批评挑剔居多;而蓝色性格的孩子天生心事重,会把小批评变成大负担、郁积起负面情绪,一时难以消除,这对成长并无好处。

 

问题一  过于苛求,压力深重

 

从客户那里听来一个真实的故事,每次都在课堂上引为案例,让听众嘘唏感伤。“蓝色”爸爸工作中以作风严谨、近乎完美而著称,在领导岗位兢兢业业工作十几年,从无差错。可叹的是他不仅自己追求完美,对儿子的学习也很挑剔。儿子从小学到初中,每次大小考试的分数出来后,爸爸必定拿着试卷一一批评。不幸的是儿子也是“蓝色”性格,本来就给自己很多压力,加上爸爸的挑剔苛刻,整日活在抑郁之中。

 

“蓝色”儿子日日努力读书,功课逐步前进,唯有一门数学,每每落于半数同学之后。因为他所在的班是年级的数学重点班,高手众多,更有几个“红色”的数学天才,每天不用温习,题目也解得飞快。儿子眼见自己如此用功,却还追不上那些顽皮捣蛋不用功的“红色”,顿感命运不公,内心更加消沉。爸爸是有心人,把儿子的班级情况摸了个透,也知道儿子的用功和辛苦,但他始终觉得:玉不琢,不成器;不疯魔,不成活。于是,爸爸每次以拐弯抹角甚至冷嘲热讽的方式批评儿子,希望这块铁终能成钢。

 

儿子内心不断失衡,却从未正面向爸爸提出??悲剧发生在一次数学期末考试失利之后,儿子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家,把试卷交给爸爸,爸爸只看了一眼,说:“这就是你考的?”尔后再无多话,扬长而去,把儿子独自留在家里反省。两个小时后,儿子最要好的同学接到他的短信:我走了,告诉爸爸妈妈,我对不起他们。得知消息的爸爸赶回家,只看见一堆人围在自家楼下,儿子早已从天台坠落??

 

“蓝色”的深思熟虑本来是优势,但发挥过头就成了心事太多难以排解,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蓝色”在恋爱和交友时愿意与“红色”为伴,他们想借“红色”的快乐和傻气带动自己,走出阴霾重见阳光。“蓝小孩”不像“红小孩”那样满山遍野疯玩,他们通常只是安静地摆弄自己的玩具,或者静静看着四周,但他们其实非常敏感,一个小细节就能让他们思忖很久;而他们也是容易注意到人生的阴暗面和消极面的,对于他们而言,世界已经千疮百孔了,如果父母也是同样的视角,甚至更加负面,只会让他们停留在深重的黑暗里。这种情绪甚至可能伴随他们一生。

 

“蓝色”家长如果想让“蓝色”孩子变得积极和正面,首先要改正自己的心态,多关注孩子好的方面—甚至不妨多拿孩子守规矩的优点和班上不遵守纪律的“红孩子”比较一下,他所需要的仅仅是积极正面的引导;可以慢慢带领他走进人群,学会欣赏周围,坦然地接受来自同伴们的关心和爱,虽然这份关爱有时是吵闹的。

 

问题二  缺少交流,各自揣测

 

芬是朋友眼中的完美女人,却拥有一段不幸的婚姻。结婚15年,丈夫脾气暴躁,心情不好便加以辱骂,有时甚至动手。“蓝色”的她对丈夫已经失望,但又不肯轻言离婚,只是为了儿子。直到儿子上初中,芬做好了充分准备,才和丈夫分开。儿子小时曾目睹爸爸动手打妈妈,内心留下阴影,却从未对任何人提起自己的感受。同样属于蓝色性格的儿子,像其他完整家庭的小孩一样规规矩矩读书、长大,直到高二下学期,眼看就要迎接人生中第一次大挑战—高考,竟没有任何预兆地不去上学了。

 

芬为了儿子失学的事,心中忧虑重重,却没有正面质问儿子。她的理由是,万一自己逼得太紧,反而不妥,所以每次芬看着在家里看书或者发呆的儿子,都是旁敲侧击:在家里待久了闷不闷?想不想念同学们?儿子只是轻描淡写地回答:没事,挺好的。芬阅读了很多心理学书籍,试图接近儿子的心,也去过学校了解情况,跟儿子的班主任和要好的同学谈过,试图找到儿子不去上学的原因,却总是雾里看花,搞不明白。芬和儿子一聊到上学的问题,儿子淡然以对:我还没有做好准备。

 

芬一直没有向任何人诉说自己的困境,直到知心好友发现端倪,细细深谈下来,发现问题十分严重。好友劝她学习性格色彩来自救,她写了一封长信给我,详细列举了对儿子心理的种种猜测和可能性分析,唯独缺少的是,和儿子正面沟通的结果。在了解了自身性格之后,芬发现了自己的误区:和儿子缺少直接正面的交流,总是期望用默契的方式来沟通,一旦信息不对称,默契无法达成,交流的隔阂是那么的难以逾越。换了“红家长”“红小孩”,遇到同样的问题,也许已经大吵一架闹得不可开交,但也很有可能在吵架说开之后彼此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因为知道了儿子也是蓝色性格,芬决定写一封信给儿子,把所有的担忧、关切、疑问全部写进信里,并告诉儿子,无论你怎么选择,妈妈永远站在你这边,妈妈的出发点是帮助你成为你想成为的优秀的人,而不是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你。

 

收到儿子的回信后,芬很惊讶,原来儿子不上学的原因恰恰是为了母亲。芬说过,希望儿子学医,前途会有保障,但儿子偏偏喜欢文学,他不想放弃自己喜欢的科目,也不想让母亲担心,于是选择了逃避。在信中,他告诉母亲,当初父亲打母亲时,他很自责自己没有挺身而出,一直心怀愧疚,现在考大学是唯一可以报答母亲的方式。但他又很矛盾,理不出头绪,他希望能静静地想清楚自己的出路之后,再去上学。

 

洞悉真相的芬告诉儿子,其实妈妈说希望你学医,只是为你将来考虑,现在你既然有自己喜欢的科目,选择自己想选择的,并没有错,只要你努力,学任何一门学科,将来都会有保障,妈妈可以放心。一切说开之后,儿子的心事放下了,重新回到学校。

 

“蓝色”习惯于用“做”代替“说”,这跟很多“红色”抱怨“蓝色”爱人不说“我爱你”是一个道理。有些事你不说我也知道,那是完美的默契,但还有些事是需要直接沟通的。两个人彼此都不说、彼此都以自己的揣测代替直接的沟通,那无论发生在情侣之间,还是亲子之间,都是很糟糕的事。

 

问题三  共同生活在没有安全感的世界里

 

偶尔一次敞开心扉的交流,让我意识到“蓝色”好友从小生活在毫无安全感的世界里。据他父亲描述,他还在孩提时,跟父母一起去旅游,别的父母和孩子都幸福地入眠了,只有他无法入睡,总担心陌生的旅馆四周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在窥伺,父母只能抱着他在旅馆周围转圈圈,全部巡视过之后才能带他去睡觉。从小,蓝色母亲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客人来家,从进门到阳台要换五双拖鞋,所有衣架黑色和黑色排在一起,白色和白色排在一起,挂钩一致朝向同一方向。家里东西稍微乱了一点,母亲就会感到不安。睡觉时,被子要叠得整整齐齐方可以睡,蓝色好友觉得只有睡在像信封一样的被子里,才能感到安全和舒适。

 

长大以后,“蓝色”好友交过三任女朋友,都因为生活方式不合拍而告吹。他受不了对方的大声说话、东西没有放好、忘带东西这些“毛病”,总觉得一旦次序乱了,就有可怕的事情降临;而对方也同样无法忍受他走到餐馆吃东西还要盯着防火通道,凡事担惊受怕。“蓝色”好友本性中就有过于细致、缺乏安全感的特质,因为母亲也是“蓝色”,便愈发强化了他的这种特质。他就像一个生活在蓝色保温瓶里的蓝色水族生物般,一旦离开了瓶子,就无法呼吸,这严重地阻碍了他和其他人的相处。

 

“蓝色”习惯于生活在封闭的世界里,上天赋予他们独特的能力面对孤独,也让他们拥有敏感的触觉去发现更多潜在的危险,就像矿工总是携带金丝雀下到矿井深处以探测是否有毒气一般(因为金丝雀对瓦斯敏感)。这本是一件大好事,但对于蓝色自身,却需要极大的勇气去克服这种不安带来的负面情绪,以及过于担忧安全而给身边人带来困扰。蓝色父母如果希望蓝色孩子快乐地长大、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从小就应该注意到孩子这方面的倾向,帮助他们克服对外界的不信任和不安全的感觉—当然,蓝色父母首先要解决自己的问题,这至关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