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话说到孩子心窝里

 昵称936669 2011-06-09

把话说到孩子心窝里


 

父母对孩子说什么、怎么说、在什么情况下说、以什么语气说,都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接受程度??

 

与孩子说话是艺术,也是技术,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说法,会导致全然不同的结果。比如,同样是劝孩子少玩游戏这件事,妈妈说法不同,孩子听进去的程度也不同。


事例一:

 

妈妈带着嫌弃的表情和语气对儿子说:“你就知道玩游戏,不知道学习,真是不懂事!去,学习去。”

 

儿子不满妈妈颐指气使的说教和命令,心里很不快,依然端坐不动。

 

妈妈见儿子不听话,火了:“我说你听见没有?别玩了,学习去!”

 

儿子负气离开电脑坐到了写字台前,40分钟过去了,依然不见进入学习状态??

 

事例二:

 

妈妈温和地对儿子说:“游戏好玩吧?”

 

“嗯!”儿子点点头。

 

“妈妈也喜欢玩游戏。不过玩得时间长了就不好了,视力下降了多麻烦呀!”

 

儿子笑了。

 

“而且,玩游戏时间多了,学习时间就少了。老师夸你很聪明,但如果不花时间去学习,聪明就浪费了。”

 

妈妈说到这里,儿子懂事地说:“妈妈,我知道了。我再玩10分钟就不玩了。”

 

还不到10分钟,儿子就离开了电脑,去写作业了。

 

同样是劝孩子别长时间玩游戏而要认真学习的一件事,不同的做法导致了不同的效果。第一位妈妈对孩子进行命令和说教,这种情绪传递了不愉快、紧张、严厉,这与儿子玩游戏时开心放松的感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孩子心目中,妈妈在剥夺自己的快乐,因此,逆反情绪瞬间产生,与妈妈进入了对抗状态。最后,虽然妈妈强行阻止了孩子玩游戏,但是,被负面情绪淹没的孩子,根本没有心情投入到学习中。因此,妈妈没有达到让孩子好好学习的目的。

 

而第二位妈妈首先表达了共情,说自己也喜欢玩游戏,这让儿子觉得妈妈和自己一样,妈妈理解自己。接下来,妈妈温和的建议,也让孩子觉得妈妈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想问题的,自然就容易听得进去。妈妈还趁机鼓励了孩子的学习潜能,激发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因此孩子很主动地离开了网络,进入了学习状态。

 

父母应避免的说话误区

 

误区一:用“嘴”提要求。

 

“不要看电视了,快点睡觉”“见了人要打招呼,做个懂礼貌的孩子,听到没有”“要讲卫生,东西不要乱放”??很多家长总喜欢通过提要求来让孩子不断地建立好习惯,改掉坏习惯,但实际上,对于12岁以下的孩子来讲,父母有什么样的行为,会成为孩子最直接的学习榜样,孩子通过模仿习得父母相应的行为。如果家长不能做出榜样,要求是很难奏效的。

 

家长希望孩子建立一个习惯时,应该自己先孩子一步开始这个行为。比如说,希望孩子少看电视,家长先要做到少看电视。然后,再把少看电视的好处分享给孩子,孩子就很容易听进去了。

 

误区二:唠叨地说。

 

生活中有些父母,特别是妈妈,喜欢唠叨。在妈妈看来,她持续不断地说,是表达对孩子的关心,是对孩子的爱。但是,孩子却感受不到。相反,对孩子的语言刺激过多,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反感,听不进妈妈说的话,从而降低教育效果。

 

家长抛弃一厢情愿的做法,多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对自己的感受,并去调整自己的行为。家长可以问孩子:“妈妈提醒你一遍,你能记住吗?”得到孩子肯定的答复后,家长就要时刻提醒自己避免重复。而对于很多安全、卫生类话题的唠叨,实际上是家长焦虑情绪的体现,并不能真正起到作用。不妨把安全的知识编成童话、歌谣等形式来教给孩子,既让孩子得到了提醒,又避免了孩子因为“烦”而听不进去。

 

误区三:撒气地说。

 

有时候,孩子做了错事,家长很生气,于是,便会无所顾忌地批评孩子,有些家长甚至说:“爸爸妈妈为了你这么辛苦,你却总是不懂事,早知道不生你了!”殊不知,这种状态下,家长已经不仅仅是批评孩子,而是在宣泄情绪。这对孩子的心灵是很大的伤害。

 

有负面情绪时,父母可暂时离开孩子,去做些其他的事情转移注意力,借此管住自己的嘴巴。等情绪平静后,再教导孩子。

 

误区四:压制孩子说话的机会。

 

“错了就是错了,哪来那么多借口?还狡辩!”很多时候,家长急于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允许孩子说话。也有一些家长,给孩子讲起道理来滔滔不绝,却很少给孩子说话的机会。然而,就算孩子犯了错,他也希望表达自己委屈惭愧的情绪。家长强行将孩子的话压制下去,时间久了,孩子不但不愿意听父母说话,也不愿意将真实的想法告诉父母了。

 

正确的做法是给孩子表达的机会,耐心倾听孩子的理由,在表示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如此一来,父母的建议孩子才愿意接受,心里话才愿意告诉爸爸妈妈。

 

这样说,话才能进到孩子的心窝

 

1.小声批评——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父母高声责备会让他们觉得没面子,如果有外人在场,孩子就更难堪了。如果家长能够压低声音对孩子进行批评,反倒更容易引起孩子重视。有一个妈妈带着女儿去出席宴会,开始时女儿吃饭很不规矩,常常伸手去夹远处的菜。这位妈妈只在女儿耳边悄悄说了几句话,女儿就很规矩了,整个餐间,她都只吃妈妈夹到碟子里的菜。

 

压低声音批评孩子的另一好处就是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而一个自尊心受到尊重和保护的孩子,也更容易进一步建立自尊心。

 

2.自我袒露——抚平孩子受伤的心。

 

对于闯下的“祸”,即使没有遭到父母的批评,孩子心中也会害怕、自责、难过,有些孩子会用摔东西、哭闹来释放内心的感受。如果父母此时不理解孩子的心理感受,还生硬地责怪孩子的话,很容易给他们的内心造成伤害,甚至埋下心理伤痕,影响孩子日后的行为。比如说一个小男孩打碎了妈妈心爱的花瓶,单是妈妈那惊愕惋惜的表情,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刺激了。这个时候,父母最好的做法是告诉孩子,自己曾经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同时告诉孩子,自己是如何避免再次犯错的。孩子一旦觉得父母也曾有过这样的错误时,内心的负疚、恐慌等感觉就会大大降低,也容易从错误中总结经验了。

 

3.大声赞扬——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被当众表扬,总会让人觉得很有面子,让人更自信、更有成就感和价值感,对于成人如此,对于孩子更是如此。父母在别人面前大声赞扬孩子,还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是以自己为荣的,从而信心倍增。

 

另外,赞扬也要及时,否则,孩子相应的积极行为就很可能会逐渐消退,甚至再也没有热情去做这件事。

 

4.“不信你试试看”——说服孩子的心。

 

5岁的彤彤在妈妈收拾衣服的时候,看到了裙子非要穿,当时已经是冬天,妈妈不同意彤彤穿,彤彤却偏要穿,母女俩争执起来。爸爸见状,对妈妈使了个眼色,让彤彤穿上裙子,领着彤彤到外面楼道里站了两分钟,彤彤马上就喊冷了,回到家乖乖地把裙子脱下来交给了妈妈。

 

很多时候,如果父母只是强制孩子去做或不去做某事,孩子并不能领会父母的心思。相反,在可控的安全范围内,给孩子尝试的自由,孩子就会进一步知道父母是为自己好,父母再提出的建议孩子也就更容易接受了。

 

5.感兴趣的话题——打开孩子的心。

 

有些孩子在父母看来是“闷葫芦”,很少向周围的人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这样的孩子一般与人交流会有障碍,或者是表达能力欠佳。
要打开“闷葫芦”的嘴巴,父母可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或事物入手,引导孩子谈论这些话题,引导他逐步表达自己,让他体验到表达的快乐,并在实践中提高表达能力。

 

除此之外,还可以多谈及孩子擅长的事情、最关心的事情。这就需要父母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孩子,然后从这些话题入手,引导孩子表达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