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浪MBO资金来源解密(资料)...

 资料摘录 2011-06-09

新浪MBO资金来源解密(资料)

 2011-06-09 09:48:08 来源: 网易科技 原文链接 作者:牛立雄 

原文最早发表于2010年04月29日

网易科技讯4月29日凌晨消息,自新浪MBO(管理层收购)的1.8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来源一直是个谜。新浪昨日向美国SEC递交的一份文件解开了这一谜团:以曹国伟为首的新浪六人管理团队出资5000万美元,曹国伟抛售50万股个人持有的新浪股票,套现2251万美元;三家私募基金出资7500万美元;美林证券提供5800万美元贷款。

1.8亿美元来源三方面:管理层、私募加贷款

2009年9月28日,新浪公司宣布向以曹国伟为首的管理层控制的一家公司(新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New-Wave Investment Holdings Company Limited)出售560万股股票,价格约为1.8亿美元。

消息宣布后,外界纷纷猜测这1.8亿美元的巨资从何而来。新浪当时仅透露部分来自私募基金。

两个月后的2009年11月27日,新浪在宣布完成MBO之时,在其官方新闻资料中披露,中信资本、红杉中国及方源资本三家私募基金将投资“新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一家银行对此次融资提供了5800万美元贷款作为资金支持。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信息。《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当时披露,管理层出资了5000万美元。

这已是当时外界能知道的关于新浪MBO资金来源的最全面的信息。

新浪昨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13D文件全面披露了1.8亿美元的资金来源问题。

文件披露,1.8亿美元来源三个方面:管理团队出资5000万美元、三家私募基金出资7500万美元,美林证券为“新浪投资控股公司”提供5800万美元的保证金贷款。

曹国伟套现2251万美元为MBO

以曹国伟为首的六人管理团队共出资了5000万美元,但他们各自的出资比例未对外公布。

值得外界留意的是,在新浪MBO 11月27日生效前的前几日(11月18日至25日),曹国伟以均价每股45.0美元的高价位减持他个人持有的新浪50万股股票,套现2251万美元。每股45.0美元的价格已经接近新浪52周的最高股价47.95美元。几天后,他又以32.14美元的价格通过“新浪投资控股公司”购买了新浪的股票。一卖一买之间,1股变成了1.4股。

除了曹国伟外,其他参与新浪MBO的管理层还包括:首席运营官杜红、首席财务官余正均、执行副总裁兼总编辑陈彤、副总裁兼无线业务总经理王高飞、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彭少彬。

美林证券提供一年期5800万美元贷款

新浪在11月27日宣布完成MBO时的新闻资料中披露,一家银行为本次融资提供了5800万美元的贷款。新浪递交的13D文件披露,这家银行为美林国际(美林证券),它为新浪投资控股公司提供了5800万美元的一年期贷款。

据13D文件披露,“新浪投资控股公司”需要在2010年11月25日到期日的15个工作日内,将5800万美元本金连同利息一起还给美林证券。如果“新浪投资控股公司”持有的新浪560万股股票价值低于5800万美元(因股票价格下降),各个股东将按照比例承担相应的还款责任。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因为那意味着新浪的股票要跌倒10美元一股,短期内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共出资7500万美元的三家私募基金是中信资本、红杉资本以及方源资本(CITIC Capital MB Investment Limited, CITIC Capital China Access Fund Limited, Early Success International Limited, FV Green Alpha Three Limited)。三家私募基金的出资比例不详。

复杂结构背后的利益安排

和新浪乐居分拆上市一样,新浪MBO让外界再次看到了曹国伟娴熟的资本运作能力。一次管理层收购通过了非常复杂的结构来实现,这其中既有管理层的出资,亦有私募基金的介入,甚至包括来自银行的贷款。复杂的结构背后,闪现的是精巧的利益安排。

新浪MBO刚刚宣布时外界产生的“钱从哪来”的疑惑,曹国伟通过资本运作,和大多数MBO案例通过借钱增持股票的路径不同,曹国伟引入了三家私募资金作为控制公司的股东,以分散其中的风险。

作为一项投资,三家私募基金在承担风险的同时,其获得的权益是分享新浪股价上涨后带来的经济利益(需要锁定期5月25日过后才可出售)。他们还各自获得了一个董事会席位,从而来影响公司的决策。

正是在董事会席位方面,新浪管理层通过拥有多数席位(四席对三席)而实现对“新浪投资控股公司”的绝对控制。

美林证券的贷款是新浪管理层和三家私募基金避免出资过多、造成一方股份偏多的一个手段,但风险在于要在一年期到期后偿还贷款,对于只持有新浪560万股的“新浪投资控股公司”而言,这一方式是否划算取决于偿还贷款时的股价是否比MBO的定价高。

总结来看,三家私募基金可获得有风险的经济权益回报,但需要承担股价下跌的风险;新浪管理层以较小的代价实现了对新浪的控制,遗憾之处是三家私募基金作为财务投资者,会分享新浪股价带来的经济利益,当然,他们同时也要一起承担新浪股价下跌的风险。(牛立雄)

本文提到的股票:$新浪(SIN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