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案之前万事空:苦恋绕不过那套婚房

 卢秀燕 2011-06-10

□何务
《知音下半月》2010年第14期

 

  最近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坚持“没房不嫁女”观点的丈母娘仍是社会主流,鲜有丈母娘愿意接受租房女婿。然而居高不下的房价,却成了无数城市小伙面前迈不过去的一道坎。哪怕是高学历,哪怕是公务员……
  2010年2月20日清晨,因为与女友在一套婚房上矛盾重重,原本前途大好的公务员姜富荣在西安长庆未央湖小区路侧,向女友疯狂举起了屠刀……

 

懵懂初恋重回头,准岳母亲自审女婿

 

  2009年春节刚过,28岁的兰州某机关公务员姜富荣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一个清脆的女声笑着问:“姜富荣,还记得我是谁吗?”姜富荣一个激灵,脱口而出:“高玲!”“真聪明!”又是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高玲说自己正在兰州,两人约好马上见面。挂上电话,多年前的往事像开了闸门的洪水一样在姜富荣脑海中奔流……
  姜富荣和高玲都是甘肃省榆中县人。虽然1981年出生的姜富荣比高玲大两岁,但晚读书的他还是和高玲成了小学和初中同学。读初中那会儿,他们一个是体育委员,一个是学习委员,朦胧的好感在两颗年轻的心中生根发芽。高二时,高玲转了学。临行前,她特意找到姜富荣,送给他一支包装精美的钢笔:“你一定多给我写信!”姜富荣重重地点了点头。
  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远隔,两人间的联系渐渐少了起来,想不到这么多年后,高玲竟又主动联系上了他。在一家咖啡店里,两人终于重逢了。第一眼,姜富荣就被高玲那双又黑又亮的眼睛、那副笑意盎然的面容吸引住了。而高玲也惊喜地发现,当年的毛头小伙如今也成了一个仪表堂堂的男子汉。聊天时,两人说起各自在这些年中的经历——姜富荣于2006年大学毕业后,在青岛一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任律师,又于2008年初考上了兰州某机关的公务员,如今在单位颇受器重。而高玲目前也即将从西北某大学研究生毕业。
  话题无可避免地被引到了感情上。高玲主动表示,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她意味深长地问姜富荣:“你女朋友呢,怎么不一起来?”姜富荣坦陈,高中时曾在老人安排下订过一门亲。不过,他赶紧补充:“我和她没有感情,我们不可能在一起的!”
  这次重逢,让曾在两人心中朦胧的爱情灼热了起来,他们很快就成为了一对知心恋人。高玲回西安后,几乎每个周末,姜富荣都会搭乘火车去看女友。姜富荣很会照顾人,两人过马路他永远会挡在女友外面,外出就餐前他也会小心翼翼地帮女友给碗筷进行擦拭消毒,这些都让高玲庆幸自己没有找错人。
  2009年4月初,姜富荣照例又赶到西安,却和高玲的母亲张爱娟不期而遇。张爱娟和丈夫辛苦供养女儿读书。在她心中,女儿就是她的一切和未来生活的希望。因此她对女儿的终身大事非常关注,高玲和姜富荣恋爱不久,就把他的所有情况告诉了母亲。
  一见面,张爱娟就皱着眉头问姜富荣:“听说你在老家还订了门亲事?”姜富荣惶惶不安:“我这次回去就退亲,请阿姨放心,我对高玲是真心的。”高玲也在一边帮男友说话:“都什么年代了,这种婚约肯定不算数的。”张爱娟听了不再说话。
  回到兰州,姜富荣就赶回老家去退亲,对方提出要5万块钱补偿,他只能东拼西凑送了过去。姜富荣的父母都是农民,他当年上大学靠的是助学贷款。2008年初,姜富荣的母亲又因为肝癌过世,欠了一笔外债。为了退婚补偿,他把自己不多的积蓄全用光了。可为了和高玲的这段感情,姜富荣觉得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得知这些,又架不住女儿的苦苦哀求,张爱娟这才接受了姜富荣这个准女婿。
  2009年4月底,高玲临近毕业,没什么关系又想留在西安工作,她腿都跑瘦了两圈,这才在长庆油田某研究所内找到了一份研究员的工作。
  张爱娟心疼女儿,时常感叹:“你这个孩子真傻,姜富荣有什么好,家里经济状况那么差。妈早劝你找个西安本地的,可你就是不听……”高玲却乐呵呵地打断母亲:“妈,我们会努力攒钱买房结婚的。再说,现在公务员多吃香,很多人都羡慕我找了个公务员男朋友呢。”张爱娟却不满地说:“买房子你当买菜那么容易啊。你们一个在兰州一个在西安,以后还两地分居不成?”
  姜富荣几乎每个周末都到西安看高玲。小别让两人的感情更甜蜜,沉浸在爱河里的高玲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下一次见面时,她便发愁地问男友:“以后我们呆西安还是兰州?”姜富荣知道女友喜欢西安,毫不犹豫地说:“你要是选择西安,那我就把公务员给辞了。反正你在哪儿我就在哪儿!”高玲欢天喜地地去告诉母亲,张爱娟却觉得姜富荣光话说得好听,却根本没有涉及婚房等实质性问题。

 

有爱难敌没房,“房奴”重压下小伙痛苦徘徊

 

  五一期间,趁着姜富荣来西安看高玲,张爱娟特意把两个年轻人拉到了位于碑林区的某家售楼处。看着样板房内新式简约的布置和家具,高玲十分新鲜好奇,东指西指,说这些我们结婚时也买。姜富荣也欣喜地附和着女友。看他半天也没提到买房的事,张爱娟只得开口敲击他说:“小姜啊,既然你们想好把家安在西安,那打算什么时候买房子结婚?”姜富荣一听愣住了,和高玲恋爱到现在才刚刚四个月,他的角色还真没转换到结婚这上面来。而且在他看来,两个人只要感情好,以后努力赚钱,买房子是迟早的事,也不急在一时。见张爱娟这么问,他不由头皮发麻地说:“阿姨,请你给我点时间,我一定好好赚钱。”高玲走过来一边搂着母亲一边帮腔:“妈,你别逼他,反正我还小,我们可以一起慢慢存钱。”“你27岁了还小啊!”张爱娟嘟囔着说。
  这天临走前,张爱娟问销售人员:“这个房子首付要多少钱?”售楼小姐干脆地回答道:“一个平米五千,按最小九十平米户型来算,两成首付也要十万。”“十万!”张爱娟惊讶地重复了一下。听到这个望尘莫及的数字,姜富荣的脸色和心瞬间黯淡了。
  2009年7月,高玲上班了,在单位附近租了个一室一厅住了下来。张爱娟心疼女儿,越发觉得应该首先解决婚房的问题。在母亲的提醒下,高玲和姜富荣把买房结婚正式提上日程。每到周五下班,姜富荣就坐火车赶往西安。为了省钱,他舍不得买卧铺票,在硬座上挨一夜过来。可还没好好休息一下,两人又往西安各个新建楼盘去摸情况。到了周日晚上,他再赶回兰州。而且西安的房子看来看去,再便宜的单价都要四五千,姜富荣虽是公务员,但兰州工资不高,而高玲又刚上班不久,他们俩月工资加起来还不到五千,不吃不喝凑个首付都要花好几年。为了省钱,姜富荣每月只留下三百块钱生活费,其余都存进银行,可这些钱依然杯水车薪。
  时间长了,只要谈到房子,恋人间的脉脉温情就会荡然无存。高玲话里已有了埋怨姜富荣的意思:“唉,难道我妈说得真没错……”姜富荣只觉得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扎了似的疼。
  姜富荣也曾硬着头皮回家,找爸爸姜大江想想办法。姜老汉蹲在地上长吁短叹:“孩子,爸对不起你啊,家里欠亲戚的钱都还没还上呢……”姜富荣听了,懊恼地连连捶头:“爸,是我不懂事,这段日子因为谈恋爱,我连你的生活费都没给……”
  眼看房子的事几乎陷入绝境之时,高玲的单位突然传来集资建房的消息。高玲只要拿出三十五万,就能买下一套位置不错的大三居,比市场价格便宜了好几万。得知这个消息,高玲和姜富荣都兴奋不已。
  姜富荣主动表示,首付的八万他来想办法,剩下的他也会向银行贷款。张爱娟得知后也缓和了口气:“小姜,阿姨实在是希望高玲能有个稳固安定的归宿。现在你们日子苦点,但只要把房子买定了,日后就不会那么辛苦了。阿姨也是为你们着想……”话说到最后,竟有了几丝哽咽,一旁的姜富荣心里五味杂陈。
  靠着平日的好人缘,姜富荣好说歹说从同事朋友那里借来了三万块钱,可当他去银行贷款时,银行却拒绝了。原来姜富荣早年读大学时曾申请过助学贷款,至今都有几千块钱没还,以至于他的信用记录有了污点。“什么?你买房没钱也就算了,现在居然连贷款都办不下来。我单位同事们都早把钱给交了,你让我的脸往哪儿放!”平日好脾气的高玲说话的嗓门越来越大。
  这些日子姜富荣也是憋屈坏了,他也压抑不住心头的怒火:“买房买房,就知道房子!这样的情况是我故意的吗?我不管了,你爱咋样咋样!”丢下话他黑着脸就走了,只留下高玲一个人哭得跟泪人儿似的:还没结婚就这样,自己跟他真会有幸福吗?
  回去冷静下来,姜富荣有些后悔,连连向高玲赔不是,眼看买房的截止日期就快到了,高玲这才收下了他的钱。最终,由高玲出面贷款买下了这套房子。尽管姜富荣出了三万块,但在高玲坚持下,房产证上就只写了她一个人的名字。那一刻,姜富荣心里很不是滋味。
  2009年10月,房子拿到手后,姜富荣满心欢喜,一心想着装修好后结婚,并立即向单位提出了辞职。单位的领导得知后很惊讶,找姜富荣谈话:“小姜,你在单位表现很不错,而且公务员是多少人挤破脑袋想进来的,这样走太可惜了。”可姜富荣狠了心要走,在他眼里,没有什么比高玲更重要。最后,领导批准了姜富荣辞职,但为了单位年底考核需要他再留几个月。这个喜讯,姜富荣第一时间就打电话告诉了西安的高玲,可高玲在电话那头只淡淡地说:“我知道了。”

 

上班路上截杀女友,一套房子引发的悲剧

 

  和姜富荣雀跃的心情截然相反,高玲实在高兴不起来。开始还贷后,她刚到卡上的工资,转眼就会被银行划去一大半。尽管姜富荣会按时把钱汇过来,但她想到以后要一辈子过这种日子,心里就沉甸甸的。她越想越觉得母亲先前的话是真理——你咋就不找个西安本地的呢,何必让自己吃那么多苦。
  2009年11月,姜富荣带着几张图纸来到西安,兴高采烈地跟高玲说:“怎么装修我都找人设计好了,估计到春节就能完工,我们明年五一就能正式结婚……”高玲打断他:“那装修的钱呢?”姜富荣故作轻松地说:“借。找朋友或者找银行,总能慢慢还上的。”高玲心里又是一寒:“那你来西安了,工作怎么办?”姜富荣丝毫没有察觉到女友情绪上的变化:“我在西安已经跑了几十家律师事务所,但他们说我需要从头做起,开头几年可能困难些……”
  刻骨的绝望瞬间塞满了高玲的心,她仔细打量男友——衣着陈旧,头发凌乱,姜富荣这副潦倒的形象,不正是将来自己生活的写照吗?想到这儿,高玲抬起头对姜富荣说:“我们分手吧,这种日子我再也过不下去了!”姜富荣还当是自己听错了,可看看女友的表情却不像是在开玩笑,整个人泥塑似的愣住了。
  高玲把想跟姜富荣分手的事告诉了母亲,张爱娟起初有些意外,想了想还是叹口气说:“考虑到你们以后的生活,妈倒是赞成你跟他分手。要想分就赶紧分吧,你年纪大了,拖不起。”
  高玲更是铁了心分手,借口是母亲坚决反对。她开始拒绝接听姜富荣的电话,短信不回,就连人找上门来都闭门不见。难道我做错了什么?姜富荣开始痛苦地反思,焦虑加上心急,12月他发烧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星期,可在此期间,高玲根本没有只言片语。
  2010年1月初,姜富荣再次赶到西安,想跟高玲好好谈谈,但高玲仍然对他非常冷淡,坚持要分手。姜富荣被气得浑身发抖:“真要分手也不是不行,那你要么在房产证上加上我的名字,要么就把首付时我那三万块钱还给我。”“亏你还是个大男人,这钱还好意思往回拿?况且我为你付出的时间,这是拿钱能补偿的吗?”听姜富荣提到钱的事,高玲越发来气,有意讽刺他说。
  两人商谈无果,姜富荣悻悻而返。而此刻,领导却告诉他辞职报告已经批下来,春节后他就不用再来上班了。尽管以前是多么希望能早日离开兰州跟高玲团聚,此刻这消息却如雪上加霜,让姜富荣更加绝望。那几天,姜富荣辗转难眠,觉得自己在这段恋情里万事皆空,什么也没得到,而造成这一切后果的根源便是高玲:为了高玲,他不惜举债回绝了亲事;为了高玲,他省钱买房过得就像牲口,不但刻薄自己还刻薄家人;为了高玲,他不惜放弃了人人羡慕的公务员工作……可到头来,高玲榨干自己,把房子算计到手之后,就把自己像垃圾一样扫地出门……此刻因为春节放假,高玲也在兰州,姜富荣想再找她说个清楚,可不管怎么尝试联系,她就是不予理会。
  姜富荣又发短信说分手可以,让她把钱还给自己,这些钱都是借同事的。过了几天,高玲往他卡上汇了三万块钱,却发了条短信讽刺他说:“钱还你了,我们两清了吧?看来你是穷疯了……”女友无情的话语刺痛了姜富荣的心。在满腔愤懑的驱使下,他买来了一把长约二十厘米的尖刀,决心和女友同归于尽。
  打听到年后高玲会回到单位上班,2010年2月18日,姜富荣持刀赶到西安,当晚租住在了龙首村附近。他发短信要求跟高玲再谈谈分手的事,高玲却始终置之不理。在附近徘徊了近两天之后,2月20日早上7点50分,姜富荣终于在高玲租住的小区路上堵到正要去上班的女友。
  在尾随了几步路之后,姜富荣快步上前拍了一下高玲的肩膀。高玲回头见是他,眼神中充满了冷淡和不屑。这眼神彻底激怒了姜富荣,想到自己一年多来全心全意的付出,甚至不顾家人抛弃了工作,结果却换来这种结局,他只觉得全身的血都直往头上涌,掏出怀中的尖刀就往高玲腹部和颈部猛刺,边刺边愤怒地问:“你爱我还是爱房子!”高玲不可置信地挨了一刀、两刀,等她反应过来想要挣扎,却已经浑身乏力,一头栽倒在血泊之中。而处于狂躁情绪中的姜富荣,还不断拿刀在高玲身上捅,前前后后竟多达十几刀。
  此时正值上班,小区道路上有许多行人,目睹这一惨状后立即有人打电话报警。行凶后,姜富荣先是挥舞匕首,警告谁也不准靠近,最后又径直冲到附近高玲单位的办公楼内,乘坐电梯到了顶楼。
  120救护车和警方随即赶到,医生立即对血泊中的高玲进行抢救,可高玲早已身亡。在15楼天台上,情绪激动的姜富荣还和警方对峙了两个多小时,他自刺腹部两刀,并数次把脚跨出去想要自杀:“你们不要劝我,我心死了,活在世上已经没啥意思了。”在一系列的攻心战后,趁着姜富荣心理上稍有松懈,警方立即上前将其制服。鉴于姜富荣也是身负刀伤,所以他先被送到了医院进行救治。但警方表示,姜富荣已涉嫌犯下故意杀人罪,等他身体情况稍有好转,即可展开审讯。
  得知女友的死讯后,姜富荣依旧在疯狂的仇恨中无法自拔:“我就是要杀她,是她把我逼成这样的!”而痛闻噩耗的张爱娟夫妇,却几次哭晕了过去,白发人送黑发人,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
  两个拥有高学历好工作的年轻人,一场原本幸福快乐的恋情,因为一套房子,却最终演绎成了一场惨剧,令人惋惜。据《法制晚报》和求职网站智联招聘的联合调查显示,在近万名即将年满30岁的职场人中,月收入在3000至5000元的人数占比为31.2%,月收入在1500至3000元的人数占比为28.6%,有47.9%的人无房无车。如果姜富荣和高玲不是那么执著于婚房,而在刚刚开始热恋、感情尚未稳定之时,先“乐业”再“安居”,以更加务实的姿态规划今后两人的长远发展,那么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
  (本文除姜富荣外均为化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