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流与山脉?文明的起点与边界_

 闲之寻味 2011-06-10

                  河流与山脉 <wbr>文明的起点与边界
    大地上高耸的山脉撑起广阔的天空,奔腾的河流孕育了无尽的生命,而大海则像摇篮一样,悉心呵护着这一切。经过亿万年的演变,一个自身充满奇迹,并不断创造奇迹的生命终于出现了——这就是人类。而由他所创造的人类文明,又在不断创造着奇迹。

对于已经远离文明起点的我们来说,文明之初是如此的久远和模糊,以至于只能寄托于美丽的传说了。较为人们所熟知的有,中国的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印度的众生之父梵天创造了宇宙万物,波斯神话的黑暗世界与光明世界搏斗;埃及的巨神呼吸创造世界,以及《圣经》中的上帝创造世界、创造亚当和夏娃等等。

但科学家们,尤其是人类考古学家们是不会满足于这些传说的。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大地,试图剥去历史的尘埃,找寻人类先祖留下的遗迹;并通过一个个孤立的化石、一块块他们认为是工具的石头来复原那远古的一切——文明之初。应该说,他们的努力下,人们大致了解了从早期猿人到晚期猿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的发展过程;以及数万年、数十万年、甚至百万年前文明之初的景象。科学使人类摆脱了长期以来宗教传说对人们的精神束缚。

但是毕竟人类之初曾经真实存在的一切离我们太过久远,加上千百万年风雨的洗礼,留下的痕迹已经很少很少;即便是那些已经少的可怜的痕迹,绝大多数也还没有或永远不能被人类发现了。因此,当有的科学家尝试描绘出一条清晰的人类成长路线图的时候,也与宗教一样走向了极端。2010年,有科学家称依靠DNA技术,证明了考古学家们根据有限的人骨化石得出的结论:人类共同的祖先来源于距今180万年的东非古猿。理由是目前发现的所有类人古猿基因与东非古猿的相似性最高。于是便有了这般关于人类成长历程的假想:最早的人类诞生在东非的大裂谷地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先向北走到埃及尼罗河的入海口,再沿着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的边缘向东走,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休息一会,爬过青藏高原就到长江和黄河边了;如此世界四大文明也就都有共同的祖先了。这段话有我演绎的成分,不过大意是一致的。

但专家们严谨的态度和先进仪器得出的科学结论,从试验科学的角度讲却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样本不足,甚至样本根本就不存在;至少现在还没有证实东非古猿DNA存在的证据。在样本不足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自然没有任何意义。另外,最基本的常识告诉我们,地球是圆的,太阳是普照的。因此地球上有有很多地方存在着诞生人类的同样机遇。人们不能仅仅因为发现了东非古猿而否认其他地区曾经有人类祖先的存在;否认存在,不能因为我们没有发现存在的证据。

我之所以用很长的文字,对人类祖先来源于东非大裂谷的说法进行否定,是因为这种说法不但严重违背了客观规律,而且也影响人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准确认知。当然,对于最早的人类出现在哪里,我也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但我坚信,人类的起点应该是多点的。但只有四大文明才真正发展,并在历史上留下了清晰的痕迹;而无数其他的起点,由于无数的原因,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了。

但这并不等于文明的起源没有一丝轨迹可循。

人们一般把人类古代文明分为三大类,大河文明、游牧文明和海洋文明。如果单纯从某个文明的特质分析,这样得分类是有道理的,便于对比和区别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因为,毕竟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曾经大河文明、游牧文明和海洋文明是同时存在的,而且不同文明之间的撞击,构成了人类前进脚步的全部乐章。但是这种分类方法往往使人们忽视一个重要的根本事实,那就是大河文明、游牧文明和海洋文明的诞生是有先后顺序的。而这个顺序恰恰与人类文明之初有关。

文明的诞生,本质是人类的进步;文明之初也如人类的婴儿期一般脆弱。在众多文明赖以维系的要素中,水是其中唯一共同的必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河流,只有河流才能够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持续不断地提供充足的水源,直到孱弱人类有能力走向更广阔的内陆空间,发展出游牧文明;驰骋于广阔的海洋,把整个地球当成人类的摇篮。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大河文明是领先于游牧文明和海洋文明,在地球上出现最早的文明形态。也就是说,河流是世界上一切文明的起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式在人类无数次尝试利用水过程中,在形形色色的水罐上,孕育中出现了人类文明,虽然他们的外形、纹饰、甚至材质被烙上了不同文明的烙印。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从与动物一样盲目地在自然界寻找食物,到逐渐进行动物的饲养、粮食的种植,直至来到水源丰富的大川河流定居下来,进入具有广阔前景的农耕时代,迎来人类文明的曙光。因此说,水草肥美,灌溉方便的河流自然而然地成为人类文明的起点。

当你,或者说我自己观察地图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偶然、必然、但又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人类公认的四大古文明都诞生在北半球,沿着北纬30度线,成一字型东西横列在欧亚大陆中间。更巧合的是每个文明都由两条河流所环抱;或者说,每个文明都是在两条河流的共同孕育下产生的。中华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莫不如此。我之所以在其他三个文明前加上“古”字,一是想说明后三者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干枯的分支;二是想强调只有中华文明远远流长地走到了今天,并正憧憬更加美好的未来。至于为什么都是两条河流,我想可能是偶然;也可能是必然,但我们不知所以然。如果非要给出答案的话,恐怕是大自然为人类文明的诞生和发展提供双保险吧!毕竟河流也有其神秘莫测的个性。

国人说起中华文明,往往细分南北,把长江和黄河分成不同但相互影响的两个文明起源中心。但如果你从高空俯瞰,或者像我一样醉卧天空,你会发现站在欧亚大陆的角度,长江和黄河是如此的接近,并几乎同时被广阔的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挤压到太平洋的岸边。因此,我认为用中华文明更能够囊括我们文明的多数。之所以说多数,是因为中华文明本身就是在不断自身完善和吸收外来文化发展的。众多文明的融入才使中华文明灿烂无比,并生生不息。

    在世界之巅,融化的雪水沿横亘欧亚大陆中心的喜马拉雅山脉西侧,奔流并汇聚成两条分别向西南和东南流淌的大河——恒河和印度河。丰沛的雪水和充足的降雨使这里数千年间都是世界上最富庶的地方,也造就了拥有光辉灿烂文明古印度。虽然其短暂使世人知之甚少。

从西向东劲吹的湿润地中海季风,在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高原和西亚伊朗高原的阻挡下,在两大高原之间屈服成了两条闻名世界的河流,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同时也孕育了传说中的通天塔,孕育了灿烂的两河文明。现在的人们常把两河文明称作巴比伦文明。严格讲巴比伦王国只是两河文明极短的两个组成阶段中的古巴比伦王国和新巴比伦王国,且两者相差数百年;汉莫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的突出代表。现在学者多数认为苏美尔文明才是两河文明的开端,但由于其后的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成就为后世各个王国所接受,并发展直至产生深远影响,所以把两河文明称作巴比伦文明也有其合理之处。

在非洲北部阿哈加尔高原和埃塞尔比亚高原的东西夹持之下,尼罗河一路向北,奔流进入地中海;与东面的红海一起共同构建了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沃土。虽然现在的人们只能在沙海间仰视迷一样的金字塔发出灿灿的金光。但其铸就的辉煌即使今天也依然使世人唏嘘不已。

当人类感谢河流赐予我们生命和文明的同时,脉塑造了河流的山脉却硬生生的成了古老文明难以逾越的边界。毕竟相对于文明之初的人类,那些山脉是他们不可逾越极限。于是,文明在山脉的分隔下,相对独立地发展;文明也因此有了相对清晰的边界。

号称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脉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华文明和古印度文明的天然屏障,直到依靠佛祖的力量,中华文明才有了明显的印度文明符号。

伊朗高原是如此险恶地把两河文明和印度文明阻隔;直到亚历山大大帝用利剑将两者串在一起,在战火上烧烤。人们才短暂地把他们连接在一起。

相对于山脉,阿拉伯高原的高度则是有限的,这也正是为什么,两河文明与古埃及文明虽然独立诞生,但只是最初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

但随着文明的发展,山脉所形成的边界逐渐模糊不清。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文明不但相互影响,而且并共同促进了地中海文明的诞生和发展;直至被后者泯灭。古印度文明则在与外部接触中,眼睁睁消失于莫名。只有中华文明在高山、在高原的阻隔下,在其他三大文明早已消失于历史的长河后,依然从容地迈着自己的脚步前行。

(醉卧天空原创,总觉得不好,又修改一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