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十而立、立什么、

 梦冉公主 2011-06-12

 

迅速发展中的中国已不可

避免地带给了80后一代扭曲的价值取向。
 

   
     【侨报6月6日中国时评】三十而立,

这是《论语·为政》中孔子对于自己在

30岁时所达到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数

千年来,这一标准一直被中国人奉为人

生中最重要的“战略指标”。当时针指

2010年曾经引发无数争议的大陆“80

后”一代赫然发现他们中最年长的一部

分人(即1980年出生者)已步入人生的

    一个重要节点上——30岁。




       “80后”首批“而立者”交出了

这样一份鲜有成长惊喜、却有些黯然的

查:43.1%的人称还没有过上自己喜

欢的生活,40.5%的人还没有找到让自

己满意的工作,甚至有38.9%的人还不

知道30岁之后自己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令80后一代在“立”字面前迷失

的无非是“无房、无车、无存款”的无

奈,是房价暴涨、贫富差异的映照,更

甚者还有网络上发出“未及义务教育之

免费,不见高等学校之分配,寒窗数

载,二十四乃成,负债十万……”之类

     充满调侃意味着抱怨。



     
        孔老夫子的“三十而立”,

意为人到30岁,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

担自己应承受的责任,确立正确的人

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等。一句话,

人到30岁,能坦然地面对一切困难。而

在“80后”种种三十难立的哭诉中,笔

者读到的却乎只有简单的三个字:没有

钱。“80后”将现代社会所谓的“成功

标准——以财富论英雄”等同于三十而

立,这却是对中国人数千年的立世准则

的一种颠覆和彻底世俗化。这样的错误

解读也让人们看到迅速发展中的中国已

  不可避免地带给了80后一代扭曲的

          价值取向。



       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社会

急速发展的高速路上还有太多令人不满

现状:发展机遇不均等、社会竞争之

激烈、社会财富分配不均以及对金钱物

欲的膜拜等等。这对沐浴在改革开放春

风中的“80后”来说,儿时的优越与而

立之时的巨大落差更容易让他们迷失

             方向。





     
  然而,每个时代的幸与不幸

都是相对的,社会转型之痛是每个生在这

个时代的中国人都必须经历的痛楚。依稀

可见2008年北京奥运会、汶川地震中“80

后”的豪迈和激情,面对生活的压力,抱

怨、牢骚甚至沉沦似乎都不应是他们的

性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