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萎证

 _左右逢源_ 2011-06-14
痿证 【中医针推外治版】 第四节 痿证 痿证是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症。临床上以下肢痿弱较为多见,故称“痿躄”。“痿”指肢体痿弱不用,“躄”指下肢软弱无力,不能步履之意。主要见于西医学的运动神经原病、周围神经损伤、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脑瘫、外伤性截瘫等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中医学认为,本病与外邪侵袭(湿热毒邪)、饮食不节、久病体虚等因素有关。外感湿热毒邪,或高热不退,或病后余热潘灼,伤津耗气,使肺热叶焦,不能输布津液;坐卧湿地或冒雨、涉水,湿邪浸淫,郁而化热,湿热阻闭经络;饮食不节,脾胃虚弱,气血津液生化不足;或久病体虚,或劳伤过度,精血亏虚均可使经络阻滞,筋脉功能失调,筋肉失于气血津液的濡养而成痿证。 【临床表现】 以肢体软弱无力、筋脉弛缓,甚则瘫痪或肌肉萎缩为主症。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CT、肌电图、腰椎X光片等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1. 肺热伤津 发热多汗,热退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心烦口渴,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细数。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2. 湿热浸淫 肢体逐渐痿软无力,下肢为重,微肿而麻木不仁,或足胫热感,小便赤涩,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3. 脾胃虚弱 肢体痿软无力日久,食少纳呆,腹胀便塘,面浮不华,神疲乏力,舌淡或有齿印、苔腻,脉细无力。 4. 肝肾亏虚 起病缓慢,下肢痿软无力,腰脊酸软,不能久立,或伴眩晕耳鸣,甚至步履全废,腿胫肌肉萎缩严重,舌红、少苔,脉沉细。 【治疗方法】 1. 基本治疗 治则:肺热伤津、湿热浸淫者,清热祛邪、通行气血,只针不灸,泻法;脾胃虚弱、肝肾亏虚者,补益气血、濡养筋脉,针灸并用,补法。 处方:以手、足阳明经穴和夹脊穴为主。 上肢:肩髃 曲池 手三里 合谷 外关 颈、胸夹脊 下肢;髀关 伏兔 足三里 丰隆 风市 阳陵泉 三阴交 腰夹脊 方义:阳明经多气多血,选上、下肢阳明经穴位,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取“治痿独取阳明”之意;夹脊穴位于督脉之旁,又与膀胱经第一侧线的脏腑背俞穴相通,可调脏腑阴阳,通行气血;外关、风市分属手足少阳经,辅佐阳明经通行气血;阳陵泉乃筋之会穴,能通调诸筋;三阴交可健脾、补肝、益肾,以达强筋、壮骨、起痿之目的。 加减:肺热津伤加鱼际、尺泽、肺俞清肺润燥;湿热浸淫加阴陵泉、中极利湿清热;脾胃虚弱加脾俞、胃俞、章门、中院补益脾胃;肝肾亏虚加肝俞、肾俞、太冲、太溪补益肝肾 操作:鱼际、尺泽针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刺出血;上肢肌肉萎缩手阳明经排刺;下肢肌肉萎缩足阳明经排刺;余穴均常规操作。 2. 其他疗法 ⑴ 皮肤针:用皮肤针反复叩刺背部肺俞、脾俞、胃俞、膈俞和手、足阳明经线。隔日l次。 ⑵ 电针:在瘫痪肌肉处选取穴位,针刺后加脉冲电。用断续波中强度刺激,以患肢出现规律性收缩为佳。每次20~30分钟。 【验案举例】 张某,男,19 岁。四肢瘫痪1 天。因早锻炼汗出较多,自感头部发紧,周身疲乏,次日即觉四肢无力。第3天病情迅速发展,出现四肢瘫痪。查:四肢呈完全性瘫,肌张力减弱,肌容量正常,深浅感觉无变化,四肢腱反射消失,未引出病理反射,舌黯、苔白腻,脉细数。诊断:中医―疾证(湿热浸淫);西医―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治以清热利湿、通经活络。取华佗夹脊穴、大椎、曲池、鱼际、尺泽、极泉、委中、阳陵泉、肩髃、外关、环跳、十二井穴。针刺泻法,十二并穴点刺出血。每日2 次。首次治疗后,双下肢屈伸即有力,3日后四肢运动功能恢复,15日后四肢功能完全恢复,痊愈出院(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石学敏针灸临证集验.第1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24)。 【文献摘录】 1. 《针灸甲乙经》:痿不相知,太白主之……痿厥寒、足腕不收、躄、坐不能起、髀枢脚痛,丘墟主之。 2. 《备急千金要方》:冲阳、三里、仆参、飞扬、复溜、完骨,主足痿失履不收。 3.《标幽赋》:悬钟、环跳,华佗刺里躄而立行。 4.《针灸聚英》:屡有湿热、有痰、有无血而虚、有气弱、有瘀血,针中渎、环跳,灸三里、肺俞。 5.《针灸逢源》:痿躄,环跳、中渎、足三里;足不能行,三里、三阴交、复溜、行间。 【按语】 1.本病采用针灸疗法可获得较好效果,但久病畸形者应配合其他疗法。 2. 卧床患者应保持四肢功能体位,以免造成足下垂或内翻,必要时可用护理架及夹板托扶。还应采取适当活动体位等措施,避免褥疮发生。 3.在治疗的同时,应加强主动及被动的肢体功能锻炼,以助及早康复。 附:末梢神经炎 末梢神经炎是由多种原因如感染、中毒、营养代谢障碍、过敏及变态反应等损害了诸多周围神经末梢,从而引起肢体远端(尤其是下肢)对称性的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本病属中医学痿证的范畴。由于人体正气不足,感受湿热毒邪;病后余热,灼伤津液;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阻滞经络;久病体虚,肝肾亏虚,精血不足可使经络受阻,经气不畅,筋脉失于气血的濡养,导致肢体筋脉弛缓不收或肌肉萎缩而成。 【临床表现】 由于病因不同,临床表现的症状轻重也不一致。轻者仅有肢端麻木、疼痛,而无感觉缺失或运动障碍,重者可有肢体瘫痪。由呋喃西林类药物中毒、糖尿病所致者,还伴有肢体剧烈疼痛。 1.感觉障碍 初期以疼痛、感觉异常或过敏、烧灼感等刺激症状为主,逐渐出现足袜式或手套式感觉减退,肌肉压痛,少数患者可有深感觉障碍。 2.运动障碍 肢体远端软弱无力,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久病可见肌肉萎缩或肢体挛缩畸形。 3.植物神经功能 障碍 肢端皮肤苍白、发凉、少汗或多汗,皮肤光滑、菲薄或干燥脱屑,趾(指)甲失去正常光泽,角化增强等。 主要病理改变为末梢神经轴索变性及节段性髓鞘脱失。肌电图、血生化、血流变等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 治疗方法】 1.基本治疗 治则:早期疏经通络、活血化瘀,只针不灸,泻法;后期补益肝肾、养血柔筋,针灸并用,补法或平补平泻。 处方:以手、足阳明经腧穴为主。 上肢:曲池 合谷 手三里 外关 八邪 下肢:伏兔 足三里 丰隆 环跳 风市 阳陵泉 八风 方义:“治痿独取阳明”,曲池、合谷、手三里属手阳明大肠经穴,伏兔、足三里、丰隆属足阳明胃经穴,均可疏经通络、行气活血,丰隆还有化痰通络作用;外关、八邪、八风疏调局部经络之气,环跳、风市、阳陵泉疏通少阳经气血,阳陵泉又为筋会穴,可疏调经筋。 加减:早期加太冲、膈俞以助活血化瘀之力;后期加血海、三阴交、太溪补益肝肾、养血柔筋。 操作:八邪、八风可点刺出血;余穴常规操作。 2.其他疗法 ⑴ 皮肤针:用皮肤针在病变部位沿经脉轻轻叩刺,以局部出现潮红为度。 ⑵ 三棱针:在肢体末端部位用三棱针循经轻轻点刺,出血少量。隔日l次。 ⑶ 电针:选择病变部位的穴位,接通电针仪,早期宜用连续波,后期宜用断续波,每次30分钟。 【验案举例】 李某,男,62岁。近1年来患者感觉双足酸胀、麻木,尤以阴雨天加重。查:双足颜色发白,感觉减退,掐之不痛,触之发凉,舌淡、苔白腻。脉细缓。诊断为“末梢神经炎”。以祛风散寒、疏经通络为治法。取髀关、足三里、阳陵泉、悬钟、三阴交、八风。针刺后接通电针。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第2个疗程用三磷酸腺苷20mg、辅酶A50U、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250ug、注射用水10ml穴位注射,每次选4-6个穴位,每穴注人0.5~2ml。隔日l次。结果:2个疗程后痊愈,随访l年未复发(黄子黎,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末梢神经炎。中国针灸 1995;15(2):26)。 【按语】 1.针灸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但疗程较长。 2.本病在急性期应注意休息,饮食应富含营养和易于消化。 3.本病可出现肢体瘫痪,卧床期间应经常翻身,防止褥疮,并注意肢体末端的防寒保暖。 4. 在治疗期间,应加强主动及被动的肢体功能锻炼,以助及早康复。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