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留学生汉语教学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O串串珠O 2011-06-14
 1.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对待对外汉语文化教学

    文化是一个社会和时代的特征,它直接或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到某一段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它既离不开物质基础,也离不开政治大环境。现在各种文艺作品里都在反映稳定的、欣欣向荣的社会景象和一些社会问题,这和某些留学生所了解到的仅限于“文化大革命时代”、“中山装时代”有极大的偏差。这需要教师对留学生讲解中国的历史、国情和国策。教师必须让留学生知道语料中所表述的内容可能是历史当中的一部分,对于整个历史阶段来说,它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不能代表整体,所以需要知道它们的前因后果,发展和变化及其规律。教师可以在讲解语料或作专题讲座时选择有代表性的、与中国社会发展和变迁的及正面形象的事物,如住房建筑的变化所引起邻里间的社会关系变化,人们对服饰审美变化,城市建设和人们的观念等。还要注意有的文化现象与世界文化接轨,形成文化趋同,比如词汇系统开放,交际的表达变化,可以在正式场合上听到初次见面时打招呼使用“你好”或“认识你很高兴”等;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观、婚姻观等也渐渐产生变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地域广阔,留学生不仅选择中国大城市,也在小城市里学习、工作和生活。不同的地区生活习惯、衣着、节日、地方语言也不同,如“方言岛——成片方言区域中存在着一个讲不同方言的人口居住地”(苏新春)。虽然这些语言文化属于地方性的,但也形成了强势影响,尤其是香港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很多影视歌作品大量流行开来,如“的士”、“巴士”、“埋单”、“冲凉”等,在文化教学中教师也应该让学生了解这些背景;只有教师要把主流文化和本地区的文化特点结合起来,才使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不会脱节。另外,网络语言的出现,尽管不是规范的官方语言但其影响也不能忽视。教师平时要注意搜集这些在日常生活中新出现的词汇和交际用语,使教材内容得到丰富,与时代接轨。

2.注重教学对象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差异性

    留学生来华的学习的目的不一,国籍和文化背景存在较大差异,教师不能划统一对待留学生。有的属于亚洲或汉语文化圈,很容易接受教授的内容,而其他文化圈就不一定能理解中国的思维和行为,如遇到节假日要换休息日;中国人拒绝主人送行时常用手往外扇表示“不用送了”或翘起大拇指表示“赞扬”,希腊人则都认为叫他“滚蛋”;中国人用“点头”表“同意”,尼泊尔人则用摇头表示。如果在和留学生教学或交际前不了解留学生本国的文化,不做“一对一的文化差异比较”(周思源),就很难得到留学生的文化理解或认同。教师要有意识的指出与母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文化差异,让留学生有概括性的认识,再今后学习时逐步加深印象并在交际时准确运用。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肢体语言的使用,教态、用词和情绪的表达,这些无声的语言可能会影响教师人格魅力。

 3.注意文化依附性矛盾问题

    文化的依附性矛盾是在教师因教学对象为异文化群体成员时而进行文化选择时和留学生因学习内容为汉语言文化而进行选择是所表现出来的矛盾(周思源)。实际与留学生交往时教师处于这种矛盾之中,有的教师为了避免冒犯留学生,迁就留学生的文化和习惯,就学习他们的习俗,教师自身行为和习惯已经没有中国式的特点了,这样留学生不但没法从老师那儿学习到地道的中国文化,还导致他们同别的中国人交际时闹笑话。教师需要在了解留学生的本国文化的同时,引导他们入乡随俗,融入中国文化而不要强制他们接受中国的文化、思维方式和行为。比如印度教的人不吃猪肉,就不要总是介绍与猪肉的菜肴;留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都是他们母语国社会的表现,教师不能以一个留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判定学生的学习状况,所以建议教师鼓励留学生间“文化协同”的方法,相互吸取学习方式和文化(科泰齐和金Cortazzi,&Jin,1996)。

4.注意教授课程的内容设置

    首先教授中国的基本国情,国策和历史发展,然后分类介绍;教授语言知识时还要把各类知识融入到课堂中。再则国内关于中国文化的教材也日渐多起来,教师选用时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取长补短,搜集一些适合本校留学生特点的内容作专题讲座,在视听说课里把大容量的文化知识直观的、动态的表现出来,让留学生在语境中学习到地道的文化。当然,教师还要利用汉语母语国环境,让留学生多在实际生活中感受中国文化,练习语言技巧。初级阶段文化课留学生需要知道语言知识、语料基本的文化因素或文化背景,到了高级阶段,留学生需要有各种文化知识和背景的储备,对语言材料有更深的理解。刚刚学习汉语的时候可以开设书写课,然后过渡到中国书画课;学习了中国京剧的理论知识后再学习实践课。教师根据留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可开设多种文化课供留学生选择。开设必修或正式的文化课注意要有助于其他汉语课程学习,也不能占用太多时间。

    文化的渗透是一个连续不断,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不能操之过急的,要想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播到世界各地需要对外汉语教师作长期不懈的努力,因此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接受新知识,既要学习理论知识又要结合实际,有条件的还要走出校门,走出国门,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