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歌赋 外方太室山,中岳在河洛,唐武封神岳,峻极峰如卧。 八景十二胜,峰谷涧瀑多,泉林万千象,气势真磅礴。 飞瀑腾空起,层峦叠嶂阔,松林生苍翠,山风送风雪。 流水潺潺吼,峭峻回音波,禹王涂山氏,生启建庙廓。 三十六峰秀,芙蓉开城郭,乾隆赋诗碑,北望有黄河。 伏羲到大禹,常游嵩山巅,平王定中岳,仙家在开拓。 武帝登山时,万岁回音歌,寻仙采药者,诵神驱病邪。 宋祖制剑履,道经相吻合,名胜看亭台,楼阁重三阙。 王母金液酒,黄帝与神和,舜墓马峪川,启母墓坐落。 许由箕山颠,尧舜禅天下,夏都阳城界,天道生法则。 仰韶龙山文,儒释道和谐。元代观星台,嵩阳书院卓。 禅宗少林寺,规模大塔林,北魏嵩岳塔,古老汉三阙。 汉封将军柏,翠幽法王寺,环绝轩辕关,白云天地合。 慧可立雪亭,王子晋升仙,鲍靓三皇文,寇谦遇老君。 周文公测景,一行大衍历,郭守敬观星,制定授时历。 天文学摇篮,洞天祈福地,炎帝依洛水,一支举伯益。 黄帝合鬼神,齐申吕许国,武王初灭商,周公建洛邑。 始皇信神仙,立伺祭祀岳,岳神中天王,仙官率玉女。 北魏太武帝,立庙来祈祷,汉武帝遇圣,会九嶷仙子。 仙峰见散仙,高宗凤凰峰,乾隆开御道,寻真留仙迹。 战国有王栩,号曰鬼谷子,云梦山采药,鬼谷宅传道。 李仙三鹤峰,炼丹八百岁,王仙伯隐诀,嚼松叶饮水。 北魏寇谦之,唐朝李道合,宋朝董道坤,金代丘长春。 崇福宫主场,云中音诵新,天地人共皇,有晋陵鲍靓, 太守好仙道,符图思神化,五岳真形图,神女授方士。 天人合一符,戒目须收心,阴阳五行意,天道不可违。 大唐嵩阳观,圣德感应颂,石狮持宝珠,龙飞舞麒麟。 嵩山碑刻多,颜真卿东坡,黄庭坚米芾,蔡京留墨宝。 南麓黄盖峰,脉秀水抱情,乾隆修中岳,皇宫为蓝本。 太空与少室,启母汉三阙,中岳第一门,奉祀崇高神。 中华门第一,峻天依带颍,遥参亭拜神,天中阁赫然。 配天作镇坊,宇宙与具瞻,中天崇圣帝,宋祖立铁人。 四气化三才,风雷雨云像,峻极两将军,极坊迎神门。 云海待月轩,卢崖瀑布飞,晴雪玉溪钓,避暑颍水林。 湖光石笋闹,神仙对话地,名胜古迹多,诗经有峻极。 温热秦淮界,伏牛淮河岸,少室恰凤舞,太室似龙眠。 奇峰幽谷洞,飞瀑碧泉林,奇石峻峭景,荟萃纳灵气。 三皇五帝生,三教九流兴,奥妙八千年,说古论德地。 神话传说:上古时,玉帝有五个保驾大将,山高文才超越众天将。玉帝让他镇守中原。山高下凡后一手持天书,一手镇世宝刀,在那里舞动三下,中原大地涌出一座大山。再舞三下,大山分为两支,出现了七十二峰。玉帝心中高兴,“给这天下奇山封什么名号呢?”随从悄悄说:“陛下,你看山高天将长得与山一样俊美啊!”玉帝大悦:“山与高合在一起不是嵩字吗?就叫中岳嵩山吧!” 《诗经·大雅·菘高》有云: 菘高维岳,峻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 唐代光启年间(885年~887年)进士郑谷游中岳时,为登封八景同赋诗以赞: 月满嵩门正仲秋,轩辕早行雾中游。 颍水春耕田歌起,夏避箕险溽暑收。 石淙河边堪会饮,玉溪台上垂钓钩。 余雨少室观晴雪,瀑布崖前墨浪流。 八景是:嵩门待月、轩辕早行、颍水春耕、箕阴避暑、石淙会饮、玉溪垂钓、少室晴雪、卢崖瀑布。 十二胜景: 龙潭贯珠琼将流,嵩阳洞天景色幽。 少室夕照垂金钱,御寨日落苍谷口。 石池高耸云崖畔,石僧迎实站山头。 石笋闹林柏涛滚,珠廉飞瀑震山吼。 高峰虎踞云天啸,猴子观天盼解咒。 熊山积雪稍奇观,峻极远眺天地悠。 吕守曾,字待孙,河南新安人。雍正甲辰进士,授完县知县,历官山西布政使,诗曰: 三十六峰如髻鬟,行人来往舒心颜。 白云蓬蓬忽然合,都在虚无缥缈间。 明朝陈斐《三将军古柏歌》: 扶疏掩映嵩阳宫,仙跸曾经汉武封。 溜雨霜皮合六抱,凌霄秀色辞群峰。 拾得闲情与逸致,畅游五湖,望断:洞庭波澜、巢湖吴楚、鄱阳渔舟、洪泽风韵、太湖隽秀。 如有机会与活力,攀登五岳,一览:泰山之雄、华山之险、衡山之秀、恒山之幽、嵩山之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