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煤气中毒

 老 刀 2011-06-17
什么是煤气中毒
    每到寒冷的冬季或冷气团来袭时,「煤气中毒」事件就不断频传,憾事也一件件地被媒体报导着,可是「煤气」有着难闻的臭味,人们避之为唯恐不及,怎么还会搞到中毒的地步呢?煤气中毒、煤气中毒,到底什么是「煤气中毒」呢?「煤气中毒」其实是民众的一种误称,媒体所报导的「煤气中毒」严格讲起来应该叫做「一氧化碳中毒」。

  「煤气中毒」和「一氧化碳中毒」是两种完全不同型态的中毒名词,「煤气中毒」其实是不太可能发生的,因为不论是液化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都已经依照法令添加臭剂,使得原本无色、无味的气体变得很难闻,其目的就是在示警,只要一有煤气外泄时,民众自然会察觉而有所防范,除非是在完全密闭的空间氧气被用完,否则「煤气中毒」几乎是不会发生的。

  

   「一氧化碳中毒」简单来说是指在不通风的环境下,任何燃烧不完全而产生有毒气体一氧化碳的堆积,人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吸入体内的意外事故。「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多数是民众使用热水器或煤气炉不当所引起的,而且发生的季节几乎都是在冬季,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热水器或煤气炉在使用时,煤气的燃烧并非那么的完全,尤其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更加严重,冬季时因为气温低,在怕冷的前题下窗户都会紧闭,室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就会产生氧气不足、一氧化碳堆积的情形;如果热水器或煤气炉又统统装在室内的话,情况只有雪上加霜。

  

   因为一氧化碳本身同样无色、无味,但它却有剧毒,当室内的一氧化碳开始堆积时,人们并不会有太明显的感觉,可以一氧化碳吸入人体后会使红血球的携氧能力丧失,进而出现头痛、想吐、晕眩等情形,严重者甚至意识不清、昏睡而死亡,所以它又被称为无声无息的致命隐形杀手,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到了冬季或是寒流来袭时,「煤气中毒」或「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会频传的原因了。

 
 
 

一氧化碳(CO)中毒症状
 
 
 

   在谈论瓦斯中毒的症状时,我们必须要先了解一氧化碳的浓度和暴露时间的长短都与中毒的严重程度有关系。因为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它与血红素的结合速度是氧的四倍,很快就会让人体的血红素无法携带氧气进行新陈代谢,导致人体细胞缺氧。

  

   通常人们呼吸含有1%的一氧化碳的空气,大约只要十分钟的时间就会中毒,人若长期暴露在低浓度的一氧化碳下,会产生头痛、呕吐和其它不明显的症状;若暴露在高浓度的一氧化碳下,只要几秒钟就会因窒息而晕迷。

  

   相对的,如果病人长期暴露在较低浓度的一氧化碳中,由于其中毒程度已和组织饱和,并且达到细胞酵素系统,他们经常会残留有长久不易痊愈的症状,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为有头痛和轻度的呼吸困难、肌肉无力、心悸、无方向感、人格改变、眩晕及精神混乱等,而且会很快变成昏迷,皮肤颜色不是一个可靠的征象,它可能为粉红色、桃红色或发绀与苍白。

  

  空气中之CO浓度 吸入时间与中毒症状 0.02% 2~3小时,前头部会轻微的头痛。 0.04% 1~2小时,前头痛、呕吐。2.5~3.5小时,有后头痛。 0.08% 45分钟,会头痛、眩晕、呕吐。2小时就会意识不清。 0.16% 20分钟,会头痛、眩晕、呕吐。2小时就会死亡。 0.32% 5~10分钟,会头痛、眩晕。30分钟就会死亡。 0.64% 1~2分钟,会头痛、眩晕。15~30分钟就会死亡。 1.28% 1~3分钟就会死亡。


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疗
 
 
    由于一氧化碳中毒时,主要会造成人体红血球携氧能力丧失,导致人体组织器官严重缺氧而对生命构成严重危害,在送医治疗的方法上,目前均以「高压氧治疗」为主轴,意即提供中毒者高浓度的氧气,让一氧化碳尽早离开人体血红素,让细胞得以重新呼吸到氧气。

  

   当然,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疗,会随着中毒者的严重程度而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模式,以下是一氧化碳中毒及其衍生后遗症的治疗准则:

  

   高压氧舱

  

  目标 方法 效果 去除一氧化碳 常压及高压氧 氧气在血中取代一氧化碳的位置 校正组织缺氧 常压及高压氧 高压氧较常压有效使血浆氧气饱和度提高 细胞保护 给予镁离子 镁离子使细胞稳定 脑水肿 1.Mannitol Mannitol:2.类固醇 3.高压氧 短期脱水作用类固醇:仍争论中高压氧:血管收缩.减少水肿 肺水肿 1.利尿剂2.高压氧

   心脏并发症 1.心脏类药物2.抗心律不整药物

   肺炎 抗生素

   酸中毒 碳酸氢钠维他命K 避免过度校正注意低血钾症因肝脏功能受损导致出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