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元璐

 8金戈铁马8 2011-06-18

倪元璐(1593~1644)书画合璧卷
水墨纸本手卷

时间:2010-06-07  

 

 

倪元璐(1593~1644) <wbr>书画合璧卷

 

倪元璐(1593~1644) 书画合璧卷
水墨纸本 手卷
1638年作
引首一:26.8×100.5cm 引首二:27.8×63cm
画心:25×332cm 跋文一:27.8×34.5cm 跋文二:25×55cm
出版:《倪元璐书画合璧卷》单行本,上海书店出版社。
著录:《湘管斋寓赏编》卷四,清 乾隆陈焯着。
说明:1.赵叔孺题签。黄道周、程颂万题引首。金蓉镜、陈三立、陈曾寿、
朱孝臧、余肇康、夏敬观、陈夔龙题跋。姚虞琴旧藏。
2.此作为研朴堂旧藏。研朴堂故主即原上海、天津市委纪委书记李研
吾。
成交价:20720000

 贞石见风骨 诗笔溢清芬
                          ——读倪元璐书画合璧卷


◎刘 恒

晚明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特殊的单元:一方面,政治的腐败、黑暗导致了诸多社会矛盾的显现和激化,国势日渐衰颓;与此同时,文人士大夫的思想、行为则格外活跃和解放,追求个性的表现成为普遍风气,从而在文学艺术领域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在书法界,这一时期先后涌现的徐渭、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人,都是以鲜明的个性风格而享誉墨林,他们所共同代表的“晚明书风”,在整个书法史上留下了引人入胜的奇异光彩。其中,倪元璐更是以其清峻磊落的人格形像以及在生死大节上的惊人表现,赢得了后世格外的崇敬与赞扬,其流传不多的书画遗存也成为收藏者们宝爱的珍品。

倪元璐字玉汝,号鸿宝,又号园客,祖籍浙江上虞,万历二十一年(一五九三)闰十一月生于山阴(今绍兴市)。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历官翰林院编修、侍讲、南京国子监司业、国子监祭酒、兵部右侍郎、户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端恭勤勉,正直敢言,故为当权者所忌,尤遭内阁首辅温体仁排抑。崇祯十七年(一六四四)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农民军攻入北京城,明朝灭亡,倪元璐在京城家中自缢殉国。身后,南明朝廷赠谥文正,清朝于顺治十年(一六五三)追谥文贞,后因避雍正帝胤禛讳仍改称文正。

倪元璐在后人眼中不仅是一位忠臣烈士,也是一位风格独树的书画名家,这里介绍的书画合璧卷即是其艺术造诣的典型体现。此卷纸本,高二十五厘米、长三百三十二厘米,前半部分为行书自作《古盘吟为范质公吏部》五言古诗一首,共十七行,后半部分画水墨灵石一区。卷前有民国间程颂万篆书“明倪文正公诗画卷”和黄道周行书“燕起鸿归”引首两段,卷后有清初何兰旌一跋及民国金蓉镜、陈三立、陈曾寿、朱孝臧、余肇康、夏敬观、陈夔龙诸人题诗七段;卷外题签为赵叔孺行书“明倪文正书画合璧卷真迹”。该卷曾著录于乾隆间陈焯的《湘管斋寓赏编》卷四,书中对此卷的质地、书画内容、钤印及何兰旌题跋都有详细记述和考证。民国时为姚虞琴所藏,金蓉镜以下七人题诗皆为应姚氏之请而作。卷中钤盖何兰旌和姚虞琴二人鉴藏印多方。

此卷所书五言古诗见于《倪文贞公诗集》卷上,题为《古盘吟》,题下有小序云:“吴桥范质公吏部园丁掘地得十磁,其九应锄俱碎,然本顽滥,非可宝者;一独精妙然得完。质公以为有神,吟古盘征和。”按范质公即范景文(一五八七~一六四四),字梦章,号质公、且园,直隶吴桥(今河北吴桥市)人,万历四十一年(一六一三)进士,崇祯十七年二月以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李自成攻陷北京时投井自尽,为殉国诸臣中官位最高者。据《倪元璐年谱》及自叙,倪元璐于天启五年(一六二五)奉诏赴济南册封德王,途径吴桥时,受到讬病居家的吏部郎中范景文的款待,“慷慨定交……留三日乃去,”是为二人定交之始。其间倪元璐作诗数首,俱见于诗集之中,《古盘吟》当即其一。从集中诗题下小序可知,是范景文家人掘地得一完好古磁盘,范氏先有诗吟咏,再请元璐唱和,遂有此作。此卷诗题写作“古盘吟为范质公吏部”,当是概括集中诗题及小序所述缘由的简略之举。墨迹所书有数字与诗集不同:十行“晦显缘”,集中作“显晦缘”;十四行“氷玉壶”,集中作“水玉壶”,当以墨迹为是,因卷中氷字左上一点写得过于靠下,陈焯著录中亦误氷为水;十五行“昌城蕋”、“勿使”,集中作“昌城蘂”、“弗使”,应是作者临时改易。卷中书诗部分虽未署年月,但后面的画石则写明是“戊寅至日偶作”,为崇祯十一年(一六三八),而“至日”通常指冬至日。此时,倪元璐闲居山阴家中,或留连庭除,或探问湖山,过着“意气闲远,悠然莫及”的自在生活。从卷中画石题款来看,应该是作者在闲居之余,画兴偶发,于是拈出旧作《古盘吟》写成此卷,又借书后余纸乘兴点染灵石一区,遂成书画合璧的佳构。作此卷时,倪元璐与范景文已分处浙江和北京,迢递阻隔,未见二人有音讯联系的记载。不管元璐书画此卷的初衷是否与范氏有关,然而其中包含了两位殉国忠臣的交往情谊,又有元璐挚友黄道周的妙笔增色,此卷的意义与价值已经非同一般了。又据史载,此年冬季,黄道周降调江西,赴任途中于杭州西南的大涤山稍作停留,倪元璐曾专程从山阴至此与道周相聚。而此卷前面黄道周行书“燕起鸿归”四字引首,很可能就是此时在大涤山所书。

史载倪元璐成进士后,在翰林院为庶吉士时,与黄道周、王铎关系最密,欣赏者呼为“三株树”,嫉妒者呼为“三狂人”。三人曾相约攻习书法,黄学锺繇、王学王献之、倪学颜真卿。据倪元璐自述则于颜真卿外,又对苏东坡情有独锺,用功甚深。从倪元璐书法的整体风格看,的确继承了颜、苏二家用笔沉实,结体端稳的主要特征,尤其是他的小字尺牍、册页和横卷,从点画的敦厚、转折的顿按、字形的紧密以及体势的欹斜等方面,都流露出浓厚的苏字意趣,显示出他对苏东坡书风的喜爱和追摹更为深入、持久。此卷作于崇祯十一年,倪元璐时年四十六岁,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书写技巧已经相当娴熟,书风面貌也进入稳定阶段,再加上此时作者生活闲适,心境轻松,所以通篇写得从容稳健,流畅洒脱。其运笔的娴熟率意与墨色干湿的自然转换,增强了作品整体气韵的贯通以及虚实变化,而若干枯笔之处,则别有一种朦胧苍茫的趣味。这些效果都典型地展现出倪元璐书法成熟面目的神态及魅力。

精擅书法之外,倪元璐也兼能绘画,尤喜作简笔山水及松竹文石。此卷后半段的画石先以轻松的细笔勾勒轮廓,略施以干笔皴擦,再通过浓淡不同的渲染分出阴阳向背,最后用浓墨点苔激活精神,构图生动灵秀,虽只区区一石,却蕴含着起伏、轻重的变化效果,颇有以小见大之势。在倪元璐存世的画作中,水墨文石是最多见的题材,往往配以凝练、隽永的识语,简远清新,意味深长。这类作品不仅代表了倪元璐的审美追求与习惯样式,同时更是作者清峻磊落,卓然不群的人格精神的写照,面对此卷中的灵石,亦当作如是观。

应该指出的是,在晚明具有个性风格的书家群体中,倪元璐是相对特殊的一位。尽管他的书法造诣和声望都达到相当的高度,然而对于此道,他似乎并不像张瑞图、王铎那样投入和耽迷。相比之下,张、王更接近于是纯粹当行的书法家,而倪元璐则把精力主要投入到立德建言、为官施政以及研究学问方面,书法只是陶冶情操的余事。在这一点上,他与视书法为“学问中第七、八乘事”的黄道周堪称志同道合。由此可以推断,倪、黄与张、王在大节出处上的殊途,亦非偶然。因此,倪元璐的作品存世数量要比同时其它书家少许多,而像此卷这样的书画合璧之作更是稀如星凤。不过这种情况丝毫不影响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和名望,相反,在推崇人格、修养,注意大节、义气的文化传统作用下,倪、黄的书画作品因其作者的历史地位及影响,更受到后人的珍爱与追捧。

此外,此书画合璧卷后面的题跋题诗也很有价值。最早的题跋者是清初何兰旌,据其跋中自述,其“外母”是倪元璐侄女(按古人称岳父为外父,“外母”当为岳母),又与元璐长子倪会鼎(字子新)为同窗,故“见文正公墨迹甚多,亲文正公亦有年”。他的题跋与钤于卷中的印鉴,对于此卷的真实性是有力的证明。在何跋之后题诗的金蓉镜等七人则皆为民国诗坛名家,所题诗词无不充满对倪、范二人忠贞、刚烈的赞颂以及壮志未竟,颓波难挽的感叹。联系到诸人中不乏清朝遗民,时当改朝换代不久之际,面对明朝忠烈遗墨,比照眼前时事,所作自然是触动内心的有感而发。于是这些文字更丰富了此卷的内容蕴含,同时也给后人的欣赏、解读拓宽了理解和联想的空间。
(作者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