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都质疑; 北师大版小学实验教材

 清源渭水 2011-06-21
现在小学通行的有两套教材: 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小学实验教材.
全国教育看北京, 北京教育看海淀,目前北京市海淀区的小学基本上从一年级开始陆续采用北师大版小学实验教材,我儿子上一年级,语文和数学正好赶上北师大,老师和家长的基本感受是:

这套教材难度非常大;
一年级开始明显出现学习分化现象;
一般地采用人教版教材,三年级才开始出现优劣分化倾向;
认知发展能力强的孩子,这套教材非常合适,确实能孩子学到很多知识;
认知发展能力一般的孩子,家长就得受累了,需要家长认真地辅导,才能消化教材内容;
认知发展能力差的孩子,那就惨了,肯定就掉队了。

许多家长、老师和小学生对北师大版小学实验教材提出了质疑.
您的孩子采用什么版本的小学教材?
您对孩子采用的小学版本教材有何感想和看法?
大家讨论一下吧


背景资料: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  
    
  □本报记者 廖慧 /摄影 李杨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北师大版小学教材”)已在成都各小学全面“实验”了三年。这套教材将“更高、更快、更强”的理念贯注于教育领域,试图为打造新一代知识精英做充足的准备。有一个不争的共识:教材需要随着时代变迁重新修改编撰。但是像北师大教材的急进改法,是否反而有拔苗助长的可能?学生学习负担加重,是素质教育改革的进步还是倒退?这些问题引发了多方争论。  

  据悉,北师大版小学教材2001年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之后在成都温江、郫县地区率先试点使用,并于2003年在全成都市所有小学全面铺开——看起来似乎经过了比较科学的实验程序才被广泛采纳。然而,为什么还会产生水土不服的后果呢?北师大专家有没有听到底层教师的真正看法?这是一个问题。其实既然是实验教材,与稳定使用了几十年的人教版老教材相比,必定有诸多不足,何况还有南橘北枳的可能。对编写这套教材的专家而言,遇到意见、不满都属正常,怕的就是缺乏讨论和沟通。我们这次的采访调查,希望起到加强教改信息交流、促进教改良性循环的作用。  

  在整整两周的采访中,记者感受到:我们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具弹性的学生,家长是世界上最能体谅教育的家长,老师是世界上最具潜能的老师,小学是世界上最能苦干的学校。一切都似乎很好,没有谁做错什么,但大家都一肚子苦水无处倾诉或者不敢倾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通过呈现真正来自教育第一线的调查,我们还想呼唤一种理性、开明的学术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实验方法。  

  一年级,像参加高考?  

  2005年5月,骆惠陷入“下学期是否彻底改变女儿受教育环境”的反复思量和犹疑中。经过一番调查询问,她终于明白任何她力所能及的改变都将是徒劳,因为她要带着女儿逃离的,并非那所她千辛万苦选中的学校,而是目前成都所有小学都在通用的课本——北师大版小学教材。  

  “简直不可思议!我们的常用汉字才三千多个,这套教材要求一个刚满6岁的孩子在一年级就认识一千多个,一年级上学期就要接触睡、魔、懂、嘴、滴、摇等大量结构复杂的字,孩子记起来太困难;数学第一学期要认钟表,第二学期认识人民币,实际涉及到小数问题,总觉得孩子没有掌握好。”说起这套教材,骆惠连连摇头。在城西一所公立外国语实验小学,记者见到了她的女儿巧巧,才二年级,巧巧的眼睛就有点近视了。  

  一年级开始,巧巧每天早晨八点过就到学校,开始大量的听、读、写、算。巧巧动作慢,经常把下课玩耍的时间也用来补课堂作业。“除了睡觉,她的眼睛几乎没得到过什么休息。”骆惠摸着巧巧的头对记者说,下午五六点钟巧巧才放学回家,吃过晚饭又马上开始写家庭作业——数学的口算和“天天练”,语文的阅读、听写、造句、词语解释等强化训练,有时还有100字的写话,英语、美术等科目也有作业……经常写到九点多十点钟才完,家常话都没说两句就该睡觉了。“她爸爸说简直像他当年参加高考的架势。”  

  家里人经常埋怨女儿晚上用三四个小时写家庭作业,最近巧巧开始主动利用中午在学校吃饭的时间写,有一回竟然写得忘记了吃午饭。“真让人心疼,”骆惠形容道,“那天巧巧一回家就瘫在沙发上,谁问话都不回答,我们以为她生病了或者挨批评了。吃过晚饭她才说刚才肚子饿坏了,浑身没有力气。我们才知道她中午在学校赶作业的事。”  

  上小学两年,巧巧发生了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以前总觉得她是个娇弱的孩子,现在却像个懂事的小大人——她好像迅速地长大了,但不知为什么,总让人觉得挺酸楚。”骆惠说,上学前,巧巧的主要功课就是玩。上学后,骆惠想她理所当然该在学习之余继续享受玩耍的快乐——这是另一种有益的学习,却没想到她根本没有玩耍的时间——要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玩耍就是浪费时间,玩具早就收起来了,她甚至主动说要把一些玩具扔掉。周末带她出去,看着她快乐奔跑的样子,骆惠知道她心里还是很喜欢玩的,眼泪就忍不住要掉下来……  

  家长分担老师的职责?  

  玉玲在成都市成华小学读三年级,是班上的大队委员,去年期末考试名列全班第一名。就在这优秀成绩的背后,凝聚着母亲张菊的一片心血和汗水。为了孩子,张菊辞去工作,在家里全心全意地做“专职母亲”。玉玲两岁时,张菊就教她认字、指读;读小学后,张菊除了每天过问女儿的学习情况,做作业时事必躬亲地守候、指导,还要像个老师一样钻研教材,理解每个阶段的教学意图,便于从更高层面去引导孩子。她不敢松懈,因为她试过假期里有两天没有辅导,女儿就有点倒退。  

  “杨老师的课上得非常好,” 张菊一提起女儿的班主任就赞不绝口,“孩子们对课文理解得很到位,朗读水平相当高。”然而,如果自己不像现在这样花大力气辅导,女儿还能保持这么好的学习状态吗?张菊没有想过。在她看来,这样辅导自己的孩子学习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从前、今后的所有用心的家长都必须这样做,才能让自己的孩子保持先进性。  

  “这套新教材对家长要求很高。”在成都市玉林小区一所小学教二年级语文的姜明老师告诉记者,“教学任务真的非常繁重,每个单元的两篇课文和语文天地要大约一周时间教完,也就是说一个低段学生一周要认识三四十个生字,还要掌握语文天地里新的知识点,学生容易早早地出现两极分化。而孩子学得好与否和家长关系很大——家长一方面要对孩子进行大量学前教育铺垫,另一方面每天的学习都必须过问得很细。”  

  骆惠也曾试图像张菊一样做“专职母亲”,但是做不到,因为她现在做着一份自己喜爱的、绝对舍不得牺牲掉的工作。而和张菊不同的是,骆惠还想不通——她曾担任过近10年的小学语文教师,清楚地知道从前最优秀学生的家长都没有一个会在学生的学习问题上那么累,她告诉记者:“以前教的是人教版教材。刚脱离幼儿园的孩子只要训练一下坐下听讲的习惯,就能毫不费力地进入学习状态。我们甚至不鼓励家庭提前教授孩子小学课本的内容,因为那样的孩子有时听讲不会太专心,容易漏掉知识点;家里学过的东西又在课堂上重复学习,背工不说,还要减弱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那个时候搞素质教育,没有家庭作业,家长好当得多,督促低段孩子完成极少量的复习就可,从中段(三四年级)开始,好多学生便可以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从前,骆惠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坚定支持者,她最不理解的就是教育改革到今天为什么越改教材越难、越改学生越累?她和不少家长作过交流,认为学习任务过于繁重的家长占绝大多数,她的两个朋友甚至干脆辞掉工作,让孩子回到家里自己来教,这样可能会比孩子在校时辅导他们轻松。“家长的确太累,有时明明感觉孩子今天所学的太多,不好消化,还要努力想尽各种办法让他们消化,否则孩子就有落后的可能。但大多数家长都以为学习任务繁重是中国教育的常态,”骆惠说,“只有个别关注中国教育改革的人知道现在教学任务是以前的很多倍,而这一切都是实验北师大版新教材以后带来的。”  

  姜明的同事韩晖老师尖锐地指出,这套教材太“贵族化”,学习甚至需要家庭“经济支撑”——连爷爷奶奶都无法很好地担当伴读角色,最好由父母中的一个辞去工作专心伴读,孩子才能高标准达到教材要求。“现在的家长的确在承担从前老师的部分任务,” 韩晖老师完整地教过人教版一至六年级的语文教材,知道一种崭新的家长全身心投入的教学模式正在新教材的指挥棒下形成——“一个小的教学过程包括预习——教学——复习——巩固等几个环节,从前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现在预习、复习、巩固几个环节的内容都庞大而艰巨,需要家长大力参与,如果学生在校没有专心听讲,家长甚至要重新教一遍。说穿了,这套教材把过于繁重的任务交给基层老师,老师又无奈地把压力分流给家长,这简直是普遍现象。”  

  老师在疲于奔命?  

  韩晖几年前在青羊区任教,是区先进教师,“语文老师该羞愧的是,孩子毕业后说他们中间有人恨语文,那是职业上最大的失败。我从小就喜欢学语文,深知窍门之一就是学习课文。但新教材教学任务太重,没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会把语文课上成识字课,那样会严重影响学生对词语的理解,造成生字遗忘率大、学习语文兴趣减退等后果;而有经验的老师绝不会放弃对课文的讲读——讲读过程中学生对字、词、句、篇的理解不再是认知层面的,还加入了情感、乐趣等多方面因素,对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想象力和写作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识字不能脱离具体语境,这是教学常识,但这样一来,老师就要付出数倍的精力,工作压力甚至到了所能承受的底线。”  

  两年前韩晖刚刚带了一个毕业班。她热爱语文教学,看到孩子们在她的成功引导下都带着喜欢语文的情感进入中学时非常欣慰,有着付出终获回报的感受。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北师大版新教材会让她在即将接手的一年级中疲于奔命——又要抓大量的认字识字,又想坚守传统语文教学精华,将语文的乐趣传达给学生。工作量是那么巨大,简直比原来带毕业班的时候还累许多倍。白天除了上课,她几乎都在批改学生作业——全班50个孩子,整整4套作业本,还要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处理班务和没有改完的写话。晚上回到家里,她就累得话也不想说了。体力脑力透支不说,失眠在这时也缠上了她。  

  “教了新教材之后,我才明白为什么老师必须有两个假期了——否则就要疯掉。”韩晖半开玩笑地说。投入了如此多的热情和精力,她所教的班级居然连续两次语文期末考试成绩排在年级末尾,韩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马上把烦恼彻底遗忘。她真的陷入了巨大的挫折感之中,而这挫折感来源于美好的职业理想与现实之间无法达到平衡,甚至有着巨大的落差。  

  蒋莹老师教新教材后去看过一次心理医生。那时她刚有了孩子,可是为了新学期有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产假都没休完就回到学校。个别家长不了解新教材的难度,将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归咎于想象她家庭事物过多,分散了教学精力,于是对她的工作方式提出了疑问——她知道家长的压力也很大,但是学习真的就可以这样残酷吗?  

  教师深感身心疲惫并非个别现象。2004年底,青羊区教育局公布的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成都教师的现状堪忧,七成以上表示自己需要专业心理咨询,有超过89%的教师认为工作量过大,且目前还呈上升趋势,导致他们“疲于奔命”,认为自己急需心理健康咨询的教师占10.36%,而有这方面需求的占52.84%,80%的教师都认为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减负,定期定量有教师心理健康咨询指导,能在实质上解决教师的心理疾患问题。  

  在回答对学校和教育局的建议时,来自2400个教师的问卷回答显示,“教师关爱工程”真正体现了教育局“以人为本”的思想,他们认为这是对教师的一种最好关爱,是体察教师心态的实际表现。面对严峻的现实,关爱教师、为他们工作的减负已刻不容缓,需要大力度地真抓实干。  

  新教材水土不服?  

  龙龙在棕北小学读一年级,让他母亲曾燕吃惊的是,他上学不久就能阅读很多文字,而有件事让曾燕更吃惊——有一回孩子父亲问龙龙:“你学会了这么多字,是不是很高兴?”龙龙的回答居然是:“学得再多,失去了自由,等于零。”  

  曾燕在玉林小学教语文,对她来说,新教材的压力是双重的——听说武侯区各小学可能将在下半年试点五年级北师大版教材,在这之前,曾燕的学生学习的是人教版教材,两种教材编排体系完全不同,两者衔接起来比较困难。而因为儿子的学习,她早就开始注意北师大教材,认为这套教材存在脱离学生实际和地域实际的倾向,极可能导致一种后果——严重的水土不服。  

  在玉林的印象大书房里,曾燕老师拿出两套教材,向记者作了耐心细致的比较:北师大语文低段教材每篇课文都偏长,两篇课文后附有阅读量很大的“语文天地”,低段孩子识字量有限,这样的阅读对他们无异于“天书”;识字难、量大,是该教材的另一个特点,编写者显然高估了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而且教材没有在相应的时候给以正确的识字方法,学生识字呈现无序、无理的状态,这样学生出现的错字今后很难纠正,写作文更是错字满篇;而人教版在这方面要好得多,在第二册教材中就设立“识字学词学句”的内容,把汉字的识字方法进行归类整理,如用偏旁部首加所熟知的独体字合成生字,这样的归类识字方法,便于学生以后在中、高段学习中更能高效、正确、自主地识字。曾燕现在教的是人教版四年级教材,学生自主识字的热情很高,学习效果很不错。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语文老师们对新教材的拼音教学编写持有最大的异议。成都地处方言区,平翘舌音、前后鼻音、鼻音边音没有区别,一年级的拼音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拼音这一识字阅读的“拐棍”外,还肩负着学习普通话的责任,以往都需要半学期时间来完成拼音教学过程,学生普遍达到快速拼写、阅读带拼音的文章,普通话过关等要求。然而新教材却提倡“识字、拼音两条腿走路”,老师们说,这意味着两条腿一条也“长不好”。在成华小学教书的周静老师认为,新教材忽视了南北方口音差异,将拼音教学穿插在识字过程中,处理得很弱,学生即使掌握了单个的声母韵母,但字音还是读不准,教过了又回头来纠正,非常背工;学生一入学就要学几百个字,每篇课文要求认的字不能包含要求会写的字,编排结构混乱,学生旧字没整清楚,新字又来了,一路都带着“包袱”,将严重减弱学习信心和兴趣。对于这一点,韩晖和姜明深以为然,并认为是北师大版低段教材最严重的问题。  

  数学老师们也发现新教材的某些教学难点实际是由地域差别带来的。成华小学的蔡洪健老师举了一年级“学习方向”的例子:学生看图指出东西南北都很容易,但按要求联系生活指出家门的朝向,就非常困难,因为成都人大都没有北京人那样靠方向识别地理的习惯,这个内容放在一年级确实超前了。而超前要求几乎是整个新教材的特点,一年级就学100以内的进退位加减法,三年级学习3位数的进退位加减,没有大量练习铺底,出错率会相当高。  

  北师大教材好歹也是专家编撰,难道就没有可取之处吗?老师们其实也知道这套教材的优点,比如与人教版教材相比,它内容丰富,更贴近儿童生活,可能符合个别智力开发早、家庭教育严格的学生需求。但是义务教育应该是普及化、大众化性质的教育。新教材跳跃性太大、系统性过弱、“坡度”太陡,显然与义务教育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过早(几乎是一年级)造成学生两极分化,相当数量的一进校就感到自己是“差生”的孩子,将怎样面对漫漫六年小学学习生涯?  

  而那些被严格训练后“发展超前”的孩子,确实能在其中得到享用不完的益处吗?这在国际上都是有争议的问题。成都华德福学校李泽武老师在解释他们的办学理念时,曾给记者谈到一个著名的心理学案例:心理学家通过强化训练,使得一个五六个月大的婴儿提前学会爬楼梯,爬得非常快;另一个一样大的婴儿则没有进行任何训练,但到七八个月大,他很自然地就会爬楼梯了,而且和那个提前训练的婴儿爬得一样快。虽然李老师不是针对北师新大教材说这番话的,但是放在一起的确发人深思——  

  教育问题上,我们是否经常在无效地超前?  

  为什么不遵从学生发展规律慢慢来?  

  为什么要让家长、老师都无与伦比地“累”?  

  是什么在让本应循序渐进的教育发狂一般高速运转?  

  做了这么多折磨自己、折磨孩子的事情,我们将来会不会为这难以挽回的光阴痛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