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得一见,家乡的庙会

 闲之寻味 2011-06-21

        这次回家过春节,呆的比较久,有幸赶上家乡的庙会,非常的幸运,一直听说家乡的庙会很热闹,这次终于是见识到了,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一个小镇上能有这等规模的盛事,举办者真是不易,这么多的参与者更是辛苦。关于庙会,可能每个地方的风俗都不同,庙会的形式也不一样。这里,是我记录的家乡的庙会,温州地区一个小镇上的庙会。很多风俗细节小弟我也不是很清楚,我是外行人,看个热闹。话不多说,拍了不少图片,与大家一起分享,同时在这里祝大家新年快乐,元宵快乐。


  

         
  
图片
一大早,乡亲们就开始张罗,在路边摆了很多水果,香烛等物品,我们这里叫摆香案,貌似是属于贡品。。迎接等会到来的庙会队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游行队伍出现在前方路口,警察开道。。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这些名称,可以说正是庙会形成过程中所留下的历史“庙会轨迹”。作为一种社会风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而庙会风俗则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是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和普及起来的。
  庙会是汉族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也是我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其形成与发展和地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故名。流行于全国广大地区。古代,“日中为市”,进行集市贸易。至南北朝时,统治者信仰佛教,大造寺庙,菩萨诞辰、佛像开光之类盛会乃应运而生,商贩为供应游人信徒,百货云集,遂成庙市。北宋时开封大相国寺庙会极有名,女词人李清照曾与其夫赵明诚相偕至庙会。
  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这时的庙会又得名为“庙市”,成为中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娱乐性活动。于是过年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过年内容。但各地区庙会的具体内容稍有不同,各具特色。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庙会的魅力,让大马路上人山人海挤的水泄不通。

  

图片  

    
图片
陪我一起看庙会的兄弟 陈鹏,有身高有外貌,现在单身 有意向的MM 联系我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