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火蚁等监测技术规范(试行)

 文竹清 2011-06-22

红火蚁监测技术规范(试行)

为规范红火蚁疫情监测工作,及时发现新疫情,准确掌握疫情扩散、分布及发生动态,特制定本办法。本办法规定了红火蚁监测准备、监测区域、监测植物、监测时期、监测用品、监测方法、疫情诊断、监测记录与档案以及监测报告等要求,适用于全国各地开展红火蚁监测。

1监测准备

收集当地与红火蚁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分析,制定简要的监测计划。

2 监测区域

2.1未发生区

重点监测高风险区域,包括经过疫情发生区的交通沿线、近年来从红火蚁发生区调入高风险物品(包括土壤、垃圾、装盆用混合或有机覆盖物、干草或秸秆、其他如草皮、苗木、绿化树运载土壤的工具等任何含土壤或附着土壤的东西)的地区。监测目的是了解红火蚁是否传入。

2.2发生区

重点监测发生疫情的有代表性地块和发生边缘区。监测目的是掌握红火蚁的发生动态和扩散趋势。

3 监测范围

重点监测草坪、绿化带、苗圃、果园、荒地、堤坝、垃圾场、高尔夫球场、货场以及可能调入盆栽植物、垃圾、木材、肥料的场所。

4监测时期

在气温为20-32时间段进行。

5 监测用品

工具:诱瓶、扩大镜、解剖镜、挖掘工具、镊子、指形管、样品袋、标签、记录笔等;

材料:酒精(95%)和诱饵(火腿肠等)。

6 监测方法

6.1未发生区

6.1.1 访问调查

向当地居民或经常在该区域工作的人员询问是否有被蚂蚁叮咬后出现红火蚁危害的症状,是否看见隆起高于地面呈金字塔状的蚂蚁巢,近年来是否从红火蚁发生区调入过高风险物品,每个社区或行政村随机询问调查10人以上,记录可疑蚁害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对访问调查过程发现的可疑地点,进行重点踏查。

6.1.2 踏查

结合访问调查情况进行,在调查区域内步行观察附近有无可疑的蚁丘,计划行走的路线要覆盖整个调查区域。可用一根长80-100 cm、直径0.3-0.4 cm铁丝,拨开杂草或障碍物观察有无蚁丘。如有蚁丘,则用铁丝插入蚁丘5-10 cm,观察是否有蚂蚁迅速出巢并表现出很强的攻击行为。采集蚂蚁标本(方法见附录1),进行现场鉴定或送室内鉴定。填写《红火蚁监测记录表》(见附表1)。

如确认有疫情发生,则进一步按照发生区的要求进行监测。

6.2 发生区

6.2.1发生范围监测

参照6.1各方法采取访问调查和踏查。

6.2.2发生动态监测

6.2.2.1 诱饵制作及用量

用火腿肠作为诱饵。将火腿肠切成厚度约0.5cm 左右的薄片,放入专用的塑料诱瓶中,并固定在地面上进行诱集。注意使用的火腿肠要新鲜。

6.2.2.2诱瓶的放置与使用

诱瓶的放置应覆盖所有的村庄或社区,每个村庄或社区每类型场所设置3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随机放置5个诱瓶,瓶间相距10m。对于条状的区域(如绿化带)则每10 m左右放置1个诱瓶。注意选择有蚂蚁活动的地方放置诱瓶。使用时将诱瓶置于地面,30分钟后取出蚂蚁,进行鉴定和计数,必要时制成标本。填写《红火蚁诱集监测记录表》(见附表2)。

7 疫情诊断

7.1 现场诊断

监测过程中如发现可疑蚂蚁,可根据蚂蚁的形态特征、行为以及蚁丘的形状进行鉴定(见附录2),必要时可采制标本。

7.2室内鉴定

经现场鉴定,难以下结论的,取样带回实验室,在立体显微镜下作进一步鉴定。监测单位不能鉴定种类时,送省级植物检疫机构或其指定的科研教学单位鉴定。送检时应填写《有害生物样本送检表》(见附表3)。首次鉴定的标本需要妥善保存。

7.3 标本保存

将采集到的蚂蚁标本置于小塑料瓶中,加入7095%酒精后密封,并贴上标签。标签上要注明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单位、采集人。

8 监测记录与档案

详细记录、汇总监测区内调查结果。各项监测的原始记录连同影像资料等其它材料妥善保存于县级植物检疫机构。


9 监测报告

县级植物检疫机构对监测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形成监测报告,并按要求逐级上报。在县级行政区内发现新疫情或原有疫点红火蚁爆发,呈迅速扩散趋势时,应立即报告。

 

 

 

 

 

 

 

 

 

 

 

 

 

 

附录1

蚁巢中采集红火蚁的方法

采集工蚁

用手指在采样瓶开口的内缘处涂上滑石粉,将瓶子的下半部分插入蚁巢。采样者须戴手套以防蚂蚁叮咬。装够半瓶或15分钟后盖上盖子。在每个瓶中,可装入从蚁巢中采集的一头无翅蚁后。

采集蚁后

春秋季,早晚温差较大,如前日晚上温度较低,取样时天气晴朗,温度较高时,可用铲子挖取蚁丘早晨向阳的部位的表层约几厘米厚的地方。对于多蚁后型,这样通常会很快采到多个蚁后;对于单蚁后型,也比较容易采集到蚁后。但是冬季温度过低、夏季温度过高时,蚁后会下移到蚁丘深处,这就得挖开蚁巢仔细寻找了。

不要将不同蚁巢的无翅蚁后混在一起。如果瓶中的蚂蚁数不足10头,可用镊子收集尽可能多的蚂蚁。用记号笔在瓶上标记采自同个蚁巢工蚁和蚁后的数目、瓶号、采样地点和日期。如条件允许,将所有的采样瓶放在致冷设备内的冰上1个小时使其停止活动。等所有的样采完后向瓶中加入70%的酒精。

 

附录2

红火蚁鉴别特征

形态特征

红火蚁小型工蚁(工蚁)体长2.5-4.0 mm。头、胸、触角及各足均棕红色,腹部常棕褐色,腹节间色略淡,腹部第23 节腹背面中央常具有近圆形的淡色斑纹。头部略成方形,复眼细小,黑色,位于头部两侧上方,触角共10节,柄节(第2节)最长,但不达至头顶,鞭节端部2节膨大成棒状,常称锤节。额下方连接的唇基明显,两侧各有齿1个,唇基内缘中央具三角形小齿,齿端常着生刚毛1根。上唇退化。上颚发达,内缘有数个小齿。

前胸背板前端隆起,前、中胸背板的节间缝不明显;中、后胸背板的节间缝则明显,胸腹连接处有两个结节,第1结节呈扁锥状,第2结节呈圆锥状。腹部卵圆形,可见4节,腹部末端有螯刺伸出。

大型工蚁(兵蚁)体长6-7 mm。形态与小型工蚁相似,体桔红色,腹部背板色略深,上颚发达,黑褐色,体表略有光泽,体毛较短小,螯刺常不外露。

蚁巢特征

鉴别红火蚁除依靠上述的形态特征外,还可依据其建巢的特点作出判断。红火蚁为完全地栖型蚁巢的蚂蚁种类,成熟蚁巢是以土壤堆成的高10-30 cm,直径30-50  cm的蚁丘。新形成的蚁巢则在4-9个月后出现明显小土丘状的蚁丘,但在蚂蚁种群发展成熟前蚁丘并不明显。当蚁巢受到干扰时,红火蚁会迅速出巢攻击入侵者。在野外,可根据蚁丘的特点和红火蚁的攻击特性,作为迅速判断是否为红火蚁的方法之一。

危害特征

红火蚁主要以螯针叮刺和口器咬伤危害植物、动物、人体。人体被其叮蜇后会有火灼伤般疼痛感,其后会出现如灼伤般的水泡,8-24小时后叮蜇处化脓形成脓疱。如遭受大量红火蚁叮蜇,部分人除立即产生破坏性的伤害与剧痛外,毒液中的毒蛋白往往会造成被攻击者产生过敏而有休克死亡的危险,若脓疱破掉,则容易引起二次性感染。


 

附表1

红火蚁监测记录表

 

监测单位(盖章)

 

     

县(市)          乡(镇)           

   

   

海拔高度(米)

 

 

 

调查方法

 

调查地点类型

 

调查面积(亩)

 

代表面积()

 

蚂巢数量

 

蚂蚁是否攻击性强

 

受害群众人数

 

最早发现时间

 

样本采集编号

 

初步鉴定结论

 

调查记录人

 

调查日期(年//日)

  

注:此表将作为监测的原始记录,请妥善保管


附表2

红火蚁诱集监测记录表

 

监测单位(盖章)

 

监测人

 

调查地点(乡镇/村)

 

调查日期

 

调查地点类型

 

代表面积(亩)

 

监测点序号

诱瓶序号

可疑蚂蚁数量

红火蚁数量

 

 

 

 

 

 

 

 

 

 

 

 

 

 

 

 

 

 

 

 

 

 

 

 

 

 

 

 

 

 

 

 

 

 

 

 

 

 

 

 

 

 

 

 

 

 

 

 

注:此表将作为监测的原始记录,请妥善保管


附表3

有害生物样本送检表

 

送样单位(盖章)

 

通讯地址

 

邮编

 

送样人

 

电话

 

传真

 

E-mail

 

标本编号

 

标本类型

 

样本数量

 

采样人

 

采集地点

 

海拔高度

 

寄主植物

 

采集方式

 

采集场所

 

处理方式

 

危害部位

 

危害状描述(或图片)

 

 

 

 

 

 

 

 

 

 

 

 

 

 

 

 

 

 


马铃薯甲虫监测技术规范(试行)

为规范马铃薯甲虫疫情监测工作,及时发现新疫情,准确掌握疫情扩散、分布及发生动态,特制定本办法。本办法规定了马铃薯甲虫监测准备、监测区域、监测植物、监测时期、监测用品、监测方法、疫情诊断、监测记录与档案以及监测报告等要求,适用于全国各地开展马铃薯甲虫监测。

1.监测准备

收集当地与马铃薯甲虫及其寄主状况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分析,制定简要的监测计划。

2监测区域

2.1未发生区

重点监测高风险区域,如:曾发生过疫情的区域、经过疫情发生区的交通沿线马铃薯甲虫寄主植物分布区、来自疫情发生区的寄主植物及其产品以及其他限定物的集散地和主要消费区周围茄科植物种植区。主要监测马铃薯甲虫是否传入。

2.2发生区

重点监测发生疫情的有代表性地块和发生边缘区。主要监测马铃薯甲虫发生动态和扩散趋势。

3监测植物

马铃薯、茄子、番茄以及马铃薯甲虫野生寄主植物天仙子。

4 监测时期

马铃薯甲虫寄主作物和野生寄主的生长期。

5 监测用品

工具:扩大镜、立体连续变倍显微镜、挖掘工具、镊子、指形管、样品袋、标签、5号昆虫针(长38mm,直径0.8毫米)和抬把式粗筛(筛架100cm×70cm,筛孔直径0.5cm等。

药品:酒精(95%)、醋酸(97%)、冰醋酸(99%)、福尔马林(40%)和蔗糖等。

6 监测方法

6.1 未发生区

6.1.1 访问调查

向马铃薯及其它寄主植物种植户、农技人员和农资经销商等相关人员询问与马铃薯甲虫有关信息,掌握马铃薯及其他寄主植物种植地点、面积,编制种植布局图,了解是否有鞘翅具纵带、淡黄色至红褐色甲虫严重危害。对访问过程发现的可疑地点,进行重点踏查。

6.1.2 踏查

对访问调查中发现的可疑地区和其他有代表性的田块进行踏查。在马铃薯等寄主植物生长期踏查2-3次,每次调查代表面积占种植面积的50%以上。目测查找有无鞘翅具纵带,淡黄色至红褐色甲虫危害。发现可疑症状时采集害虫,进行现场诊断或取样送室内鉴定。调查结果填入《马铃薯甲虫监测记录表》(附表1)。

如确认有疫情发生,则进一步按照发生区的要求进行监测。

6.2 发生区

6.2.1发生范围监测

在发生区边缘地带进行,进行访问调查和踏查。

6.2.2发生动态监测

在发生区分别选择马铃薯甲虫发生严重、较重、较轻的大面积连片马铃薯种植区各2块,进行定点调查。每年调查2次。第一次在越冬代成虫出土后,第二次在越冬代入土前。在监测点所在连片种植区内采取对角线式或棋盘式取样方法取样。连片种植区面积在4公顷以下时取10个调查样点,每个点调查10株;4公顷以上时取20个调查样点,每个点调查5株。记录每株植物上马铃薯甲虫卵、幼虫和成虫的数量(卵记录卵块数量)。对于新发疫情点可增加筛土检查,具体方法为:每个调查点采挖0.5m2,取20 cm以内的所有表土,用抬把式粗筛除去泥土,统计蛹和成虫数量。调查结果填入《马铃薯甲虫田间调查记录表》(附表2)。

7. 疫情诊断

7.1 现场诊断

检疫人员在监测活动当中如有发现可疑的成(幼)虫,可根据成(幼)虫的形态特征以及果树的受害症状作出诊断并采集有关标本。诊断可以依据《马铃薯甲虫形态鉴别特征》(见附录1)。

7.2 室内诊断

经现场诊断,难以下结论的,取样带回实验室,在立体显微镜下进行进一步鉴定。监测单位不能鉴定种类时,送省级以上植物检疫机构指定的科研教学单位鉴定。送检时应填写《有害生物样本送检表》(见附表3)。首次鉴定的标本需要保存。

7.3 标本保存

发现疑似监测对象马铃薯甲虫,应及时采集、制作标本。

7.3.1 保存成虫

将采到的成虫用酒精杀死后,在未僵硬以前,用固定虫体的昆虫针,插在右鞘翅基部约1/4处,以针插标本用于制作和保存成虫。

7.3.2 保存幼虫、蛹、卵

用醋酸白糖浸渍液(冰醋酸5ml,蔗糖5g,福尔马林5m1,蒸馏水100ml)或用冰醋酸、福尔马林、酒精混合液(冰醋酸1份,福尔马林6份,酒精15份,蒸馏水30份配制)作为保存液。用指形管浸泡、封口保存。

8 监测记录与档案

详细记录、汇总监测区内调查结果。各项监测的原始记录连同影像资料等其它材料妥善保存于植物检疫机构。

9 监测报告

县级植物检疫机构对监测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形成监测报告,并按要求逐级报送上级。在县级行政区内发现新疫情或原有疫点马铃薯甲虫爆发,呈迅速扩散趋势时,应立即报告。


附录1

马玲薯甲虫形态鉴别特征

成虫:体长11.25±0.93mm,宽6.33±0.45 mm 。短卵圆形,淡黄色至红褐色,有光泽,每一鞘翅上具黑色纵条纹5条,第1与第3纵带在尾部交会。头下口式,横宽,背方稍隆起,向前胸缩入达眼处。触角11节,第1节粗而长,第2节很短,第56节约等长,第6节显著宽于第5节,末节呈圆锥形。口器咀嚼式,上颚有3个明显的齿,下颚须3节向端膨粗,第4节显细而短,圆柱形,端末平截。足短,转节呈三角形,股节稍粗而侧扁,胫节端部分向放宽,趾节显4节,第4节极短,爪基部无附齿。雌雄两性成虫外形差异不大,雌虫个体一般较大,雄虫最末腹板比较隆起,具一纵凹线,雌虫无上述凹线。(见图1、图2

幼虫:1龄幼虫体长2.76±0.22mm,头宽0.59±0.09mm2龄幼虫体长5.08±0.27mm,头宽0.90±0.08mm3龄幼虫体长8.31±0.35mm,头宽1.39±0.12mm4龄幼虫体长13.94±0.83mm,头宽2.29±0.15mm。体色12龄幼虫暗褐色,3龄以后逐渐变为粉红色或橙黄色。头部黑色,头为下口式两侧各有6个疣状小眼分成2组,上方4个,下方2个和13节的触角,上唇半圆形,中间有缺刻。前胸明显大于中胸和后胸,后缘有褐色宽带。中胸和后胸各有3个斑点,每侧各有1个,中间有2个。1龄幼虫前胸背板骨片全变为黑色。随着虫龄的增加前胸背板颜色变淡,仅后部为黑色。除最末两个体节外,虫体两侧有两行大的暗色骨片。即气门骨片和上侧骨片。腹节上的气门骨片呈瘤状突出,包围气门,中、后胸由于缺少气门,气门骨片完整。腹部较胸部显著膨大,中央部分特别膨大,向上隆起,以后各节急剧缩小,末端细尖。腹部共有9节,17节背面两侧各有2个斑点,上面的1个较大,位于气门的周围。腹部腹面有3行小斑点,斑点有密集的短刚毛组成。前胸背板及腹部第89节背部有黑色素斑。足黑褐色。(见图3、图4

蛹:为离蛹,体长9.49±0.37mm,宽6.24±0.25mm。黄色或桔黄色。体侧各有一排黑色小斑点。

卵:椭圆形,顶部钝尖。卵长体长1.83±0.08mm,宽0.83±0.06mm。橙黄色,少数为桔红色。


马铃薯甲虫成虫形态示图

 

 

 

 

 

 

 

 

 

 

 

马铃薯甲虫幼虫形态示图

 

 

 

 

 

 

 

 


附表1:

马铃薯甲虫监测记录表

监测单位(盖章)

 

调查地点

县(市)          乡(镇)           

   

   

海拔高度(米)

 

 

 

单位(农户)名称:

调查方法

 

寄主种类

 

寄主生育期

 

寄主种苗来源

 

调查面积(亩)

 

发生面积()

 

调查株数

 

各虫态数量(头/块)

成虫:  幼虫:   卵:   

样本采集编号

 

初步鉴定结论

 

调查记录人

 

调查日期(年//日)

 


附表2:

马铃薯甲虫田间调查记录表

监测单位(盖章)

 

调查地点(乡镇/村)

 

调查日期

 

代表面积(亩)

 

寄主植物

 

调查样点序号

调查

株数

有虫数量

成虫数

幼虫数

蛹头数

卵块数

 

 

 

 

 

 

 

 

 

 

 

 

 

附表3:

有害生物样本送检表

送样单位(盖章)

 

通讯地址

 

邮编

 

送样人

 

电话

 

传真

 

E-mail

 

标本编号

 

标本类型

 

样本数量

 

采样人

 

采集地点

 

海拔高度

 

寄主植物

 

采集方式

 

采集场所

 

处理方式

 

危害部位

 

危害状描述(或图片)

 


检疫性实蝇监测技术规范(试行)

为规范检疫性实蝇疫情监测工作,及时发现新疫情,准确掌握疫情扩散、分布及发生动态,特制定本办法。本办法规定了检疫性实蝇监测准备、监测区域、监测植物、监测时期、监测用品、监测方法、疫情诊断、监测记录与档案以及监测报告等要求,适用于全国各地开展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地中海实蝇(Ceratitis capitata和辣椒实蝇(Bactrocera latifrons等监测。

1 监测准备

收集当地与检疫性实蝇及其寄主状况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分析,制定简要的调查计划。

2 监测区域

2.1未发生区

重点监测高风险区域,如:曾发生过疫情的区域、经过疫情发生区的交通沿线、来自疫情发生区的寄主植物及植物产品以及其他限定物的集散地和主要消费区、进口寄主植物产品集散地和主要消费区等。主要监测检疫性实蝇是否传入。

2.2发生区

如有桔小实蝇等发生,重点监测发生疫情的有代表性地块和发生边缘区。主要监测疫情发生动态和扩散趋势。

3 监测植物

柑桔、龙眼、桃、芒果、番石榴、木菠萝、辣椒、番茄、苦瓜、黄瓜等检疫性实蝇寄主植物。

4 监测时期

考虑到气候因素,将全国从北到南大致分为3类监测季节地区,各地根据当地情况确定监测时期(见附录1)。

5 监测用品

诱捕器

我国目前普遍使用SteinerMcPhail两种类型的诱捕器来监测实蝇。Steiner诱捕器是用塑料制成的圆筒状容器,所捕获的标本完整,适合于各种引诱剂,使用时将内悬棉带吸足引诱剂及少量杀虫剂(如马拉硫磷);McPhail诱捕器是一种用塑料制成的葫芦形容器,适合于蛋白类诱饵。也有用国产桔小实蝇诱捕器(各类诱捕器见附录2)。

引诱剂和诱饵

桔小实蝇引诱剂(Methyl eugenol)简称Me,是一种琥珀色液态状物,活性成份为甲基丁香酚,监测对象是桔小实蝇及相关种类,置于Steiner诱捕器中使用。使用时先用脱脂棉制成直径约10mm40mm长的棉条,然后将23ml混合了马拉硫磷的诱剂注入上述棉条中,置于诱捕器内,悬挂在合适的位置。

瓜实蝇引诱剂(Cuelure)简称Cue,是一种淡黄色液态状物,活性成份为4--乙酰基氧基苯基-2-丁酮(诱蝇酮),监测对象是瓜实蝇及其相关种类,置于Steiner诱捕器中使用。使用方法同上述桔小实蝇引诱剂。

地中海实蝇引诱剂(Trimedlure)简称T,外观为红色颗粒状物,每粒净重约2g,有效成分:2-氯-6 甲基-1 羧酸叔丁脂,监测对象是地中海实蝇,但对非洲番茄实蝇C. pedistris、纳塔尔实蝇C. rosa和黑莓实蝇C. rubivora都有反应。我国使用其固体剂型,置于Steiner诱捕器中使用。使用时将诱剂直接固定于诱捕器内的铁丝钩上。

辣椒实蝇引诱剂(αIonol)简称I, 为液态状,监测对象是辣椒实蝇,置于Steiner诱捕器中使用。

蛋白诱饵(Torula yeast and borax pellets)是一种主要成份为酵母的丸状颗粒固体物,每粒净重约5g,置于McPhail诱捕器中使用。使用时,诱捕器内预先盛有少量清水,然后将4粒诱饵投入至溶解,挂在适当位置即可。

其他用品

实体显微镜、手持放大镜、镊子、指形管、昆虫针、医用剪刀、标签纸、75%乙醇、脱脂棉等。

6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原则上以性引诱剂诱捕监测法为主,诱捕监测过程中发现严重与实际情况不符,或诱捕监测无法进行时,可采用一些辅助性调查,以便科学指导检疫防控工作。

6.1 未发生区

6.1.1 监测点设置

在县级行政区内,根据检疫性实蝇的寄主分布和风险大小,固定5-10个诱捕点,进行常年监测。在水果和蔬菜种植基地,可根据水果挂果期和蔬菜生育期设立短期监测点,通过点面结合,监测实蝇的发生动态。

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每个诱捕点可放置5个不同诱捕对象的诱捕器,包括1个放置桔小实蝇诱剂的Steiner诱捕器(也可使用国产桔小实蝇诱捕器,针对桔小实蝇及相关种类雄虫)、1个放置瓜实蝇诱剂的Steiner诱捕器(针对瓜实蝇及相关种类雄虫)、1个放置地中海实蝇诱剂的Steiner诱捕器(针对地中海实蝇雄虫)、1个放置辣椒实蝇诱剂的Steiner诱捕器(针对辣椒实蝇雄虫)和1个放置广谱性蛋白诱饵的McPhail诱捕器(针对实蝇两性成虫)。诱捕器尤其是放置不同种类诱剂的诱捕器之间相距至少在5m以上。

6.1.2 诱捕器安放

安放时应尽量选择寄主植物作为挂诱捕器的挂着点,但不要受树叶直接遮蔽或太阳直接暴晒。如果附近没有可供悬挂的寄主植物,也可挂在其他非寄主植物上,以及其他能固定诱捕器的支架上。诱捕器通常悬挂在距地面1.01.5 m的高度。诱捕器附近安放醒目标志以防止受到人为破坏。

6.1.3 诱捕器日常管理和维护

在整个监测期间,对Steiner诱捕器、国产桔小实蝇诱捕器和McPhail诱捕器,每隔7天收集1次诱捕器内的实蝇标本。诱捕器内的目标实蝇成虫或疑似目标实蝇的成虫应全部收集,装入75%乙醇溶液,贴上标本采集编号。记录结果并填写《检疫性实蝇诱集监测记录表》(见附表1)。

桔小实蝇、瓜实蝇和辣椒实蝇引诱剂,一般1015天在棉条上补充诱剂12ml,至少每2个月更换1次棉条。地中海实蝇引诱剂每月更换1次,每次1粒。蛋白诱饵一般每周更换1次,每次诱饵4粒。一旦发现诱捕器出现损坏或丢失的状况,应立即进行更换并做好相应的记录。更换下来的废旧诱芯和诱饵应集中销毁。

如确认有疫情发生,则进一步按照发生区的要求进行监测。

6.2 发生区

6.2.1 监测点设置

在有本文所列目标实蝇发生的县级行政区内,于疫情中心地带确定3-5个固定诱捕点;在疫情发生区周边地带的县级行政区内,根据本文所列实蝇风险大小及其寄主作物分布情况,固定10-15个诱捕点,进行常年监测。

每个诱捕点可放置针对已发生的目标实蝇的Steiner诱捕器(针对桔小实蝇也可使用国产桔小实蝇诱捕器)1个放置广谱性蛋白诱饵的McPhail诱捕器。诱捕器尤其是放置不同种类诱剂的诱捕器之间相距至少在5m以上。

6.2.2 诱捕器安放  6.1.2

6.2.3诱捕器日常管理和维护 6.1.3

7 疫情诊断

7.1 现场诊断

如发现可疑的成虫标本,可根据成虫的形态特征以及作物的受害症状作出初步诊断,并视需要采集有关标本。诊断可依据《检疫性实蝇形态鉴别特征》(见附录3)进行鉴定。

7.2室内诊断

在监测中如有可疑的虫蛀瓜果,剖查后发现实蝇幼虫标本,应带回实验室进行封闭式饲养至成虫形态,并根据《检疫性实蝇形态鉴别特征》作出鉴定。如发现疑似地中海实蝇辣椒实蝇标本,应送省级植物检疫机构或其委托的有关科研教学单位进行鉴定。送检时应填写《有害生物样本送检表》(见附表3)。首次鉴定的标本需要保存。

7.3 标本保存

采集到的成虫制作为针插标本或浸泡标本;卵、幼虫、蛹则放入指形管中,注入福尔马林、酒精、冰醋酸混合液(5份福尔马林、1580%酒精、1份冰醋酸混合而成),上塞并用蜡封好后,认真填写标本的标签,连同标本一起妥善保存。

8. 监测记录与档案

详细记录、汇总监测区内调查结果。各项监测的原始记录连同影像资料等其它材料妥善保存于植物检疫机构。

9. 监测报告

县级植物检疫机构对监测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形成监测报告,并按要求逐级上报。在监测时期内,疫情发生区的县级植物检疫机构应按时填写《检疫性实蝇诱集监测月报表》(见附表2)并上报。一旦发现地中海实蝇或辣椒实蝇,省级植物检疫机构应立即向农业部所属植物检疫机构报告。


附录1

诱捕季节地区类型和不同类型地区的诱捕时间

B1 诱捕季节地区类型

第一类地区: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甘肃、新疆;

第二类地区:江苏、上海、浙江、西藏;

第三类地区:海南、广西、广东、福建、云南。

B2 不同类型地区的诱捕时间

第一类地区:每年51日~930

第二类地区:每年41日~930

第三类地区:每年31日~1031

 

附录2

1  Steiner 诱捕器(仿Drew 

实蝇诱捕器特征图

Steiner诱捕器为圆筒状容器(图1:12cm,两端的直径分别为9.0cm10.5cm;容器大口径端盖的中间和容器另一端的中间均有实蝇进入的圆形开口,其口径为3cm,开口处的1/2各覆盖着纱网,开口内连接着3.5cm长的圆管;容器顶部中央上下各安装悬挂钩,其下方的是固定引诱剂(固体剂型或已吸收引诱剂的棉芯)用,上方的是用于悬挂诱捕器用,诱捕器下方距两端2.5cm处各具1个排水孔。

 

2  McPhail诱捕器为葫芦状容器

2   McPhail 诱捕器(仿Drew

 

McPhail诱捕器为葫芦状容器(图2:14cm高的上罩和6cm高的底盘组成,底盘中央有1朝上延伸长8.5cm的圆管,端部开口直径为4cm,其周自然围形成水槽,诱饵放入水槽内加水溶解,释放出的气味吸引实蝇从底部的开口进入。

国产桔小实蝇诱捕器(图3:为圆柱形硬塑料制成的容器,由白色半透明的柱体(16cm)和黑色屋型的瓶盖(5.5cm)组成,瓶顶有挂耳。瓶盖顶端连有7cm长的塑料制支撑条,支撑条末端为正方形(3cm×3cm)的纸板诱芯,以吸收引诱剂。瓶盖内设有三个圆形的诱捕孔(直径1cm),以吸引实蝇进入。

 

 

 

 

3  国产桔小实蝇诱捕器

 

 

 


3. 桔小实蝇诱捕器

附录3

检疫性实蝇形态鉴别特征

1.桔小实蝇

拉丁学名: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

中文异名:柑桔小实蝇、东方果实蝇

英文名:Oriental fruit fly

分类地位:双翅目,实蝇科,果实蝇属

 

桔小实蝇

形态特征(A)

成虫

体长6-8mm。头部黄色至黄褐色,具近圆形黑色颜面斑1对,颜面斑较大。中胸背板大部分黑色,具缝后黄色侧纵条1对,侧纵条两侧近平行,且后缘略宽圆,伸达上后翅上鬃之后;肩胛、背侧胛完全黄色。小盾片除基部有一黑色狭横带外,余均黄色,形成“U”形黄色斑纹。头、胸部鬃序:侧额鬃12,颊鬃、内顶鬃、外顶鬃、中侧鬃、前翅上鬃、小盾前鬃和小盾鬃各1对,肩板鬃、背侧鬃、后翅上鬃各2对。翅前缘带暗褐色,狭窄,其宽度不超过R2+3脉,伸达翅尖,终于M脉端部之前;臀条暗褐色,狭窄,不达后缘。足大部黄色,前足胫节浅褐色,后足胫节暗褐色至黑色,中足胫节具一红褐色端距。腹部棕黄至锈褐色,第一背板色泽多变,但多为橙褐色,其侧淡褐色或完全黑色;第二背板前缘具一不规则的暗褐至黑色的横带,且横带不近侧缘;第三背板的前半部有一黑色宽横带,且直达两侧缘;腹背中央有一黑色狭纵带,始于第三背板的黑横带,终于第五腹节背板末端之前,构成“T”形黑斑。第五背板具腺斑1对。雄虫第三背板具栉毛,第五腹板后缘深凹,阳茎端膜状组织上具透明的刺状物,背针突前叶短。雌虫产卵管基节棕黄色,其长度略短语第五背板,产卵管端部略圆。

梭形,长约1mm,宽约0.1mm,乳白色。精孔一端稍尖,尾端略钝。

幼虫

老熟三龄幼虫体长7-11mm(平均约10mm),乳白或淡黄色,蛆形,前端细小,后端圆大,由大小不等的11节组成。前气门具9-10个指状突。肛门隆起明显突出,全都伸到侧区的下缘,形成一个长椭圆形的后端。臀叶腹面观,两外缘呈弧形。

围蛹,椭圆形,长约5 mm,黄褐色至深褐色,蛹体上残留有由幼虫前气门突起而成的暗点,后端后气门处稍收缩。

地理分布 

中国(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江苏、湖南、上海、贵州、江西、浙江、海南、云南、陕西、重庆、湖北、台湾、香港)、日本、不丹、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马来西亚、柬埔寨、菲律宾、巴基斯坦、老挝、尼泊尔、锡金、新加坡、泰国、越南、美国(夏威夷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关岛)。

 

 

 

 

 

 

 

 

A 桔小实蝇形态特征

 

 


1. 成虫  2.   3. 幼虫  4. 前气门  5. 后气门  6.  

(仿云南农业大学图)

寄主范围

番石榴、杨桃、桃、芒果、柿、枣、李、青梅、枇杷、桔、橙、柚、杨梅、梨、柰、葡萄、香蕉、莲雾、无花果、橄榄、苦瓜、黄瓜、丝瓜、瓠瓜、甜瓜、网纹甜瓜、香瓜、南瓜、西瓜、冬瓜等46科、250多种栽培果蔬作物及野生植物。

危害症状

桔小实蝇以成虫和幼虫为害果实。雌成虫产卵于各类果实果皮下,产卵时刺伤果实,导致汁液流溢,引起病原物入侵而腐烂。幼虫潜居果瓤中取食沙瓤汁液,致使沙瓤被穿破,瘪平收缩,而成灰褐色,被害果外表虽佳,色泽尚鲜,但内部已空虚,故被害果常未熟先黄,早期脱落,造成严重落果现象。若果内幼虫不多,果实虽暂不脱落,但由于老熟幼虫急于化蛹,常穿孔而生,终致被害果于幼虫穿孔后数日内脱落,也有少数不脱落,但其果肉变坏并有异味,不能食用。


传播途径

主要以卵和幼虫随各类被害果实或以蛹随包装物品、运输工具传播。

生物学特性 

桔小实蝇在我国南方各省一年发生3-9代。以蛹在果树上或地上杂草里有遮避的地方越冬,但无明显的冬眠现象。冬季成虫在温暖的天气仍会活动、取食、补充营养,在缺乏食物时成虫不能安全越冬。世代重叠明显,同一时期各种虫态均能见到,以5-9月虫口密度最高。成虫全天均可羽化,但以上午8-9时羽化最盛。成虫羽化后需经历一段时间方能产卵,一般在夏季气温较低的情况下,成虫经10-20天的补充营养后即可交配产卵,雌雄虫均可多次交尾,交尾高蜂在晚上7-10时,每次交尾时间持续1-4小时,天亮前完全停止。雌虫一般白天产卵,产卵高峰在下午4-6时;雌虫产卵时,将产卵管刺入果品1-2mm处产卵,多数深度为1.2-1.6mm。产卵孔直径0.2-0.3mm,每个产卵孔产5-10粒卵,密集排列,1头雌虫一生可产卵400-1800粒。营养对成虫寿命影响很大,在没有食物和水的情况下,成虫寿命只有2-4天;只提供水的条件下,成虫寿命为4-9天;在水和食物充足的条件下,成虫可活10-73天。

初孵幼虫蛆形,乳白色,有群聚性和负趋光性,幼虫孵出后便潜入果肉为害、生长发育,幼虫较活跃,自孵化后数秒钟便开始活动,昼夜不停地取食为害。幼虫分三龄,三龄期食量最大,为害最烈。幼虫老熟后会即脱果入土化蛹,入土深度通常在3厘米左右。如无法找到合适环境时,也可以直接裸露化蛹,有些来不及脱离或无法脱离受害果的个体,也能在受害果里化蛹。

 

2.瓜实蝇

拉丁学名:Bactrocera cucurbitae ( Coquillett)

中文异名:瓜小实蝇

英文名: Melon fruit fly

分类地位:双翅目,实蝇科,果实蝇属

 

形态特征(附图B):

成虫

瓜实蝇

体长8-9mm,翅展16-18mm。头褐色,额狭窄,两侧平行,宽度为头宽的1/4,中颜板黄色,具1对黑色大颜而黑斑,额有3对下侧额鬃。中胸背板黄褐色,缝后具3个黄色纵条,中间的1条较短,两侧条终止于内后翅上鬃。小盾片黄色,基部有1红褐色至暗褐色狭横带。小盾片鬃一般1对,偶见2对,足黄色或黄褐色,各足腿节端部1/3和前、后足胫节为暗褐色。翅斑深棕黄色至褐色,前缘带于翅端扩展成I大斑,其宽度达R5室上部的2/3,臀条暗褐色,较宽,伸至后缘,1A+Cu2A脉段周围密被微刺,dmCu横脉上有一宽横带,r-m横脉上覆盖1狭短带。腹部黄褐色。第2背板的前中部有1褐色狭短带,第3背板上的前部有1褐色长横带,第4, 5背板的前侧部具褐色斑纹,第35背板的中央具1黑纵条纹。雄虫第3背板具栉毛,第5腹板的后缘略向内凹陷。雌虫产卵管基节黄褐色至红褐色,长约1.7mm


幼虫

长约0.8mm,乳白色,梭形。老熟3龄幼虫体长9.011.Omm ,1.02.Omm。乳黄色。口钩大,强度骨化,各具1端前小齿。胸节和腹节:1胸节的前部具1宽的刺带环,背面和侧面有7--10列齿板,前气门指状突1620个。气门毛细长,背腹毛束612根毛,侧毛束46根毛。

蛹长4.5-6.Omm,椭圆形,黄褐色至红褐色。

寄主范围

瓜实蝇的寄主范围很广,记载的寄主植物有125种,主要为葫芦科植物,

其次为茄科和豆科植物。

危害症状

   以幼虫为害幼瓜。幼虫在瓜内蛀食,受害的瓜先局部变黄,而后全瓜腐烂变黄,造成大量落瓜,即使不腐烂,刺伤处凝结着流胶,畸形下陷,果皮硬实,瓜味苦涩,严重影响瓜的品质和产量。雌成虫产卵于嫩瓜果内,幼虫取食瓜果造成严重腐烂脱落。

 

 

 

 

 

 

 

B 瓜实蝇形态特征

 

 


1.雄成虫  2.雌成虫  3.幼虫  4.口器骨片

5.6. 后气门的位置及形状  7.  8.9.蛹气门的位置及形状  10.为害状

(华南农业大学图)

地理分布

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把瓜实蝇列为重要的检疫对象。瓜实蝇在国外广泛分布于亚热带地区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台湾等西南地区,是南方实蝇类的优势种,寄主范围广,能够为害的寄主有100多种。

地中海实蝇

 

 


3.地中海实蝇

拉丁学名:Ceratitis capitataWiedemann

英文名:Mediterranean fruit flyMedfly

分类地位:双翅目,实蝇科,小条实蝇属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45.5mm。头部黄色至褐色。触角第12节红褐色,第3节黄色,芒黑色。雄虫第1对上额眶鬃不发达,第2对着生于突起的额上,端部扩大为扁阔的薄片,其上有纵向条纹,被称为额附器。雌虫第2对上额眶鬃仅比其他3对额眶鬃粗但不变形。胸部背面有光泽,底色为乳白色至黄色,镶有黑色特殊斑纹。小盾片基部有波状黄白色带,其余部分黑色。足浅黄色。翅宽短,基部布满形状不规则的黄褐或淡黑色斑;翅中部有一条宽红黄色垂直带,自亚缘室延伸到臀脉附近的翅缘,带的边缘为褐色;前缘带与此带同色,延伸到翅端,其上有暗斑。此外,还有一斜褐色带穿过中肘横脉直到翅的后缘。腹部浅黄色,着生黑色刚毛,第2与第4背板后缘各有一条银灰色横带。雌虫产卵器针状,红黄色。

纺锤形,略弯曲。白色至浅黄色。长0.91.1mm,宽0.20.25mm

幼虫

    蛆状,第3龄成熟幼虫长7-10mm,宽1.5-2.Omm。体乳白至黄色,通常随体内所含食物而异。胴体11节,第1节前缘、第1节和第2节间、第2节和第3节间以及臀叶周围的小刺形成环带,腹每节腹面的纺缍区有小刺。前气门有指突712个,排成单列。末节着生小乳突,两对位于后气门的背侧方;在后气门的腹侧方向,有1对明显的脊状中突;脊状突的腹面有2对小乳突。

长椭圆形。长44.3mm,宽2.12.4mm,黄褐色至黑褐色。二前气门间凸起,二后气门间凸起并有一条黄色带。

地理分布  

    已知分布或发生过的国家或地区如下:日本、印度、伊朗、叙利亚、黎巴嫩、沙特阿拉伯、约旦、巴勒斯坦、以色列、塞浦路斯、俄罗斯、乌克兰、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马耳他、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希腊、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塞内加尔、马里、布基纳法索、佛得角、几内亚、塞拉里昂、利比里亚、象牙海岸、加那利群岛、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尼日利亚、喀麦隆、苏丹、埃塞俄比亚、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卢旺达、布隆迪、扎伊尔、刚果、加蓬、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安哥拉、赞比亚、马拉维、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塞舌尔、毛里求斯、留尼汪、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南非、斯威士兰、圣赫勒那岛、澳大利亚、新西兰、马利亚纳群岛、塔斯马尼亚岛、美国、百慕大群岛、墨西哥、危地马拉、伯利兹、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牙买加、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巴西、厄瓜多尔、秘鲁、智利、阿根廷、巴拉圭。

寄主范围   

已知有253种水果、蔬菜和坚果被记录为寄主植物。最主要的有柑桔类、枇杷、樱桃、杏、桃、李、梨、苹果、无花果、柿、番石榴和咖啡等。

为害特点 

成虫把卵产在果实上,幼虫在果实内蛀食果肉,致果实腐烂、变质。

 

 

4.辣椒实蝇

拉丁学名:Bactrocera latifronsHendel

英文名:Solanum fruit fly

分类地位:双翅目,实蝇科,果实蝇属

 

形态特征

成虫

雌体长565毫米,雄405.5毫米,成虫颜面具2黑斑,中胸背板黑色,具2侧后缝黄色条;前缘带在翅端部扩展成l褐斑,横跨R4R5脉,于R5室端部上方;腹部红褐色;雄虫第5腹板后缘具深凹,背针突的端部钝;雌虫产卵器基节短,产卵管细长渐失,端部呈三叶状;足黄色,各足腿节前端腹面褐色,后足腔节端部和附节端部略带褐色。

     1012毫米,乳白色,梭形,两端尖

幼虫   体长7085毫米,前气门指突1318个;

    4.05.2毫米,褐黄色至深褐色。

寄主范围

辣椒、茄子、番茄、黄瓜、蛇瓜、苹果、香蕉、洋桃、咖啡、番石榴、荔枝、芒果、甜橙等。


附表1

检疫性实蝇诱集监测记录表

 

监测时间:                      监测人:                       监测单位(盖章):              

基本信息

捕获目标实蝇数量/检查日期

备注

监测点地点

(乡镇/村)

寄主植物

诱捕器类型

 

 

 

 

 

 

 

 

 

 

 

 

 

 

 

 

 

 

 

 

 

 

 

 

 

 

 

 

 

 

 

 

 

 

 

 

 

 

 

 

 

 

 

 

 

 

 

 

 

 

 

 

 

 

 

 

 

 

 

 

 

 

合计

 

 

 

 

 

 

 

 

 

 

 

 

 

 

 

 

 

 

 

 

 

 

 

 

 

 

 

 

 

 

 

 

 

 

 

 

 

 

 

 

 

 

 

 

 

 

 

 

 

 

 

 

 

 

 

 

 

 

 

 

 

 

 

 

 

 

 

 

 

 

 

 

 

 

合计

注:此表将作为监测的原始记录,请妥善保管

 

 

 

 

 

 

 

 

 

 

 


附表2

检疫性实蝇诱集监测月报表

 

时间:        

监测地点

(乡镇/村)

诱捕器数量

实蝇种类

月诱集量

()

监测员

监测单位

 

 

 

 

 

 

 

 

 

 

 

 

 

 

 

 

 

 

 

 

 

 

 

 

 

 

 

 

 

 

 

 

 

 

 

 

 

 

 

 

 

 

 

 

 

 

 

 

 

 

 

 

 

 

 

 

 

 

 

 

 

 

 

 

 

 

 

 

 

 

 

 

 

 

 

 

 

 

 

 

 

 

 

 

 

 

 

 

 

 

 

 

 

 

 

 

 

 

 

 

 

 

 

 

 

 

 

 

 

注:此表将作为监测的原始记录,请妥善保管

报告单位(盖章):         制表人签名:       填报日期:      


附表3

有害生物样本送检表

 

送样单位(盖章)

 

通讯地址

 

邮编

 

送样人

 

电话

 

传真

 

E-mail

 

标本编号

 

标本类型

 

样本数量

 

采样人

 

采集地点

 

海拔高度

 

寄主植物

 

采集方式

 

采集场所

 

处理方式

 

危害部位

 

危害状描述(或图片)

 

 

 

 

 

 

 

 

 

 

 

 

 

 

 

 

 

 

 


苹果蠹蛾监测技术规范(试行)

为规范苹果蠹蛾疫情监测工作,及时发现新疫情,准确掌握疫情扩散、分布及发生动态,特制定本办法。本办法规定了苹果蠹蛾监测准备、监测区域、监测植物、监测时期、监测用品、监测方法、疫情诊断、监测记录与档案以及监测报告等要求,适用于全国各地开展苹果蠹蛾监测。

1监测准备

收集当地与苹果蠹蛾及其寄主状况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分析,制定简要的调查计划。

2监测区域

2.1未发生区

    重点监测高风险区域,如:人口密集的市区或城镇周边地区1km以内的果园;大中型水果交易市场或集散地周边地区1km以内的果园;机场、国道及主要省道两侧1km范围内种植面积大于10亩的果园;新发疫情地区周边15km范围内水果种植点。

2.2发生区

    重点监测发生疫情的有代表性地块和发生边缘区。主要监测苹果蠹蛾发生动态和扩散趋势。

3监测植物

苹果、沙果和梨等梨果类植物。

4监测时间

每年4月初至9月底。

5监测用品

诱捕器

使用由省级以上植物保护机构认定的标准化诱捕器。诱捕器的类型包括:水盆式诱捕器、水瓶式诱捕器、三角形胶粘诱捕器和翼型胶粘诱捕器等。建议采用以胶粘式诱捕器为主、水盆式诱捕器为辅的诱捕方案。

引诱剂

使用由省级以上植物保护机构认定的苹果蠹蛾性信息素诱芯。苹果蠹蛾性信息素的主要成分由美国BRIBedoukian Research Inc.)公司合成,纯度为9097%;性信息素的载体由硅橡胶制成,形状中空,每个重约0.30.5;每个诱芯性信息素的含量不得低于1毫克,采用微量注射器滴定法制备。成品诱芯统一放置在密封的塑料袋内,保存于15的冰箱中,保存时间不应超过一年。

为保证监测数据的标准化和可比性,应使用统一的诱芯和诱捕器。


其它用品

实体显微镜、手持放大镜、镊子、指形管、昆虫针、医用剪刀、标签纸、75%乙醇、脱脂棉等。

6监测方法

苹果蠹蛾监测方法原则上以性引诱剂诱捕监测法为主,在诱捕监测过程中,或诱捕监测无法进行时,应配合采用一些辅助性调查。

6.1未发生区

6.1.1 监测样点设置

监测样点设置在面积不小于5亩的果园(或相对连续的果树种植带)中,监测果园的数量要占到整个高风险区内果园数量的30%以上。

6.1.2诱捕器安放

每年4月当日均气温连续5天达到10(越冬幼虫化蛹的起始温度)以上时,开始在监测点安放诱捕器。每一个监测点安放一组诱捕器,每组诱捕器由5个独立的诱捕器构成。诱捕器安放的最大密度不得超过1个诱捕器/1亩。诱捕器可以安放在果树或者专门的支架上面,安放的高度保持在1.52m左右。诱捕器附近安放醒目标志以防止受到人为破坏。

6.1.3诱捕器日常管理和维护

在整个监测期间,工作人员每周对诱捕器的诱捕情况进行检查,并结合进行田间踏查和剖果检查等辅助性调查,记录结果并填写《苹果蠹蛾诱集监测记录表》(见附表1)。

诱捕器的诱芯每月更换一次,一般在每月1号进行。一旦发现诱捕器出现损坏或丢失的状况,应立即进行更换并做好相应的记录。更换下来的废旧诱芯和诱饵应集中销毁。

如确认有疫情发生,则进一步按照发生区的要求进行监测。

6.2发生区

原则上以性引诱剂诱捕监测为主。如果诱捕监测无法进行,可以采用辅助性抽样调查,以便科学指导防治工作。

6.2.1 监测样点设置

在有苹果蠹蛾发生的县级行政区,于疫情中心地带面积不小于5亩的果园(或相对连续的果树种植带)中设置监测样点,监测果园的数量应占到该行政区内果园数的20%以上;在疫情发生区周边地带的县级行政区内,监测果园所占比例应在50%以上。

6.2.2 诱捕器安放  6.1.2

6.2.3 诱捕器日常管理和维护  6.1.3

6.2.4 越冬幼虫基数监测

可于每年8月上旬开始,选取10株树干光滑的果树,以粗麻布或瓦楞纸绑缚树干,诱集越冬幼虫。次年春季取下,统计越冬幼虫的数量,记录越冬幼虫化蛹及羽化的情况。

7. 疫情诊断

7.1 现场诊断

如发现可疑的成(幼)虫,可根据成(幼)虫的形态特征以及果树的受害症状作出诊断,并采集有关标本。诊断可依据《苹果蠹蛾形态鉴别鉴别特征》和《苹果蠹蛾近似种检索表》(见附录1)。

7.2 室内诊断

经现场诊断,难以下结论的,取样带回实验室,在立体显微镜下作进一步鉴定。监测单位不能鉴定种类时,送省级以上植物检疫机构或其指定的科研教学单位鉴定。送检时应填写《有害生物样本送检表》(见附表3)。首次鉴定的标本需要保存。

7.3 标本保存

采集到的成虫制作成为针插标本;卵、幼虫、蛹可放入指形管中,注入福尔马林、酒精、冰醋酸混合液(5份福尔马林、1580%酒精、1份冰醋酸混合而成),上塞并用蜡封好后,认真的填写标本的标签,连同标本一起妥善保存。

8. 监测记录与档案

详细记录、汇总监测区内调查结果。各项监测的原始记录连同影像资料等其它材料妥善保存于植物检疫机构。

9. 监测报告

县级植物检疫机构对监测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形成监测报告,并按要求逐级上报。在监测时期内,疫情发生区的县级植物检疫机构应按时填写《苹果蠹蛾诱集监测月报表》(见附表2)并上报。发现新疫情或原有疫点苹果蠹蛾暴发,呈迅速扩散趋势时,应立即报告。


附录1

苹果蠹蛾形态鉴别特征

 

成虫:翅展1920mm。全体灰褐色而带紫色光泽。雄蛾色深, 雌蛾色浅。复眼深棕褐色。头部具有发达的灰白色鳞片丛;下唇须向上弯曲, 第二节最长, 末节着生于第二节末端的下方。前翅肛上纹大, 深褐色, 椭圆形, 有三条青铜色条纹, 其间显出4-5 条褐色横纹, 是本种外形上的显著特征。翅基部淡褐色;外缘突出略呈三角形, 在此区内杂有较深的斜行波状纹, 翅的中部颜色最浅, 也杂有波状纹。雄蛾腹面中室后缘有一黑褐色条斑,雌蛾无。后翅深褐色, 基部较淡。雄性外生殖器:   抱器瓣在中间有明显颈部;抱器腹在中部有凹陷, 其外侧有一指状尖突;抱器端圆形, 具有许多长毛;阳茎短粗, 基部稍弯;阳茎针 6-8, 分两行排列。雌性外生殖器: 产卵瓣内侧平直, 外侧弧形;交配孔宽扁;后阴片圆大;囊导管短粗, 在近口处强烈几丁质化, 阔大呈半圆;囊突两枚, 牛角状。

幼虫:体长14-18mm。 幼龄幼虫淡黄白色, 渐长呈淡红色。 头部黄褐色, 两侧有较规则的褐色斑纹; 肛上纹较前胸背板更浅, 上面有淡褐色斑点。

蛹:7-10mm。 黄褐色; 复眼黑色, 臀棘共10根。

卵:椭圆形, 扁平, 中央略隆起; 初产时半透明, 后发育呈黄色, 红色。

 

 

苹果蠹蛾近似种检索表

 

一、苹果蠹蛾近似种成虫检索表

1.前翅R在中室外常共柄,前缘基部(肩区)不前突,近三角形,后翅ScR1Rs在中室外有一段合并,后翅缘毛不超过翅宽……………………………………………………2

前翅R在中室外多不共柄(仅R4R5共柄),前缘基部(肩区)多前突,多近长方形;后翅ScR1Rs在中室外分离不合并,后翅缘毛长超过翅宽…………………………3

2.前翅中室下角呈三岔形,M2M3共柄,R2在中室外独立;后翅无M2…………………………

……………………………………………………香梨优斑蛾 Euzophera pyriella(螟蛾科)

前翅中室下角呈四岔形,M2M3不共柄,R2R3R4共柄,后翅有M2……………

……………………………………………梨大食心虫 Nephopteryx pirivorella(螟蛾科)

3.前翅Cu2起自中室下缘中部,多有基斑、中带、端纹、肛上纹;后翅有M1……………

…………………………………………………………………………………………………4

前翅Cu2起自中室下缘端部,中央近前缘处有一深色大斑,中有4簇斜立鳞片,基部尚有3簇斜立鳞片;抱器端呈尖刀状,阳茎细长圆直,后翅无M1……………………………

……………………………………………桃小食心虫 Carposina niponensis(果蛀蛾科)

4.后翅中室下缘Cu基部多有长的栉状毛;雄抱器瓣基部有孔穴……………………………13

后翅中室下缘Cu基部多无栉状毛;雄抱器瓣基部无孔穴…………………………………5

5.雄颚形突发达,末端合并上举…………………………………………………………………6

雄颚形突不发达,末端分离下垂;下唇须特长,向前伸直;后翅Cu上有栉状毛……………

…………………………………………………葡萄长须卷蛾 Sparganothis pilleriana

6.前翅R4R5在中室外共柄;基斑、中带、端纹明显,深褐色…………………………

………………………………………………………………棉褐带卷蛾 Adoxophyes orana

前翅R4R5在中室外不共柄;……………………………………………………………7

7.前翅R2基部近于R3;远于R1,不等距………………………………………………………8

前翅R2基部与R1R3等距…………………………………………………………………11

8.雄触角第2节上有凹陷;前翅暗褐色或略成红褐色;后翅灰褐色或略带红褐色…………9

雄触角第2节上无凹陷;前翅红褐色,后翅黄褐色…………………………………………

…………………………………………………桃褐卷蛾 Pandemis dumetana(卷蛾亚科)

9.前翅基斑不向后缘伸出成带状;全翅仅一条带纹(中带)………………………………10

前翅基斑明显向后缘伸出一呈带状;并与中带平行;全翅呈2条带纹……………………

…………………………………………………醋栗褐卷蛾 Pandemis ribeana(卷蛾亚科)

10.前翅端纹较大,明显;前翅暗褐色………松褐卷蛾 Pandemis cinnamomeana(卷蛾亚科)

前翅端纹不明显,略成红褐色………………………………苹褐卷蛾 Pandemis heparana

11.前翅中带与基斑、端纹不呈“小”字形;中带不完整,上窄下宽;略呈红褐色……………

……………………………………………………山楂黄卷蛾 Archips crataegana(卷蛾亚科)

前翅中带与基斑、端纹呈“小”字形;中带完整,呈狭长条形;前翅黄褐色…………12

12.前翅翅尖突出,呈钩状……………………梨黄卷蛾 Archips breviplicana(卷蛾亚科)

前翅翅尖稍突出,不呈钩状……………………苹黄卷蛾 Archips ingentana(卷蛾亚科)

13.后翅M2M3平行,基部不紧靠;雄抱器端钝圆…………………………………………14

后翅M2基部紧靠M3,常弯曲;雄抱器端呈鹅头状………………………………………17

14.前翅肛上纹明显,雄抱器腹凹处外侧有1个尖刺;阳茎粗短,端部有大刺68根…………

…………………………………………………苹果蠹蛾 Cydia pomonella(小卷蛾亚科)

前翅无肛上纹;雄抱器腹无尖刺或仅有1个指状小突起…………………………………15

15.阳茎细长;前翅前缘白色斜纹小于10个……………………………………………………

………………………………………苹小食心虫 Grapholitha inopinata(小卷蛾亚科)

阳茎粗短;前翅前缘白色斜纹大于10个…………………………………………………16

16.雄抱器腹中部有一突起………………………………李小食心虫 Grapholitha funebrana

雄抱器腹无突起………………………………………梨小食心虫 Grapholitha molesta

17.前翅基斑全为黑褐色,中无灰色斑……苹白小卷蛾 Spilonota ocellana(小卷蛾亚科)

前翅基斑不全为黑褐色,中有黑色斑………………………………………………………18

18.灰色斑2个,大小相近,明显………芽白小卷蛾 Spilonota lechriaspis(小卷蛾亚科)

灰色斑2个,上下大小不明显………桃白小卷蛾 Spilonota albicana(小卷蛾亚科)


二、苹果蠹蛾近似种幼虫检索表

1.幼虫肛门处有臀栉…………………………………………………………………2

幼虫肛门处无臀栉………………………………………………………………5

2.腹足趾钩为单序环…………………………………………………………………3

腹足趾钩为双序环………………………………………………………………4

3.幼虫一般不蛀入果心,常在皮下浅处取食;被害果蛀孔处形成褐色的“干疤”,疤上常有数个小孔和少许虫粪;幼虫不蛀食桃稍,危害果实;体长7.0~9.0 mm,体色彩红色,臀……………………………苹小食心虫 Grapholitha inopinata

幼虫蛀入果心,取食果肉和种子;被害果蛀孔处形成“黑疤”,疤上仅有一个小孔,但决无虫粪,果肉内有大量的虫粪,幼虫尚蛀食桃、李等新梢;体长10.0~13.0 mm体色淡红色或淡黄色,臀栉4~7刺………………………………梨小食心虫 Grapholitha molesta

4.幼虫不蛀入果心,只在果皮下局部取食;被害果洼处虫粪成推,粪中常有蛹壳;体长约10.0~12.0 mm,体色暗红色,臀栉6~7 刺…………………………

………………………………………………………………桃白小卷蛾 Spilonota albicana

幼虫蛀入果核附近,取食近核处的果肉;被害果内有大量虫粪,粪中决无蛹壳;体长约12.0 mm,体色桃红色,臀栉4~7刺………………………………

…………………………………………………………李小食心虫 Grapholitha funebrana

5.幼虫前胸侧毛组有2根毛…………………………………………………………6

幼虫前胸侧毛组有3根毛。头部根群毛O1A3的连线不通过第一单眼(最近只相切);腹部第9D1D2SD13根毛排列呈三角形……………………

………………………………………………………苹果蠹蛾 Cydia pomonella

6.腹足趾钩为双序环或缺环…………………………………………………………7

腹足趾钩为单序,环状;体长13~16 mm,桃红色…………………………………

…………………………………………………………桃小食心虫 Carposina niponensis

7.中、后胸及第1~8腹节无明显褐色大小毛片8个;体长18.0~22.0 mm,体色紫红色或灰绿色………………………梨大食心虫 Nephopteryx pirivorella

中、后胸及第1~8腹节各有明显的褐色大小毛片8个,前排6个,后排2个;体长18.0~25.0 mm,体色暗红色或灰褐色…………………………桃蛀螟 Dichocrocis puctiferalis

 


附表1                               苹果蠹蛾诱集监测记录表

 

监测时间:                         监测人:                     监测单位(盖章):                

基本信息

捕获数量/检查日期

监测点地点

(乡镇/村)

寄主

植物

诱捕器类型

诱捕器

编号

 

 

 

1

 

 

 

 

 

 

 

 

 

 

2

 

 

 

 

 

 

 

 

 

 

3

 

 

 

 

 

 

 

 

 

 

4

 

 

 

 

 

 

 

 

 

 

5

 

 

 

 

 

 

 

 

 

 

合计

 

 

 

 

 

 

 

 

 

 

 

 

 

 

1

 

 

 

 

 

 

 

 

 

 

2

 

 

 

 

 

 

 

 

 

 

3

 

 

 

 

 

 

 

 

 

 

4

 

 

 

 

 

 

 

 

 

 

5

 

 

 

 

 

 

 

 

 

 

合计

注:此表将作为监测的原始记录,请妥善保管

 

 

 

 

 

 

 

 

 


2

苹果蠹蛾诱集监测月报表

时间:        

监测地点

(乡镇/村)

诱捕器

类型

诱捕器

数量

月诱集量

()

监测员

监测单位

 

 

 

 

 

 

 

 

 

 

 

 

 

 

 

 

 

 

 

 

 

 

 

 

 

 

 

 

 

 

 

 

 

 

 

 

 

 

 

 

 

 

 

 

 

 

 

 

 

 

 

 

 

 

 

 

 

 

 

 

 

 

 

 

 

 

 

 

 

 

 

 

 

 

 

 

 

 

 

 

 

 

 

 

 

 

 

 

 

 

 

 

 

 

 

 

 

 

 

 

 

 

 

 

 

 

 

 

 

 

 

 

 

 

 

 

报告单位(盖章):    制表人签名:    填报日期:         

 

注:此表将作为监测的原始记录,请妥善保管


附表3

有害生物样本送检表

 

送样单位(盖章)

 

通讯地址

 

邮编

 

送样人

 

电话

 

传真

 

E-mail

 

标本编号

 

标本类型

 

样本数量

 

采样人

 

采集地点

 

海拔高度

 

寄主植物

 

采集方式

 

采集场所

 

处理方式

 

危害部位

 

危害状描述(或图片)

 

 

 

 

 

 

 

 

 

 

 

 

 

 

 

 

 

 

 

 

 


小麦一号病监测技术规范(试行)

为规范小麦一号病疫情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发生、发展动态,特制定本办法。本办法规定了小麦一号病监测区域、监测时期、监测方法等要求;适用于冬小麦种植区小麦一号病疫情监测。

1 监测准备

收集当地小麦种植情况,小麦一号病发生历史和现状等有关资料;制定简便易行的小麦一号病的调查计划。

2 监测区域

2.1未发生区

重点监测疫情发生高风险区域,如:位于疫麦储藏、加工场所及其周围、运输沿线地区等高风险区域。主要监测是否传入小麦一号病

2.2发生区

重点监测发生疫情的有代表性地块和发生边缘区。监测小麦一号病的发生动态和扩散趋势。

3 监测的植物

    冬小麦。

4 监测时期

冬小麦拔节期至孕穗期和抽穗期。

5 监测方法

5.1 未发生区

5.1.1 访问调查

向农民和技术员询问有关小麦黑粉病发生和危害情况,每个行政村询问调查3-10人。对询问过程发现的小麦一号病可疑地区,进行深入重点调查。

5.1.2 踏查

  在每个冬小麦种植区进行踏查,踏查面积一般应占被查面积的50-60%;在小麦生长期随机取样观察的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漏查。普查发现可疑病害症状立即进行标记,踏查结果记入小麦一号病田间调查记录表(见附表1)。

5.1.3 定点调查

  在访问调查和踏查基础上,发现可疑疫情进行定点调查。在每区内采用5点取样法,4公顷以下地块取10个调查点,每个点调查10株;4公顷以上地块以面积大小确定20个—40个调查点,每个点调查10株,统计发病株率。填写小麦一号病疫情调查记录表(见附表2)。


5.2 发生区

5.2.1发生区范围监测

参照5.1进行访问调查、踏查和定点调查。

5.2.2发生区发生动态监测

对已经发生疫情的冬小麦区开展疫情监测,每县定3-5个调查区,分别在小麦开花期调查1每个调查区采用平行线跳跃式取样方法取样,4公顷以下地块取10个调查点,每个点调查10株;4公顷以上地块取20个调查点,每个点调查5株。记录病株率。

6 疫情诊断

6.1 现场诊断

发病植株较矮,分蘖较多,病穗有黑粉,有腥味。

6.2 室内鉴定

在实验室对采集的标本,按照附录《小麦一号病冬孢子形态鉴定》作初步鉴定(见附录1);在不能确诊的前提下,送省级植物检疫机构或其委托的科研教学单位专家鉴定。

7 监测结果

根据不同的监测要求,分别在小麦孕穗期和开花期进行调查。详细记录、汇总监测区内各调查点结果。记载调查地点、时间、寄主植物名称、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并填入小麦一号病疫情监测记录表(附表3)。并将原始记录表连同照片、影像等其它资料妥善保存于县级植物检疫机构。

8 监测报告

县级植物检疫机构对监测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形成监测报告,并按要求报送上级植物检疫机构。在出现新疫情或其他重大植物检疫突发事件的时候,应立即报告。
附录1

 

小麦一号病冬孢子形态鉴定

冬孢子形态特征描述

冬孢子球形至近球形,黄褐色至暗褐色,直径为162125µm,表面有多角状网纹,偶见脑纹状,网脊高1.53µm,网目直径35µm;胶质鞘明显,其厚度等于或略高于网脊,通常为1.55µm,有时胶质鞘不明显。冬孢子堆中有少量不孕细胞,无色光滑,1018µm (平均值为13.7µm),偶有胶质鞘包围。冬孢子萌发时产生有分枝的无隔先菌丝(担子),其顶端轮生大量线形初生担孢子,一般为866个。

 

 

四种小麦腥黑穗病菌冬孢子形态特征比较

项目

小麦一号病菌

小麦印度腥黑穗菌(TIM

小麦网腥黑穗菌(TCT

小麦光腥黑穗菌(TFW

孢子大小(µm)

162432

243647

141920

152025

网脊高度(µm)

0.81.431.77

1.44.9翼状或疣状

0.140.520.84

0

胶质鞘厚度 (µm)

1.21.72.2

幼时易见,成熟后消失

0.220.60.97

0

冬孢子萌发温度()

38 <10

1522< 25

1520,<30

1520,<30

一个冬孢子产生的担孢子数

50

60180

48

48

初生担孢子H型结合

常见到

无或极少

常见到

常见到

冬孢子自发荧光率

80%

<70%

<70%

 

 


附表1

小麦一号病田间调查记录表

调查地点:                             ()

调查日期:                      

植物名称

生 育 期:

种植面积():

调查面积()

种苗来源:

疑似症状/危害状:

田间调查

地点

地块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调查面积()

 

 

 

 

 

 

 

 

 

 

 

 

 

 

 

发生面积(亩)

 

 

 

 

 

 

 

 

 

 

 

 

 

 

 

调查株数

 

 

 

 

 

 

 

 

 

 

 

 

 

 

 

发病株数

 

 

 

 

 

 

 

 

 

 

 

 

 

 

 

病株率(%)

 

 

 

 

 

 

 

 

 

 

 

 

 

 

 

调查人

 

 

 

 

 

 

 

 

 

 

 

 

 

 

 

备注:

 

附表2

小麦一号病疫情调查记录表

监测点                         小麦品种             调查人:           

地点

作物

病株率

平均病

株率(%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附表3

小麦一号病疫情监测记录表

调查人:                                      调查日期:        

地点

有病田面积(亩)

调查株数(株)

病株数(株)

备注

 

 

 

 

 

 

 

 

 

 


大豆疫病监测技术规范(试行)

为规范大豆疫病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疫情扩散、分布及发生动态,特制定本办法。本办法对大豆疫病监测区域、监测时期、监测方法等作了规范,适用于全国各地开展大豆疫病监测。

1 监测准备

收集、分析当地大豆种植、大豆疫病发生历史和现状等有关资料;制定简要的大豆疫病监测计划。

2 监测区域

2.1 未发生区

重点监测疫情发生高风险区域,如:通往疫情发生区交通沿线大面积连片集中种植大豆区,疫情发生区周边低洼和易积水地块,大豆制种繁育基地,可能从疫情发生区调入大豆种子的种植区,境外大豆引种种植区,大豆集散地及周围大豆种植地区。主要监测大豆疫病是否传入。

2.2 发生区

重点监测发生疫情的有代表性地块和发生边缘区以及多年种植大豆并有大豆疫病发生历史的地块。主要监测大豆疫病的发生动态和扩散趋势。

3 监测作物

重点监测大豆。

4 监测时期

一般为每年的8月至9月,大雨后10天左右要特别调查,各地可根据具体气候情况适当调整。

5 监测方法

5.1 未发生区

5.1.1访问调查

向有关人员询问大豆种植情况和病虫害发生情况,特别了解是否有大豆疫病疑似症状的发生以及发生地点、发生时间以及危害情况等有关信息。做好访问调查记录分析是否存在可疑发生区,对可疑地区进行踏查。

5.1.2踏查

对访问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可疑发生区和其他有代表性的大豆种植田块进行踏查。在大豆生长期89月踏查2次,代表面积一般应占种植面积的50-60%;踏查发现可疑病害症状立即进行标记,踏查结果记入大豆疫病田间调查记录表(见附表1),对疑似病株取样,同时采集根际土壤样品,进行室内诊断鉴定,并对该区域进行定点调查。


5.1.3 定点调查

   对田间踏查过程中发现的疑似发生区进行定点调查。从苗期开始,每20天调查1次,每田块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随机调查20株,统计疑似发病株率。结果记入大豆疫病疫情监测记录表(见附表2),对疑似病株取样,同时采集根际土壤样品,进行室内检测诊断鉴定。

5.1.4经鉴定一旦发现确认新疫情,相应区域按发生区进行监测。

5.2 发生区

5.2.1发生区范围监测

参照5.1各方法采取访问调查、踏查和定点调查。

5.2.2 发生区发生动态监测

疫情发生区的每县设立10个监测田,每5天调查1次,每疫情田块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随机调查20株,统计发病株率。填写大豆疫病疫情监测记录表(见附表2)。

5.2.3土壤调查监测

必要时,可对发生大豆疫病地块进行土壤调查监测,了解土壤带菌动态。取病株根围土壤,每病株取土100g,每10株根围土壤混合为一个样品,每地块取35个样品;有大豆疫病发生历史但目前未发现病株地块,在过去有大豆疫病发生的区域以及田边、地头易积水处和地块低洼处随机多点取土样,每点100g,每20点土壤混合为一个样品,每地块1个样品;过去有大豆疫病严重发生但已种植其他作物的地块,在过去有疫病发生的区域随机多点取样,每点100g左右,每20点土壤混合为一个样品,每地块1个样品。

6 疫情诊断

6.1现场诊断

大豆疫病菌可在大豆的任何生育阶段发生和为害。苗期症状表现为近地表植株茎部出现水渍状病斑、根系腐烂、叶片变黄萎蔫,严重时猝倒死亡。成株期植株受侵染后首先表现下部叶片变黄,随后上部叶片逐渐变黄并很快萎蔫,植株死亡后叶片仍不脱落;近地面茎部病斑黑褐色(巧克力色),并可向上扩展至10-11节位,茎的皮层及髓变褐,中空易折断,根腐烂,根系极少;未死亡病株荚数明显减少,空荚、瘪荚较多,籽粒皱缩。成株期感病植株的病茎节位也有病荚产生,其症状为绿色豆荚基部最初出现水渍状斑,病斑逐渐变褐并从荚柄向上蔓延至荚尖,最后整个豆荚变枯呈黄褐色,种子失水干瘪,种皮、胚和子叶均可带菌。高度耐病品种的成株一般表现为主根变色,次生根腐烂、植株不死亡,但矮化和叶片轻微褪绿,与缺氮或水淹后的症状相似。大雨后叶部也可以产生症状,在幼嫩小叶产生边缘为黄色的亮褐色病斑。

6.2室内鉴定

对疑似病株进行室内鉴定;所有土壤样品均匀混合,经前处理后一分为二,一份留当地实验室检验,另一份就近送省级检疫机构或其委托的科研教学单位检测。

7 监测记录与档案

根据不同的监测要求,监测结果记入大豆疫病疫情监测记录表(见附表2)。并将原始记录表连同照片、影像等其它资料妥善保存于县级植物检疫机构。

8 监测报告

县级植物检疫机构对监测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形成监测报告,并按要求逐级送达上级植物检疫机构。在出现新疫情或其他重大植物检疫突发事件的时候,应立即报告。


附表1

大豆疫病田间调查记录表

调查地点:                             ()

调查日期:                      

植物名称:

生 育 期:

种植面积():

调查面积()

种苗来源:

疑似症状/危害状:

田间调查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调查面积()

 

 

 

 

 

 

 

 

 

 

 

 

 

 

 

发生面积(亩)

 

 

 

 

 

 

 

 

 

 

 

 

 

 

 

调查株数

 

 

 

 

 

 

 

 

 

 

 

 

 

 

 

发病株数

 

 

 

 

 

 

 

 

 

 

 

 

 

 

 

病株率(%)

 

 

 

 

 

 

 

 

 

 

 

 

 

 

 

调查人

 

 

 

 

 

 

 

 

 

 

 

 

 

 

 

备注:

 

附表2

大豆疫病疫情监测记录表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调查人

种植面积

寄主品种

发病株数

发病株率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监测技术规范(试行)

为规范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疫情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发生、发展动态,特制定本办法。本办法规定了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监测区域、监测布点、监测时期、监测方法等要求。本办法适用于全国各地黄瓜绿斑驳病毒病的监测。

1 监测准备

收集当地西瓜、葫芦、南瓜、瓠瓜、黄瓜等葫芦科植物的种植情况,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发生历史和现状等有关资料;制定简便易行的黄瓜绿斑驳病毒病监测计划。

2 监测区域

2.1 未发生区

重点监测疫情发生高风险区域,如:从疫情发生区调入瓜类种苗及产品的地区,境外瓜类引种种植区,瓜类种苗繁育基地等高风险区域。主要监测是否传入黄瓜绿斑驳病毒。

2.2 发生区

重点监测发生疫情的有代表性地块和发生边缘区。主要监测多年种植西瓜、葫芦、南瓜、瓠瓜、黄瓜等葫芦科植物并有黄瓜绿斑驳病毒发生历史的地块。监测黄瓜绿斑驳病毒的发生动态和扩散趋势。

3 监测作物

    重点监测西瓜、葫芦、南瓜、瓠瓜、黄瓜等葫芦科植物。

4 监测工具

剪刀、取样袋、手套、鞋套、小镊子、荧光记录笔、标签纸、记录表、消毒液等。

5 监测时期

在瓜类作物苗期、伸蔓期、座果期、果实成熟期(黄瓜绿斑驳病毒症状明显期)分别进行调查,调查时间一般为3月上中旬至10月中下旬。

各地可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瓜类的生育期确定具体的调查时间。

6 监测方法

6.1未发生区

6.1.1 访问调查

向瓜农、农资经销商、农技人员等相关人员询问有关瓜类坏瓤子和花叶情况,初步了解疫情可能发生地点、时间、危害情况。对询问过程发现的黄瓜绿斑驳病毒可疑性地区,进行深入重点调查。

6.1.2踏查

   在瓜类作物生长期进行踏查2-3次,代表面积占种植面积的50%以上。


6.1.3定点调查

在访问调查和踏查基础上,发现可疑疫情进行定点调查。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随机调查10株,统计发病株率。

6.2 发生区

6.2.1 发生区范围监测

采取访问调查和踏查方法(具体方法见6.1.16.1.2),发现可疑疫情进行定点调查。

6.2.2 发生区发生动态监测

采取定点调查法(具体方法6.1.3)。每县选10个调查点,每7天调查1次,整个生育期调查4次。

7 疫情诊断

7.1现场诊断

主要检查叶片、果梗、果实,看叶片上是否出现黄绿相间斑驳、隆起、皱缩、蕨叶,果梗是否有褐色条斑,果实表面是否有斑驳、凸起,果实内部是否有空洞、黄丝、果肉暗红倒瓤等(见附录1)。

7.2室内鉴定

经现场检验检测,不能确定为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取样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鉴定。

8 监测记录

详细记录、汇总监测区内各调查点结果。记载调查地点、时间、寄主植物名称、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并填入(附表1)。并将原始记录表连同照片、影像等其它资料妥善保存于县级植物检疫机构。

9 监测报告

县级植物检疫机构对监测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形成监测报告,并按要求逐级报送上级植物检疫机构。


附录1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为害症状和传播途径

 

11 西瓜感染病毒症状

种传幼苗的瓜蔓先端幼叶出现不规则的褪色或淡黄色花叶,使绿色部分隆起叶面凸凹不平,叶片老化后症状逐渐不明显,与健叶无大区别。接种病株经1015日开始显示病症,叶片硬化凸凹卷曲变黄,或出现黄化叶,病蔓停止生长,发育不良,并日间出现萎蔫现象。病果表面出现浓绿色略圆的斑纹,有时在中央出现坏死斑。果梗再现褐色坏死条纹。果肉周边接近果皮部呈黄色水渍状,进而种子周围的果肉变紫红色或暗红色水渍状,果肉内出现块状黄色纤维,逐渐成为空洞。成熟果果肉全变成暗红色,内有大量空洞呈丝瓜瓤状,软化溶解,腐烂变味,不能食用。

12 甜瓜感染病毒症状

生长初期接种后710日,顶部第34片幼叶出现黄色斑或花叶,远看顶部附近呈黄色,以后展开的34叶片症状反而减轻,再后的34叶片又出现黄花叶,不断变化。成株侧枝叶出现不整形或星状黄花叶,生育后期顶部叶片有时再现大型黄色轮斑。果实有两类症状,一种在幼果再现绿色花叶,肥大后期呈绿色斑。另一种在绿色部的中心出现灰白色部分。

13 黄瓜感染病毒症状

开始在新叶出现黄色小斑点,以后黄色部分扩展成花叶,并发生浓绿瘤状突起,有时黄色小斑点沿叶脉扩展成星状,或脉间褪色出现叶脉绿带。果实在病轻时只发生淡黄色圆形小斑点,病重时出现浓绿色瘤状突起变成畸形,减产15%,严重时可以造成绝产。

2 传播途径

该病毒通过多种方式传播,包括种子、农事操作、植物间接触、汁液、花粉、病残体及含病株残体的土壤、栽培营养液、灌溉水、被污染的包装容器等。其中带毒种子是远距离传播主要途径,接触性传染是近距离传播主要途径。


附表1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田间调查记录表

调查地点:                             ()

调查日期:                      

植物名称:

生 育 期:

种植面积():

调查面积()

种苗来源:

疑似症状/危害状:

田间调查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调查面积()

 

 

 

 

 

 

 

 

 

 

 

 

 

 

 

发生面积(亩)

 

 

 

 

 

 

 

 

 

 

 

 

 

 

 

调查株数

 

 

 

 

 

 

 

 

 

 

 

 

 

 

 

发病株数

 

 

 

 

 

 

 

 

 

 

 

 

 

 

 

病株率(%)

 

 

 

 

 

 

 

 

 

 

 

 

 

 

 

调查人

 

 

 

 

 

 

 

 

 

 

 

 

 

 

 

备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