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高物理课堂效益的实践与思考

 昵称7192767 2011-06-22

提高物理课堂效益的实践与思考

凌盼东

成都市机投中学610045

【摘要】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效益亟待提高,本文从激发兴趣、提高信心、精讲巧练和学法指导四个方面,对提高物理课堂效益做了一些新的大胆的探思考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物理课堂效益   提高   探索

 

初中阶段,是学生从少年步入青年的时期,是学生身心成长趋于成型的时期,是在知识上和能力上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基础、作准备的时期,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在初中的各门课程中,物理课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多数教师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淡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单一,抑制了学生的发展;忽视对学生能力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对学习物理不感兴趣,学习方法简单、机械。导致初中物理课堂效益较低。

为了进一步提高物理课堂效益,我在物理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新的大胆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动力,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

1、想法设法设计各种实验

物理实验具有生动有趣,形象真实的特点,它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非常有益。利用实验,可以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物理剧场”的角色,从而产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较稳定的情感,进而促进思维、想象、创造能力的发展,提高课堂效益。如在"什么是力"的教学时。我为每桌配备了一组实验器材,有弹簧、木块、书、课桌、钩码、磁铁、大头针等。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说:“下面我们来搞一次竞赛,请大家充分利用桌上的器材,做有力存在的实验,比哪一组做得多,三分钟后汇报”。在紧接着的实验中,学生们兴趣盎然,紧张地思考,尽量每件器材都试一试,思考如何对其用力,课堂上学生专心致志,气氛极其活跃。学生在这种亲身体验过程中,不仅感悟到了力的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以及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等物理知识,而且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思维的发散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2、精心创设问题情景

精心创设物理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能主动地投入学习、探究活动中去,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如:在进行“浮力的利用”的教学时,我让学生把小木块和小铁片等物体一起放入装有水的水槽中,同学们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铁片沉下去了。教师问学生为什么铁片会沉在水里,木块却浮在水面上呢?学生答:因为铁的密度比水大。教师接着设置悬念,为什么用钢铁等材料制成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呢?激起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胶泥在水中进行实验,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思考、发现,使每一位学生实际体验知识的发现和“创造”过程,在学生体验成功的过程中不断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和创新意识。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训练了思维。

二、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1、让学生体验成功

自信心对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促进学习的持久性,发挥学习的创造性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特别是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学习自信心。

要提高学生学习上的自信心,需要首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闪光点,相信自己能够学好物理。在课堂上提问时,应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抽不同层次的学生。比较简单的问题,尽量抽后进生,无论学生回答的问题怎样,都要进行发展性评价,坚决不批评和讥讽学生;对特别困难的后进生,要事先和他交流,和他一起拟定好下次课堂回答的问题,让他提前做好准备,让他们体验成功,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当学生在学习上有所进步时,要及时鞭策和鼓励他们,指导他们制定适当的目标。这个目标应该是他们自己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从而使他们能够在实现目标的喜悦中增强自信心。

对八年级的刚刚学习物理的班级或新接手的其他班级,第一次测试,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立足双基,面向中中等生和后进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考好,让学生和家长满意,让学生都有信心学好物理。

2、特别关注后进生

特别关注后进生,调动情感的力量。课堂上督促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教师讲课的起点是基础差的学生,老师提问最多的是这些学生,板演最多的是这些学生,释疑、点拨最多的也是这些学生,课后谈心交流最多的还是这些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当"最后一名学生"有了进步时,全班学生的学习就进步了,课堂效益自然就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三、精讲巧练

1、讲要讲在点子上,力求有鲜明的针对性

学生会的,老师不讲;学生不会的,教师要少讲精讲,只作点拨性的引导;尽量将时间和精力用在教材的重难点上。善于精讲,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和作业时间,使“课时”主要不是“教时”而是“学时”。

2、当堂训练的针对性和定时性

保证学生当堂训练的时间,让学生能在实践中,把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不搞死记硬背;训练的形式像竞赛、像考试那样让学生完全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学生不得讨论和抄袭。这样才能够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及时反馈准确的信息,便于教师课外有针对性的辅导,布置课外阅读、预习等少量的延伸、拓宽性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灵活运用知识,举一反三。

四、重视学法指导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关心学生是否“学会”知识,而对学生是否“会学”知识思考较少。古语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启发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的境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1、预习:找重难点

2、上课:抓重点,积极思考

3、复习:及时复习,要善于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

4、作业(练习):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象对待考试一样)

5、提问:先独立思考后再提问

参考文献

1、周德藩,《一个朴素的教育奇迹》,南京大学出版社

2、凌盼东,《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探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