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规程--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LM0318 2011-06-22

1 播前准备

1.1 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中上,土壤理化性状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坡度在150以下的地块,不宜选择陡坡地、石砾地、重盐碱等瘠薄地。

在伏秋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灭茬,耕深达到25-30cm,耕后及时耙耱;秋季整地,质量好的地块,春季尽量不耕翻,直接起垄覆膜,秋季整地质量差的地块,覆膜前要浅耕,平整地表,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旋耕机旋耕,做到地面平整、无根茬、无坷垃,为覆膜、播种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1.2 施肥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应加大肥料施用量。一般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3000-5000kg(若计划采用一膜两年用,由于第二年施肥困难,第一年农肥施用量应增加到7000kg以上),起垄前均匀撒在地表。

亩施尿素25-30kg,过磷酸钙50-70kg,硫酸钾15-20kg,硫酸锌2-3kg或亩施玉米专用肥80kg,划行后将化肥混合均匀撒在小垄的垄带内。

1.3 划行起垄

划行 每幅垄分为大小两垄,垄幅宽110cm。用木材或钢筋制作的划行器(大行齿距70cm、小行齿距40cm),一次划完一副垄,划行时,首先距地边35cm处划一边线,然后沿边线按照一小垄一大垄的顺序划完全田。

起垄 川台地按作物种植走向开沟起垄、缓坡地沿等高线开沟起垄,大垄宽70cm、高10cm,小垄宽40cm、高15cm

使用起垄机沿小垄划线开沟起垄;用步犁开沟起垄,沿小垄划线来回向中间翻耕起小垄,将起垄时的犁臂落土用手耙刮至大垄中间形成垄面,用整形器整理垄面,使垄面隆起,防止形成凹陷不利于集雨。要求起垄覆膜连续作业,防止土壤水分散失。

1.4 土壤消毒

地下害虫为害严重的地块,起垄后每亩用40%辛硫磷乳油0.5kg加细沙土30kg,拌成毒土撒施,或兑水50kg喷施。

杂草危害严重的地块,起垄后用50%乙草胺乳油100g兑水50kg全地面喷施,喷完一垄后及时覆膜。

1.5覆膜

时间:秋季覆膜: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耙地,在10月中下旬起垄覆膜。此时覆膜能够有效阻止秋冬春三季水分的蒸发,最大限度地保蓄土壤水分,但是地膜在田间保留时间长,要加强冬季管理,秸秆富余的地区可用秸秆覆盖护膜。

顶凌覆膜:早春3月上中旬土壤消冻15cm时,起垄覆膜。此时覆膜可有效阻止春季水分的蒸发,提高地温,保墒增温效果好。可利用春节刚过劳力充足的农闲时间进行起垄覆膜。

方法 选用厚度0.008-0.01mm、宽120cm的地膜。沿边线开5cm深的浅沟,地膜展开后,靠边线的一边在浅沟内,用土压实;另一边在大垄中间,沿地膜每隔1m左右,用铁锨从膜边下取土原地固定,并每隔2-3m横压土腰带。覆完第一幅膜后,将第二幅膜的一边与第一幅膜在大垄中间相接,膜与膜不重叠,从下一大垄垄侧取土压实,依次类推铺完全田。覆膜时要将地膜拉展铺平,从垄面取土后,应随即整平。

覆后管理 覆盖地膜后一周左右,地膜与地面贴紧时,在沟中间每隔50cm处打一直径3mm的渗水孔,使垄沟的集雨入渗。田间覆膜后,严禁牲畜入地践踏造成地膜破损。要经常沿垄沟逐行检查,一旦发现破损,及时用细土盖严,防止大风揭膜。

1.6 种子准备

选用良种 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降雨、积温)和气候特征(晚霜时间、小气候特点),选择株型紧凑、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良、增产潜力大的杂交玉米品种,主要有沈单16号、豫玉22号、金穗系列、金源系列、酒试20等。

种子处理 原则上要求使用包衣种子,对于少数未经包衣或包衣药剂针对性差,播前必须进行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用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防治瘤黑粉病等病害,用20%粉锈宁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乳油150-200g加水1.5-2.5kg,拌种50kg

2 适期播种

2.1 播种时间

当气温稳定通过10℃时为玉米适宜播期,各地可结合当地气候特点确定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中下旬。

2.2 播种方法

用玉米点播器按规定的株距将种子破膜穴播在沟内,每穴下籽2-3粒,播深3-5 cm,点播后随即踩压播种孔,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或用细砂土、牲畜圈粪等疏松物封严播种孔,防止播种孔散墒和遇雨板结影响出苗。

2.3 合理密植

按照土壤肥力状况、降雨条件和品种特性确定种植密度。年降雨量300-350mm的地区以3000-3500株为宜,株距为35-40cm,年降雨350-450mm的地区以3500-4000株为宜,株距为30-35cm,年降雨量450mm以上地区以4000-4500株为宜,株距为27-30cm。肥力较高,墒情好的地块可适当加大种植密度。

3 田间管理

3.1 苗期管理(出苗~拔节)

苗期管理的重点是在保证全苗的基础上,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达到苗早、苗足、苗齐、苗壮的“四苗”要求。

破土引苗 在春旱时期遇雨,覆土容易形成板结,导致幼苗出土困难,使出苗参差不齐或缺苗,所以在播后出苗时要破土引苗,不提倡沟内覆土。

查苗补苗 在苗期要随时到田间查看,发现缺苗断垄要及时移栽,在缺苗处补苗后,浇少量水,然后用细湿土封住孔眼。

定苗 幼苗达到4-5片叶时,即可定苗,每穴留苗1株,除去病、弱、杂苗,保留生长整齐一致的壮苗。

打杈 全膜玉米生长旺盛,常常产生大量分蘖(杈),消耗养分,定苗后至拔节期间,要勤查勤看,及时将分蘖彻底从基部掰掉,注意防止玉米顶腐病、白化苗及虫害。

3.2 中期管理(拔节~抽雄)

中期管理的重点是促进叶面积增大,特别是中上部叶片(棒三叶),促进茎秆粗壮墩实。此期要注意防治玉米顶腐病、瘤黑粉病、玉米螟等虫害。

当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追施壮秆攻穗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5-20 kg。追肥方法是用玉米点播器或追肥枪从两株中间打孔施肥,或将肥料溶解在150-200kg水中,用壶在两株间打孔浇灌50ml左右。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后,水肥热量条件好,双穗率高,时常还出现第三穗,应尽早掰除第三穗,减少养分消耗。

3.3 后期管理(抽雄~成熟)

后期管理的重点是防早衰、增粒重、防病虫。要保护叶片,提高光合强度,延长光合时间,促进粒多、粒重,肥力高的地块一般不追肥以防贪青;若发现植株发黄等缺肥症状时,应及时追施增粒肥,一般以每亩追施尿素5kg为宜。

3.4 适时收获

当玉米苞叶变黄、籽粒乳线消失、籽粒变硬有光泽时收获。果穗收后搭架或晾晒,防止淋雨受潮导致籽粒霉变,待水分含量降至13%以下后,脱粒贮藏或销售;果穗收后,秸秆应及时收获青贮。如果是一膜两年用,可将秸秆砍倒后放在地膜上保护地膜,不采用一膜两年用的地块可在秸杆收后,将地膜保留在地里,保蓄秋、冬季土壤水份,在第二年土壤消冻后顶凌覆膜时,撤膜、整地、施肥、起垄、覆膜。注意残旧地膜的回收。

(技术来源: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