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黄河改道使得山东一带水涝蝗灾频繁1历史

 mjljaj 2011-06-22

凤凰网历史频道专栏作者金满楼供稿

李白曾有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诗固然可以豪情万丈,但黄河对于下游沿岸的百姓来说,却是百味杂陈,非一言所能尽。作为中国的第二大河,黄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后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最终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其水面落差达到4480米。

众所周知,黄河水在流经过程中挟带了大量的泥沙,特别进入下游的平原地区后,更是迅速沉积,导致河床不断淤积抬高。为了防止洪水泛滥,人们只得筑堤防洪,日积月累,河道竟然高出两岸,成为世界闻名的“地上悬河”。

历史上,黄河一向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民间常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说法。据黄河水利委员会所编《人民黄河》的统计,在1946年前的三四千年中,有文字记载的黄河决口达1593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改道最北时,黄河水流经海河出大沽口入海;最南时,黄河水经淮河入长江。每经过一段时间后,黄河往往会在一定条件下就决溢泛滥,改走新道,其下游河道迁徙变化的剧烈程度,在世界上可谓是独一无二。

历史上有黄河“六大迁徙”的说法,也就是黄河曾经有过六次大改道。历史上记载的第一次黄河大改道发生在周定王5年(公元前602年),由此造就了著名的禹贡河(今已不存)。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1700多年间,黄河大都流经现行河道的以北地区,通过海河水系流入渤海。自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至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的700多年间,黄河改道向南,侵袭淮河水系,流入黄海。

在清朝初年,康熙皇帝曾任用水利专家靳辅大治理黄河并取得过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当时不治海口,“惟务泄涨”,导致海口渐渐淤积,河底也日益渐高。清廷每年要在河道治理上花费巨资,譬如道光前期,天下无事,物力丰厚,拨给河工的银子往往达到五六百万两。尽管如此,黄河下游的决口自清中期以来却日渐频繁。据《明清治河概论》一书的统计,清初至鸦片战争近200年间,黄河决口达361次,平均约每6个半月一次,而明代(1368-1644年)则是平均每7个月决口一次。自清以降,黄河的治理情况是每况愈下,这其中既有泥沙淤积、日长月累的缘故,当然也不乏河工贪腐的原因。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国难频频,河患屡作。从1841年到1843年,黄河连续三年发生大溃决,而在1851年又发生了一次更大规模的溃决。导致这4次黄河溃决的原因,除了发生特大洪水外(1843年洪水被认为是黄河有史以来的最大洪水),其下游河道的淤积抬高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从1841年到1851年出现四次大范围的溃决来看,这已经是黄河即将改道的危险信号了。

当时黄河的流经路线大体上是这样的:黄河水流经河南的荥阳、郑州、原阳、延津、封丘、中牟、开封、兰考,随后进入山东的曹县、单县,再折入安徽的砀山、萧县,随即经江苏的丰县、沛县、徐州、邳县、睢宁、宿迁、泗阳、淮阴、涟水、阜宁、滨海进入黄海。

黄河屡屡溃决改道,除了泥沙淤积经年累月,导致河道抬高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其下游地质构造运动导致其所谓“东流高仰,北流顺下”的特点。黄河在流经河南境内时便已遇到南高北低的地形,因而不像长江那样可以顺流而下。这个问题,早在宋代就曾经引起争论,清代后让黄河改道北流的呼声也屡屡提起。乾隆十八年(1753年),吏部尚书孙嘉淦曾提出过黄河改道大清河的建议。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魏源在其著作《筹河篇》再次详细阐述用人工的方式使黄河改道北流大清河的主张。魏源在书中指出,“使南河尚有一线之可治,十余岁之不决,尚可迁延日月。今则无岁不溃,无药可治,人力纵不改,河亦必自改之”(16)。从理论上来说,黄河“北流顺下”固然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就当时的情况而言,清廷不可能做出这样重大的选择---除非黄河自然改道。

该来的终究会来。咸丰五年六月十九日(1855年8月1日),黄河在河南兰考北岸的铜瓦厢决口,一夜之间,汹涌的黄河水将口门刷宽至七八十丈,当时河水分为三股:“一股由赵王河走山东曹州府以南下注,两股由直隶东明县南北二门分注,经山东濮州、范县(今属河南),至张秋镇,汇流穿运(运河),总归大清河入海。”这便是黄河距今最近的一次大改道,也决定了目前黄河的走向。这次黄河决口改道后,铜瓦厢以东的数百里黄河河道自此断流,成为黄河故道,而原本穿过苏北汇入黄海的大河迅即化为遗迹,在地图上踪迹全无。

河决之后,黄河水犹如脱缰的野马奔腾,水面横宽数十里甚至数百余里不等,“泛滥所至,一片汪洋。远近村落,半露树梢屋脊,即渐有涸出者,亦俱稀泥嫩滩,人马不能驻足”(17)。由于铜瓦厢地处河南东部,改道之后黄水北徙,河南主要受冲的灾区只有兰仪、祥符、陈留、杞县等数县,直隶的开州(今河南濮阳)、长垣(今属河南)、东明(今属山东)等州县,也成了黄水泛滥的区域,但受灾最严重的却是山东,特别是鲁西北地区。

黄河决口在当时是件不得了的大事情。在铜瓦厢决口之初,清政府并没有放弃堵口,但实际情况比清政府估计的要严重得多,当时谁也没有料到黄河会由此改道。8月19日,东河河道总督李钧派人在决口处做了一次实地勘查,测得决口处东西坝距离达到一百七八十丈之宽。封堵如此巨大的决口,至少需用工几万至十几万人,需要花费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两银子,即使在和平繁荣时期,这也是项巨大的工程。

但对清廷来说,1855年不仅是多事之秋,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年份。就这这一年,洪秀全、杨秀清建立的太平天国不仅控制了江南的大片地区,而且北伐军还曾一度打到北京附近。虽然北伐军最终被消灭,但半壁江山沦陷导致的财政危机和政权危机,迫使清廷要在镇压太平军和治理黄河间做出艰难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