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书营销体系概述|http://www.woxie.com

 书bar 2011-06-22
图书营销体系概述

作者:   (2003-5-19发布)

    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外出版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和严酷市场竞争的洗礼,图书营销已经深化为一门系统的市场科学,真正成为出版行业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有效武器。但是,国外先进的营销理念能否运用在国内的书业市场上呢,效果又如何呢?

 

  本节,我们专门就重点图书的推广结合实际案例作一次介绍,希望能与大家共同切磋。重点图书是目前各出版社牵扯精力较大,相对花费较高的品种。做好重点书的推广,既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同时能够有效拉动其他图书的销售,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

  同时,这也是国外图书营销理论中非常重视的一个部分,国外的书业资深人士认为:重点图书推广过程中包含一些不可忽视的因素,如果忽视了其中的关键环节,会大大降低推广效果。那么,这些重要要素是什么呢?请看:

  重点书营销的目的: 保证重点书自身的销量 烘托、强化出版社自身的形象(出版社形象是靠所出图书的品种和质量烘托出来的) 树立品牌,为同类书的畅销奠定基础(一次付出,一类书受益) 有效拓宽营销渠道

  重点图书的包装:(目的:使你的图书在众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产品包装方案不是产品说明书 (如只体现封面,定价,作者),引语能在两 三秒钟内抓住读者,激发他看下去的欲望产品定位语针对性:针对性:针对客户从购买该产品中获得的价值区别性:本书与其他替代图书的比较 (需要针对竞争的同类产品)本书的属性、简介、定价 - 产品说明书中的最关键部分促销方案 联系方式

  因此,制订包装方案之前要

  对图书本身的分析对此图书所针对的目标读者群对竞争对手的分析对出版社本身的资源分析

  重点图书的推广方式组合策略具有非常好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立体造势,"制造"读者和热销局面。 轻松地对购方实施"饥饿"营销策略(让其感到紧俏压力),增加利润(通常是买涨不买落,在折扣战中处于主动地位)。 宣传面足够宽。 实现针对竞争对手的封杀策略。 把潜在购买力最大限度的挖掘出来。 精心策划营销受众体,及面对不同类受众体的推进强度和顺序。 营销费用的投入更有针对性,性价比达到最佳。 各种层面的宣传最大限度的相互借势,在目标客户群中形成共鸣效果。 体现营销高度。 使重点书成为企业形象和品牌的营养液和助长剂。 为一类书的营销奠定竞争优势。

  以上因素组合起来,会形成综合效应,发挥的作用自然大得多。然而,目前大部分出版社在作重点图书推广时,往往带有一定随机性,缺乏系统、严密的营销思路,因此,虽然花费了大量资源,却无法得到满意的收效。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华文出版社在推广《洋话连篇》时的做法,希望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迪。

  《洋话连篇》的策划推广

  推广背景:

  《洋话连篇》是北京电视台国际部录制的学英语情景剧,于2000年12月在北京电视台播出。华文出版社在接到书稿后,迅速发现了此书潜在的市场价值,认为将其塑造成品牌图书的可能性较大。所以,华文出版社以最快的速度将该书印制完毕,并积极主动地做了一些有效的策划、推广,使该书的销售稳步攀升,成为名副其实的品牌图书。同时带动了该社其他英语类图书的销售。

  推广优势:

  《洋话连篇》作者为北京电视台国际部的人,其中包括国内、外英语专家,讲述的是最新、最实用的英语口语。作者同时具备媒体宣传的优势(丰富的经验和关系)。 宣传推广的市场环境:中国人的学习英语热;去年底奥申委来中国访问,全民英语水平是一个申办指标。全民学英语委员会、奥申委都支持本书的推广。新闻媒体乐于采访,易于挖掘宣传由头。

  锁定读者群:一切学习英语口语的中国人,不论从初级、中级、高级都可以通过本书成为英语口语的佼佼者。

  宣传理念: 第一次提出"生存英语"的概念,让国人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为己任。"生存英语",指的是中国人大部分是哑巴英语,没有任何实际应用价值,要生存,必须学会一口真正的口语,才能在各地通行,抓住入关后的机遇。

  宣传口号: "学会洋话连篇,通行美英加澳"。美、英、加、澳是英语国家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人出国留学、移民的首选,因此用这句话作为宣传的主打定位语,具有强烈的号召力、市场卖点、持久通用性。

  推广、销售目标:使《洋话连篇》成为英语口语品牌书,成为学习英语口语人士的主要选择。同时,开发系列相关产品,如VCD、录音带等,带动本社其他英语图书的销售。

  1、 推广步骤、手段:

  ■ 2000.12,北京电视台播出《洋话连篇》,华文出版社赶在北京春季订货会之时,推出《洋话连篇》一书,上、下册,88元。首先在北京发货,及时把此书摆上各大书店的货架。

  ■ 销售一个月,业绩为1万余册,在图书大厦销售排行榜上列在第10位。我们把热卖的情况收集起来,通过媒体反映给读者、经销商,进一步促进了销售。

  ■ 以重点地区带动其他地区:通过在北京的热卖,把这种热潮形式推向全国,陆续往全国各地少量发货,只在《洋话连篇》开播的地区加大发货量。

  ■ 2001年1月下旬,在北京图书大厦举办了一次讲座,著名节目主持人孙振和《洋话连篇》剧组人员到场,宣传此书,十分轰动。多家新闻单位对此进行了报道。

  ■ 邀请《北京晚报》的记者对本书主编.Norm.Roy进行了专访,在晚报上刊出了大半版的介绍,并且登上了华文出版社的网址。与此同时,华文出版社在网上对此书及相关章节做了重点介绍,这些宣传举措吸引了一批读者,产生了很好的宣传效果,销售量明显增长。

  ■ 在《社科新书目》头版对此书做了介绍,旨在对新华系统的经销商进行宣传,刺激其订货积极性,保持此书的高销势态。

  ■ 随着《洋话连篇》在全国各地电视台陆续播放,华文社准备在相应城市的大型书城举办推广活动,促进宣传效果,此书会逐步走俏。同时,社里会陆续推出相关产品,比如VCD等。

  ■ 营造持续销售的氛围、形式:联系《北京青年报》对此书连载,每期一个小节,在对读者宣传时发挥良好的效果。连载至今在进行,还会进行较长的一段时间。

  ■ 此书至今已销售3万多册,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还应会有更好的销售业绩。让我们分析一下华文出版社在这个重点图书推广案例之中的成功之处。首先,该社的推广目标很明确,即要把《洋话连篇》做成品牌英语口语图书,同时,该社对于目标读者、竞争产品做了系统、深入的分析,提炼出本书的宣传理念:生存英语――这是保证该书长久立足市场、成为品牌图书的重要因素,任何持久不衰的图书都蕴含某种独特的理念。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该书准确、清晰、合理的宣传定位语"学会洋话连篇,通行美英加澳",既切合市场卖点,又非常好记,有一定的鼓动性,堪称宣传佳作。

  其次,华文社有非常清晰的营销、推广思路,该社在推广方式上注意有效地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同时把握好宣传的时间点和地域,"该出手时就出手",才能够获得最富成效的结果。具体策略是先点燃北京的热销之火,通过在潜力市场巨大的地区集中用力,在短时间内形成销售热潮,再把这种影响(销售量、排行榜、举办活动等)通过媒体反馈给读者、经销商,更大地刺激读者购买、经销商进货,促成销量的持续上扬。

  第三,该社在推广此书时不仅只考虑到图书的销量,而是将目光放得更长远,注重图书品牌的塑造。通过一个品牌带动一类书的销售,这就是资源的高效利用。

  通过华文社推广《洋话连篇》的例子,我们会发现重点书推广的方式手段并不复杂,只要吃透营销步骤的每个环节(理念),理清营销思路,把握住关键的时间点,在恰当时机作恰当宣传;对各种推广方式作有效的组合,使之发挥综效作用;在推广之前就作好详尽的市场分析和定位,对推广目的有充分认识等等,许多问题或许就能迎刃而解。但是,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出版社在实际运作时并没有进行如此全面地考虑。这需要我们充分理解重点书推广的理论,在实际应用时有意识的运用,才能逐渐做到会驾轻就熟,得心应手,把重点书推广作到位。


 媒体来源: 《三石图书文化传播网 编辑:woxi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