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能够艺术地把握强化技能 - 贺炳芝的blog - 教师博客,中...

 天雷教育 2011-06-23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艺术地

把握强化技巧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硬逼着学生去做,就会使他们感到枯燥厌烦。如果把学生的学习本身作为强化因子,即把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活动放在难度较大的学习活动之后,做到先张后驰,就可以强化难度较大的学习。在教学中,学生经过一段紧张的思维之后,初步形成了关于理论的概念,教师就可以提出一些轻松有趣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来深化、巩固学习,这是对所学理论的强化。还可以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自我参与、相互影响,起到促进学习的强化作用。
  
在对学生进行语言强化时,应坚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的原则。那么表扬和鼓励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用非语言的身体动作或面部表情(又称体态语),对学生的表现表示自己的态度和情感。一个富有教学魅力的老师,往往通过他的体态语言可以和学生进行非常默契的信息交流。一个会意的微笑,一个审视的目光,都可以把教师的情感正确地传达给班里的每一个学生。

手势。如拍手、鼓掌、举手等,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强烈的鼓励和支持。对学生的表现表示关注或提醒。当发现某一学生不专心或搞小动作时,教师可通过目视,提醒他注意。当学生做某一演示时,教师的目视则表示对他的鼓励或关注。
点头或摇头。对学生的表现表示肯定或否定。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赞成学生的行为或见解,可以通过赞许的点头给予肯定表示支持,反之摇头则表示否定。
接触。教师有意识地走到学生身边,或站立观察其活动,或与之谈话,倾听意见,参加讨论。当学生有好的见解或某项工作比较成功时,教师轻轻地拍拍他的肩,或摸摸他的头,表示赞赏。这可以起到关心、鼓舞的作用。

沉默。当课堂上有学生做出有违课堂纪律的事情时,当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热烈辩论时,当学生在准备回答问题时,教师以沉默的方式作壁上观,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课堂强化与控制手段,起到此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在运用强化技能时,应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学生的反应进行强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必对学生所有的正确反应都给予强化,而应当对与达到教学目标有密切关系的正确反应予以强化。态度要真诚。教师的态度应该是客观的、真诚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受到鼓励。不恰当的强化,如过分夸大学生反应的正确程度,教师的语言、表情过分戏剧化等,将会使学生感到别扭,甚至被学生认为是虚假的而适得其反。
     要有区别和变化。由于学生在年龄、性别、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学生个人对强化方式的喜好是不同的,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特点,有区别、灵活地采取适合每个学生的强化方式。在进行强化时,还应注意变换方式。如果反复使用单一的强化物,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就会减弱而失去应有的作用。
     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艺术地把握强化技巧,则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求知欲望和注意中心,强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归纳、推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得到明显的提高,从而使教师顺利地落实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