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是从严治党、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基本要求。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不单是个人形象问题,更代表着单位、部门、地方的形象。
现在有些领导干部宗旨观念淡薄,想自己多,想事业少,见利忘义,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甚至贪污受贿,违法乱纪,坠入了腐化堕落的泥潭,不仅害了自己,也给党和政府的工作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对党和政府的形象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外部原因固然有,但根子还在自己:一是思想观念“霉变”;二是交友不慎;三是缺乏慎独能力。这充分说明,领导干部要无愧于组织的信任,无愧于人民群众的期望,真正对自己、对家庭负责,就必须始终把握和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做廉洁勤政的表率。
一是做人与做官的关系。做人讲人品,做官讲官德。做好官,必须首先做好人,没有一流的人品作根底,“官大脾气长”,就不会做好官,从政就容易栽跟头。少数领导干部虽然受党教育多年、培养多年,却犯了错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做人上出了问题,没有处理好做人和做官的关系。说到底,是缺乏高尚的人格品行修养。
二是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每个领导干部的成长都是党和人民培养教育的结果,每个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对于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来说,职务和权力究竟是什么?不是名誉,不是地位,不是利益,而是一种神圣的、实实在在的责任,我们要把权力看成是奉献的手段,而不是索取的工具。
三是作为与地位的关系。领导干部的作为与地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谁在事业上有建树,工作中有成绩,谁就能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有良好的形象和较高的位置。这就是“有为者有位”的道理。作为领导干部自身来说,切不可过高估价自己,以为自己有多少资本可以去争名争利。要乐于当学生,乐于听批评;多谋事,少谋人,更不能整天“谋自己”;要克己奉公,淡泊名利,一切以事业为重。
四是“他律”与“自律”的关系。领导干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既要严格“自律”,又要自觉接受“他律”。严格自律,就是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检点、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防微杜渐;对各种廉政方面的准则、规定,要自觉遵守,循规蹈矩。自觉接受“他律”,就是自觉地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领导干部要自觉摆正个人与组织、领导与群众的关系,不能凌驾于组织之上,不能脱离职工群众。对组织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要认真执行,当个人存在缺点和不足时,要以积极的态度接受组织和群众的批评帮助,不能文过饰非,自我开脱。
五是管好自身与管好下属的关系。管好自身,是管好下属、带好队伍的前提和关键。领导干部管不好自己、管不住自己,也就管不住、管不好下属,带不出好队伍。管好自己,重要的是模范执行各种廉洁自律规定,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要求下属干部群众做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下属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讲道德、讲正气、讲纪律、讲奉献,慎用权力,廉洁奉公。
□李六顺 杨颖
|